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明朝的首都不在湖北,为何在湖北钟祥有座明皇陵?

用户67600538


那是因为湖北钟祥出过明朝的皇帝。除了太祖朱元璋,不都是在京师(南京、北京)生的吗?不算朱元璋,还真有一个明朝皇帝生在湖北小城。这个皇帝就是著名的嘉靖皇帝。而这座湖北小城,就是钟祥。

明成祖朱棣篡位后,子子孙孙坐镇北京城,等传到正德皇帝朱厚照时,出了问题。正德皇帝特别贪玩,到处疯玩,最终在公元1521年玩到了人生的尽头,驾崩了。由于正德没有儿子,甚至都没有亲兄弟,也就说是正德的父亲孝宗这一支无后。孝宗的皇后张氏,和首辅大臣杨廷和,只好退而求次,在孝宗兄弟的儿子们中寻找一个龙种。

孝宗的父亲,也就是宪宗,共有14个儿子,但活下来的不多。而孝宗在兄弟中行三,而行四的就是兴王朱祐杬。朱祐杬生于1476年,在他18岁的时候,他的哥哥皇帝孝宗,把弟弟送到湖广省安陆州就藩,也就是现在的钟祥。

朱祐杬有两个儿子,长子朱厚熙出生5天就夭折,倒是次子朱厚熜活蹦乱跳,看上去人也老实,杨廷和一想,费那个老牛鼻子劲干嘛,就朱厚熜了。张太后和杨廷和派人去钟祥,给朱厚熜宣诏,说恭喜王爷砸中金蛋,大明朝以后就是你的了。时年15岁的朱厚熜跟着代表团,离开了生他育他的钟祥,来到了陌生的北京城。

从此,大明王朝的历史上,多了一个无比奇怪的皇帝——嘉靖帝。论搞怪耍宝的本事,嘉靖丝毫不逊于他的堂兄正德。杨廷和以为嘉靖是个听话的乖乖仔,哪曾想是个千古难寻的辣椒刺头,气死人不偿命。为了抬高自己父亲兴王的身份,嘉靖和满朝文武杠的死去活来,棍子共长天一色,血肉与乌鸦齐飞……

折腾到最后,杨廷和气的回家种地去了,还被嘉靖扣上屎盆子。更惨的是张太后,她满心以为自己找了个孝顺的养子,可以安享后半生。没想到嘉靖这么难缠,最后把自己给活活气死了。别看嘉靖这么“浑不吝”,却是个权力运营大师。嘉靖信奉道教,成天在宫里练仙丹,弄的天下乌烟瘴气,蒙古骑兵还在北京城门放马吃草,倭寇在东南作乱。即使如此,明朝权力依然牢牢控制在嘉靖手里。天下第一奸臣严嵩,不过是个嘉靖手里的权力棋子,他用完了随时可以扔。

如果从嘉靖即位的公元1521年开始算,历经隆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到公元1644年明朝灭亡,嘉靖这一支共统治明朝123年。这还不算同样是嘉靖后代的南明。

嘉靖虽然在大礼仪事件中做的有些过火,但他其实是个不忘本的人。他的父亲死在钟祥,而自己又生在钟祥,他对钟祥有很深的感情。钟祥以前只是个普通的州,而作为嘉靖的出生地,钟祥地位上升。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钟祥升为承天府。普通的府有不少,但谁敢挂上“承天”二字,这就非人臣所能消受了。

钟祥这两个字也是嘉靖给起的,意为祥瑞钟聚。嘉靖这么做当然是给自己脸上贴金,可钟祥人杰地灵,也当得起祥瑞钟聚四个字。除了钟祥和承天府,这个新的帝王之乡还有一个名字——兴都,设兴都留守司。没办法,谁让人家钟祥出了皇帝呢。现在的钟祥隶属于荆门市,而在明朝,荆门只是个普通的州,隶属于承天府。

嘉靖皇帝曾在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回过一次钟祥。嘉靖的母亲蒋太后驾崩,嘉靖打算把父亲的坟墓从钟祥迁到北京与母亲合葬。反对意见太多,嘉靖干脆回家实地考察。考察过后,嘉靖放弃了迁坟的打算,此举对钟祥非常有利,至少明朝历史永远和钟祥联系在一起,坟迁走就不一定了。朱祐杬的坟墓升为帝王规格,称为显陵,成为明朝中后期的“祖陵”,可与凤阳的明祖陵并列。

你说钟祥牛不牛?


