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臘肉太鹹該怎樣處理?

用戶4474647406


醃臘肉用鹽多,否則不很香還放不住。好臘肉能放好幾年,跟火腿一樣的鹹臘香。所以,醃製臘肉太鹹很正常,不鹹才不對。

做出的臘肉菜餚太鹹,說明烹飪方法不對,在烹飪過程中沒有進行淡化處理。


我們先從臘肉菜餚的基本處理說起:

第一、臘肉的菜餚做法和吃法。

烤肉菜餚主要三種做法:

  1. 蒸熟。
  2. 炒熟。
  3. 熬熟。

我們看媒體上反映的雲貴湘川山區的百姓,臘肉很多都是蒸熟切片吃,再不就是切片再蒸熟。其實不是這樣,但也沒多少花樣,不是蒸,就是炒,再不就是熬。和著時鮮蔬菜做來吃。

信陽很少蒸,都是先整塊冒熟,再切了,或者和水產,或者和蔬菜一起再炒,再熬,然後成菜。特別是高端的水產品,黃鱔、老鱉一類,沒有臘肉的參入,菜品就沒了靈魂。還有高端的時鮮蔬菜,莧菜,沒了臘肉油澆入也是沒有靈魂。


第二、臘肉入饌前期的處理是關鍵。

醃製臘肉,肯定的鹽要多,臘肉入饌沒處理前,肯定很鹹。怎樣把這個鹹變淡?也就是說,做臘肉菜餚前,就要想法把臘肉裡多餘的鹽給搞掉。我們在媒體畫面上,看到大山裡的百姓,蒸鍋打開,端出蒸熟的臘肉直接吃,那麼香,引人垂涎三尺。其實後面的畫面沒給你展示,不可能房樑上摘下塊臘肉就剁剁蒸了,必須的還有前期處理,才可以入蒸鍋,蒸熟直接吃,否則會齁死你。

訣竅不絕密,說來很簡單,就是“泡”。臘肉都是乾的,做菜前必須要泡軟。在浸泡的期間,肉裡面的鹽分也融入到水裡一部分。浸泡時間越長,鹽分溶出越多。一般的臘肉,最多浸泡12小時,肉也泡好了,鹽也溶出差不多了,再做菜餚不會過鹹,說不定還要加些鹽。所以廚師做菜,出鍋前都要嚐嚐,主要就是嘗鹹淡。

更多的做法不要浸泡一夜那麼長,溫水泡三兩個小時就行,洗去灰塵,整塊開水煮半小時,再行切塊、切片,或炒或燉。只是這一冒,臘肉裡的鹽分基本出來的差不多了,肉裡的鹽基本就夠用,做菜不用加鹽,也不會鹹了。



第三、做好的臘肉菜餚鹹了怎麼處理。

前期沒處理好,沒有通過浸泡和冒肉溶出多餘的鹽分,做成的菜肯定鹹。這道菜一般有三個再處理辦法:

  1. 當鹹味調味菜用。這道菜鹹了,應該只是主材料鹹,也就是裡面的臘肉鹹,菜湯和配菜不會也鹹。為了救場子,可專做一道配菜,譬如上一道千張豆腐,用來包著臘肉吃,多一道口味,吃著再也不鹹。
  2. 挑出臘肉重做。臘肉是個神奇的食材,不怕重做變味,反而烹飪多了還更香。這是因為臘肉在醃製曬制過程中,蛋白生化狀態下凝固幹縮,不怕長時間高溫烹煮。可以再次加工,並不影響味道。
  3. 過鹹的臘肉不吃,剁餡包包子。

普濟


臘肉是中國醃肉的一種,臘肉經加工,製作到存放,為使其肉質不變,長期保持香味,製作過程中會放很多鹽,有些人口輕,所以會感到特別的鹹,吃太鹹的食物會使我們鈉鹽的攝入量超標,對人體的健康會產生不好的影響。

說來也巧了,昨天媽媽剛剛從株洲回來,一到家就跟我說南方朋友是怎樣炒臘肉的,鮮香軟爛而且不鹹,聽她這麼一說,我感覺這麼多年一直是吃的假臘肉哈哈。

北方人好像都不太會吃,我家平常炒臘肉,就是直接切片,然後和菜一塊翻炒,這樣炒出來的臘肉會很鹹,而且特別的柴,牙口不好的朋友吃完會腮幫子疼。

那麼下面我就來說一說南方朋友是怎麼炒臘肉的吧:

  1. 首先要把整條的臘肉放入鍋中沸水煮一下,時間不用太長,主要是用來去除臘肉表面的黴菌和黴味。

  2. 其次是將臘肉切片,這時候的臘肉還是會很硬的。

  3. 另起一鍋水,然後燒開,下切好的臘肉片,煮多長時間我就不太清楚了,大概就是用筷子可以插進去為止吧。

  4. 最後一步就是撈出,瀝乾水份,和自己喜歡的菜一起下鍋啦!!!

