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大家为什么害怕得糖尿病?究竟什么是糖尿病?

用药小助手


营养师小糖来为大家解答。为什么现在的人都怕糖尿病?因为糖尿病的发病率太高了,据相关数据显示,在我国每10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是糖尿病,成人中有50%都是糖尿病的后备军。几乎我们每个人身边的亲人、朋友中都有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是一种全身代谢性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血糖升高,一经确诊就需要终身控制。长期的高血糖会慢慢地侵蚀身体,造成各种并发症。可以说糖尿病是一病百病,可怕的不是糖尿病本身,而是它所带来的各种并发症。其中,心血管疾病、肾衰竭、糖尿病足等,都是可以致命的。

美国早就开始全民预防糖尿病,但是我国很多人都无动于衷,总觉得自己还年轻(尤其是很多30-40岁的中年男士),怎么可能得糖尿病这种老人才得的病?可事实上,查出糖尿病后最傻眼的就是这类人,平时胡吃海喝不管不顾,病了才后悔。今时不同往日,糖尿病也越来越年轻化了,别说是年轻人,就是小孩都可能得糖尿病。

预防糖尿病的关键措施

1.控制全天总热量,饮食清淡,食物多样化,不挑食偏食。

2.保持体重,把体质指数BMI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

3.戒除不良生活习惯,比如熬夜、抽烟、酗酒等。

4.学会排解精神压力,保持心情愉悦。

5.定期体检,每年查血糖,尤其是年龄>45岁的人。

希望小糖的回答对大家有所启发,更多糖尿病百科知识我们在下期解答!


糖人健康网


刚得知患上糖尿病,精神压力大,得过抑郁症

刚上初中压力很大,不停的要学习活动突然巨减(我是一运动就会胰岛素很敏感的那种),精神压力大,得过抑郁症,但自己慢慢克制着走出了阴影。可能都是诱因,因为生病,所以饮食变得非常非常健康,每一餐都会算量,会用秤来称,会换算有时候觉得非常的不幸。

觉得周围的人可以随心所欲的吃,不用瞻前顾后,不用担心要在哪里打针,不用担心很多很多事情,常常想着未来都要在这样担惊受怕中度过真的非常难受。

经常三更半夜躲在被子里哭。当然也因为其他的一些伤心事但也会觉得幸运,因为我的爸爸妈妈是医生,注重检测,每三个月要抽血,用最好的胰岛素,还买了新新人博士孢子油和蛋白粉是帮助提高免疫力,自己也学医,从小就知道该怎样检测,怎样去分析,怎样去正确面对。看过很多人,自己控制的已经算是非常好的,最不正常的也就到过16左右。爸妈要求严格,需要我的指标和正常人一样,大部分的时候应该也是的吧。

男朋友也学医,会照顾我,很爱我,接受我暴躁的脾气。听我说自己的病带来的沮丧无助感情。起码是我活下去的勇气吧。曾经站在楼梯上想着自己一辈子就这么过了很绝望,有想过跳下去。最难过的时候。有次晚上吃饭算错了胰岛素打多了。一整个晚上没睡觉,隔一会要查血糖。不停的吃东西,当时在学校。

爸妈陪着我熬夜。他们第二天都要上班,还要上手术。也在非常极端的情况下打过针。自己虽然没有同龄人的幸运,但是,可能因为这些苦痛,让我去了心仪的学校和专业。真的,讲道理,这种内分泌方面的疾病很多和情绪有关。

一定要保持情绪的稳定。我是那种生来就觉得老子天下第一,对别人都充满敌意,容易情绪激动容易发火的人。而且会为了自己想要的成绩拼死命的




那种


余温mn





我爸糖尿病已经二十年了,还整天精神矍铄的,到处去瞎折腾,喜欢钓鱼,经常开着车跑出去钓一整天不嫌累。 可惜他患病那时候医疗技术还不够发达。现在技术先进很多了,有一部分情况的糖尿病早期是可以治愈的。 特别是青少年糖尿病大多都是偶发性的(因为长身体的缘故),过一段时间就好了。

所以早点去医院治疗,有很大可能会康复。即便你确实是得了治不好的那一类糖尿病,又有什么关系呢,除了平时饮食上要注意一下,其它的跟常人无益。 我爸那是一顿7、8瓶啤酒,一天1、2包烟的量(不是每天都这样,偶尔)。虽然说医生都不让他吸烟喝酒,但他不管……他说啤酒花可以降血糖(估计是他瞎扯)。

不过这么多年了,还是好好的,快60岁的人了,有点并发症但不严重,跟常人无异。

所以关键是要有一个好心态,虽然要重视病情,但不要太担心了,没事的。 再说,血糖才6.6,没什么大不了的,我爸严重的时候血糖都12+。好好治病就行,不用担心那个。平时多多运动,有助于降血糖,也可以吃一些有助于降糖的营养品,之前我买了一些海藻硒片,硒具有类似胰岛素作用,能促进细胞对糖的转运、干预糖代谢和胰岛素信号转导,所以补充硒元素还是挺重要的,这也是一位营养师朋友告诉我的。

