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9 慈禧回到紫禁城后下了一道圣旨,从内容来看大清朝必然灭亡

历史中有一个女人的争议一直很大,她就是晚清的慈禧太后。很多人都会讲慈禧太后怎样怎样祸国殃民,不过,她可是很有其自信和魄力的。慈禧太后曾经也是站在皇帝背后的女人啊,况且,也大胆地接受了八国联军的挑战,而那时候的慈溪太后已经是人到中年了。

想当初,八国联军入侵的时候,慈禧太后还是非常自信的。她认为猛虎是斗不过地头蛇的,所以,在内心有着盲目的自信,在还搞不清楚敌我形势的时候,就决定了要跟对方宣战。清朝当时除了八国联军的入侵,内部也涌现出了很多的问题。因为,那个时候的清朝财政已经出现了衰退的征兆,还出现了义和团的各路起义运动。

慈禧回到紫禁城后下了一道圣旨,从内容来看大清朝必然灭亡

但是,这里毕竟是天朝,怎么能容忍外人在这里乱来呢。

于是,慈禧太后下了懿旨,无论是弱质彬彬的宫女还是软弱无力的太监,全部都要听命去练习打仗的技能,拿起刀枪就要练。在这个时候,慈禧太后居然敢派人围住外国人的大使馆,显然,这是一个不太理智的行为。慈禧太后这样做,明显是在挑衅外国人,以他们的实力和野心,必定是要攻打清朝的。

慈禧这下才知道后悔,没想到外国人的实力是那么的强大,最后只得落荒而逃。

慈禧回到紫禁城后下了一道圣旨,从内容来看大清朝必然灭亡

慈禧太后的内心或许是狠毒的,要不然,他也不会在临走前把珍妃推进水井里了。光绪也很无伤心,现在就是逃亡的时候啊,怎么还要杀死我的爱人呢,为何就要那么忍心,就因为老佛爷不喜欢,所以,非要将其除掉吗?

慈禧太后逃亡时,算是非常落魄的状态了。但是,凡是她去到的地方,都会命令地方官员铺上红毯子欢迎她,地方官们想着这可是一个不错的晋升机会,或许,还可以借着这次的机会升官呢,就在这样的一路欢送之下,她去到了西安。

慈禧太后最爱的就是享受了,哪怕是逃难的时候也是如此,这就奠定了清朝必然灭亡的基调了。

慈禧回到紫禁城后下了一道圣旨,从内容来看大清朝必然灭亡

并且,他还是一个很娇情的人,据说,当她们决定要在陕西安定下来的时候是下着雨的,陕西的老百姓都淋着雨出来迎接慈禧的到来。并且,陕西巡抚知道了慈禧太后要来定居,也很重视这件事情,马上就叫人去修整好在南院门的总督府,可是,慈禧太后并不买账。

为什么呢?就是房间小呗,哪怕是有一点的不符合自己心中的要求她都不满意,非要住在北院的巡抚衙门里,因为里面够大够敞亮。明明自己都已经是逃亡了,还是摆着一副傲娇的模样。据说,那时候为了迎接慈禧的到来,确实是用了不少的钱,要知道,慈禧太后一天吃喝玩乐的各种花费就可以顶三千个老百姓的一天的花费。

慈禧回到紫禁城后下了一道圣旨,从内容来看大清朝必然灭亡

庚子年间,这是个多事之秋,当时的慈禧太后依旧是住在陕西,奢侈的花费一天都不会少。很不幸的是那一年陕西却又遇上了旱灾和蝗害,这样的状态之下,陕西衙门哪还有剩余的钱财拿去赈灾呢?可能是慈禧一路上看到的灾民实在可怜,于是,她心生怜悯让陕西巡抚放粮赈灾,并且,赈灾的地方就选在了西安郊区的卧龙寺。

随着之后的《辛丑条约》的签订,慈禧也有了回去的迹象。不久,在西安待了将近一年的慈禧决定动身了,并且,在其动身不久刚走出西安南城门就有绕了回来。众人都不解,此时慈禧太后绕回来干嘛呢?原来是烧香,她在八仙宫烧了一炉香后就朝着京城的方向去了。

慈禧回到紫禁城后下了一道圣旨,从内容来看大清朝必然灭亡

回去后的慈禧也没忘记她在西安受到的照顾,在她回鸾之前就发了一道圣旨:“著赏给卧龙寺和尚内库银一千两著重修庙宇,添盖牌楼,树立碑碣,钦此。”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想,慈禧还算是有良心的,卧龙寺赈济灾民,慈禧赏银重修这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但是,事实远不是这样。

尽管这个圣旨在字面上看是夸卧龙寺的,其实,慈禧太后这是在夸自己呢。看起来是赏银一千两挺多的,其实,如果重修必然要写上慈禧的功绩,所以,这一千两银子连给慈禧修一块功德碑的价钱都不够。并且,她脱离西安时就驾了多辆大车,里边载着白银七十万两白银和大批贡品财物。

慈禧回到紫禁城后下了一道圣旨,从内容来看大清朝必然灭亡

这些都不算,还有很多贡品她来不及拿走所以只好被陕西当地官员搜集起来,专为其在南院门建了座亮宝楼,并且,在这个宝楼里边还悬挂着慈禧亲笔写的“静观自得”的牌匾。

如此看来,大清朝有慈禧这样的女人,不败亡才怪呢。

『《慈禧西逃》、《八国联军侵华》、《慈禧秘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