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5 西班牙前传,兼说阿拉伯帝国分裂后的北非

西班牙前传,兼说阿拉伯帝国分裂后的北非

阿拉伯帝国分裂后的北非形势

西班牙前传,兼说阿拉伯帝国分裂后的北非

后倭马亚朝

西班牙前传,兼说阿拉伯帝国分裂后的北非

北方基督教各国,从左到右:莱昂、卡斯提亚、纳瓦拉、阿拉贡、加泰罗尼亚

西班牙前传,兼说阿拉伯帝国分裂后的北非

南方的穆斯林各国

西班牙前传,兼说阿拉伯帝国分裂后的北非

南北对峙

本文是前篇《说说北非历史上的柏柏尔人各国,再说说摩尔人》的续篇。

在西班牙王国建立之前,伊比利亚半岛是怎样的,本篇就来说说这些情况。

且说八世纪初,阿拉伯帝国的东线军队征服了中亚,西线军队则征服了伊比利亚半岛,714年,以柏柏尔人为主力的阿拉伯军队,攻灭了西哥特王国。伊比利亚半岛伊斯兰化。

722年,西哥特人的余部,退守半岛北边一线,建立了阿斯图里亚斯王国,保留了基督教在半岛的一点火种。此国慢慢恢复了基督教在伊比利亚半岛的势力,于910年,分为莱昂王国和葡萄牙伯国。

750年,阿拉伯帝国改朝换代,新成立的阿拔斯朝,屠杀旧朝倭马亚皇室,几乎斩尽杀绝,但是,百密一疏,还是跑了一条漏网之鱼,倭马亚朝第十任哈里发之孙阿卜杜-拉赫曼·伊本·穆维业,他一路化装潜逃,就像当年的公子重耳和公子夷吾一样,他也是往姥姥家跑,途径巴勒斯坦、埃及、利比亚,于755年,从巴格达一路逃到大西洋岸边,直布罗陀海峡的南岸,其舅舅家所在的柏柏尔人部落,找到了舅舅,娘亲舅大,这才算找到了亲人,受到了保护。

756年,阿卜杜-拉赫曼决心开创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他率领柏柏尔军队,渡海作战,攻入西班牙,沿途各城的阿拉伯军队纷纷归降,其实也多半是柏柏尔人。阿卜杜-拉赫曼遂以科尔多瓦为首都,建立了科尔多瓦埃米尔国,后升级为科尔多瓦哈里发国家,称为后倭马亚朝。也就是说,阿拔斯朝建立后,阿拉伯帝国分裂,伊比利亚半岛独立。

分裂还在继续,785年,阿拉伯什叶派伊德里斯·伊本·阿卜杜拉,因在麦地那参加阿里党暴动,遭阿拔斯朝镇压,遂率一部分信徒,经埃及逃到摩洛哥,他是伊斯兰教开创者穆罕默德的堂弟兼女婿阿里和女儿法蒂玛的直系后裔,故得到柏柏尔族部落穆斯林的崇敬和支持,被拥戴为伊玛目。788年,伊德里斯在柏柏尔族部落的推举下,正式宣誓就职,在摩洛哥建立了什叶派政权,伊德里斯王朝,就这样,摩洛哥也独立了。

接着,突尼斯、阿尔及利亚也出现了新朝,艾格莱卜王朝,这两地也独立了。阿拔斯朝建立后,一直不断加强对农民、手工业者和奴隶的残酷剥削,致使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处于不断激化之中,人民起义遍及帝国全境,阿拔斯朝因此国势日衰。帝国内部经济基础的差异和由军事封土制造成的强大地方势力,造成割据局面的形成。各地总督和军事统帅,因封土制的推行,而逐渐获得了强大的经济基础和军事力量,东西各地几十位总督、军事统帅皆乘机自立,相互攻伐征战,并力图染指中央政权。800年,大将易卜拉欣·伊本·艾格莱卜在获得突尼斯封土之后,建立了艾格莱卜王朝。王朝以凯鲁万(今突尼斯凯鲁万)为首都,其疆域东起的黎波里塔尼亚(今利比亚),西到阿尔及利亚。九世纪初,进一步扩张领土,以其优势的海上舰队,并借助穆斯林海商力量,袭击了法兰西、意大利、科西嘉和希腊海岸。从827年起,派海军侵占了西西里岛、马耳他岛和撒丁岛,派总督进行管理。

