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每個人都有職場宿命,你能看清自己的麼?

每個人都有職場宿命,你能看清自己的麼?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粥左羅”,作者 粥左羅,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鼠仔互聯網洞察。

你好,我是粥左羅,這篇探討一個詞:職場宿命。

騰訊用了十餘年累積花費上千萬,設計出一套職級系統,26個職業發展通道。

一個應屆畢業生進去,可以從行政、財務、設計、運維、開發、運營、產品等26個通道中的任何一個1-1級開始修煉,打怪升級,直到年薪千萬。

梁寧老師從職級層次上,把所有崗位分了 4 層:

第一層:動作執行層

第二層:任務執行層

第三層:戰略管理層

第四層:戰略決策層

這四層,其實就是職業生涯的四種宿命,絕大多數人註定在其中一層,掙扎一生,不得上升。

所有靠辛苦能做到的事,都不難,難的是改變命數。你不理解自己的命數,就會有很多妄念,對不可得的東西上下求索,煩擾自己。

這篇文章,談談我對這四個層次的理解,希望給你一些啟發,讓你能對自己看得更清。

01、動作執行層

是絕大多數人的命運

我第一份工作是做服裝店員,每天早上10點到晚上10點,輪流站在門口,接待客人,服務客人,完成一單一單的銷售,偶爾執行店長、副店臨時安排的其它動作,疊衣服、熨衣服、拖地、擺貨、盤點等。

店對我考核很簡單,每天干活快又好,沒有顧客投訴,月底銷售額不是後三名,這就合格了。

每月銷售目標定多少,工作日、週末目標分別多少,一天、一個月結束店目標完成多少,哪個員工有潛力,哪個員工不太上道兒,要不要招聘新人,店的成本利潤怎麼樣,這些都不是一個店員關心的。

一個店員關心的是:幾點了?快下班了吧?我今天賣了幾單了?我這個月能賺多少錢?今天誰誰誰搶我單了,我下次怎麼弄他?啥時候換家店,店長太傻比了吧?!

任何一家企業,這個層面的員工佔80%以上。我們初入職場,基本都從這裡開始,在一個執行崗上,接活幹活接活幹活,重複那些動作。

比如:一個設計師不停的做圖做圖,一個編輯一篇一篇的寫稿子,一個程序員一行一行的敲代碼。

一個編輯可能不知道自家媒體的商業模式,一個程序員可能不關心自家公司使命願景。

但是,做一個優秀的動作執行員工,也並不是那麼容易。

一個服裝店員,執行不到位,就會常被顧客投訴,成單率低;一個編輯,執行不到位,可能題目、小標題裡都會有錯字;一個程序員,可能每天寫很多bug;一個助理,可能連文檔都整理不好。

一個企業,不需要那麼多管理者和決策者,你能執行好動作,也會很受歡迎。

我做服裝店員時,有個女孩,永遠都是笑臉迎客,不厭其煩的給顧客拿不同的衣服不停的試,拖地擦桌子都比我們快又幹淨,基本每個月都是銷冠,店長、同事都喜歡她。

我做編輯時,天天研究怎麼寫作,寫的稿子用戶喜歡看,評論點贊多,閱讀量經常破10萬,領導喜歡我,整個公司的人也都認識我、誇讚我。做到這樣也並不容易。

每個人都有職場宿命,你能看清自己的麼?

02、任務執行層

可以帶一幫兄弟完成組織目標

一個優秀服裝店員,可能永遠做不了店長。一個很會寫的編輯,可能永遠做不了主編。

為什麼?你不願意承擔責任,不願意背組織目標,不願意去協調大家。

任務執行層,就是絕大多數公司的基層、中層管理者。想晉升到這一層,你得有很強的責任心,要帶團隊,你要關心每一個成員,幫助每一個成員,把任務拆分給每一個成員,組織大家一起完成一個目標。

你若是一聽這個就心煩,那你就做不到這個層級。

這就是為什麼絕大多數人,會一直停留在動作執行層,因為他單兵作戰時覺得最舒服。這個舒服,也是束縛,是毒藥。

職場早期,少有人願意做管理,還有個原因是,做一個單兵能力很強的員工並不比做中層賺錢少。

那既然賺差不多的錢,我憑什麼操那麼多心?我憑什麼背這麼多壓力和責任?