我特別喜歡臘肉的味道,尤其是喜歡那種煙燻味,舅媽是湖北人,每次去舅舅家裡,我都會蹭一大兜的臘肉回來吃哈哈哈,有的時候舅媽使用豆子杆來燻,有時候是用山上的松樹枝來燻,最喜歡松樹枝的味道,上癮啊。

其實好吃的菜餚,需要用好的食材來做,舅舅家是東北農場,做臘肉的豬是年豬哦,就是年初買來豬仔,一直喂糧食,然後年底吃的那種,味道超級棒。

哈哈嘮叨這麼一大堆,最後還是想奉勸大家一句,醃製的東西雖然好吃,但還是少吃為妙,最後在這裡祝大家身體健康。

希望對你有用,我是大臉,一個正在減肥的吃貨~


大臉的減肥日記


家裡老父親每次醃臘肉的時候都放太多鹽了,導致臘肉燻好以後吃起來真的是鹹苦了。我們每次在吃臘肉的時候先用火把臘肉燒一下,擦洗乾淨,再用清水多煮幾遍,既可以去除多餘的鹹味,又方便切!

燻好的臘肉是很硬的,不煮刀都切不動。我就只知道這個辦法了,想要臘肉不要太鹹,就好在初期放鹽的時候算一下一共有多少豬肉,然後在撒鹽,我婆婆醃臘肉是126斤豬肉醃了3包多一點的鹽。還有就是有的牌子的鹽鹹味重一點,有的淡一點,撒鹽的時候要注意!




桔生淮南則為桔


 作為一個地道的四川人來說,冬季殺年豬的時候都會採取醃製臘肉的方式來存儲豬肉,採用食鹽醃製的方式能夠保證殺菌,肉才不會容易壞掉,從而能進行較長時間的儲存,所以臘肉的醃製普遍都是比較鹹的。不過沒有關係,這不影響我們食用。

我們在食用臘肉前需要對醃製的臘肉進行一些簡單的處理,這樣就能保證肉質不會太鹹,下面我來教大家怎麼去處理偏鹹的臘肉。

 

1. 直接整塊放在桶裡,用淘米水或者直接清水浸泡一整夜,臘肉中的鹽會被中和一些,鹹味會慢慢減淡;時間越長減淡越多,如果有需要可以泡上兩三天,但是記得12小時換一次浸泡的水。經過長時間浸泡的臘肉,水能夠充分的分解醃製時臘肉內部的鹽份。

2. 如果著急吃的話,那就整塊或者適當分成塊或者需要烹製的形狀,加清水煮沸,再換清水煮,持續重複到自己想要的鹹度。我們多數採取的方式是用一些蔬菜,比如土豆,冬瓜,或者蘑菇和蘿蔔和臘肉一起搭配來燉湯,等到臘肉熟了,湯的鹹味也正好,這時臘肉也不是太鹹了。

 

3. 選擇適當的菜品烹製搭配,也能去掉過鹹的味道,比如臘肉片炒青菜片,冬筍蘿蔔燉臘豬蹄,土豆紅燒臘肉等等,都是很有特色的風味菜。

 

4. 甚至,可以把臘肉自然晾乾成絲狀,煮熟後當零食,每次只吃一點點,或者和其他蔬菜的配菜食用。

 

臘肉雖好吃,但是還是不要過量食用,畢竟過多的油脂和鹽分,以及煙燻的物質,長期食用對身體不好。食用臘肉時儘量搭配一些新鮮的蔬菜一起食用。







飛天小田鼠


臘肉過鹹是因為醃製過程中放多了鹽,為了臘肉更好保存。臘肉醃製的過鹹不要緊,食用的時候用幾個小妙招就可以輕鬆處理。

1.臘肉在食用前用40攝氏度的淡鹽水先浸泡兩小時,因為淡鹽水含鹽濃度低,會與臘肉中的高濃度含鹽量形成濃度差,從而把臘肉中過多的鹽分析出,這樣臘肉就不那麼鹹。

2.臘肉在食用時,如果鹽分仍然過高,可以先切成薄片,在鍋中燒淡鹽水繼續煮一遍。還是用同同分子結構溶液濃度差原理,把臘肉多餘鹽分析出來。而切成薄片可以增大臘肉與淡鹽水的接觸面積,同時減少煮制時間,減少臘肉風味流失。

