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3 生活中的10%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另外的取決處事方式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費斯汀格(Festinger)有一個很出名的判斷,被人們稱為“費斯汀格法則”:生活中的10%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90%則是由你對所發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所決定。

對於這個法則,我非常贊同。這個非常適用於很多生活場景裡。

比如同年齡段的兩個小孩,他們學習情況差不多,家庭背景也相同。

但隨著年齡增長,他們卻會變成不同類的人。

這個和他們面臨一系列事情,處理的方法不同。

在小學的時候,一個小孩A就已經開始自己有計劃,明白自己讀書是為了自己。對待事物有不同看法,但不會武斷,有選擇地聽取別人的意見。

但另一個小孩B卻恰恰相反。

慢慢開始,隨著年紀長大,小孩A的秉性一直沒變,成績越來越好,喜歡和自己一樣優秀的人在一起。但小孩B自控能力較差的,很容易被別人影響,成績也越來越差,喜歡和一些品行不好的人在一起。

多年以後,小孩A已經成為一個名牌大學生,小孩B已經在社會上工作很多年,已經成立的一個皮包公司。

小孩A四處找工作,四處碰壁,小孩B通過一些見不得光的手腕,賺了大筆金錢。

小孩A通過努力,最後到了一家不錯公司就職,但很不幸,沒多久,就被淘汰了。

小孩B身價越來越高,小孩A還是在找工作,後來終於在找到了自己喜歡的工作。踏踏實實地在工作崗位上努力,後來有一小筆積蓄。

小孩A因為違法被舉報,最後入獄了。小孩B已經兒孫滿堂,和自己家人幸福生活。

最後我想說,我們此時的境遇或許並不是滿意的,覺得作惡的人過得比正直的人過得好,但不代表作惡的人能一直好下去。但正直的人一定會問心無愧地生活。

生活中的10%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另外的取決處事方式
生活中的10%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另外的取決處事方式
生活中的10%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另外的取決處事方式
生活中的10%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另外的取決處事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