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战疫“主战场”首次“换防”坚守一线40多天的深圳白衣战士们迎来久违的休整

1月中旬,新冠肺炎疫情骤起。深圳市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选定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作为确诊和疑似病例患者的集中收治医院。1月17日,该院发布《致全体医护人员书》,宣布全体医务人员取消休假。随后,深圳市卫健委第一时间抽调全市最有经验的重症医学专家和ICU护理骨干团队,进驻市三医院支援一线。

40多天的疫情攻坚战,上千名医护人员坚守奋战在这个抗疫“主战场”,全力救治患者,为生命护航。截至目前,深圳已有300多名患者痊愈出院,在院病人仅剩下60余名。随着疫情逐渐平缓,按照中央有关一线医护轮休的规定精神,近日,市三医院展开了首轮医护人员“换防”,40多天来坚守在一线的白衣战士们,迎来了久违的休整。在这个难得的休息空隙,记者来到了他们中间,听他们讲述这一个多月来,非同寻常又感人至深的战疫故事。

●老将“挂帅”征战抗疫一线

已经换防下来的深圳市重症医学专家组组长冯永文,并没有休息,晚上10时多,当记者致电给他时,他还在隔离点的酒店房间里,跟市三医院ICU通过电话会诊一个危重症病人,“虽然人轮休离开了,但是病人的治疗不能停摆,只要找我,我随时在线。”冯永文说。

只要病人需要,永远义不容辞,这位已年满64岁的深圳重症医学权威专家,时刻践行着这一多年来的从医原则。

大年初一,出征命令下达,冯永文临危受命。当天下午2时赴市卫健委召集开会,傍晚回家拿上简单行李,晚上8时他便已在市三医院ICU接手梳理病人治疗的情况。在新冠肺炎患者救治的ICU病房,他一待就是近40天,一天都没有离开。

ICU工作的特点就是险、难、杂。与危重病人近距离接触,防护服外就是令人色变的病毒,稍有不慎即感染上身;与普通感染病人相比,重症患者病情重,变化快,基础疾病多,需要全方位、多系统的实时监测、救护,ICU人时刻不能松懈。“因为每分每秒,每一个数据的变化,每一项体征的出现,都可能预示着患者生死攸关的节点。”冯永文说。在这里,医生随时要根据患者情况做出准确判断,快速反应,采取精准治疗手段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

2月22日晚10时40分,正准备休息的冯永文突然接到ICU紧急电话,一位上了ECMO的患者出现生命体征不平稳,情况危急。挂了电话,冯永文叫上几位专家,10分钟内火速赶到医院。通过对病情的研判,他果断提出为病人更换ECOM管路及膜肺。这是一个极其高风险的操作。在他的指挥下,6名医生在穿好的防护服外又穿上手术衣,各自做好术前准备,一位医生负责机械停开,两位医生负责剪管、对接,还有两位医生负责对接时注水,一位医生负责应急。“开始!”冯永文一声令下,团队成员各负其责,仅仅用了15秒,管路膜肺更换成功。正是这关键15秒,千钧一发之际,挽回了一个危重病人的生命。

“我们最高峰的时候,管理着40多位病人,冯主任熟悉所有病例的情况,每一个危重症患者救治方案的确定,在专家讨论会诊后,都需要他最终拍板,事实上压力是非常大的。他已经60多了,经常跟我们一起熬夜,没有休过一天。”同为重症医学专家组成员的任迪医生告诉记者,“他是我们ICU里的主心骨。”

●“爸爸是大超人,去打怪兽了!”

感染三科医生江晓,从1月11日起就连续奋战在一线。“那天晚上,我们收治了首例高度疑似新冠肺炎患者,医院立即启动了最高级别的防护,从门诊到病房,医护人员均穿戴防护服、N95口罩、手套、面屏等,将患者收治到单间重症病房内。当晚大家也在科室群里再次学习此次肺炎的最新知识。”江晓介绍,科室顿时忙碌起来,将旧病患及时分流,腾空整层楼收治新冠肺炎病人。

“确诊患者需要隔离收治,他们无法与家人见面,对治疗也存在一定的恐惧,情绪上比较紧张。”江晓说,医护人员会通过微信或者电话的方式与病人实时沟通,与此同时,他们也及时与病人家属沟通解释病情,病人也可以通过呼叫铃呼叫医护人员。

有一天晚上10时多,忙碌了一天的江晓正准备洗漱休息,此时手机铃声响起。“江医生,我爸爸病情危重要做气管切开手术,我很担心他。”一位新冠肺炎治愈出院女患者语气略显着急地说。作为这名女患者及其父亲曾经的管床医生,江晓在电话里安抚女患者情绪,同时让她相信这是医院多学科联合救治方案,可以缓解老人家的病情。“当时我鼓励她,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大家一直在一起努力,请你相信我们。她紧张情绪慢慢缓解下来,我再跟她具体分析救治的必要性以及安全性。”江晓说,老人家术后病情慢慢好转。

