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9 這個省,鄉鎮衛生院要全面恢復產科和外科!

導讀:重新要求鄉鎮衛生院開設產科的問題,這對基層和上級醫院傳遞了什麼樣的信息呢?

在日前召開的黑龍江省縣域醫共體建設推進會議上,省衛生計生委明確,條件具備的鄉鎮衛生院應全面恢復產科和外科一、二級手術,力爭在上級醫院專家指導下開展部分三級手術。

衛生院外科弱化、產科關門但是本輪醫改中出現一個比較明顯的問題,也是不少基層醫務人員比較詬病的地方。而現在,又要求衛生院重開產科和開展外科手術。今天這裡先談談,重新要求鄉鎮衛生院開設產科的問題,這對基層和上級醫院傳遞了什麼樣的信息呢?

當年是由於獨生子女政策以及,強化產科質量控制,在有關部門的默許或引導下,導致不少鄉鎮衛生院把把產科關掉,改做婦科門診或者婦幼保健服務。在當時的環境下,產婦為了更好的生育服務紛紛湧向上級醫院,衛生院產科也是名存實亡了。

然而在人口政策大調整後,二胎放開後,上級醫院的產科和婦幼保健院的產科規模並沒有同步擴大,以原有狀態下應對孕產婦的增加壓力自然劇增。這時候,再加上喪失了基層衛生院產科的分流,使得大醫院的產科不堪重負。

於是在多方的壓力之下基層衛生院的產科重新開設,就成為一種實際可行的選項。這次黑龍江省要求符合條件的鄉鎮衛生院產科重新開放,就是這種選擇的具體表現。

衛生院關門的產科要重新開張,問題不少

鄉鎮衛生院的產科要重新開放,目的是要緩解大醫院的產科壓力。但實際上,衛生院的產科重新開放,不是一蹴而就的,還面臨著不少的問題。

一個是婦產科醫生的人員問題。由於基層衛生院產科關停,導致產科醫務人員流失,或是上調、或是轉行。現在要重新開設,就要招錄產科人員。新錄入大學生,按規定必須三年規培才能回來上班頂崗。

衛生院要招業務熟練人員顯然也不是個容易的事情。不是上面規定重新開設,衛生院產科馬上就能提供服務。要解決的問題,肯定得有相當長時間才能遂步建立起來。老話說"關門容易,開門難哪"。

鼓勵社會資本辦產科,也不失為有效補充

實際上,為了充分發揮醫療機構的產科服務能力,不僅僅只有衛生院重新開設產科這一條途徑,還有一條可以利用,就是利用社會資本,開設的婦產科醫院提供相應的服務,這也不失為一條解決目前產科服務能力不足的一種有效方法。

只要能提婦產科服務能力,不應該拘泥於醫療機構的所有制形式,拋開對社會資本舉辦的婦產科醫院的某種偏見。有關部門應該一視同仁對待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的產科。只要他們能夠提供相應的產科服務,有關部門只需在政策的引導上和日常的監管上規範引導,就可以了。

這樣一來,在公立醫療機構的產科和婦幼保健院,再加上社會資本舉辦的有產科服務能力的醫療機構,以及以後鄉鎮衛生院的產科,構成一個綜合的產科服務系統,相信能夠作為緩解當前市場產科能力不足的途徑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