再有就是医学是不断发展的,一百年前肺结核还是绝症。青霉素发现以前一个重感冒都能要你的命。胰岛素其实也没有多长的历史,胰岛素被提纯出来第一次给那些糖尿病患儿做临床实验,当患儿症状缓解的时候,他们的父母都把班廷当做神人。

所以说再过几十年没准谁就能发明恢复胰岛功能的药物,或者开发安全可靠的人工胰腺。我们系我最好得朋友就在做一个有降血糖作用的天然产物提纯和活性检测的课题(没记错的话好像是生姜……)。你要相信,此时此刻就有无数人都在为此努力。 不到最后一刻不要放弃,也许明天就有奇迹呢。


夜晚t


糖尿病可怕之处,并不仅仅是血糖升高,也不是“三多一少”的症状!

而在于糖尿病并发症多,他的病残、病死率仅次于癌症和心血管疾病!

但是,得了糖尿病的人,也不必悲观绝望!

历史名人宋美龄,她是一位2型糖尿病患者,但是最终寿命达到了106岁高龄。

有人会说因为她是名人,接受的医疗好!

事实上,她那个年代,医疗手段能比现在好多少呢?

也有人说,是因为她老年的时候在美国,那里的医疗总归不错!

问题是,美国的糖尿病患病率也一样很高,如果能很好控制,他们国内怎么会不执行呢?!

真实情况是:宋美龄最自己的饮食控制非常的严格,不管是食物搭配还是作息时间,都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

糖尿病属于进行性疾病,和突发病相比,如果能及早确诊、早期干预,即使患了糖尿病,也同样可以可保证生活质量和寿命!

如果在糖尿病前期,也就是糖调节受损IGR期进行有效干预,则30-60%人可避免患上糖尿病!

  • 糖尿病的发病机理有两个:

  1. 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 (胰岛素功能障碍)

  2.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效应减低)

  • 身体处于“高糖状态”会导致全身微血管、大血管、神经、肌肉等组织结构和功能改变。

常见的并发症有下面几种:

  • 急性并发症

1.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

表现:早期多饮多尿;晚期严重脱水;神经精神症状(嗜睡,幻觉,抽搐→昏迷)

病死率高

2.低血糖

危及生命,导致脑功能障碍;增加心脑血管意外的危险性

3.感染

· 皮肤化脓性感染:疖,痈等

· 皮肤真菌感染:足癣

· 尿路感染:肾盂肾炎、膀胱炎

  • 慢性并发症

1.大血管病变

大、中动脉粥样硬化

主要侵犯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和肢体外周动脉,引起冠心病、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肢体动脉硬化等

2.微血管病变

糖尿病肾病 DM易诱发肾小球微血管病变、肾动脉硬化和/或慢性肾炎等病变。表现为大量蛋白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和高血压→肾功能衰竭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包括视网膜微血管瘤、出血斑、渗出、新生血管、视网膜前和玻璃体出血、视网膜剥离等

3.神经病变

4. 糖尿病足

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细菌感染→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肢端坏疽

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严重者需截肢或发生死亡


健康晓解读


得了糖尿病,一时半会、死不了人,为什么大家这么害怕?尤其是很多医生对糖尿病都很重视,这是为什么呢?


这么说吧,如果您身边有医生,您去问他这么一个问题:在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这“三高”疾病当中,你最不想得哪个病?我想,至少会有一多半医生回答您:不想得糖尿病。

为什么呢?因为糖尿病是一切心脑血管慢性病的根源,同时还极大的影响生活质量。

糖尿病其实这个名字翻译的不太好,其实不是尿里有糖,而是血糖升高。糖分是给人体供应能量的东西,没有不行,但是多了,更不行。

大家都知道,我们人体所有的器官,心肝脾肺肾大脑,都需要血液供养。人体的血管遍布全身。血管里流动的就是血液,但是您想想,如果血液的糖分过多,会有什么后果?

想不出来?我再给你举个例子,有两个洗手池,一个天天往里倒清水,一个天天往里倒糖水,哪个堵得快?

糖尿病的危害实在太多了,血糖过高,会导致急性酮症酸中毒,引发生命危险。慢性的长期血糖控制差,会引发糖尿病眼病、肾病、外周神经病、糖尿病足严重了会烂脚……

糖尿病还和冠心病是等危症。等危症是什么意思?就是危险性相同。如果您家里有人因为冠心病住过院,您去医院看望病人,您可以在病房问问,这些患者当中,有多少人有糖尿病?实话告诉您,至少80%!!!