地图帝


在湖北省钟祥市城东北5公里的纯德山上,有一座明皇陵。一般情况下,皇陵都离都城不远。明朝先是定都南京,所以朱元璋葬在南京明孝陵,后朱棣迁都北京后,明朝之后的皇帝都葬在北京,所以在北京有明十三陵。而湖北钟祥自始至终也没成为明朝的都城,为何会有座明皇陵呢?

位于湖北钟祥的明皇陵叫做明显陵,是中国中南六省唯一的一座明代皇陵,占地面积是明代帝王中单体面积最大的皇陵。其实,这座明皇陵是由一座王墓改造而来的,这是明朝的哪位王爷呢?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明宪宗朱见深的第四子朱佑杬去世,明武宗朱厚照赐谥“献”,称兴献王,葬于湖北钟祥市。那王墓是如何升级为帝陵的呢?


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武宗朱厚照驾崩,无嗣继位,其父明孝宗也无其他皇子在位,便在皇室之中选择了朱厚熜继承皇位,即后来的嘉靖帝。而嘉靖帝朱厚熜恰巧是兴献王朱佑杬的儿子,明孝宗的侄子,明武宗的堂兄弟。藩王即位,通常都是过继给辈分大一辈的皇帝为皇子,以便名正言顺的继承皇位,但嘉靖帝比较有个性,打破了这个常规,继承皇位可以,但做儿子不行,侄子就是侄子。但自己的父亲虽曾经是皇子,但没当过皇帝呀!于是,嘉靖皇帝自立统嗣体系,追尊生父朱佑杬为“兴献帝”。原有王坟也相应按帝陵规制升级改建。明嘉靖三年(1524年)三月,王坟正式更名为显陵,其主人是没有当过皇帝的兴献王,嘉靖皇帝的父亲。

所以,湖北钟祥的明皇陵就是明显陵,其主人是没当过皇帝的兴献王朱佑杬,嘉靖皇帝的父亲。


胡集论坛


对于很多湖北钟祥人来说,应该对此地的明皇陵都有所耳闻,但真正知道其中内情的人却是很少,虽然很多人也都知道钟祥有一座明皇陵,几人知道里面埋葬的到底是明朝哪一位皇帝呢?

大明王朝的都城,分为南京和北京,这两座城市都做过大明王朝的都城,湖北钟祥明显不属于这两个地方中的任何一个,但钟祥却奇迹般的也拥有一所皇陵。

大明王朝真正在位的皇帝一共也不过有一十六位,一十六位皇帝中,除去建文帝下落不明,其余皇帝尽皆有一所属于自己的陵墓,而湖北钟祥,却多出来了一座皇陵,这又是什么缘故?

对于这座皇陵,最让人好奇的莫过于其中的墓主,这座皇陵较之许多陵墓显得大不相同,因为这座陵墓竟然是一所罕见的一墓双冢。而这座陵墓,也并非一开始就是帝陵,而是由一座王陵改造而成。

这个陵墓的墓主就是兴献王朱祐杬、慈孝献皇后。

其实这所陵墓之所以由王陵被改为皇陵,朱祐杬还需要感激自己的儿子,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

公元1521年,三十一岁的朱厚照忽然驾崩,皇帝驾崩虽是一件轰动全国的大事,但也是比较正常的一件事情,但是放到朱厚照身上就不同了,因为,他没有子嗣!

没有子嗣的朱厚照继承人,只能从皇室宗亲的近支中选择,皇四子朱祐杬一早就受封为兴献王,但是朱祐杬却是在朱厚照去世的两年前也去世了,这时候,朱祐杬的嫡子朱厚熜就成为了继任的最好人选。

本来像朱厚熜这样的,一般都应该先过继给朱厚照,最后再以朱厚照的子嗣身份继承皇位,但是朱厚熜却是坚持要以朱祐杬儿子的身份继承皇位,也算侥幸,他继位的时候,周围并没有太多的威胁,所以在他自己的坚持下,朱厚熜还是以朱祐杬儿子的身份继承了皇位

很显然的,以兴献王儿子的身份继承了皇位,朱厚熜在继位以后一定会提高自己父亲的地位,在登基不久,朱厚熜最终将自己的父亲追封为兴献帝,加尊献皇帝,可以说兴献王的地位就是跟着朱厚熜水涨船高的。

其实这样子新晋的皇帝这一座在明朝也并不是唯一的,建文帝朱允炆登基的时候,也曾经干过这种事,只不过当时并没有扩建朱标的陵墓,再者建文帝登基的时候也并非是过继过去的,从结果来看,两者是一样的。


