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9 快转发,史上最全的恩平美食汇总

香港食神蔡澜先生,早些年特意去恩平品尝当地美食.吃完濑粉,他有滋有味地说:"这些粉又薄、又滑、又韧,好吃!做恩平人真是幸福!"

快转发,史上最全的恩平美食汇总

其实,恩平除了濑粉。还有许多吃下1秒就翘起大拇指的美食。

山坑鱼仔

为什么说是“山坑”,因为大部分用来做食材的小鱼,都是小江门,山泉里打捞上来的,原生态。做法是用油炸过的鱼仔过于“热气”,所以恩平人运用先煎后蒸的方法平和原本的燥热。鲜甜而多汁的鱼仔肉,加上豆豉汁的香味,别有一番风味。加上软绵而清甜的白粥,配搭起来更加鲜香,有口感,鱼与粥之间互相辉映。

快转发,史上最全的恩平美食汇总

恩平烧饼

恩平烧饼俗称“恩平烧”,将近600年的历史让人肃然起敬,为恩平特产,以其制作精巧、风味独特而驰名。每一块饼都融入了先人的美食智慧!刚出炉的恩平烧饼绵香软糯,表皮脆香可人。

恩平烧饼是怎样制作的呢?它的主要原料为糯米粉,有黄糖和白糖两种,配以冰肉及芝麻;还有一种以豆沙或莲蓉为馅料,这些材料一定要精细加工。饼坯制成后,置于平底的圆铁盆中,上下以猛火煎烤。就这样,烧饼具有入口软滑的特点,夹着烧猪肉吃,更有甘香滋润之味,令人百吃不厌。烧饼作为恩平人清明节祭祖必不可少的食品,数百年来长盛不衰。近年来,随着恩平烧饼的名气渐涨,恩平烧饼开始逐渐从祭祀用品向特色小吃转变,成为恩平独具特色的一张美食名片,吸引了各地名人、食客前来尝鲜。

快转发,史上最全的恩平美食汇总

五香炆鹅

鹅肉这种食材,各地的做法,可能各有不同,恩平的五香鹅与台山的略有不同,台山以甜酸为主,而恩平鹅以咸香为主。一口咬下去,感觉肉质鲜香嫩滑,咸香可口,不甚肥腻,令人回味无穷。

恩平人爱食鹅肉,每逢大时大节有亲友到访,必宰鹅焖鹅相待。很多中餐馆的镇店之宝就是这一锅焖鹅。

快转发,史上最全的恩平美食汇总

菱粉糍

在生活中学会平衡,才能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

快转发,史上最全的恩平美食汇总

石蛤饭

唔试过,点知道掂唔掂啊?

快转发,史上最全的恩平美食汇总

咸圆仔

遇到合适的伙伴,团结就是力量

快转发,史上最全的恩平美食汇总

番薯糍

虽然热气但吃到停不下来的番薯糍。

快转发,史上最全的恩平美食汇总

芋头糍

不要忽视每一个不可能,因为或许通过你的努力,它会成为你最大的可能

快转发,史上最全的恩平美食汇总

豆角糍

说起恩平豆角糍,糍身酥脆,表皮咸香。一口咬开还“内有乾坤”韭菜、豆渣,每一口都让人回味无穷。

快转发,史上最全的恩平美食汇总

牛脚皮

“牛脚皮”到底是什么?乍一听,这硬邦邦的脚皮怎么能吃呢?但当地街坊一听这名字就马上眉飞色舞了。牛脚皮其实就是牛脚跟上的肉茧,因为长年累月的行走而形成。烹制后的牛脚皮看似去过油的猪皮冻,口感爽脆弹牙,有如牛筋,稍带软绵,却又有点爽韧,吃后回味醇厚,还带着牛肉特有的香气。

再蘸上点恩平酱料,更是滋味无穷,越嚼越有味道。有食客描述:用牙签叉起一块蘸上芝麻和酱油搭档的“混酱”和辣椒酱,慢慢咀嚼,爽而不腻,滑滑溜溜,可口弹牙,满嘴留香。

牛脚皮是堪称恩平一绝的地道小食。曾有一班国外友人到访恩平,起初他们对这盘白色牛脚皮不以为意,但吃下后,都纷纷竖起了大拇指,都说“Delicious(美味)”、Distinctive(有特色)”。

快转发,史上最全的恩平美食汇总

肠粉+猪杂酒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即便是搭档,也得选择合适,肠粉+猪杂酒+布拉肠粉可谓是恩平人早餐、宵夜的经典搭配,不可不试!

快转发,史上最全的恩平美食汇总

肠粉+猪杂酒+布拉肠粉

恩平濑粉

濑粉原创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的香山县(现中山市),以“韧、爽、滑”的口感著称,现主要流行于开平、恩平等地。濑粉不是恩平独有,但恩平濑粉却以其独特的口感而闻名,故称“

恩平濑粉”。中秋佳节,恩平县北部地区以濑粉为主食”。在过去,每逢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恩平各村的村民都会制作濑粉。央视《探索·发现》栏目《食不厌精》系列特地来拍过恩平濑粉纪录片。

古法制作濑粉,从选料到制作,工序颇为复杂,且必须合数户之人力始能制作,中秋节这一天的主食及中秋节送给亲朋的礼物,因是此濑粉在恩平还有“礼粉”这样一个称呼。

恩平濑粉用粘米为原料制作而成。吃的时候用开水烫过,兑进熬制十几小时的药材骨汤,口味便能独具一格。

独有的用药材搭配老鸭熬制的靓汤、大块爽滑的精制鸭血,让人百吃不厌。!那味道想想都流口水!

