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6 一位抑鬱症患者的內心:千萬別放棄自己!希望每個人都看看

很多人都不敢相信我患上了抑鬱症,我想講當自己患過此病才知道這病真的十分痛苦及恐怖,因為它會隱形以及令你自己打敗自己。不過這個病也令我獲得了寶貴的人生體會。

我想將自己患病時一些個人感受及治療經歷寫出來,並不是想作文自憐而是想告訴那些陷入抑鬱症的人千萬不要放棄自己,也想讓更多人明白到患者所面對的困境,並用正確的方法去了解及協助患者。

01

抑鬱症是再也沒有快樂的本領

抑鬱症很難用筆墨形容,人人都以為它只是一分悲傷感,其實不然。抑鬱症是看得見的絕望,也是看得見的黑暗,它是流不盡的淚,也是無底的深淵;你以為已身在谷底,但原來低處永遠未算低。它是無止盡的惡夢,這個惡夢最可怕之處,是你常會以為自己已經醒來,卻失望地發現其實仍然在夢中。你僅憑意志力不可能戰勝它,不可能,因為你會軟弱到連維持心跳也覺困難。世界不是變成灰色,而是變成什麼也沒有;在一個什麼也沒有的世界裡,你不會介意任何人或事,一切也全無意義。以上的一切,只有你一個人在經歷,不會有人陪,更不要奢望有人能夠完全明白你;患上抑鬱症,你是註定孤獨的,而且也再沒有快樂的本領。

02

患者面對的痛苦是深深的孤獨

一位抑鬱症患者的內心:千萬別放棄自己!希望每個人都看看

“孤獨”是與生俱來人類情感之一,不論你是家財萬貫,位高權重還是身無分文的人都會有“孤獨”的時候,連皇帝都只叫自己做“寡人”。孤獨並不等於有多少人在你身邊,而是多少人能真正而又實在明白你所面對的一切。“明白”這一詞所包含的很多層面,當中包括工作,家庭,人際,感情這多個層面。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同層面的難處,所以每個人都會有某程度上的“孤獨”。第二種是環境中的“孤獨”,就好像宅男宅女般的獨居,又或者工作環境中只得你孤軍作戰,又或工作性質需要保密不能與其他人傾訴,“啞吧吃黃蓮有苦難言”這也是一種“孤獨”。

03

你究竟如何患上抑鬱症的?

現代人的心理很脆弱,因為我們都習慣於趨吉避凶,遇到一點挫折或困難就走為上計避之則吉。混不好做就辭工、婚姻出現一點問題就離婚……我們會千方百計地去”逃避”,但沒有足夠心態及能量去“應對”。直到避無可避的情況下,才會死死地去捱,所以基本上大部分人面對逆境的能力是弱的。

當一個人長期受到龐大的工作或生活壓力而又沒法逃避渲洩的話,又或者連續受到不同程度的打擊,心中不斷壓抑就會有可能患上抑鬱症。

❶很多時候你不會知道自己原來已患上抑鬱症,你只會覺得自己的大腦每天都是想著某一些”負面事情“。你很努力嘗試不去想或用其他方法舒壓及對沖,可惜負面打擊浪接浪的打過來,你跟本招架不到只有忍著,直到越來越覺得難以接受、委屈、內疚、憤怒、怨恨、沮喪……這一切不斷攻擊你的心靈。你信心開始動搖,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核心價值及長久以來所堅持的信念。

❷你的大腦不受控制地不停在打轉,就像狗追著自己尾巴般不停打圈。更可恨的是有某些東西會變成夢魘在你夢中經常出現。不單如此另一樣更恐怖的是你的恐懼及聯想力,簡單一點是你的恐懼與你的聯想力結合去傷害你自己,你會無中生有地想象出一些你心中很害怕的東西。但是你又根本控制不了它,這是最最痛苦及危險的,因為你會慢慢地反覆出現想死的念頭或有自殺、自傷行為。

❸你開始經常失眠,又或者睡到半夜就醒瞭然後再也睡不著,當醒後腦內會不停播放一些負面的畫面,你想停也停不了要靠安眠藥才能入睡。漸漸地,由於睡眠不足你變得精神疲倦,反應變慢,脾氣暴燥,聯想困難或自覺思考能力下降,對一些日常生活小事也難以決斷。

❹你開始害怕嘈雜及去一些人多的地方,因為覺得有壓迫感及很煩燥。你食而無味,食慾降低,體重明顯減輕,對任何事都喪失興趣,就算做最喜歡的事都沒有愉快的感覺。你失去動力,並想隱藏自己,朋友找你消遣你也沒心情。朋友找你幾次都被拒就會慢慢不去約你。你只想留在家中,但留在家中又無所事事腦子又不停打轉,那種感覺很矛盾。

❺不論你看書及看電影,你都會看不進去。你情緒開始波動,變得多愁善感,偶然一句話、一首歌或一件事都觸動你的情緒使你落淚甚至嚎啕大哭。

❻你嘗試找人傾訴,別人不知你患上抑鬱症,他們只會用一般正常方法幫你開解又或者叫你不要想太多。

有些朋友可能會給你好的建議或理性分晰,但因為你患病後聯想困難及思考能力下降,你根本聽不進去。

上述情況不斷惡性遁環著,你以為這一切都是暫時的,不過也低估了病情的嚴重性及高估了自己的療傷能力,但事實上情況持續了幾星期而問題越來越嚴重。患抑鬱症的人就像喝醉酒的人永遠不會承認自己醉一樣,加上隱藏自己及缺乏動力根本無能力去求醫。直到爆發的一刻(情緒崩潰,自殘,甚至自毀)才知道事態嚴重。

04

抑鬱症並不可怕!

一位抑鬱症患者的內心:千萬別放棄自己!希望每個人都看看

抑鬱症本身不可怕,畏疾忌醫才最可怕。

當我未曾患此病時我總覺得情緒病就等同精神病,我會聯想到躁狂症、精神失常、痴痴呆呆、甚至自殘及暴力的事情。一想到要看精神科醫生就聯想到“精神病院”這一類的畫面,可能是受到媒體或電影的過分渲染所引起。焦慮症或抑鬱症不像其他傷科痛症有明顯的症狀,它是一種“隱形病”。患者在未病發時與常人無異,要長期相處及情緒失控才能識別到。當自己患上情緒病,我第一個反應是不願接受、抗拒及不知所措。其實情緒病或抑鬱症在整個精神病只是等同傷風感冒般的小兒科。正如我早前所講這種都市病很多人都會有,而且好多人連自己患了抑鬱症都不自知。

這裡有一個抑鬱症的專業自我測評可供大家自我檢查,同樣也可用來檢視身邊朋友及親人是否有抑鬱症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