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6 劉備打仗從不缺糧,但諸葛亮北伐時卻多次缺糧,魏延道破其中玄機

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或"蜀漢",亦稱"劉蜀"、"季漢"。蜀漢王朝疆域所及,北至武都、漢中,東抵巫峽,南包雲、貴,西達緬甸東部。佔有今雲南全省,四川、貴州二省的大部,陝西,甘肅南部、廣西西北部及緬甸東北部、越南西北部,公元263年為魏所滅,共歷二帝,四十三年。

劉備打仗從不缺糧,但諸葛亮北伐時卻多次缺糧,魏延道破其中玄機

建安二十年劉備攻取了益州,孫權曾派呂岱前往探查,據呂岱稱劉備在這次戰役中損失近半。劉備兵力嚴重不足,休整了不到三年就開始北伐。但是劉備北伐出師不利,吳蘭在正月首先被曹洪擊敗,三月馬超、張飛攻打漢中配合劉備在陽平關的攻勢,劉備派吳蘭、雷同攻武都,吳蘭被武都的氐王強端擊敗,全軍覆沒。

劉備打仗從不缺糧,但諸葛亮北伐時卻多次缺糧,魏延道破其中玄機

由於劉備兵力不足,又按照隆中對分兵北伐,造成兩線都進展緩慢。直到建安二十四年情況才有所轉機,在西線首先是正月夏侯淵被殺,劉備攻入漢中,東線由於曹仁回軍攻宛城,關羽攻佔襄陽,但是曹仁平定宛城後重新在樊城與關羽相持。三月曹操親自前往陽平關攻打劉備主力,劉備佔據險要防禦,雙方再次相持。五月曹操退兵,把漢中百姓都遷走,劉備攻佔漢中。曹操留駐長安,派于禁前往支援關羽,劉備自立為漢中王、大司馬。

劉備打仗從不缺糧,但諸葛亮北伐時卻多次缺糧,魏延道破其中玄機

由此可見劉備北伐一年多都沒有出現過缺糧的現象,也沒有為糧草之事擔憂。但是劉備死後,北伐事務交到了諸葛亮的手中,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主持過多次北伐戰爭,但是均無功而返,除了第一次北伐戰果較為顯著之外,其他幾次都可以說是以失敗告終。

劉備打仗從不缺糧,但諸葛亮北伐時卻多次缺糧,魏延道破其中玄機

諸葛亮北伐又稱諸葛亮北伐中原,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為了匡扶漢室,統一中原,從228年春至234年冬,七年間先後兵出漢中,對曹魏發動的五次戰爭。

劉備打仗從不缺糧,但諸葛亮北伐時卻多次缺糧,魏延道破其中玄機

建興六年(228年)春,諸葛亮設疑兵於斜谷,自己率大軍攻祁山。張郃大破馬謖於街亭,諸葛亮只好返回漢中。這是第一次北伐。第二次北伐是同年冬,諸葛亮出散關,包圍陳倉,攻打二十多天未破,魏的援軍趕到,他不得已又退回漢中。

劉備打仗從不缺糧,但諸葛亮北伐時卻多次缺糧,魏延道破其中玄機

第三次北伐是建興七年(229年),諸葛亮進攻武都、陰平,留兵據守,自己率部回師。次年,魏軍進攻漢中,蜀軍加強防守,又增調援軍,再由於連續大雨,子午谷、斜谷等道路不通,魏軍撤退。第四次北伐是建興九年(231年),蜀軍包圍祁山,司馬懿迎擊,諸葛亮準備決戰。司馬懿拒不出戰。此時劉禪聽信謠言,下旨令退兵,加上蜀軍糧草將盡,諸葛亮只得班師。

劉備打仗從不缺糧,但諸葛亮北伐時卻多次缺糧,魏延道破其中玄機

第五次是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率軍在五丈原,與司馬懿僵持不下。諸葛亮正欲屯田久戰,因長期積勞成疾,心力交瘁病逝於五丈原。諸葛亮死後,蜀軍全軍退回漢中,至此歷時6年之久的諸葛北伐結束。

劉備打仗從不缺糧,但諸葛亮北伐時卻多次缺糧,魏延道破其中玄機

五次北伐,雖然蜀軍戰果頗豐,但終因各種原因而退軍;而曹魏也曾在諸葛亮第三次北伐結束後,由曹真為統帥向蜀漢發動過反擊戰,但因受蜀漢地形、氣候影響而退軍。其中的五次北伐可分為:兩次大型全面戰爭(第一次北伐,第五次北伐),一次中型區域戰爭(第四次北伐),兩次小型局部戰爭(第二次北伐,第三次北伐)。

劉備打仗從不缺糧,但諸葛亮北伐時卻多次缺糧,魏延道破其中玄機

這其中的緣由很多,但有一個最致命的問題是不容無視的,那就是缺糧,三次北伐都是因為無糧而退,圍繞諸葛亮北伐還出現很多關於搶割糧草的事情,出去打仗連吃的都是問題,可悲呀。

劉備打仗從不缺糧,但諸葛亮北伐時卻多次缺糧,魏延道破其中玄機

關於劉備出征從不缺糧,諸葛亮出征卻多次缺糧的原因,世人提出來很多看法,其中有人說是夷陵一戰時,劉備敗光了大部分家底,導致諸葛亮出征沒有了大量的物資儲備支撐。更有人說是劉備進益州時下達了允許士兵哄搶三日的命令,又發佈了使用直百錢的政策,大肆掠奪百姓財富,失去了民心,失去了百姓的支撐,沒有了水,舟怎麼又能夠浮起來呢,那再多的儲備也不夠揮霍的。

劉備打仗從不缺糧,但諸葛亮北伐時卻多次缺糧,魏延道破其中玄機

諸葛亮北伐缺糧這個事魏延道破了其中玄機,這個說法相對來說更為符合實際情況。據《三國志》記載,每一次北伐的時候,他都要與諸葛亮分兵前進,像當年的韓信一樣,發動奇襲,以便取得戰果,但是諸葛亮一直沒有同意。雖然當時的蜀漢或許真的賭不起,諸葛亮的選擇,避免了慘敗,甚至亡國,但是他也放棄了勝利的機會。

劉備打仗從不缺糧,但諸葛亮北伐時卻多次缺糧,魏延道破其中玄機

蜀漢本就弱小,又是遠離故土作戰,想要從遙遠的後方,翻山越嶺的將糧草運輸過來,非常的困難,根本無力與強大的曹魏相比,打消耗戰簡直是自尋死路。這種情況下,就算諸葛亮運籌帷幄,足智多謀,又發明了木牛流馬,大大增快了運糧的速度,但是這些都不足以解決國力不支的困境。想要取勝,只能速戰速決,一味求穩、戀戰只能是自取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