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2020職場求職闖關,請先想好這12個問題

2020年的職場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攪和的一團糟,甚至直接就把很多本就處在寒冬的企業,逼到了生死臨界點。

前有西貝高呼現金流撐不過三個月,後有老鄉雞老闆怒撕員工聯名信。

這種種現象都透露著一個基本的事實,疫情帶來的社會生產生活的半停滯狀態,讓許多企業都面臨著顛覆性的調整和挑戰。

企業巨頭尚且如此,那麼對於很多在這個時候選擇出來求職的職場人,其中艱難可想而知。

當然,重壓之下,反而有很多企業迎風而上抓住了一波逆勢風口,從流淚之谷到絕地重生。

同理,那些平時就打好基礎功,穩紮穩打且早做準備的職場人,反而很有可能在這次危機之中,找到借力點觸底反彈,進行第二次或多次職場成功轉型。

在這裡,也正好借這次機會分享下,自己過去整理和總結的面試流程和要點,希望在接下來的工作中,能讓你有所收穫。

電影《一代宗師》中宮二有句臺詞說:

“習武之人有三個階段: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

今天,就用這三段式來聊聊,怎麼做好2020年的職場面試。


2020職場求職闖關,請先想好這12個問題

見自己:瞭解自己是瞭解一切的源頭


何為見自己?

簡而言之,就是更深度的瞭解自己。

如果當你連自己基本職場特性和技能都不清楚的話,又該如何定位自己的行業?如何匹配自己的崗位?如何描述自己的價值?

《教父》中說:“花半秒鐘就看透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註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當我每每想起這句話的時候,我就常常去思考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在面試中我又該如何給自己的本質去定位?

後來,在不斷的摸索和總結中,我在這4個方面去做了初步分析和定位:

① 核心技能

② 成功案例

③ 專業看法

④ 自身短板

而在這個4個版塊中,每個版塊都可以再進一步進行拆分和延展的:

1) 核心技能


  • 我有哪些核心技能和本領?
  • 我的差異化有優點是什麼?
  • 我憑什麼能勝任這個崗位?

通過這樣抽絲剝繭的細緻分析,我發現自己在公號運營、文案編輯、社群運營及數據分析這4個方面的能力比較顯著和突出。

而與此同時,加之自己擁有4年的內容運營經驗,長時間的工作環境和寫作思維模式,讓自己養成了對內容的敏感感知能力,而同時自己在邏輯思維的訓練上也有所輸出,讓自己能擁有兼具感性和理性的綜合能力。

最後,當我思考到“我憑什麼能勝任這個崗位”的時候,我就在想,光是靠熱情是無法勝任一個崗位的。


在這份熱情之下,我們還需要兼具對行業的認識、對形勢的預判、對現狀的分析,從自身到行業,從個體到群體。

都是組成我們核心技能的一個個不可或缺的因素。


2020職場求職闖關,請先想好這12個問題

2) 成功案例


  • 是否在過往工作中做出突出業績?
  • 所做的案例是否具有可複製性?
  • 是依靠平臺和團隊,還是自己一力承擔?

不可置疑的是,成功案例是一個職場人專業能力和個人價值的有力證明,這就需要你對自己過往職場業績有一個系統化的梳理。

有沒有負責過公號的運營,併成功實現粉絲有效增長?

有沒有通過有效運營,在3個月內成功在社群賣貨?

有沒有對工作流程做出梳理,並提煉有效方法論?

在梳理和覆盤自己的工作業績的時候,也是回顧過往工作經歷的一個有效手段,看看自己踩過哪些坑?做過哪些不該做的事?都是一種有效的自我覆盤。

芒格說過一句耐人尋味的話:

“一個人只要掌握80到90個思維模型,就能夠解決90%的問題,而這些模型裡面非常重要的只有幾個。”


其實這裡的思維模型,也就是能夠更好幫你理解現實世界的人造框架。

在這個過程中,你去不斷總結過往的案例,並提煉出可以高度遷移的思維模型,這才是你可以隨時帶走的職場核心資產。

你的名片title會變,你的職場層級會變,你的上級下級會變,但是這個獨屬於你的思維模型卻會一直伴隨你去到職場的任何角落,併為你發揮無窮效益。

2020職場求職闖關,請先想好這12個問題


最後你還要思考,這個成功案例是你依靠平臺和團隊而取得的,還是自己一力承擔的?