快转发,史上最全的恩平美食汇总

角仔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快转发,史上最全的恩平美食汇总

发糕

中国日报网曾发表了一篇题为《过年七天乐:风俗日历带你周游各地》的报道因为咱们恩平的一大特色新年传统食品——“发糕”在全国人民面前亮相了!

发糕有发财高升的寓意。恩平市城乡过年有一个习俗:从大年卅日开始至正月十五,家家户户必须用发糕等放在神台、灶头、门角、天井旁等地方,用来拜祭祖先和敬神。

恩平人新年用发糕拜祭的习俗源于明朝,相传当时恩平有一孤苦零丁的乞丐新年来临仍在街行乞。年初二那天,一个好心的点心铺老板收留了他,并教他做点心的技术,学成后又资助他回老家开点心铺。

后来乞丐独创了一种与众不同的食品,挑到圩上去卖,人们第一次看到这种食品,甚觉新奇,问是什么东西,乞丐说是新年“发糕”,人们纷纷买来品尝。后来乞丐卖发糕发了财,资助穷家子女上学读书,一时传为佳话。此后,恩平人用“发糕”拜祖开年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发糕 现在 变成了一种点心了。

快转发,史上最全的恩平美食汇总

艾糍

艾糍是传统的小吃,一般在清明节食用。餐桌上,艾草可算是一种常见的食材。每到春季,田头水边就会长出一丛丛艾草,绿色的叶子盘旋而上,像宝塔似的非常可爱。这时客娘会带着孩子们把它们采下来,回家将粳米或者糯米蒸熟之后拌入艾叶一起舂成米膏,在中间包些花生或芝麻馅,团成一个个绿绿的小粑粑放进锅里蒸熟,这就成了非常有名的 美食的艾糍。恩平人习惯用花生碎等作为馅料,口感独特。

快转发,史上最全的恩平美食汇总

裹粽

恩平人包的粽子也很有自己的特色。粽叶是从深山老林采摘的,这里裹粽子的带子是带刺的野生植物,从深山割回来后用针去刺,削成细条。粽叶和粽带都要经几煲几漂才可用,这样蒸熟的裹粽,带有独特的香气,不会夹生米,保存多日也不变质。

裹粽子是恩平不少妇女的拿手好戏,用大铁锅熬上七八个钟头才捞起来食用。恩平人裹的粽子别具一格,因为包粽子的粽叶是从深山老林采摘回来的,裹粽子的带子则是带刺的野生鶿古,从大山割回来用针去刺,再撕成细条,称为鶿古带,与粽叶一起晒干之后,放入锅中煲至柔软坚韧,再用冷水漂洗干净才使用。这样煲熟的裹粽有独特的香味,保存数日也不会变味。

快转发,史上最全的恩平美食汇总

鲫鱼簕菜汤

相信很多人不知道簕菜是什么,其实簕菜是我们江门恩平的特产之一,也是春季日常农家菜。为什么说簕菜是春季的日常农家菜?因为簕菜逢时的季节在3-4月份,在这两个月份的簕菜最香、最嫩。簕菜具有清热解毒、祛湿功效。簕菜在恩平人中一般是煮汤,猪杂簕菜、簕菜鲫鱼汤等,我最爱的簕菜鲫鱼汤则被称为:恩平媳妇必备的拿手好菜。

煮簕菜鲫鱼汤方法很简单,先将鲫鱼用油煎一煎表面,再在锅中下水下姜下豆豉,待沸腾后,下簕菜,待簕菜刚熟下盐即可。就这样,一道简单的家乡菜就此完成。吃簕菜鲫鱼汤,我们是先品尝甘苦后甜的汤,再吃香嫩的簕菜,后面再吃肉质鲜甜的鲫鱼。

快转发,史上最全的恩平美食汇总

簕lè菜是恩平人最喜欢的青菜之一,能清热排毒、消暑解渴,煲汤是最常见的做法。

黄鳝饭

煲仔饭已经是恩平的家常饭菜之一,但恩平的黄鳝饭,因为带着一种乡下味,令人向往。黄鳝饭虽然普通,但是要制作得好,也要讲究功夫。选用手指粗的肥美黄鳝,先去骨起肉,用鳝骨煲出一煲靓汤,然后用这些汤来煲饭;鳝肉则拆成细丝,调味,待饭将熟时,再放入饭面焗熟。

掀起锅盖,一股浓郁的鳝香、饭香扑面而来,锅中的米饭金黄透亮,鳝鱼丝也是细小修长,吃入口中,正如其诱人卖相,饭粒与黄鳝肉丝相伴入口,鳝味丝丝入扣。

快转发,史上最全的恩平美食汇总


芋苗芋仔煲

这种恩平本地独有的芋苗,绵软爽口。煲完后的恩平香芋软化成粉,要用调羹舀着来吃,相当美味

快转发,史上最全的恩平美食汇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