12.01 “幼儿秩序敏感期”对孩子很重要,分为两个阶段,家长要重视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有秩序敏感期,这时孩子会对各种事物的秩序非常敏感,在要求自己的同时,还会要求他人,以达到自己心中理想的秩序。

比如家长认为化妆品一个一个摆开来看着更好,但孩子却认为化妆品被放在一堆更好,一旦家长将几个瓶瓶罐罐摆开来放着,孩子看到后就马上将这些瓶瓶罐罐放在一堆,他觉得这样是更符合自己的心理期待的。

比如有的孩子玩玩具也是一样,玩具原来在哪个位置,那么玩完就一定还要放在哪个位置。即使家长帮助去放置,孩子也不会允许,一定要自己放在自己心仪的位置。

“幼儿秩序敏感期”对孩子很重要,分为两个阶段,家长要重视

比如家里的一些物品,一定要按序排列,按照自己内心认为的物品应该存在的位置排列。

同时这时的孩子,也会慢慢的从现实已经存在的秩序中产生适应性,也就是秩序感。

蒙台梭利认为,幼儿一般具有双重秩序感,一重是内部存在的,一重是外部存在的。

内部秩序感是指孩子对身体不同部位以及自身所处位置的了解;

外部秩序感是指幼儿对于现实世界已经存在的秩序的了解。

幼儿的秩序敏感期一般发生在孩子的内部秩序感建立之后。

比如孩子会将物品进行整齐的排列或者放在原来的位置上,排除掉“强迫症”,那就说明是秩序敏感期到了。

幼儿秩序敏感期对于孩子的成长很重要

幼儿秩序敏感期的出现,就像是相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去自己完全不熟悉的地方生存,语言不同,对于这个地方的规则也不一样,无助迷茫,但自身也有着骄傲。

为了让自己能够更好的生存下去,更好的生活,就必须要通过语言、规则、秩序、习惯以及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都要了解。

“幼儿秩序敏感期”对孩子很重要,分为两个阶段,家长要重视

当对周围的环境秩序了解后,再加上自身的理解,这样就可以通过自己更加喜欢的方式更好的生活,了解到其中的秩序。

从被动接受再到主动了解,以至于可以自主的运用。宝宝的秩序敏感期的经历就像是成人面对周围的环境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

但其中还是有不同的,成人已经有了成熟的三观和成型的性格。

但对于秩序敏感期的孩子,则是通过这段敏感期帮助自己建立三观和完善性格。

秩序敏感期的出现,会让孩子有了初步的思考,逻辑思维愈加完善,这对于孩子的智力发育也是有好处的。

如果孩子这时的秩序敏感期,可以良好发展,那么对于孩子逻辑思维的形成完善都是有利的,比如对比、分类等。

幼儿秩序敏感期的表现:

幼儿秩序敏感期对于孩子是很重要很关键的,其中包括执拗敏感期和完美敏感期两个阶段,对孩子都很重要。

“幼儿秩序敏感期”对孩子很重要,分为两个阶段,家长要重视

1)处于执拗敏感期的表现

当宝宝的执拗敏感期到来,就会出现这些情况:他们似乎对于某种物品应该在什么地方有着自己的执念,如果你不按照他的想法放好,他就会反抗,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孩子1到3岁期间。

这时宝宝的秩序敏感期从内部转为外部,当他对外部的秩序有所了解后,就开始有了自己的了解。

他们开始要求某个物品要放在哪个位置,然后也希望他人也要能够按照自己想到的顺序来做。他们希望这些事情能够按照自己理解的秩序来表现。

如果这时父母不按照宝宝的要求来做,或者直接阻止孩子,则会造成孩子出哭闹或者焦虑等。

2)处于完美敏感期的表现

经过了秩序敏感期后,孩子已经对一些秩序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就开始将秩序上升到规则层面。

通常情况下,宝宝在3-4岁的时候,他们开始根据自己的要求规则来要求他人。而这个规则无论正确与否,他人也无论父母还是陌生人。

在经过一段时间后,这种按照规则行事会慢慢的转变为规则内化。

等到宝宝5岁时,当对各类秩序和规则了解到一定的程度后,开始更深入的了解,然后根据自己的想法来创造自己认为的秩序美感。

比如比例、颜色搭配等等。

家长面对幼儿秩序敏感期,可以这样做:

在孩子三观还未成型时,如何正确的将宝宝的秩序感和规则建立到宝宝的意识当中,是家长们在孩子的秩序敏感期最需要注意的。

一、应正确理解秩序期

正确面对孩子的秩序敏感期,应先正确理解秩序期。

幼儿秩序敏感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步,对孩子的心理发育会造成很重要的影响,家长需要和老师一起,共同正确的应对,帮助孩子顺利平稳度过。

这时大人更应该以孩子的角度去了解,试着去找出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

如果孩子的一些需求是合理的,那么家长应去接纳并且包容,顺从并且满足,这样更有利于孩子的秩序感发展需要,满足孩子的“有序期望”。

如果孩子的要求不合理,可以试着以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或者讲道理、引导等替代孩子的关注点,安抚孩子的情绪。

这时不应该以暴制暴,否则不仅会伤害孩子,还会让孩子的秩序感还未发展起来就过早的中断了。

二、孩子的秩序感应满足孩子需要的秩序

在孩子的秩序感期,当物品所处的秩序符合自己的预期,那么孩子就会开心,如果不符合,孩子会感觉到不安、焦虑,大哭大闹等等。

“幼儿秩序敏感期”对孩子很重要,分为两个阶段,家长要重视

​处于秩序敏感期的孩子,如果某个物品没有处于自己认知当中的期望摆放,她会要求或者自己直接去将这个物品放到自己期望的位置上去。

这时家人最好不要去阻止,你会不理解,但并不代表你有权利去破坏孩子的秩序感。如果孩子的秩序感长期被打乱,出现错乱,会让孩子出现自我怀疑,会影响孩子成长。

三、要尽量满足孩子的秩序感

如果孩子出现了一定要让某个物品摆在哪个固定位置的情况,这时家长可以适当的满足孩子,让孩子对自己的物品有一定的自主权,怎么放,放在哪让他自己决定,自己处理。

你可以在刚开始就将物品放在应放的位置上,这样即使孩子在出现敏感期后,也会根据你之前的摆放照猫画虎一样去摆放。

四、为孩子建立一个有序的生活环境

其实孩子的秩序感最先诞生在父母为其设置的有秩序的环境中,孩子的秩序感大多是基于家庭的秩序。家长如果从一开始就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秩序环境,那么就可以平稳的帮助孩子度过秩序敏感期。

比如物品摆放、生活作息等,这些对于孩子建立秩序感都是有利的。

当孩子处于秩序期时,家长要耐心要包容更要理解,需要给孩子更多的爱。

即使这期间会出现很多的矛盾,家长也还是要多承担一些,帮助孩子顺利度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