如果是前者,那離開平臺是否還能取得下一個寫進史冊的範本?


如果是後者,那下一份工作你是否能夠通過遷移思維再創佳績?

3) 專業看法


  • 能否對行業發展做出清晰認識和理解?
  • 是否將自己的認識運用到工作中並驗證?
  • 是否和行業意見領袖產生交談,聽取專業看法?

閉門造車的下場往往不是很好,我們作為在這個職場環境中生存的人,花時間去了解和關注行業的發展,其實是非常有必要的。

任何一個行業都會經歷“形成、成長、成熟、衰退”的不同階段,去了解這個行業的發展,去看看行業所處在哪個階段,對應到自己身上,又該如何去選擇?

是否瞭解這個行業運行的本質?

是否瞭解這個行業正在發生的變化?

是否瞭解這個行業將來會走向何處?

通過這樣的認識和理解之後,將自己的認知有階段性的去驗證。

就比如很多人在自媒體尚未成形時代就大量佈局入場,隨著時間的慢慢推移,在各個平臺通過長時間精細化內容運營,達到了早起的原始流量積累。

而對於行業沒有清晰認識的人,則更多的是隨風而動,從新媒體寫作、到短視頻運營,從開通公眾號、到知乎開專欄,看著忙忙碌碌聲勢浩大,但實際上收穫寥寥。

當然,光看到就去做可能還有點冒險,在有機會的前提下,建議可以多去聯繫下行業意見領袖,去看看他們對這個行業的發展有怎樣的預判和理解,並不是讓你以他們的意見為導向,

而是在可見的範圍內,多一些參考和對應,不至於讓自己在一棵樹上吊死人。

專業看法,不僅僅考驗了一個職場人對錶象提煉本質的能力,更考驗了他對形勢的分析和預判,在時間的累計中,這樣的認知和理解會讓他更加理智,從而少走更多的彎路和錯路。

2020職場求職闖關,請先想好這12個問題

4) 自身短板

  • 我有哪些明顯的缺點和短板?
  • 為了改善這些缺點我做了什麼?
  • 對自己缺點我的理解是什麼?

很多人都喜歡對自己的優點誇誇其談,但很少有人願意花時間去看看自己的缺點是什麼。

瞭解自身的缺點和短板,其實能更好的對自己有一個定位和認知:

我知道自己不能做哪些事,有時候比知道自己能做哪些事更重要。

那麼怎麼通過測試去了解自己的缺點和短板?

我建議你可以試試MBTI性格測試,可以大概的去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徵和職場屬性定位。

當然,有明顯的缺點有時候並不是一件壞事,反而它的存在會告訴你,在哪些方面需要提高,在這個認知之上,為改善這些缺點你可以針對性去改善,才是我們需要做的。

再回過頭來看,這一系列見自己的過程,無非就是讓自己更更客觀的面對自己面對世界,在職場中找到一個最合適安放自己的位置,

而這個過程才是自己對自己最好的審視和反思。


2020職場求職闖關,請先想好這12個問題

見天地:瞭解公司是

為了更好的調整自己

何為見天地?

簡而言之,就是更全面的瞭解你所在或將要入職的公司。

當你全面瞭解了自己之後,你需要做的是瞭解你所處的環境是怎樣的。詳細的瞭解你的生存環境之後,會讓你找到一條更合理的生存法則和機制,

這並不是投機取巧或者機會主義式的做法,而是讓你在特定環境中找到合適的生態模式,對於一個現階段並長期處於職場的人而言,是非常有必要的,

2020職場求職闖關,請先想好這12個問題


與此同時,你也可以接著機會看看你所處的公司,是不是真的值得你為之付出血與淚。

在這裡我分4個方向去和大家做一個分析:

① 主營業務

② 宣發渠道

③ 崗位需求

④ 企業文化

而在這個4個版塊中,每一個板塊都是從不同角度讓你對公司有一個更全面客觀的瞭解:

5) 主營業務


  • 公司介紹
  • 營收方式
  • 運營流程
  • 組織架構
  • 產品分析

在瞭解一個公司的時候,不妨可以從以上5個要素去進行觀察:

公司介紹:在公司官網中看看它是如何給自己定位的,如何對外界宣傳自己的,甚至包括並不限於公司的主體介紹、產品介紹、核心團隊介紹等等。

營收方式:一般情況下很少有公司對外公開自己的營收方式,但不代表你不可以去了解這家公司的營收方式,通過企業營收方式來判斷,這家公司是資源壟斷性企業還是服務供給性企業,對你未來的職場工作方式都會產生巨大影響。

運營流程:瞭解一個公司的基本運營流程,可以讓你很好的明白自己將要面臨的工作和內容,對你自己的價值定位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參考和對應。

組織架構:組織架構是一個公司的骨骼脈絡,瞭解這個內容就能更好的瞭解,你將來所處於的部門和位置。

產品分析:如果上面的內容你都沒有辦法和渠道去了解,也沒有關係,但至少你要了解下這個公司的產品,不管是一款上線的APP,還是為B端提供某種類型的服務。


瞭解了公司主要產品之後,你才會明白,自己在哪些方面能為產品的迭代創新、推廣宣發、內容更新、後期維護,等各個方面去做出價值輸出。

6) 宣發渠道

  • 自媒體平臺矩陣
  • 傳統媒體平臺

國內很多媒體行業或機構由於和企業有千絲萬縷的聯繫,所以發佈出的媒體新聞有很大的不確定因素,可能存在虛假和誇大成分,所以此類信息只能作為參考信息來源。

但是在這樣的自媒體或傳統媒體披露出來的信息中,你也可以從側面瞭解一些關於公司的相關信息,同時也是對這個企業有個更好更深入的瞭解。

2020職場求職闖關,請先想好這12個問題

7) 崗位需求

  • 崗位說明
  • 要求說明

瞭解這個崗位需要哪些技能和知識,並側重於哪些內容,然後根據自己的能力和技能去做對比和匹配,

比如你要應聘一個新媒體運營的崗位,那你首先要去了解這個崗位說明有哪些內容?也就意味著你需要做哪些事情。

與此同時,你還需要對比自身要求去做匹配,看看自己在應聘這個崗位你有哪些條件是可以被認可和符合的。

8) 企業文化

  • 發展經歷
  • 創業故事
  • 創始人團隊
  • 企業文化

雖然很多公司都自詡自己的企業文化做的很好,但除了內部員工不得不認可之外,很少有人拿企業文化當回事,一個好的企業必然有自己的企業文化機制。


比如華為“以奮鬥者為本”、阿里“鐵軍”文化等等。

當然,也有很多企業畫虎不成反類犬,經常拿些大公司來進行強關聯和自我標榜,天天喊著營造企業文化卻不幹實事。


當你瞭解如果有這樣企業文化的公司,建議還是得三思而行。

除此之外,從一家企業的發展經歷和創業故事而言,也是一個側面瞭解公司發展的有效渠道,當然說的好聽的也不可盡信,畢竟企業文化當不了飯吃,說的再好聽也不如能做事的。

經過以上4個步驟,你對於公司或多或少都有了一些瞭解,在這個過程中其實也是你在這家公司中,去自我定位的過程,

你可以在不同的部門中去匹配自己的價值和地位,同時也是真正見企業的必經之路,更是檢測自己和這家公司的職場基因是否匹配的不二之選。


2020職場求職闖關,請先想好這12個問題

見眾生:瞭解行業本質

才能理解公司的運營邏輯

何為見眾生?

簡而言之,就是深入的去了解這個行業運行的本質。

就像很多人常常選擇那些看起來大而全的公司,因為沒有客觀洞察行業的本質,只是單純的被媒體或外界披露所誤導,投身到某個行業之中企圖賺一筆大錢,很顯然,

這樣的想法,和動盪的股市一樣瘋狂。

2020職場求職闖關,請先想好這12個問題

吳敬璉先生曾經如此點評中國企業家:

“對於本質性的問題缺乏深入研究,那麼解決問題的辦法往往是就事論事。”

不得不說,花時間去深究行業本質的過程,對於每一個職場人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而在這樣的認識本質之中,你會發現行業背後真正運行的邏輯。

