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威廉一世要打进维也纳活捉茜茜公主,为何被俾斯麦制止?

_小米一粒_


系列电影《茜茜公主》,让她成为了知名度最高的公主,她的美貌,她一生的坎坷经历,甚至她美容驻颜的技巧,都为人们津津乐道。她被人们形容为“光彩照人”“美貌绝伦”,甚至她的美是个奇迹。

威廉一世是普鲁士国王,他登基后主要任务就是完成德意志的统一,为此他先后发动了三次战争,第一步联合奥地利击败丹麦。第二步,和奥地利争夺德意志的领导权。

而扬言活捉茜茜公主,实际上就是“普奥战争”中一句鼓舞士气的口号,因为茜茜公主是奥地利的皇后。

对阵双方奥地利占有人口和地盘的优势,而普鲁士则在军事上占优。按照普鲁士的原计划是和意大利南北夹击奥地利,结果意大利一触即溃,普鲁士只好自己解决问题。

1866年7月,普鲁士军队在萨多瓦大获全胜,歼敌4万多人,自损仅8千。奥地利被迫请和,并请拿破仑三世出面调和。

而普鲁士方面被胜利冲昏了头脑,都要求继续进攻,占领维也纳,彻底击溃奥地利,此时脾斯麦却保持了清醒的头脑,为了将来在普法战争中,奥地利不至于站在法国方面,脾斯麦力主和奥地利议和,随后双方签订了《布拉格和约》。


一点点历史


大家好,我是杂史谭。


1866年普奥战争以普鲁士获胜告终,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和总参谋长头脑发热坚决要仿效拿破仑一世进军奥地利首都,“我们的士兵早已急不可待地想要撩起维也纳姑娘们的裙裾……”

问题在于,威廉一世是捉不到茜茜公主的。这不是说茜茜公主有多么刚烈(会自杀),而是因为茜茜公主在写下“我们已经再没有什么可失去了,所以不如光荣地死去”之后也并没有留在维也纳等死,而是去了她挚爱的匈牙利避难……


不过,这时候的俾斯麦倒是很清醒,“与奥地利的争端已经解决,现在我们必须恢复旧日的友谊。”在普鲁士军队的大本营,俾斯麦竭力阻止进军维也纳,用其自己的话说,“我有一项吃力不讨好的工作要做:向沸腾的葡萄酒中注水,使大家明白生活在欧洲的不光是我们自己,而且还有三个憎恨妒忌我们的强国”。 他在一次军事辩论中责问将军们:“要是敌军放弃维也纳,向匈牙利撤退,我们是否还要去追击?我们一旦越过多瑙河……就失去同后方的联系;那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向君士坦丁堡进军,建立一个新的拜占庭帝国,让普鲁士听天由命。”因此,目前最迫切的需要是以宽厚的条件迫使奥地利退出德意志联邦后,使普军“凯旋归国”,加强莱茵河防线,使拿破仑三世(路易·波拿巴)无计可施。俾斯麦警告威廉:“国王军队的辉煌胜利将迫使波拿巴放弃他迄今持有的保留态度(即中立政策)。”



最终,8月23日,普奥双方正式签订《布拉格和约》,历时七周的战争宣告结束。普奥战争的直接结果是产生了一个“不出名的普鲁士-德意志国家”:“北德意志联邦”。俾斯麦趾高气扬地宣布:“这些条件包括了我们所想要的一切,即在德意志的行动自由”——而这又为德意志的最终统一,即吞并南德4邦埋下了伏笔。

个人意见欢迎拍砖。


杂史谭


打进维也纳,活捉茜茜公主,听上去很美,但实际上有百弊而无一益。首先,奥地利在当时还是一个强国,普鲁士攻打维也纳,那就是要把奥地利往死里逼,而但凡到了那个时刻,任何一个大国都会拼死一击。历史上只有一个强人曾攻占过维也纳,那就是拿破仑,而普鲁士此时的实力显然不如拿破仑。而当初更为强势的土耳其人,则被挡在了维也纳城下。

所以,如果攻打维也纳,就意味着普奥死拼。

其实,把奥地利逼急了,还有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欧洲的其他强国不再旁观。本来普鲁士和奥地利的战争,属于常规战争,是德意志内讧而已。可是威廉一世如果要打维也纳,那就真的不一样了,法国会第一个跳出来,因为普鲁士太强就会威胁到自己。俄国沙皇也不会旁观,因为奥地利和俄国一样,属于传统强国,也就是旧势力,普鲁士则是新兴势力,做旧势力的领头大哥去镇压新势力,是沙皇最喜欢干的事。

甚至,英国也会过来乘火打劫,因为英国的国际战略,始终是谁在欧洲大陆最嚣张,就把谁打掉。当年的法国就是很好的例子。

你看,其实普鲁士只是想干掉奥地利而已,可是一下手,就会得罪法俄英等列强,陷入孤立——老谋深算的俾斯麦,就是考虑到这一点,不但没有往死里打奥地利,而且极客气。双方很快签订了合约,战争到此结束。随后,普鲁士便把矛头指向了法国,因为不打败法国,德国就没办法实现真正的统一。请注意,在稍后的普法战争中,奥地利就没有跳出来助法国一把,因为当初法国也没出来帮奥地利一把,你瞧:俾斯麦的如意算计,是多么巧妙!