你看,這就是宿命。

有人天生就對做團隊領頭羊樂此不疲,你羨慕不來。你自己玩自己的,最開心,他覺得帶著大家玩,最開心。

你完成自己的目標很有成就感,他的成就感來源於幫每個人完成目標。組織完不成目標,他比誰都著急,組織出現風險,他總是敢於承擔想辦法解決。

我認識一個能力很強的編輯,寫稿子很厲害,但兩年了一直沒升職。我好奇,就跟她聊平時的工作場景。

然後我就明白了。她個人能力很強,所以不愛協作,只要跟同事協作做稿件,她就認為浪費時間,認為對方拉低了她的效率。

她平時也不愛分享,不以助同事為樂。她關注個人效率,大於團隊效率,她關注個人目標,大於組織目標,她關注個人利益,大於公司利益。

所以,她可以成為一個優秀員工,但很難往上走,成為優秀管理者。

做到任務執行層,對下要有堅決的推動力,對上要有堅決的自信心,對同事有熱心的關照力,對組織有極強的責任心。

每個人都有職場宿命,你能看清自己的麼?

03、戰略管理層

甄別關鍵任務,配置資源,分配目標

戰略管理層,指的是每個公司的那幾個核心高層,也就是被員工罵傻比最多的那幾個。

表面上:他們看起來最有權,目標任務都是他們分配的;他們看起來最討厭,從來不顧任務有多難完成就往下派;他們最善變,定製度的是他們,改制度的也是他們,總是變來變去;他們看起來最悠閒,很會說從不幹,一個決策花一週,最後領最高的薪水。

實際上:他們最無助,老闆指個方向他就得開幹;他們壓力最大,因為他揹負的責任事關成敗;他們最焦慮,面對風險每天晚上睡不著是他們;他們不輕鬆,週六日被老闆叫去開會的都是他們,24小時開機待命的是他們;最操心的是他們,他們要儘可能的協調好所有人和資源,才能不被各個部門罵死。

我做編輯時,帶幾個人,從零到一給公司做起來一個新號,帳號名字我取的,註冊我搞定的,頭像我構思找設計做的,文章是我一篇一篇寫的。我覺得我是這件事的最大功臣。

實際上,最大的功勞可能是總裁和總編。

給出“做個新號”這個指令的,是他們;老闆把內容業務交給他們,絞盡腦汁去判斷做什麼不做什麼的,是他們。

而我,只是把那件正確的事做正確的人。

你也可以說,最大失敗的也是他們造成的:他們當時沒有在資源上有足夠的支持 ,把大機會看成了小機會,如果他們當時能看得更清楚,分配給我更多資源,我會執行的更漂亮,如今我們這一塊的業務會幾倍強大。

戰略管理層負責把正確的事找出來,並交給正確的人去做,過程中確定任務優先級,然後配置資源,把控事情的走向。

這簡單麼?很難。

彭蕾有句經典的話:無論馬雲的決定是什麼,我的任務都只有一個,幫助這個決定成為最正確的決定。

一家創業公司,更多的不是秩序,而是混沌,馬雲剛創業時也是如此,資源很少,想法很多,若他手底下沒有彭蕾這樣心力強大的人,很多想法都只能飄在空中,無法落地。

彭蕾心力強,同時管人、管錢、管市場,馬雲有點什麼想法,她都去想辦法實現。心力強的人,敢於面對隨時出現的各種不確定和大難題。

2010 年阿里年會,馬雲對新上線的支付寶非常不滿意,把警察出身的支付寶總裁邵曉鋒當場罵哭。直接讓對技術一竅不通的彭蕾接管支付寶。

彭蕾二話不說,立刻走馬上任,進入了這個自己完全陌生的領域。她帶著團隊沒日沒夜地加班,聽取用戶意見,一步步完善支付寶網購功能,最後把支付寶做到了 2.7 億,日交易量 12 億的成就。

所以,什麼樣的人能到戰略管理層?

梁寧老師說:能否達到戰略管理層,核心考核的,就是心力。心力就是無休無止操心的能力,因為資源有限,戰略常變,兄弟都親,沒人滿意。心力不足的人,做不了核心管理層。

每個人都有職場宿命,你能看清自己的麼?

