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6 軍事丨摩薩德情報組織,歷史上第一次被監控記錄下的暗殺行動

軍事丨摩薩德情報組織,歷史上第一次被監控記錄下的暗殺行動

以色列摩薩德的標誌

以色列情報和特殊使命局:“摩薩德”情報組織,在1951年建立,以大膽、激進、詭秘稱著於世。與美國中央情報局、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和英國軍情六處,並稱為“世界四大情報組織”。自從成立以來,摩薩德進行了多次讓世界震動的成功行動。它的成功,成為世界情報史上的傳奇。摩薩德有多種名稱,“以色列秘密情報局”、“中央協調局”、“中央情報與安全局”。

在以色列特拉維夫市南端海濱,有一座很不起眼的陳舊的棕褐色小樓,這就是大名鼎鼎的摩薩德總部。摩薩德的全稱是以色列情報和特殊使命局,它正式成立於1951年初,前身原屬外交部政治司。實際上,以色列有多個情報組織。軍隊、警察、外交機構都有自己的情報系統,但最重要的當數摩薩德。雖然摩薩德的許多活動,都是藉助與國防軍突擊隊或西方大國情報機構的合作才成功的,但人們往往把功績都算在摩薩德頭上,這就更加大了它的神秘光環。

軍事丨摩薩德情報組織,歷史上第一次被監控記錄下的暗殺行動

50多年來,中東5次大戰,小小的以色列佔盡上風,摩薩德功不可沒。它的眼線遍佈對方的中樞高層,知己知彼使以色列國防軍如虎添翼。50年代,它首先搞到赫魯曉夫反斯大林的秘密報告,美國公佈後震動全球。60年代,摩薩德跨國跟蹤,把二戰中屠殺猶太人的戰犯艾希曼從阿根廷抓回以色列受審。1966年,它又從伊拉克偷走最先進的米格21戰機。摩薩德還組織突擊隊遠程奔襲烏干達首都恩德培機場,成功解救100多名人質,自己只損失了1人,身先士卒的突擊隊長約納坦上校、現任總理內塔尼亞胡的哥哥。另外,被稱為西方“佐爾格”的情報大師伊利·科恩也是摩薩德的特工。

軍事丨摩薩德情報組織,歷史上第一次被監控記錄下的暗殺行動

雖然摩薩德的大部分活動都不為人所知,但僅媒體公開的部分,就足以令猶太人驕傲。摩薩德和美國中央情報局、英國軍情六處、蘇聯克格勃被公認為全球諜海4強。正如猶太人先知麥蒙尼德所說:“敵若欲殺你,你應先殺敵。”摩薩德就是這樣一群“神秘的人”,“他們無孔不入,他們無處不在,勝利了不可宣揚,失敗了不能解釋”。在這樣一個嚴酷的組織裡,特工招募條件極為嚴苛:必須是猶太人且在以色列國防軍服役;有海外背景,通曉英語和多種歐洲語言;接受數月的心理測試和背景調查;10歲後所交的一切朋友都要被問話。只有真正的“人尖兒”才能通過包括跟蹤、竊聽、格鬥、駕駛飛機以及“經營”自己的假身份等大量間諜技能,並要求執行一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比如在15分鐘內獲得陌生人的銀行卡號。

軍事丨摩薩德情報組織,歷史上第一次被監控記錄下的暗殺行動

摩薩德的活動非常廣泛,凡是涉及以色列國家安全的都屬於它的活動界限,它的情報蒐集能力非常強。潛伏境外的特工主要進入所在國核心、秘密部門竊取情報。情報以軍事情報為主,政治情報為輔。軍事情報用以維持強大的武力,以應對阿拉伯國家的敵視所造成的國家生存危機;政治情報則用以輔助以色列的外交決策。

摩薩德還可被推選為“偷盜之王”。上世紀60年代,摩薩德用美人計引誘伊拉克飛行員將最先進的米格21戰機偷回以色列;從瑞士偷到幻影戰機圖紙;利用美國商人之手偷取177公斤濃縮鈾等。摩薩德特工還盜取過約旦前國王的尿樣,從而摸清他的身體健康狀況,甚至從伊拉克前總統薩達姆的眼皮底下將50卷價值連城的猶太教珍本古籍偷運出境。摩薩德還掌握美國前總統克林頓與萊溫斯基長達30個小時情意綿綿的錄音,並曾想以此要挾克林頓。

軍事丨摩薩德情報組織,歷史上第一次被監控記錄下的暗殺行動

摩薩德直屬以色列總理領導,其創建人哈雷爾得到本·古裡安的絕對信任。摩薩德招募和培訓特工不是靠重賞,而是靠信念、靠國家理想的感召和對納粹法西斯的極度憎恨。他們不要那些憑興趣報名的志願者,也不歡迎像“007”那樣的冒險家。摩薩德的最高準則是:為了國家利益,沒有什麼是不能幹的。摩薩德收集情報的水平之高,無人比肩。其“飛箭”特工隊目標是所有外國的機要部門,鑽進壁壘森嚴的美國白宮也不過是小菜一碟。他們甚至放言,美國白宮、國務院的電話,甚至克林頓總統的電子郵件,摩薩德均能獲取;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的使領館“飛箭”不曾光顧過。摩薩德充分信任自己的特工,並千方百計為他們解除後顧之憂。以色列從來不惜任何代價營救自己的特工。

在2010年1月20日,摩薩德十一名特工使用偽造的外國護照,在迪拜五星級的布斯坦羅塔娜酒店暗殺哈馬斯高官哈茂德·馬巴胡赫。場面堪比007電影,震驚全球,但摩薩德稱此事件與其無關。隨後,迪拜公佈了賓館錄像,錄像清晰地再現了當時的場面,這也使得這次暗殺活動成為摩薩德歷史上第一次被監控記錄下的暗殺行動,被稱為摩薩德歷史上最大的敗筆。不過也有人認為此次行動並非摩薩德所為,而是馬哈茂德-馬巴胡赫的仇家做的,因為猶太人素有窮追仇寇的傳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