魏青衣


那是嘉靖皇帝为他亲生父亲修建的。明朝第十位皇帝正德皇帝非常好色,对宫中的众多女人不满意,还跑到民间渔色,却没生下孩子就死了。朝中执政大臣杨廷和等人决定,让正德皇帝的堂弟朱厚熜继位,继位后年号嘉靖。朱厚熜不顾杨廷和等人的极力反对,尊奉自己的父亲为皇帝,他父亲之前只是一个藩王。在他父亲死去,按皇帝的丧葬标准进行安葬,葬父于今钟祥市。


跪射俑


说到这个问题,我想就牵涉到明朝的嘉靖皇帝。

我们都知道嘉靖皇帝的即位非常特殊,他是接了明武宗的班,明武宗没有儿子也没有亲兄弟。其驾崩后,大臣们经常商议,决定让其叔叔家弟弟朱厚熜接班即位,也就是后来的明世宗嘉靖皇帝。

嘉靖皇帝即位后面临的第一件事,就遇到了“大礼仪”事件,这事情的内容是嘉靖皇帝的爹是谁。

拥戴他即位的大臣的意思是让他做明武宗朱厚照的弟弟,过继给明孝宗做养子才即位的。但是嘉靖皇帝一口咬定他的即位诏书上没有说这些话,他的本意就是他的爹就是他的亲爹朱佑杬。

这件事看似是谁是亲爹的问题,礼仪问题,实质上却是利益问题。朱厚熜刚即位需要树立威望,只要他争赢了这件事,自己的威望才能树立起来。而如果大臣们争赢了这件事,就可以树立大臣的威望,以达到控制皇帝的目的。我想这才是问题的本质,双方也认识的很清楚。


最后嘉靖皇帝在张璁、桂萼为代表的的大臣的支持下,成功战胜了那些守旧派大臣,认作自己的朱佑杬是自己的亲生父亲。

经过“大礼仪”之争,嘉靖皇帝树立了自己的权威。等到嘉靖十七年的时候,他的皇帝地位已经稳固了,对大臣的斗争也占到了主动地位。于是便把自己父亲兴献王加封为“睿宗知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简敬文献皇帝”,追尊为“睿宗”。也顺理成章的把已经逝去的父亲的亲王陵墓增修升级为皇陵了。


你喜欢的那些事


钟祥皇陵为明显陵,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亲恭睿献皇帝朱祐杬、母亲慈孝献皇后的合葬墓。

正德十六年(1521),三十一岁的朱厚照驾崩,没有留下子嗣,继任者只能从皇室近支选择。而最近支系只有宪宗孙、孝宗侄。宪宗朱见深有十四个儿子,但没有嫡子,故只有以长幼为序:皇长子出生仅两个月即去世;皇次子朱祐极成化五年出生,成化七年受封太子,成化八年去世,追封为悼恭太子;皇三子即孝宗朱佑樘,朱佑樘母纪氏,纪氏亦仅有朱佑樘一子;皇四子朱祐杬成化二十三年(1487)受封兴王,弘治七年(1494)就藩湖广安陆州(今钟祥),刚于前两年即正德十四年(1519)薨,谥“献”,亦仅有一嫡子即朱厚熜(有长子出生五日即亡)。这样,朱厚熜就成为最好的继承人,即明世宗嘉靖皇帝,既符合尊卑长幼秩序,又没有其他人旁系亲人掣肘。

嘉靖皇帝

朱厚熜即为之后,围绕继统还是继嗣问题发生了争执,即只继承皇位,仍尊兴献王为父,尊孝宗为皇伯考,或者将朱厚熜过继给孝宗,以孝宗嗣子的身份继承皇位,最终在朱厚熜强势坚持下,以继统的方式继承皇位。在这种情况下,不断提升其父兴献王的地位:正德十六年(1521)十月,推尊其父为“兴献帝”;嘉靖二年(1523)“命兴献帝家庙享祀乐用八佾”;嘉靖三年(1524)又加尊为“献皇帝”,并上尊号“皇考恭穆献皇帝”,其后改称孝宗敬皇帝曰“皇伯考”;嘉靖十七年(1538)追尊谥号为“知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俭敬文献皇帝”,追尊庙号为“睿宗”;嘉靖二十七年(1548)献皇帝神主供入太庙。随着兴献王地位的上升,其陵寝规制也逐渐升级,正德十四年去世时,按照亲王坟规制陵园,嘉靖三年,将王坟正式更名为显陵。

