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 罗定这种传统小吃,软糯馨香,好吃得让人怀念,却越见越少了

最近偶然间看到别人吃上了老家乡下的薄撑糍。不禁有点怀念,(想想,有时候对糯米做的东西好像毫无抵抗力)

薄撑是用糯米粉做成的,黏黏的,一种广式传统小吃。

薄撑传闻是女娲补天的杰作,而到了清末民初,薄撑又有了另一种不同的功能和含义。据了解,珠三角一带的孩子多是进“卜卜斋”(即私塾)念书。繁多的入学仪式中,其中一仪式是父亲 带着孩子到先生安排的位置,把一块用糯米粉制成的薄饼放在椅子上,命儿子坐下。薄饼粘在孩子的屁股上,有勤奋读书的寓意,意为“坐定定、唔走得、专心读 书”

因此,以前广东人在子女读书的第一天会做薄撑,寓意小朋友读书时能与板凳黏在一起,意思是能安心读书。这种开学仪式早已经省去,不过薄撑却成为了广东人喜爱的一种点心。

广东人把平底锅都称之为“撑”,薄撑就是用平底锅煎的薄饼,乡下里又叫它为“百撑糍”,意思是糯米粉团要在铁撑(铁炒锅)里撑(用铁铲压平)一百次,才算做好。

小时候在旁边看着别人“撑糍”,也是一种纯真朴实的娱乐消遣。

罗定这种传统小吃,软糯馨香,好吃得让人怀念,却越见越少了


在自己的记忆里,这种百撑糍,都是在一些祭祀日、庆典日,婚嫁日才吃得上,婚嫁的时候,还有人直接当成是喜饼,给前来的宾客每户都带点回去,一起庆祝节日。这样的婚嫁喜饼相对现在来说,还真是实在、实惠,可以借鉴。


罗定这种传统小吃,软糯馨香,好吃得让人怀念,却越见越少了



随着现在发烘焙业兴起,能看到这种传统的小吃,也还是越见越少了。人们更愿意去面包店、烘焙店里买个“脏脏面包、彩虹面包”。

至于百撑糍的做法嘛,依稀记得一点点,详细的话,可能要花点功夫问乡下稍有年纪的大叔大婶了

百撑糍有咸的,也有甜的,更多的是甜的。

里面的馅料通常是芝麻、花生、白砂糖混合融为一体的物质,较为传统;现代化的话自己可以加核桃、杏仁,扁桃仁,记得要磨碎哦。

表面的是糯米粉面粉混合清水,做成面糊,下油到锅里,把面糊慢慢撑大,两面反转,把拌好的馅料包进去,然后卷起来,再铲起来,切成一段段的即可。


罗定这种传统小吃,软糯馨香,好吃得让人怀念,却越见越少了


咬起来是厚厚的千层软糯的糕点的感觉,里面隔着一层又一层的馅料,多重味道,各种食材的香气氤氲于口腔内,所以特别怀念这种卖少见少的“百撑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