04、戰略決策層,願力大於能力

一人面對千軍萬馬,帶領團隊穿越生死

有一次跟東七門的內容同行吃飯,他們說馬東經常下了班,一個人躲在辦公室玩吃雞,有時候週末專門跑到公司一個人打遊戲。

我聽到的不是悠閒,是一個老闆無法與人分享的孤獨。

一個老闆,每天一進公司,就有一堆人需要他鼓勵,可誰來鼓勵他呢?只能自己鼓勵自己。

他甚至不能展示自己的沮喪,不能表現自己的害怕和恐懼,一個老闆應該是永遠自信和充滿勇氣的。

可現實是,一個老闆是每天都在自我懷疑,自我否定,每天都覺得自己公司快倒閉了。員工面對的是苦累,老闆面臨的是生死。

梁寧講過一個朝 鮮商人的故事。

19世紀,朝 鮮商人林尚沃帶商團到北京,和大清商人做紅參生意,清商聯合壓價,希望成交價降到70兩白銀。林尚沃為對抗清商,借款收購朝 鮮商團的所有紅參,形成壟斷。

清朝繼續聯合抵制,不降價就不買。林尚沃面對的壓力是:他是借的錢,如果紅參賣不掉,貸款利息他都還不起。

然後他做了一個驚人選擇:燒紅參。

每天燒一點,如果沒人買,就把今年朝 鮮紅參燒光,今年中國市場上就沒有朝 鮮人參了。這一燒,清商聯盟就崩了,按照林尚沃要求的160兩白銀成交。

有人問林尚沃,不怕都燒完了也沒人買麼?

林尚沃說:我動手燒人參時就想好了,要是所有人參都燒完,我就跳進火裡自焚,和人參一起消失。

這就是面對生死、穿越生死的能力。你最多玩玩心跳,但我能跟你玩命,你要玩不起呢,那抱歉,我說了算。

梁寧老師說,戰略決策層最核心的要求是“願力”。沒有大願景的人走不遠,暫時走得遠是運氣,長期走不遠是正常。

馬雲28歲時,發現杭州開始出現很多外貿公司,需要大量專職或兼職的外語翻譯,剛好杭州還沒有一家專業翻譯機構,於是他就創業做了海博翻譯社。

之後的故事,很多人就熟悉了,翻譯社生意不好,長期入不敷出,馬雲揹著麻袋去義務批發襪子等小商品賣,用賺來的收入維持翻譯社的運營。

結果發現,賣小商品比做翻譯社賺錢多了,於是,同事們都勸馬雲直接開禮品店。

然而,馬雲直接拒絕了,他說:我們當初成立翻譯社,目的是為了解決一個市場需求,同時解決一些老師的就業問題,並不僅僅為了賺錢,既然這樣,我們就一定要堅持下去。

三年虧損之後,海博翻譯社盈利了。

寫到馬雲,就想到劉強東。其實劉強東的願力也很大。大家都知道,劉強東首次創業是開餐廳,聽起來沒有夢想。

其實不是,劉強東最初是大三時在中關村給人裝電腦,那時候裝電腦很賺錢,那做了一年後,他就反思:雖然打工賺很多錢,但只裝電腦,這不是一個事業,只是可以賺錢。

所以,他主動放棄繼續裝電腦賺錢這條路,去開餐廳了。

劉強東開餐廳也跟別人不一樣,他當時分析,中國有十幾億人口,民以食為天,未來20年,吃在中國一定是一個不斷上升的行業,他希望在有一天他能在中國開一萬家餐廳,像麥當勞、肯德基那樣。

我寫雷軍時說過,夢想和野心本身就是一個人的競爭力,而且是最核心的競爭力。一個被巨大野心驅動的人,會極度自律、晝度夜思、殫精竭慮、不知疲倦,因為他不是想贏,而是必須贏。

一個沒願景的人,很難贏得了一個有願景的人。有強大願力的人,知道自己生而為誰,這樣的人是帶著某種使命在活。

每個人都有職場宿命,你能看清自己的麼?

​探討這個話題,希望給你也給自己三點啟發:

首先,從職場層級上來說:職場分四個層次,每個人都要從第一層開始做起,你可以對照自己現在在哪一層,然後問自己想到哪一層,知道在每一層上做到優秀分別需要的品質是什麼,最後你要去做去躍遷。

其次,從職業宿命上來說:一個人的職業宿命在最終哪個層級,很多時候都不是多吃苦少吃苦的問題,起作用的是,你的性格,你的心力,你的願力,你的格局。

智力,執行力,心力,願力。這些東西可以改變麼?可以,但這是個長期的過程,你要長期不斷的,吸收更多更強的精神資源,重構自己能支撐起更大願景的精神結構。

最後,從自我實現上來說:這篇探討這個話題,更多的目的,不是希望每個人都逼迫自己,去站到最高的位置上。而是希望每個人都能更好的看清自己,每個人都要思考,你的本性是怎樣的,你的心性是怎樣的。

這個世界非常多樣,自我實現的方式,不只那一種。我們每個人都不一樣,不要想成為別人,那是妄念,看清自己之後,要敢於接納自己,愛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這條路永遠不會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