司马路的历史会客厅


普鲁士在萨多瓦之战大胜奥地利后,茜茜公主(这时是皇后),此时早已经一路小跑,逃到匈牙利去了,和俾斯麦制止威廉一世进攻维也纳,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可是为什么普鲁士不乘胜攻击,一举拿下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就体现出了高明的政治家和赳赳武夫之间,对战略理解和执行上的差别。

事情整个的过程是这样的。

自1815年拿破仑战争结束,德意志的统一运动就开始萌芽,并同时产生了两种统一的思路和方法,一种是在奥地利领导下,建立当然包括奥地利这个多民族帝国的德意志全境统一,建立一个“大德意志”;另一种是在普鲁士领导下,建立排除奥地利,单独由普鲁士来完成的统一,“建立一个“小德意志”。

威廉一世和普鲁士的上层精英,经过反复的斟酌,决定选取后一种方案。

实现第二方案,也就是“小德意志”方案,最大障碍或对手就是奥地利。古老的神圣罗马帝国曾在欧洲存在800多年,是德意志民族的一个松散联合体,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长期就是德意志的领导者。随着普鲁士兴起,很快就开始了与奥地利争夺德意志领导权的争斗。1815年,拿破仑战争结束后,德意志邦国被并入组织松散的德意志邦联,但仍由奥地利领导。要统一德国,普鲁士就必须与奥争霸,才能成为德意志的领导者,最后统一德国。所以在普奥之间,就必有一战。

在1866年6月10日,俾斯麦有意挑衅,指示普鲁士驻法兰克福的公使,向邦联议会提出建立一个把奥地利排除在外的,建立“小德意志”邦联国家的改革计划,以达到和奥地利决裂的目的。不出意料,奥地利果然是坚决反对。普鲁士和奥地利两国,在会上就发生激烈冲突,五天后,在6月15日,最终演变为了普鲁士与奥地利,这两个德意志国家之间的阋墙之战。

双方摆出的阵势很大,投入的兵力也很多,总数超过了五十万人。可在7月3的关键性的萨多瓦之战决战中,才持续8个小时,就以普鲁士的绝对胜利结束。

威廉一世力主直捣已近在咫尺的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总参谋长老毛奇(一战时小毛奇的叔叔)从一个军人的角度,当然也希望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一举拿下已是孤城的维也纳。但是,首相俾斯麦却努力“向沸腾的葡萄酒中注水”,坚决要求放弃攻打维也纳,趁着军事上的有利地位,与奥地利尽快签署停战条约,只要达到将奥地利排除出德意志大家庭的目的就算大功告成。当威廉一世一直不肯让步时,俾斯麦急得流下热泪,以辞去普鲁士首相职位相要挟,甚至打算从4楼跳下去。

卑斯麦提议不攻破维也纳、立即停火的主张,当然是出于多方面的考虑,但其“政治指导原则” 很明确,就是要实习以普鲁士为首的德国统一,一切的一切,都为此目的服务。此时以爱虚荣出名的拿破仑三世亲身出面调停,不能不给面子,尤其现在不是与法国翻脸摊牌的时候;攻下维也纳占领全奥,会使法国甚至包括俄国在内的其他大国对普鲁士的突然强大感到不安,有可能引起干预;另外,对奥地利打击过深过重、伤害过大,在必将到来的与法国的战争中,想争取奥地利保持中立非常困难。最重要的是,战争此时已达到了最初、也是唯一的目的:实现以普鲁士领导的德意志统一

既然这个目的实际已经达到,就没有必要继续打仗,立即停战就是最明智的主张。此时在普鲁士人内部,产生了巨大的分歧,战、和双方各持己见,相持不下。最后关键时刻,素来与俾斯麦不和的皇太子(威廉二世,他执政后将卑斯麦解职)介入。皇太子力挺卑斯麦,建议和奥地利人议和。威廉一世才勉强同意插剑入鞘,与奥议和。威廉一世伤心不已地写道,“因为我的儿子附和首相的意见,我不得不痛心地在维也纳的大门口,在军队取得如此辉煌的胜利之后逆来顺受,接受如此耻辱的和约!”

知进知退,见好就收,这将具有政治、战略远见的政治家俾斯麦,和那些只知一味猛打猛杀的莽撞军人区别开来。当年的拿破仑何等英勇,可军神也有失手的时候。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到头来,战争还是服务于政治目的。


圆窗观点


这个问题实际上和茜茜公主本身没有多大关系。俾斯麦阻止威廉一世进攻维也纳也不是为了保护茜茜公主。

可以说,在整个十九世纪的欧洲国际舞台被两个伟大的外交家主导着:前期是奥地利外交大臣梅特涅亲王,后期就是俾斯麦。

我们对俾斯麦的认识存在很大误区,其实当俾斯麦下台之后,在民族狂热的氛围之下,当时的德国民众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我们把俾斯麦比喻为铁血宰相,人们记住的是俾斯麦设计的三次王朝战争,甚至有人认为俾斯麦是一个战争狂人。这是巨大的认识错误。俾斯麦对德国建立对欧洲大国格局的影响有十分深刻的认识。

首先,俾斯麦主导的统一德国的动力是德意志民族主义。但是民族主义这个东西极容易失控。而奥地利民族成分复杂,如果贸然吞并奥地利,那会破坏德国统一的内部凝聚力和合法性,使民族主义失控。

其次,俾斯麦认识到,一旦德国彻底击败奥地利,建立包括奥地利在内的大德意志帝国的话,那么这个影响是欧洲其他国家:英国法国和沙俄都无法接受的。因此,保留奥地利,可以将德国统一造成的震动最小化。通过普奥战争,将奥地利彻底踢出德意志,但是保留相对完整的奥地利帝国,迅速与之达成和解,还可以给德国保留一个东南边的结盟对象,平衡沙俄在东边的影响。

因此,俾斯麦力排众议,甚至一度以辞职相威胁,最终实现了这个战略构想,完成了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建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