“江医生,我们要出院啦,这段时间您真的辛苦了,感谢!您也要做好防护,多多休息。”日前,两位男患者出院前通过呼叫铃跟江晓道别,他们还写了一封感谢信给江晓及其同事们。“一位多年前的病人,前段时间给我打电话说感谢我们守护市民的健康,想要献爱心支持我们,后来他向市三医院捐赠了善款。”

“经常会接听到患者打来感动的电话,看到患者发来感动的微信,他们都在为我们加油鼓劲。医院党委致全院职工的一封信中写道:我们不是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是在社会需要时挺身而出的普通人。我对这句话很有感触,感受到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大家一起在努力。”江晓说,在战疫路上,家人对他的支持也是他前进的动力。“我儿子的同学给他送了一个小超人的称号,我跟儿子说:爸爸是大超人,去打怪兽,儿子跟我说他要帮我一起把怪兽打败,我心里感到很温暖。”

●ICU里不停转的“陀螺”

29岁的ICU护士刘硕是一位已经有着6年重症护理经验的老护理人员,今年是他调到市三医院工作的第一个年头,正好就遇上了新冠肺炎疫情。“大年初一,我们转走了原本科室所有的病人,初二,就全员去医院感三科报到支援了。”而他所承担的,也是一线最艰难的工作之一,护理重症、危重病病人。从1月26日一直到3月2日,他一直坚守在一线。

最疲惫的还是疫情早期的那段日子。“每天病人都在不断增加,但我们的人手就那么多,感觉工作量到每天都在翻倍。一进ICU,就完全停不下来,一直到4小时一个班结束。”护理工作很多很杂,操作监控仪器,为病人进行后续观察,给病人翻身,密切关注每项指标,与医生作病情沟通、协助病人做体能锻炼,为病人端茶送水……“感觉自己就像一个不停转的陀螺。”他说。

虽然是一名男护士,但对病人,刘硕却有着格外的细腻体贴。69岁的吴老伯(化名)是一位危重症患者,也是刘硕“一对一”护理对象。吴老伯在IUC已经住了一段不短的时间,病情不稳定,几经波折,上过有创呼吸机、ECOM等几乎所有的救治设备。由于一度垂危,年迈的他对病情十分悲观,“有一次抢救清醒后,我连遗书都写好了。”他告诉记者。看到这一切,刘硕默默当起了病人的“心理辅导员”。每天忙完手头上的事,他总是会特意留下来,陪着病人谈天说地;病人每一点身体上的进步,他总是马上加以鼓励;家属送来的饭菜,他一口一口地喂老人吃下。渐渐地,吴老伯脸上重新有了笑容,晚上睡得踏实了,病情一步步好转。“他的每一个进步,都能让我开心很久,就真的像自己的亲人一样。”刘硕说。

●开启工作模式,她就成了“话痨”

今天是市三医院感三科护士何碧云轮休的第四天,然而她仍时时关注着科室的微信群,刷刷最新的新冠肺炎疫情新闻。

“这是弥足珍贵的假期,我们可以好好休息补充体力,1月12日以来,我们医护团队忙得晕头转向。”何碧云说,她主要护理危重病人,每天穿着厚重隔离衣,戴着护目镜、面屏、三层手套等,护理难度增大许多。每一班危重症护理实行4小时工作制,何碧云上班前不敢喝水、不敢多吃也不敢乱吃,怕自己因为上厕所浪费一件防护服,每次进入隔离区护理病人时,她都会让自己多干一点活,这样才能让每一件防护服发挥最大的作用。“工作很紧凑,我们需要时刻守在病人床前,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比如血压、呼吸、心率等,还需要配药、观察尿量和呼吸机波形,做好记录等等。”何碧云说,每次下班后,脱下防护服的她全身衣服湿透了,4小时滴水未进的她拿起水杯拼命喝水。

“爷爷,我现在给你吸下痰,你会感觉舒服一些。吸完之后,你是不是感觉舒服点,你这次做得很棒。”“爷爷,你抬抬手握一下我的手,嗯,我感觉你的力气又大了一些哦。”“奶奶,你冷不冷,要不要多盖点被子?”……一旦开启工作模式,何碧云就成了一个“话痨”,时常与病人聊天排忧解闷,“每次给患者吸痰、翻身等,我都会提前跟他们说,他们会配合我回应我,对我点点头、眨眨眼、摇摇头。”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何碧云认为,认真护理好每一位病人是她的职责。而看着护理的重症病人一天天好转,转到普通病房,何碧云感到一切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