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导致满清崛起明朝危急的决定性战役,这一仗明朝怎么打都赢不了

公元1619年,在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发生了一场决定日后天下归属的关键战役,这就是明朝和后金的第一场大规模战略决战:萨尔浒之战。

对于萨尔浒之战,了解历史的朋友应该知道,这场战役努尔哈赤以少胜多,采取集中力量各个击破的战术,将明朝四路围剿大军击败,此一战使得后金在辽东彻底站稳了脚跟,明朝机动部队损失殆尽再也无力大规模出关征讨,只能坐守要塞,被动挨打。

可以说,萨尔浒之战是后金也就是后来的满清崛起的决定性的战役,也是明王朝在辽东地区噩梦的开始。

我们回看那场关键战役,明朝为什么会失败,究竟该怎么打才能赢?

导致满清崛起明朝危急的决定性战役,这一仗明朝怎么打都赢不了

首先,我们要说明的是,按照历史上萨尔浒之战的情况,就在万历皇帝决定用那样的方式展开萨尔浒之战的时候,明朝就注定了要失败,除非满洲人自己出昏招,否则明朝根本就赢不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来看当时的真实情况。

萨尔浒之战明朝对外宣称有40多万人,其实这是虚张声势,根据史料记载,当时明朝用于围剿后金的总兵力不过11万人左右,其中明军本部兵马8万多人,叶赫那拉部出兵1万,朝鲜出兵1万3千。

而当时后金的八旗军队有多少人呢?6万。

仅从兵力对比来看,是明军占优,但问题是明军是客场作战,“客倍主半”,本就不占优势,再加上当时明朝军队军官腐败严重,克扣军饷,军队缺额司空见惯,兵器铠甲皆不够精良,除了每支军队的亲兵家将,剩下的大多数明军军纪败坏,士气低落。出山海关时,明军竟然有人伏地大哭,不愿出征。

反观后金,自努尔哈赤确立八旗制度,后金军队纪律性强,组织度高,以军功为升迁和发财的途径,作战意愿远强于明军,后金军队以骑兵为主,机动性也远远高于明军。

所以,从开战之初,明朝就已经捉襟见肘,自保尚可,主动进攻无异于羊入虎口,根本没有胜算。后来的明朝辽东军团总司令熊廷弼就对皇帝一再说:没有18万经过整训的军队以及9万匹以上的优良战马,就没法与后金进行野战。

即便萨尔浒之战的总指挥杨镐不分兵,也很难击败后金。

导致满清崛起明朝危急的决定性战役,这一仗明朝怎么打都赢不了

除了兵力严重不足,当时明军的战术也被后金完全克制!

本来,明朝自朱元璋开国朱棣北伐到戚继光整军,明军的战术和装备都是世界领先,不然也不能击败蒙古骑兵。

但是,到了明朝末年,明军的战术和特点被后金全盘学去,并且研究出了加以克制的办法。

当时明朝还停留在对付蒙古轻骑兵的时代,遇敌就挖壕沟建设营寨,然后用火器对射敌军弓箭手,但这一招被后金破了个干干净净。

后金看明军挖壕沟立营寨,就以重步兵冲击,挡住明军第一波攻击,然后以自己的弓箭手射杀明军,明军完全无法立足。

明军骑兵不如满洲八旗,步兵战术又被克制,根本没法打。

再加上东北地区天寒地冻,明军火器很多都无法正常使用,严重影响了战斗力。

萨尔浒之战的明军主力杜松部队,整整三万大军,结果遭遇努尔哈赤主力,仅仅不到半天时间就全军覆没,战术被完克,几乎没有抵抗之力。

导致满清崛起明朝危急的决定性战役,这一仗明朝怎么打都赢不了

萨尔浒之战前的抗倭援朝战争,使得明朝尤其是辽东军团丧失了大批骨干部队,战斗力锐减,尚未完全恢复。

要想打赢萨尔浒之战,明朝必须准备18万以上的精锐部队,配备9万匹以上的优良战马,才有野战的胜算,但当时明朝明显没有重视后金,仓促出战以为就能轻松取胜,结果一败涂地。

萨尔浒之战前,就有很多明军将领意识到这一仗打不赢,但是因为当时明朝中央的文官轻视后金,又顾全面子,强迫军队出战,这一仗不想打都不行。

萨尔浒之战后,明朝重新评估了后金的力量,才开始逐渐重视起来,但是因为明朝内部党争剧烈,腐败持续蔓延深入骨髓,军队复兴完全没有希望。

明朝后期为了防备满清,每年耗费500万以上的白银军费,占据全国总军费的60%以上,可以说,辽东问题拖垮了大明,而萨尔浒之战就是这一切的开端。

导致满清崛起明朝危急的决定性战役,这一仗明朝怎么打都赢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