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1 美國學者:伏羲是東夷人,地點在山東,《山海經》中記載的很明確

美國著名歷史學者約翰·克勞斯基發表論文認為:中國的三皇在上古歷史舞臺上的地位是依次更替的,代表了以三皇為首的三個氏族部落之間勢力對比關係的變化。三皇的身份首先是各自氏族的首領,其次是較大區域的部落的首領,成為較大區域的部落的首領是其能夠“王天下”成為部落聯盟首領的基礎和必經階段,只有由本氏族的首領發展為較大區域的氏族部落的首領,才具備在全天下諸侯部落之間進行角逐並實現“王天下”的力量支持。

美國學者:伏羲是東夷人,地點在山東,《山海經》中記載的很明確

伏羲作為東夷族的首領並最終成為部落聯盟的大首領,說明伏羲本身是東夷族人,所以才能夠獲得周圍氏族部落的支持逐步發展為較大區域的東夷族的部落首領。

《帝王世紀》:“太暤帝包犧氏,風姓也,母曰華胥。燧人之世,有大人跡出於雷澤,華胥履之,而生包犧。”

《列子·黃帝篇》:“華胥氏之國,在弇州之西,台州之北。”

《河圖括地象》也說:“崑崙之虛,下通含右赤縣之洲,是為中,則東南神州曰晨土,正南印洲曰深土,西南戎洲曰滔土,正西弇州曰並土。”

弇州位於西方,則華胥氏之國也位於西方。從《山海經》中的方位體系上來看弇州之山位於《大荒西經》,說明弇州當處於此附近,那麼華胥氏之國也應在此附近,而雷澤的方位在《海內東經》:“雷澤中有雷神,龍身而人頭,鼓其腹。在吳西。”屬於上古東夷的方位。

美國學者:伏羲是東夷人,地點在山東,《山海經》中記載的很明確

《史記·貨殖列傳》記載:“洛陽東賈齊、魯,南賈梁、楚,故泰山之陽則魯,其陰則齊。齊帶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綵布帛魚鹽。臨菑亦海岱之間一都會也。……而鄒、魯濱洙、泗,猶有周公遺風,……夫自鴻溝以東,芒、碭以北,屬鉅野,此梁、宋也。陶、雎陽亦一都會也。昔堯作遊於成陽,舜漁於雷澤,湯止於亳。其俗猶有先王遺風,重厚多君子,好稼穡,雖無山川之饒,能惡衣食,致其蓄藏。”

美國學者:伏羲是東夷人,地點在山東,《山海經》中記載的很明確

這段話主要介紹齊魯之地的風土物產,洛陽向東可以到齊、魯經商,向南可以到梁、楚做買賣。所以泰山南邊就是魯,它的北邊就是齊。齊地山海環繞,膏腴之地方圓千里,適宜種植桑麻,人民大多生產綵綢、麻布、絲帛、魚、鹽。臨菑也是東海和泰山之間的大都會。……而鄒、魯兩地濱臨洙水、泗水,仍有周公的遺風,……從鴻溝往東,芒山、碭山以北,直到鉅野,這是梁國和宋國的故地。陶、雎陽也是一個都市。從前,唐堯從成陽興起,虞舜在雷澤捕魚,商湯在亳都居住。那裡的風俗仍有先王的遺風,莊正寬厚,多有君子,喜愛農耕稼穡,雖然沒有山林大川的富饒,人民能節衣縮食,得到財物的儲藏。

這段記載明確地說明“舜漁於雷澤”,雷澤在齊魯之地,即東方,現在的中國山東,與《山海經》所記雷澤在東方的記載相一致。可見伏羲是東夷人確證無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