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静海农民女书法家刘智莉:以笔为媒 书写人生

农家女、缝纫工、职业书法家,静海人刘智莉

有很多的身份。

静海农民女书法家刘智莉:以笔为媒 书写人生

从刘志丽到刘智利再到刘智莉,名字的改变源于对知识的渴望,更是对追求梦想的见证。

用三十年的坚持与汗水,刘智莉为自己的身份转变做出了完美的诠释。三十年间,她以笔为媒,书写着墨香人生。

静海农民女书法家刘智莉:以笔为媒 书写人生

刘智莉

智慧茉莉绚丽绽放

今年53岁的刘智莉出生于静海区杨成庄乡杨成庄村,是地地道道的农家女。17岁那年,刘智莉高考失利,回到老家,在工厂里当缝纫工。不服输的她一边上班,一边开始了练习毛笔字。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她把自己的名字从刘志丽改成了刘智利,希望通过知识来改变命运。

静海农民女书法家刘智莉:以笔为媒 书写人生

刘智莉:服装厂流水线的工作让我很苦恼,而工作之余的练字让我觉得身心愉悦,仿佛是找到了心灵栖息的地方。

尽管家里人反对,刘智莉还是没有轻言放弃。在正常上班之余,她拜了乡里的老先生为师,偷偷练习书法。披星戴月地骑自行车去上课,是刘智莉那个时期的常态,倔强的她咬牙坚持了下来。

静海农民女书法家刘智莉:以笔为媒 书写人生

静海农民女书法家刘智莉:以笔为媒 书写人生

静海农民女书法家刘智莉:以笔为媒 书写人生

刘智莉书法作品

刘智莉常说自己是幸运的,最大的幸运就是遇到了宁书伦先生。

宁老师不仅在书法上给了刘智莉很多指导,在生活中也尽量地帮助她。而宁老师给刘智莉最珍贵的礼物,就是她名字里的这个“莉”字。

三十年间,宁老师送给刘智莉的“莉”字方印一直陪伴着她,见证了她从一个书法爱好者到一名职业书法家的转变。

静海农民女书法家刘智莉:以笔为媒 书写人生

宁老师亲自为刘智莉刻的印章

追寻初心反哺家乡

作为中国书法之乡,静海人对书法艺术一直有着特别的感情。生于静海、长于静海的刘智莉感恩于这片土地。以书法改变了命运的她追寻着自己的初心,希望能为家乡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静海农民女书法家刘智莉:以笔为媒 书写人生

刘智莉:习总书记也提出文化自信,我觉得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基础,而书法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我可以把自己在书法中的所学所悟传授给他人,为文化传承尽绵薄之力。

抱着这样的想法,刘智莉开始担任中小学的兼职书法老师。静海区第十三小学就是刘智莉兼职的学校之一。每周二,她都会到学校上书法课,希望把汉字书写的知识传授给孩子们。

静海农民女书法家刘智莉:以笔为媒 书写人生

静海区第十三小学校长 陈连江

刘老师从2014年开始到学校任教书法课,风雨无阻,这对于我们农村学校来说弥足珍贵。通过刘老师的指导,这些农村的孩子得以接触书法,眼界也得以提升。

“等这些农村的孩子长大后,走到城市里,他们会更自信,因为他们的骨子里有墨香。”这是令刘智莉最骄傲的地方。

静海农民女书法家刘智莉:以笔为媒 书写人生

从一个普通农家女到一名书法艺术家,刘智莉见证了乡村的变化,更期待乡村振兴的未来方向。

而在静海乡村振兴这条路上,能够见到自己的一份小小付出,这让刘智莉觉得很自豪。

静海融媒记者:郭媛媛 张健 刘宝乐 编辑:李坦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