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0 直面抑鬱症:凌晨三點,她的求助

直面抑鬱症:凌晨三點,她的求助

她是我的學妹,大概2年前,我無意間聽說她得了重度抑鬱。

作為好友,我們誰都不信。

她自己,更不相信。

直面抑鬱症:凌晨三點,她的求助

大學裡,她是絕對的樂天派,並且能力超強。社團一把手神馬的各種handle。畢業後,也是在上海打拼,有著傲人的事業。

直面抑鬱症:凌晨三點,她的求助

然而事實是,那次測試後,她好像真的“不好”了……

晚上特別崩潰睡不著覺,早上也醒得特別早。

書上的每個字我都認識,但是我不知道它是什麼意思。

平時一小時能做完的PPT,我一週也沒能完成

就有點像手機只有一格電但是你要做很多事情,但是你發現你做不到這些事情。

直面抑鬱症:凌晨三點,她的求助

她不得不開始嘗試治療,也找了心理醫生,其間遭受許多挫折與病情的反覆……

小編畢業後,一直在上海科影廠任職編導工作,在報關於抑鬱症的選題時,她居然一口答應我可以作為採訪對象講述經歷……我本人也希望通過這篇文章讓大家以科學的眼光更多認識和了解這“抑鬱之殤”。

單向、雙向、精神分裂……診斷,難!

直面抑鬱症:凌晨三點,她的求助

中國“抗抑鬱藥物論壇”大會公佈了一個數據:全國地市級以上非專科醫院對抑鬱症的識別率不到20%,抑鬱症誤診率高達50%;即使在上海,綜合醫院的內科醫生對抑鬱症的識別率僅為21%

直面抑鬱症:凌晨三點,她的求助

情緒低落,意志消沉,這是大眾對抑鬱症的普遍認知,實際上,它還有著你不知道的一面。

雙向障礙既有抑鬱的發作,又有躁狂發作,有時甚至與精神分裂症無法區分!

就算患者被正確診斷,隨後的治療,則是他們面臨的更難的關卡。

抗抑鬱藥,吃了腦子會變傻的?

直面抑鬱症:凌晨三點,她的求助

睡覺時,大多數人對抗抑鬱藥有不少誤區,譬如:

“心理問題還需要吃藥?”

“藥怎麼越吃越不舒服?”

“吃這藥會不會變傻的?”

這些問題廣泛存在於抑鬱症患者和家屬們的心中,或許,這個觀念的改變還需要科學給予合理的解釋。

過去的研究發現,抑鬱症的發生可能與大腦突觸間隙中神經遞質的濃度下降有關。在我們的大腦中,電信號和化學信號是不斷交替的,靠的就是神經元之間的傳遞。

直面抑鬱症:凌晨三點,她的求助

神經元接頭的地方有叫做突觸,分為突觸前和突觸後。突觸前分泌出神經遞質,然後再和突觸後的受體結合,就是在這樣不斷地遞下,我們的感知才在大腦中發生了反應。

直面抑鬱症:凌晨三點,她的求助

一般來說,西藥發揮作用是立竿見影的。可是,抗抑鬱藥卻是個例外,許多患者只感受到了副作用(口乾、無力、視力模糊等),短期內,病情甚至更加嚴重。

“不吃藥,我去運動,我去聽音樂,可以嗎?”

實際上,最難熬的往往就是開頭的一個月,只要挺過那段煎熬的時期,藥物的療效也會逐步上升,副作用會逐漸減輕甚至消失。

“我以為我好了,就少吃了藥”

抑鬱症的用藥必須謹遵醫囑,否則後果不堪設想!這是一場患者與病魔之間的長久的博弈。

探究:自殺之因

研究統計,在世界範圍內,每年因抑鬱症自殺的人數高達100萬,自殺是中國總人口的第5位死因,是15-34歲人群的首位死因。在自殺者中,80%的人患有抑鬱症。

心理學的相關研究顯示,對於抑鬱症患者而言,微小的負面情緒會啟動強大的負性思維網。核心的主題就是:我沒有價值,我無法勝任。

動物行為學家在小鼠實驗中,也窺探出了一絲人類的輕生的奧秘。

小鼠為何會抑鬱?據悉,母嬰分離、社交挫敗、腦部刺激等手段都會造成它們不同程度的抑鬱。通俗一點講,就是外界刺激可以觸發你體內讓抑鬱發病的開關。但這並不意味著讓患者不與外界接觸。

別怕,你不是一個人

“你看這個病用醫保卡嗎?

“用的”

“你不能用。”

“你結婚了嗎?”

“沒有。”

“那你更不能用了。那上面會有記錄,讓對方看到不好。”

這是她與一個病友的真實對話,實際上,整個社會對抑鬱症在認知上都有很大的誤區

抑鬱症並不是多麼令人歧視的疾病,從根本上講,它只是人的大腦功能失調了而已。

“還有很多人和你一樣,你不是一個人,而且我們通過科學的方法,我們努力去生活,是可以戰勝它的。”

直面抑鬱症:凌晨三點,她的求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