这些都是在伊斯兰范围的变化,而在基督教范围,810年,伊比利亚半岛北部的巴斯克人,建立了又一个基督教国家潘普洛纳王国;还有,比利牛斯山以北的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也派人来到山南的伊比利亚半岛,建立了阿拉贡伯国,但很快,强悍的潘普洛纳王国,通过联姻,取得了阿拉贡伯国。

再说艾格莱卜王朝,至九世纪后期,因王室生活奢侈,对外征服耗费巨资,从而加重赋税,激起了柏柏尔人的反抗,王朝将从叙利亚来到北非的伊斯玛仪派首领、法蒂玛后裔赛义德,伊本·侯赛因捕获,投入地牢。909年,柏柏尔人起义,推翻艾格莱卜王朝,救出赛义德,在突尼斯建立法蒂玛王朝。

910年,基督教的阿斯图里亚斯王国结束,分出莱昂王国。

莱昂王国后来又分出卡斯提亚王国。卡斯提亚王国是以后的强大的基督教国家西班牙联合王国的核心。

再说科尔多瓦埃米尔国,912年,阿卜杜-拉赫曼三世继任埃米尔。他足智多谋,励精图治,善于用兵,连续击败北方的基督教各国,使王朝得到中兴。929年1月,战功赫赫的阿卜杜-拉赫曼三世自称哈里发,将埃米尔国升级为哈里发国,他下令在聚礼日的祈祷和公文中,以“保卫安拉宗教的哈里发”称呼他,并获得“信士们的长官”的尊号。

阿卜杜·拉赫曼三世的海军称霸西地中海,以优势的舰队压制了法蒂玛王朝海军对伊比利亚半岛沿岸的袭击。

此时的法蒂玛王朝,已经将版图扩张至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及西西里岛。

969年,法蒂玛王朝从阿拔斯朝手中夺取埃及,973年迁都开罗。

什叶派的法蒂玛王朝东迁,974年,逊尼派的科尔多瓦哈里发国,趁机渡海南下,灭了北非的摩洛哥的什叶派伊德里斯王朝。

自此,阿拔斯朝占据亚洲部分,法蒂玛朝占据埃及,后倭马亚朝占据伊比利亚半岛南部以及北非西部,三大哈里发国家,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1004年,巴斯克人的基督教国家潘普洛纳王国,桑乔三世即位,他同时继承了阿拉贡伯国。桑乔三世是伊比利亚历史上著名的伟大君主,他在位期间,通过与卡斯提亚王国的公主结婚,占领了这个国家,然后,通过与莱昂王国的战争,他又征服了莱昂王国,至此,伊比利亚半岛的所有基督教地区,都归于他的统治之下。桑乔三世在他1035年去世之前,将其宽广领土,分给儿子们,长子加西亚·桑切斯,继承潘普洛纳王国,费尔南多继承了卡斯提亚王国、莱昂王国,私生子拉米罗继承了阿拉贡王国,等等。也就是说,伊比利亚半岛北部的基督教地区,都在潘普洛纳人的手中。

潘普洛纳王国,以后扩大为纳瓦拉王国,继续以潘普洛纳为都城。

十一世纪起,科尔多瓦哈里发国,开始衰落,他们内部争权夺利,近卫军专权,哈里发更迭频繁,政局陷于混乱。1031年,末代哈里发希沙穆三世被废杀,科尔多瓦哈里发国家瓦解,分裂为十几个由各地封建主泰法掌权的国家,包括科尔多瓦泰法国、塞维利亚泰法国、萨拉戈萨泰法国等等。

泰法,即埃米尔的一种。埃米尔,即省督。

1085年,基督教的卡斯提亚王国,南下攻占了穆斯林的托雷多泰法国,此后一直以托雷多城为都城,直到五百年后被马德里所取代。

总之,在伊比利亚半岛,穆斯林各国与基督教各国,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

这是十一世纪时的事情,东方,正是北宋后期。(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