就算您长期血糖控制的很好,没有并发症,但是您必须做到长期的严格自律,饮食,运动,药物,甚至心理,都控制的非常好。然而,现实中很多人恰恰是因为生活不自律,才得了糖尿病。

综上,糖尿病真的很严重、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简介: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目前致力于医疗+互联网行业的工作。曾经做过医学编辑,有感于父母朋友圈里此起彼伏的健康谣言,希望能将正确的医学保健知识科普给身边的人。如果您觉得我讲的还不错,请点击关注,承诺无广告。


京津记


大家为什么害怕得糖尿病?有些人会说,不是说高血糖会口渴、多喝水、饭量大,体重下降吗?笑话,现在生活条件那么好,还会喝不起水,吃不起饭吗?体重下降,那真是太好了,省的还要花钱减肥!

这样说起来,真是不错呢,能吃能喝有口福,不花钱、不锻炼就减肥。果真如此吗?

那害怕什么呢?究其原因,是它的并发症。得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这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一句俗语。确实,长期血糖升高,身体的各脏器就如大蒜一般,被长期浸泡成糖蒜,失去了大蒜的本质。



出现眼、肾、神经、足部坏疽等小血管病变,还有心、脑等大血管病变,带来的后果通常都挺严重,既然大家打开看,肯定知道。最重要的是这个过程是缓慢发展的,在你以为吃吃喝喝没关系的时候,它已经在慢慢变化了!关于这方面比喻的小故事很多,例如“温水煮青蛙”,“腌糖蒜”。

这样的例子非常生动形象,那大家就知道糖尿病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了。它就是血中的葡萄糖超过了正常值才称之为糖尿病,而人体血管密布,血液流经哪里,就会对哪里的器官产生影响,就如污染的水,流到哪里,哪里的植被就会受害一样!



所以像国家治理污染一样,下决心,下力气来控制你的血糖吧!不要让它成为大患再处理,那花费多,痛苦也大!

留言必复!


孙医生讲糖


大家为什么害怕得糖尿病?因为一旦患上糖尿病,第一会影响你的饮食,会有很多忌口的食物,可以说你平时爱吃的大多数食物你都要放弃了,从此饮食将是困扰你生活的第一要素,再也不是以前你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的时候了,你得饮食结构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如果你以前抽烟喝酒,你也将放弃这些,因为烟酒也会影响糖尿病人的血糖。

另外,最可怕的还不是这些,而是糖尿病的并发症,基本上有四点,心脏病,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的升高,很容易发生心血管疾病,还有脑血管疾病,比如脑血栓,脑梗,脑出血等,因为血液里的糖分高,就更容易粘稠,行成血栓,而且还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引起肾脏的疾病,严重的还会发生尿毒症。所以糖尿病后遗症很可怕,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一定要注意饮食,适当运动,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马氏中医传承人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以及多发病,也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糖尿病患者的数量急剧的上升,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糖尿病这个病。那糖尿病究竟是什么样的疾病会让大家如此害怕呢,下面请大家跟随姚医生的脚步来揭开糖尿病这层神秘的面纱。

正常情况下我们人体的血糖是维持在一个正常的波动范围之内,这是由于胰岛素的存在。当胰岛素的功能下降时,那么人体内的血糖就会随之升高,当人体内的血糖长期升高时就会容易形成糖尿病。



那么糖尿病会有什么表现呢?糖分是甜的,当我们人体内的血糖多时我们会就会觉得口渴,一口渴就喜欢多喝水,水一喝多尿就多了。同时外周组织对血葡萄糖的利用出现障碍导致脂肪分解过多,从而影响了蛋白质、糖、脂肪的平衡,逐渐出现乏力消瘦等症状。因此糖尿病症状总的概括来说就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




说到这里相信大家对糖尿病都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为什么那么多人害怕得糖尿病呢?

1.糖尿病毕竟是属于一个疾病,每一个疾病它都可以有急性发作和慢性发作。当糖尿病急性发作时,它可以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以及高渗性非酮性昏迷。糖尿病的急性发作来势凶险,严重者可以导致变成植物人甚至有生命危险。

2.当人体内的血糖过多时,多余的糖分会粘附在全身各处血管。粘附心脑血管时会导致心脑血管的血运供应不足,引起相应的疾病:粘附于视网膜以及肾脏等微小血管时则可以引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及糖尿病肾病。




3.糖尿病最基础的治疗就是控制饮食,平时生活饮食要特别的注意,以前能吃的变得不能吃了,不喜欢吃的变得必须要吃了,这对于某些糖尿病患者而言,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情。


4.对于20岁以下的青少年而言,得了糖尿病就意味着一辈子要服用药物治疗,这对他们的心理是产生极大的阴影。而且对以后的生活、工作、结婚等都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姚医生


提起糖尿病,相信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中国糖尿病患者已经高达1亿之多,已经成为糖尿病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


大家为什么都害怕得糖尿病呢?