美國航空公司每年要接待幾百萬乘客,創造上千億美元的價值,而谷歌創造的價值卻相對較少,卻盈利更多。

2012年,谷歌只創造了500億美元的價值利潤率卻是當年航空業的100多倍。

這並不是我們覺得哪個公司大就賺錢的簡單現象,而是不同行業之間的本質區別所導致的。

後來有經濟學家分析:

美國航空公司是屬於完全競爭模式,市場上存在大量的具有合理的經濟行為和買賣雙方,而同時產品也是同質的,可以相互替代而無差別,產品的價格由市場來定。

而谷歌屬於壟斷公司模式,擁有自己的市場,可以自行定價,因為沒有競爭,所以壟斷公司可以自由決定產量和價格,以實現利益最大化。

瞭解行業本質,能更好的幫助你去理解公司的運營邏輯。

2020職場求職闖關,請先想好這12個問題


那麼如何去更好的瞭解你所在的行業?不妨可以從這4個方面去做深入的瞭解:

① 瞭解市場

② 瞭解競品

③ 瞭解趨勢

④ 瞭解規則

而在這個4個版塊中,會讓你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對整個行業和市場有一個更全面的洞察和理解:

9) 瞭解市場

  • 公司發展情況
  • 其他市場情況

不同的公司發展情況各不相同,瞭解自己公司或即將進入的這個公司的基本發展情況,是你對這個行業發展的一個縮影式觀察。

現在有很多市場諮詢公司會有提供專門的行業研究報告,有些是付費有些是免費的,這些市場分析報告通常都非常全面和專業,如艾瑞諮詢、易觀國際等,以及BAT、華為等公司的行業研究報告。

通過這些數據和報告,你能夠快速且有效的建立起對行業的一個初步認知,從而去有效探索這個行業的冰山一角。

10) 瞭解競品

每個行業甚至各個細分領域都會出現佼佼者或領頭羊,這時候你可以對這些典型企業進行研究,通過競品分析,去了解行業中主要有哪些玩家,每個企業的規模、融資、產品、市場數據等分別是什麼。

瞭解行業典型企業及成功案例的信息,這是你瞭解對手的最佳方式之一。

11) 瞭解趨勢

不要以為趨勢是個虛無縹緲的詞,其實趨勢反映在行業的各個角落裡。行業發展趨勢包括隨著經濟、技術、政策的發展,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從信息的傳播方式,到用戶的消費習慣,從產品的設計理念,到工作的運營路徑,行業的趨勢無不深藏其中,

如果你對這些表層變化都無動於衷,又有什麼能力洞察行業本質?

2020職場求職闖關,請先想好這12個問題


12) 瞭解規則

要明確本行業的監管部門有哪些,主要的監管政策、規範有哪些,最近的政策風向如何。

而一般很重要的行業會議會邀請行業領軍企業參展和嘉賓演講,參加行業會議的可以認識一些同行業人士,甚至可以找到一些行業資深人士的微信。

嘉賓的演講一般都代表者行業發展的最新趨勢,在嘉賓圓桌環節,由於是自由交談和臨場發揮,嘉賓會分享相對講PPT而言更有實操的經驗。

那麼在這個時候,你會發現專業人士對於風險規避的意識和操作都是非常謹慎的,而正是因為這份謹慎,才會讓他們在這個行業中一直領先於人,跑在前面。

吳軍先生在《格局》中也曾寫過一句話:

“一個人不斷往上走,眼界越來越開闊後,就越知道自己能力的侷限,會越謙遜,越有敬畏之心,就不會再有不切實際的奢望了。”

瞭解整個行業的發展本質,會讓我們知道哪裡是自己能力的侷限,而哪裡可以再作一番嘗試,對行業瞭解的越清晰,也就越發敬畏和尊重行業。

這對於見眾生這道修行而言,不可謂不重要。


寫在最後:


我知道,無論是對於企業主還是職場人而言,今年都是非常艱難的一年,但這並不代表我們就只能在家坐以待斃。


這幾天在家細細梳理這些年來的招聘和麵試心得,整理成這篇職場人面試流程的文章,希望對各位求職者有些許幫助。

當然,如果你覺得文章太長,可在微信後回覆關鍵詞“面試007”獲取整篇文章的思維導圖。

最後,祝各位企業家及職場朋友都能戰勝難關,收穫到最後的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