睿宗朱佑杬

其实,明朝皇陵共有十九座,除了在北京的十四座,即常称的昌平区的“明十三陵”以及海淀区的景泰陵以外,尚有位于江苏盱眙的明祖陵,系朱元璋的高祖、曾祖、祖父的衣冠冢及其祖父的实际葬地;位于安徽凤阳的明皇陵,是朱元璋为其父母和兄嫂而建;位于江苏南京的明孝陵,系朱元璋及马皇后的陵寝;位于江苏南京的明东陵,系朱元璋长子朱标的陵寝。明祖陵与明皇陵均系明朝建立之前的世系族人;明孝陵是朱元璋陵寝,唯有明东陵也是比较特殊的。

明东陵

明东陵与明显陵有些类似,都是儿子继承皇位以后,追封其父为皇帝,所以朱标被其子朱允炆即建文帝追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不过有所不同的是,一是建文帝继位时东陵已经成型,且是附葬在孝陵旁,难以大规模改制,而嘉靖帝继位时其父刚去世不久,显陵还可以继续扩建;二是建文帝继位四年就遭藩王叛乱,不久下落不明,而嘉靖帝在位四十多年,始终掌握着政权。


楚邾


明朝(1368-1644),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南京。靖难之役后,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明世宗朱厚熜(1507-1566)在位46年。

湖北省钟祥市松林山有座明朝皇裬显陵,是恭睿献皇帝朱祐杬与慈孝献皇后的合葬墓。兴献王朱祐杬封地在钟祥,死后葬于钟祥,儿子朱厚熜称帝后,为父亲修建了明代单体帝陵最大的皇陵,并追尊朱祐杬为“兴献帝”。



雅典的梦韵


钟祥有一座明朝皇陵,被称为显陵,里面葬着成化帝的第四子朱祐杬。



成化年间朱祐杬受封为兴王,弘治七年,到封地湖广安陆州就藩,也就是现在的钟祥市,朱祐杬爱好诗歌和书法,不喜纵情享乐,热衷于艺术和文学,有代表作《恩纪诗》,虽没什么大的作为,倒也是个规规矩矩的藩王。正德年间朱祐杬薨逝,享年43岁,正德帝赐谥“献”,即”兴献王“,以亲王规制葬于钟祥市松林山。

那么皇陵是皇帝的陵寝,为什么兴献王墓被称为显陵呢?



原来弘治帝的独子正德帝死后无子,按照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规矩,要从正德帝的堂兄弟当中选取一个最年长的做嗣君,弘治帝在兄弟中排名第三,两位兄长早夭,排名第四的就是兴献王,时任第二代兴王的朱厚熜成为了不二人选,被迎往北京入继大统,就是顶顶大名的嘉靖皇帝。 刚刚继位的嘉靖帝,虽然年仅15岁但是很有主见,想要追尊生父朱祐杬为皇帝,自立统嗣体系,朝臣们以不合祖宗规制反对,坚持要嘉靖帝承嗣弘治帝的大统。一时僵持不下,年轻的嘉靖帝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文官系统,掀起了长达三年半的大礼议之争,不顾朝臣的反对,追尊生父朱祐杬为兴献帝,后又加封为献皇帝、生母为兴国皇太后,改称弘治帝为“皇伯考”。嘉靖十七年兴献帝被追尊为“睿宗知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简敬文献皇帝”,庙号睿宗,并将兴献帝的牌位升袝太庙,排序在正德帝之上,原有的兴献王墓也相应按帝陵规制升级改建,改松林山为纯德山,称为显陵。



历经三年半的大礼议,最后以君权的高压结束,之后羽翼丰满的嘉靖帝,变得独断独行。大礼议加强了皇权专制,促成了嘉靖帝刚愎自用的政治作风,从此再也没有官员敢非议皇帝的意见。从毫无根基的藩王到雷霆万钧的皇帝,嘉靖帝的转型非常成功。



显陵是中南六省唯一的一座明代帝陵,占地面积大,是明代帝陵中单体面积最大的皇陵,其规划布局和建筑手法独特,为历代帝王陵墓中绝无仅有,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国家旅游局批准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参观一下。


历史流域


位于湖北钟祥的明皇陵叫做显陵,是由藩王墓升级而来的,具体缘由跟嘉靖皇帝有关。

公元1487年,明宪宗朱见深封其第四子朱佑杬为兴王,封地就在湖北钟祥。正德1519年7月,朱佑杬病亡于钟祥,明武宗赐谥“献”,称兴献王,葬于他的封地钟祥市。

明显陵

公元1521年,年仅30岁的明武宗朱厚照驾崩,没有儿子,其父明孝宗朱祐樘也无其他儿子,便在皇室之中选择了朱佑杬的儿子朱厚熜(明宪宗的孙子,明孝宗的侄子,明武宗的堂弟)继承皇位,也就是嘉靖皇帝。

