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了解口臭及口臭的中医辩证治疗

了解口臭及口臭的中医辩证治疗

口气是指从口腔或其他充满空气的空腔中如鼻、鼻窦、咽,所散发出的臭气,它严重影响人们的社会交往和心理健康,WHO已将口臭作为一种疾病来进行报道。调查显示,中国口臭患病率为27.5%。而在西方国家,则为50%。全球约有10%~65%的人曾患有口臭。

口臭的原因之一:病理性口臭

了解口臭及口臭的中医辩证治疗

口源性口臭

据统计,80%~90% 的口臭是来源于口腔。口腔中有未治疗的龋齿、残根、残冠、不良修复体、不正常解剖结构、牙龈炎、牙周炎及口腔粘膜病等都可以引起口臭。其中龋齿和牙周疾病又是最常见的相关疾病。深龋窝洞内、不良修复体悬突下常残存食物残渣和菌斑,细菌经过发酵分解,产生臭味。牙髓坏死或化脓性牙髓炎,未经治疗也可发出臭味;牙周病患者常伴有大量的牙石、菌斑,牙周袋内细菌发酵产生硫化氢、吲哚和氨类,因而产生臭味。另外,牙周脓肿和牙周袋溢脓,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合并牙周致病菌感染,也会发出臭味。唾液的质和量也起到重要作用。唾液量的减少、 蛋白质等有机成分的增多降低了唾液的冲刷作用和缓冲作用, 使细菌大量繁殖,分解唾液、 龈沟液及食物残渣中的有机成分,产生大量的挥发性硫化物、 吲哚等物质,引起口臭。

非口源性口臭

口腔邻近组织疾病如化脓性扁桃体炎、慢性上颌窦炎、萎缩性鼻炎等,可产生脓性分泌物而发出臭味;临床上常见的内科疾病如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出现酸臭味;幽门梗阻、晚期胃癌常出现臭鸭蛋性口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可呼出丙酮味气体,尿毒症患者呼出烂苹果气味。另外白血病、维生素缺乏、重金属中毒等疾病均可引起的口臭。

口臭原因之二:生理性口臭

了解口臭及口臭的中医辩证治疗

饥饿、食用了某些药物或洋葱、大蒜等刺激性食物、抽烟、睡眠时唾液分泌量减少所致的细菌大量分解食物残渣等都可能引起短暂的口臭。

了解口臭及口臭的中医辩证治疗

中医相比西医治疗口臭的优势与不足 :在使用西医疗法治疗口臭时 ,首先需要治疗口腔局部病症,如龋病、牙周病等,及系统性疾病,如胃炎,肺炎等。 当这些治疗结束后,如口臭病症未消失,此时需西医漱口水来治疗。 西医漱口水治疗口臭的药物选择性多,临床作用快,效果明显,现作为治疗口臭的首要选择,但西医治疗口臭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易复发,持续时间短,容易产生耐药,口感差,不易被人接受,且有时不能治疗临床上无明显病因的口臭。

中医关于口臭的辩证——

了解口臭及口臭的中医辩证治疗

1. 脾胃蕴热:多食辛辣厚味,宿食停滞,兼有牙宣、口疮、或温热病,火气上蒸,舌红苔腻,脉浮,眼肿滋脓.口臭有腐气,宜消食导滞,用积实导滞丸。

2. 心脾积热:口气热臭兼面赤唇红,烦躁不宁 ,大便干 ,小便黄 ,舌质红 ,脉滑 ;去口臭以五香丸、鸡舌香丸及草豆范丸等治之。

3. 肺热壅盛:肺热口臭,口中如胶,口干口渴,小便多,用地骨皮丸。 膏粱多饮,劳心过度,肺金有伤,以致气出腥臭,涕唾稠粘,咽隘不利,口苦干燥,以加减泻白散主之。

4. 肾虚热:口臭,牙龈赤烂,牙齿松动,牙缝出血,腿膝疾软,脉细数,用六味地黄丸。

5. 劳郁:因愿不遂,忧思过度;或劳逸过度 ,无所事事损伤脾气 ,致运化失健 ,水湿内停 ,湿浊内生,浊气上升,出于口而至臭。 表现为口臭、纳呆、乏力、大便溏等,需补脾益气。


本文参考文献: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2008 年 10 月第 2 卷第 5 期 中草药在治疗口臭中的疗效 刘燕波冯希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