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3 名副其实的“小上海”,不折不扣的“鱼米乡”——宁乡双江口

名副其实的“小上海”,不折不扣的“鱼米乡”——宁乡双江口

我,一个地地道道宁乡出生的南方人,却特别喜欢面食。包子馒头花卷饺子面条锅贴,无一不是我的喜爱之物,喜欢面食的筋道柔软和嚼头。记忆中最美味的馄饨,跟一个小镇有关,因为这第一碗馄饨就是在这个小镇上吃到的,它,就是宁乡的双江口镇。

双江口镇北与长沙市望城区靖港镇毗邻,东与望城区乌山隔江相望,西南与宁乡市城郊和益阳市赫山区衡龙桥镇接壤,总面积约155平方千米。由双江口、朱良桥、莲花山、檀树塆等四乡合并而组,是一个平原和丘陵交织的地带,双江口人的方言接近普通话。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曾听大人们说起,历史上双江口镇曾因水运发达,船来客往,热闹繁华,享有“小上海”之美誉。

名副其实的“小上海”,不折不扣的“鱼米乡”——宁乡双江口

双江口镇的养殖业、园林种植业十分发达,人们的生活富足,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每到秋收的时节,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闭上眼,仿佛看到了那迷雾笼罩的田野,那果香十里的桔园,还有那层层稻浪,袅袅炊烟,那里是我的故乡。

我出生在莲花山爷爷家的老屋里,那时候爸爸远在贵州省大三线工厂,妈妈在宁乡乡村中学当民办教师。解放前爷爷的爸爸以及长辈成份比较高,爷爷小时候过着少爷的生活,直到1946年,一夜之间家道中落。是何故?我没来得及问爷爷,他却于1999年驾鹤西去了。问爸爸也不是很清楚,只知道大米生意没做好……解放后爷爷家就被定为贫下中农。祖上的房屋早就不见了踪影,小叔叔在后来的地基上建起了楼房,基本格局早已发生改变,门前古老的大樟树,成片的芦苇,后山上春天开满白色的野栀子花,连同串在手上做装饰品的草珠子,早已不见了踪迹。我在莲花山老家出生后不久,刚满月就被送到双江口镇的外婆家,妈妈回学校上课了。父亲远在外省,我一直在外婆家长到六岁,要读小学了,才又回到妈妈身边。

名副其实的“小上海”,不折不扣的“鱼米乡”——宁乡双江口

记得那一天,我们从罗巷村坐车来到双江口镇,妈妈问我想不想吃点东西,人困马乏的,加上嘴巴又馋,当然想吃点好吃的了。于是,我们走进了镇上沩江河堤下面一个巷道的店铺。里面果然有不少好吃的东西,包子,馒头,米粉,面条……锅里冒着热气,大灶上烧着滚烫的开水,用来煮面条馄饨等食物。我指着包好的馄饨对妈妈说,我想吃这个。那时候我还不识字,也不知道这种食物就是“馄饨”。妈妈很开心,给我买了一碗馄饨,不到一会儿,服务员端上来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碗中漂浮亮晶晶的油珠子,还有碧绿的葱花,闻起来特别香。我用筷子夹上一个吹一吹放入嘴里,味道无比鲜美,面皮爽滑,唇齿留香,那是我吃到的最美味的馄饨。妈妈是一个十分节俭的人,从不多花一分钱,那时候她的工资收入不高,一碗馄饨几毛钱都不便宜了。后来的岁月里,只要我回宁乡,一定是要去双江口镇的。但凡留下足迹和记忆的地方,都是要回去寻找的,毕竟我也曾走过双江口的春夏秋冬。

1985年,妈妈因工作调动,从双江口高田中学去了爸爸工作的贵州省大三线工厂,在子弟学校继续教书,从此,我们一家人算是团聚了。那时候的三线厂矿企业不仅仅是国营单位,更是有着光辉历史的军工厂。用当时流行的话语来说,除了“火葬场”,三线工厂什么都有,大家从骨子里感到自豪,优越感从心底里冒了出来。在这里,我听到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口音,看到了巍峨万丈的高山峡谷,感受到了如火如荼的建设者们的热情。

名副其实的“小上海”,不折不扣的“鱼米乡”——宁乡双江口

贵州本地人也十分会做面食,他们将馄饨唤作“抄手”,包得特别好看,汤里飘着辣椒红油,还有花椒独特的麻辣味道,撒上一把香菜,也是不错的美食,这个味道让我又回到了双江口镇,回到了那条幽静的巷子,还有河堤下的那个店铺。

1997年,我来到双江口镇,带着表弟表妹们,一道去找寻那悠长的青石板路和那家充满了烟火味的店铺。店铺还在,桌椅都似乎是小时候见到的样子,依然供应面条馄饨米粉等食物。我点了一碗馄饨,表弟表妹们也点好了自己想吃的东西。等馄饨端上来后,不知道是我的味蕾发生了变化,还是店铺的味道变了?不太像小时候吃的那个味道了。匆匆付好钱,我们就去逛街,看到弟弟妹妹们开心快乐的笑容,大家在一起难得相聚,能在这“小上海”的街道上走走逛逛,真是开心啊!

名副其实的“小上海”,不折不扣的“鱼米乡”——宁乡双江口

2016年春节期间,已定居他乡多年的我再次踏上了双江口镇的街道,这里的格局基本上还是原来的样子,几条大马路交织在一起,政府将路全部水泥硬化了,还装上了路灯,双青公路也不再是沙子路了。所有的商铺门面都统一了样式,看上去很整齐,也很卫生,感觉马路也宽阔了很多。那条窄窄的青石板路早已没有了,低矮的房屋也不见了,留下来的是高高的楼房。站在沩江的河堤上向远方眺望,我仿佛看到斗笠一样的木楼,原来,那是政府打造的特色农业旅游项目——稻花香里生态农业园。从表妹发来的图片看,那里俨然成了一个旅游胜地,很多活动都在“稻花乡里”举行。

双江口镇,随着时代的发展一直在变,一代又一代双江口人在这里辛勤劳动,这里是名副其实的“小上海”,这里是不折不扣的“鱼米乡”,风云变幻,烟雨朦胧,都是我魂牵梦绕的故乡!

名副其实的“小上海”,不折不扣的“鱼米乡”——宁乡双江口

作者鲁佳,女,祖籍湖南省宁乡市朱良桥莲花山,成长于贵州,现居广州,文艺爱好者,生于70年代早期,宁乡市诗散文协会会员。从小到大,行走在路上,用自由之心看世界,看远方,每当樱花盛开,芙蓉竞放,桔子成熟,枫叶正红,冬雪飘落的时候,乡愁就在心中弥漫开来。

秦巴美好江山,携手与您共创美好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