按照规矩藩王之子继位应当改认大一辈的皇帝为父亲,嘉靖帝即位后,以内阁首辅杨廷和为首的大臣就让他改认明孝宗为父亲,但嘉靖帝不愿遵从祖制,还以明孝宗的侄儿自居,而且进一步把他去世的父亲升了一格,直接从王爷升为皇帝,朝臣们不同意,于是展开了旷日持久的争论,这就是著名的“大礼仪”之争,最后以嘉靖的胜出而告终,最终嘉靖不仅没有改认父亲,而且把他父亲追封为“兴献皇帝”。

嘉靖皇帝

“大礼仪”之争尘埃落定之后,原有的亲王墓也相应按帝陵规制升级改建。嘉靖三年(1524年),兴献王墓正式更名为显陵,其主人就是没有当过皇帝的兴献王朱佑杬(后改叫兴献皇帝),嘉靖皇帝的亲生父亲。

这就是钟祥明皇陵的来历。


惯与长夜


在湖北钟祥,为何也有处明皇陵?陵中又有什么独特的文物?

我们都知道,大明朝真正的皇帝有十六位,按理来说,每一位皇帝都会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皇陵,然而这十六名皇帝之中有一位建文帝因为下落不明,所以大家都不知道他的陵墓到底是否存在,这样一来,明朝的陵墓应该是15座才是。可事实上,明朝的皇陵一共有18座,这就让很多人不明白了,怎么会多出来三座?

原来这“多出来”的三座皇陵是江苏淮安的祖陵,这一座皇陵是朱元璋的高祖、曾祖衣冠冢及其祖父的实际葬地,第二座是位于安徽凤阳的皇陵,这是朱元璋父母的陵墓,最后一座就是湖北钟祥的显陵,是嘉靖帝的父母之墓。

说到这显陵,这座陵墓也是非常珍贵的,因为它是一座一陵双冢,是由一座王墓改为帝陵而形成的,算得上是独一无二了。

大家肯定好奇这个陵墓的主人是谁,竟然可以拥有这么独特的墓,这个人就是兴献王朱佑杬,那么他的墓怎么会被改为帝陵了呢?这还要详细说来。

兴献王一生没有子嗣,所以当他去世之后无人继位,当时的皇太后和首辅大学士就遵从祖训“兄终弟及”,也就是让兴献王的堂弟朱厚熜来接班,但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皇帝竟然自立体系,追尊他的父亲为恭壑献皇帝,除此之外还将先皇的王墓改为帝陵,也就是如今的显陵。

这项扩建工程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时间,直到嘉靖驾崩,这项工程才结束。而朱厚熜皇帝自立体系,追尊亲父的这件事在当时激起了朝堂的强烈抗议,最终还是皇帝赢了,代价就是十六位朝臣被杖毙,两百多位朝臣被停职,这就是有名的“大礼议”事件。

如此有独特而又有影响力的一座皇陵,最后到底建成了什么样子呢?大家也都很好奇,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显陵里面到底有着哪些珍贵的文物。

首先就是瑶台与双茔城,后来世宗为他父母选址修建新寝,这个瑶台就是两座宝城之间的平台,宝城就是安葬其父母的两个新寝。

这两个宝城可不普通,不仅有着月牙城、哑巴院和琉璃影壁,还有着当时极其先进的排水系统,这种技术在当时可并不常见,所以这算是显陵的独特之一。

还有就是精美的双龙琉璃影壁,这个是明显陵棱恩门两侧的设计,做工非常精美。还有将整个陵园都围绕的,随着山峦起伏的外罗城,这外罗城的建筑设计是永陵、定陵外罗城的先声。有外罗城,也有内罗城,这是陵寝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祭祀场所以及帝后寝宫重地,一般人不能入内。

除了上面的文物建筑,还有很多,比如明显陵陵区的主要排水设施—九曲御河,贯通整个陵园,且排水体系比较完善、体现了“风水理论”。

还有按风水意向设计的内、外明塘,这取名也是有依据的,是风水理论中的重要概念。还有新红门和旧红门,前者是陵区入口的标志,也是显陵从王墓被扩建为帝陵的重要标志之一。

后者则是显陵还作为王墓时的一个门户。这两个门却并不像它们的名字一样对称,它们并没有在同一条中轴线上,这种建筑设计在我国历史上是非常少见的。

最后还有一个龙形神道,这条道路长达290米,而且这条神道也没有按照我国建筑的左右对称和通直的原则,而是弯曲的
,像龙一样,所以说是龙形神道。在这条道路的两旁,也有着许许多多的石像雕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