糖尿病是一个无形的杀手,最初,糖尿病并没有明显的症状,然而得了糖尿病就意味着要长期和高血糖进行抗争,要长期服用降糖药进行治疗。长期高血糖对机体的危害非常之多,糖尿病经常引起肥胖症、血脂异常、高血压等并发症,而且还会使大血管、微血管受损并危及心、脑、肾、周围神经、眼睛、足等。

图片来自:站酷海洛Plus


究竟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从字面意思理解来看,就是尿里有糖。然而这种说法并不是特别确切。详细来说,糖尿病是一种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从而导致的血糖升高的疾病。

糖尿病最常见的症状就是“三多一少”,即多尿、多喝、多饮、体重减少。此外,皮肤瘙痒、反复口腔溃疡、伤口愈合缓慢、视物模糊等情况也可能与血糖异常有关,都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

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如下:超重或肥胖、糖尿病家族史、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高血压、血脂异常、妊娠糖尿病史、心血管疾病、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代谢综合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多囊卵巢综合征。

以上人群需要每年进行糖尿病筛查,当空腹血糖值≥5.6mmol/L时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做OGTT(喝糖水)试验看是否餐后血糖超标,来排除糖尿病。

图片来自:站酷海洛Plus


如何预防糖尿病?

1.控制饮食中每日总热量的摄入,不仅要控制主食中的热量,主食之外摄入的其他食物如坚果及各种小零食等,也应计入总热量内。

2.减少单糖和双糖的摄入:少吃或不吃蜂蜜、蔗糖、甜品、饮料及果汁等纯糖及其制品。

3.保持合理的运动与锻炼,增加自己的体力活动时间和运动量,避免肥胖的发生。力求做到开朗、乐观、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紧张劳累。可以做一些简单的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骑自行车等。

4.肥胖、超重的糖尿病患者应该减重,以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助于血糖的控制。

图片来自:站酷海洛Plus


5.戒烟禁酒。吸烟不仅会增加糖尿病发生的风险,还会加速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而饮酒会抑制肝脏糖异生,可引起糖尿病人低血糖。有研究表明,长远来看,饮酒对人体百害而无一利,尤其是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

6.高危人群应定期监测血糖,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我是杨药师,医学硕士,执业药师,专注全民大健康科普。

任何健康咨询,来问杨药师。


执业药师yang


您好,我是永远年轻1,我来回答您“大家为什么害怕得糖尿病?究竟什么是糖尿病?”这个问题。



什么是糖尿病呢?


血糖升高到一定程度引起症状叫糖尿病,如果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或者餐后血糖大于等于11.1或者随机血糖大于等于11.1,我们就称之为糖尿病。糖尿病分为一型糖尿病、二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以及特殊类型糖尿病等几种,最多见的95%以上的都是二型糖尿病。


为什么大家害怕得糖尿病呢?


糖尿病的危害表现为慢性高血糖所致的多器官损害,具体并发症如下:


1、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包括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以及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栓塞等疾病;


2、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


3、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四肢末端对称性、麻木、疼痛;



4、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如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可导致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可出现尿潴留等;


5、糖尿病足:由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共同导致,以肢端坏疽、感染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严重糖尿病并发症;


6、高渗性昏迷、酮症酸中毒、酮症倾向:属于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那么,我们要怎么预防糖尿病呢?


作为最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糖尿病现在的患病人群很多、危害很大,一个这么恐怖、涉及面很广的疾病,及时的预防,能够让更多的患者和健康人群,做到早期的三级预防是很重要的,它的预防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首先,我们要清楚糖尿病的预防分为三级预防,也就是对于健康人群的普及,避免他们发展为糖尿病,以及对于糖尿病患者,避免他们发展为糖尿病并发症,以及到了最后一个阶段。三级预防对于比较明显,已经有明显并发症的患者,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避免更严重的事件发生,是这样的一个阶梯式的预防过程。



它的预防注意事项,主要是针对它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有很多可控的危险因素,比如说吸烟、肥胖,糖尿病前期高尿酸血症,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等等,这些因素如果能够及时的控制、预防的话,对于避免健康人群演变为糖尿病以及糖尿病人群,进一步恶化是有很重大的意义的。所以说,针对吸烟,肥胖,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前期这几个因素,一定要及时的控制才行。


而如果患有糖尿病之后,它的注意事项就包括很多,你的饮食,运动,口服降糖药,胰岛素的治疗,血糖的监测等等,都涉及到里面。因此,糖尿病它的整个预防分为几个阶段,三个阶段的预防,针对不同的人群,对于大多数人群而言,最关键的就是要及时的控制它的危险因素,以免造成糖尿病发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