3.臘肉因為含鹽量高,在炒制時記得不要放鹽,只需放配料及輔料的鹽分即可。

4.臘肉雖然好吃下飯,但營養低,高脂肪,易致癌等,請儘快少吃。




三農小將


臘肉太鹹怎麼處理

1、鹽水浸泡法

臘肉太鹹,我們可以先把臘肉切成片,然後把水燒溫加入一勺鹽後,再把臘肉放入鹽水中浸泡10分鐘-15分鐘左右,這樣就可以讓臘肉中的鹹味全部去掉。

原理:臘肉中的細胞已經死亡,失去了選擇通透性,鈉離子可以自由出入死亡的細胞,當加入小勺鹽後,在同分子結構的溶液中,當細胞中鈉離子溶度大於外界鹽水溶度時,高濃度的鈉鹽就會滲入低濃度的鹽水中,使臘肉變淡。


2、開水烹煮法

還可以把足夠量的清水燒開,然後把切成片的臘 肉放在開水中煮10分鐘左右,如此反覆兩次,便可以去除鹹味。不過,這種方法的確可以把臘肉中的鹹味去掉,但同時也會使臘中煙燻的香味煮流失,在一定的程度上影響菜品的整個口感和香味。如果是煙燻臘肉,不建議採取此法。


菩提大院


臘肉可以說是廣東醃製品裡面比較出名的一種食材了。它建立在廣東仍然以豬肉為主要肉類攝取源的基礎上,飽受廣大群眾的喜歡。


臘肉是指肉經醃製後再經過烘烤(或日光下曝曬)的過程所製成的加工品。臘肉的防腐能力強,能延長保存時間,並增添特有的風味,這是與鹹肉的主要區別。


因為醃製品主要是以鹽來保持食品的長久度,所以一般的醃製品都會較鹹。如何簡單又能達到較好的食用口感成了一道必須面對的難題。


首先,可以把臘肉和白米飯一起放在電飯鍋裡面煮,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在潛移默化中把一鍋簡單的白米飯變成了油鹽飯,增加了食慾,還可以有效減少了臘肉的鹹度。


第二,可以用臘肉代替瘦肉做上湯豆苗,但是所放入的鹽就可以適量有所減少。


另外,我們需要明白的一個內核就是,臘肉作為一種可使用的肉類,可以代替許多菜餚肉的攝入,同理減少鹽的量,即可做到平衡。


當然,我們也可以在製作臘肉之前,用熱水對臘肉進行沖洗的工作,並且浸泡二十分鐘左右,這樣也可以有效減低臘肉的鹹度。


而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雖然臘肉可保存的時間較久,但畢竟不能達到經年累月的效果。所以,臘肉需要保存在低溫和乾燥的環境裡,最好放在冰箱內。另外,臘肉最好在半年之內食用完畢。


活力莞邑


臘肉是我們雲南地區很常見的一種美食,它的製作方法是選用肥厚的五花肉,經過用鹽醃製,燻烤,風乾晾曬而成。經過這樣處理的肉類水分被盡最大限度的排出,使肉類能夠長期保存。

這種方法原本只是因為雲南氣候溼熱,肉食保存不易而在民間形成的一種食物處理方式,但是隨著自然風乾和發酵,肉的質地產生了變化,變得緊實、乾燥,帶上了一種獨特的醇香。更因為不同的食材而誕生了諸如諾鄧火腿(主要是用了諾鄧出產的井鹽)、麗江臘排骨、琵琶豬,紅河牛乾巴等不同風味的美食,也得到了許多食客們的喜愛和認可。諾鄧火腿上過《舌尖》、臘排骨也曾得到過媒體報道。

臘肉為什麼會很鹹

臘肉的咸和它的製作工藝有關,上面已經描述過臘肉的製作工藝和處理目的,也就讓大家明白了它為什麼會“鹹”。

1、為了方便長期保存,用鹽來減少和殺滅微生物細菌的方式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但是這就需要較多的鹽。我的印象中是一斤肉不少於一兩鹽,現在為了健康考慮,應該說這個比例是在下降的。而且研製過程中需要反覆的揉搓塗抹,用我們的方言來說,就是要把鹽“揉”進肉裡去,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殺滅細菌和微生物,防止肉類腐敗。

2、在燻烤和風乾的過程中,肉的水分進一步流失,鹽分進一步濃縮,也是造成臘肉很鹹的一個原因。

臘肉太鹹怎麼處理

雲南人習慣吃臘肉、火腿這類醃製食品。通常的處理方法有以下幾種:

1、煮。臘肉經過風乾後實際是很硬的,為了便於烹調,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先放到水裡煮一煮。煮的時間看情況而定,如果臘肉年頭比較長,外皮都很硬甚至形成了硬殼,那就可以多煮。切大塊(不要切片,不耐煮),冷水下鍋,一邊泡一邊煮,等水開後調成小火,煮10分鐘至半小時都可以。煮過以後,不但臘肉本身會變軟,有利於下一步的處理,水分的稀釋也能夠讓臘肉鹹的程度減輕。如果是老臘肉,我們有時甚至會煮兩遍。第一遍直接煮,然後把臘肉撈出來,清洗表皮的灰塵、油脂形成的硬殼(煮過以後也會好洗得多),然後再煮第二遍。如果到了煮第二遍的份上,基本臘肉也就熟了,完全可以煮透,然後就切片上桌吧。

這也是我最推薦的一種吃法,因為現在從健康角度來說,都提倡低鹽攝入,這樣煮好的臘肉,口感柔軟適中。鹽分得到了大量的稀釋,也不會很鹹。

注意:這個煮法比較適合上了年頭的老臘肉,如果臘肉醃製時間還短,這樣煮的話香味和鹽味都會有較大流失。會影響臘肉的口感。而且煮過以後的臘肉會吸收較多的水分,如果喜歡吃比較幹偏香口感的建議不要煮過長時間。

2、泡。這個主要是針對臘肉過硬、過鹹的前置處理方式,處理過後便於製作其他菜餚。如果是一年左右的臘肉,基本可以不用這麼處理。

用大小適合的容器,放入清水,把臘肉分割成小塊放入,水最好能把臘肉全部浸沒。泡一個晚上,然後拿出來清洗,颳去表層的油脂灰塵,就可以做菜了。

也可以用淘米水泡,淘米水可以有助於臘肉內的鹽分析出,對臘肉也有清潔作用。也是泡一晚上以後就可以拿出來做菜。

經過這樣處理的臘肉,一是吸收了水分,變軟了。二是鹽分和水分實現了交換,鹹味也能變淡。

3、蒸。這個做法適用於年限比較短的臘肉。應該說不是前置處理,而是直接就進入了烹調過程。先把臘肉清洗乾淨,比較難處理的那一層油殼可以用刀刮,這樣能洗得比較乾淨。清洗乾淨後的臘肉切片,上鍋蒸制。蒸的過程中也能讓臘肉重新獲得水分,稀釋其中的鹽分。

蒸熟後的臘肉可以直接上桌,也可以搭配其他食材炒來吃。如果還打算炒的話,可以大火猛蒸,不用等它熟透。這樣臘肉吸收到的水分會少一些,炒出來口感更香一點。

4、水焯。這個方法也是適用於年限較短的臘肉。臘肉洗淨後切片,入水稍微焯一下,出鍋後即可製作其他菜餚。

在雲南,曾經很常見的場景,就是每家每戶的火塘上方都掛著自制的臘肉。這些臘肉一般都是殺年豬的時候醃製,然後就一直掛在火塘上,接受著火煙的燻烤。節約的家庭,基本夠吃到來年。準備吃的時候,直接用刀割一小塊下來。或煮或炒。那時候可不能很奢侈的直接大塊大塊吃,都是要搭配蔬菜,切片或者切小塊炒個菜,做個湯。

總結

1、臘肉過鹹的處理方法,無非就是想辦法讓鹽分析出或得到稀釋。煮和泡是最實用的方法。如果時間比較充足,還是選擇浸泡方式比較好。這樣能讓鹽分緩慢析出,也不太會改變肉的口感和香味。煮的話,整塊煮比較耐煮,可以多煮一會,也不會讓肉短時間就過熟而影響口感。時間比較急的情況下,切片煮和焯,這樣處理起來比較快。

2、臘肉適合製作的菜餚很多。炒的話比較香,煮湯或者蒸的話比較養生(可以看做第二次稀釋鹽分),可以根據個人口味來選擇。

3、臘肉畢竟是醃製+熏製食品,從現在的健康角度來說,不要吃得過多。

如果覺得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就請點贊並關注我吧。我是一個整天研究怎麼吃的吃貨,有很多好吃的要和你分享。


食言素語


又是一年做臘肉的季節,也是吃臘肉的季節,臘肉鹹這是大家公認的。做的時候就要提前去處理。一般處理臘肉鹹味有幾種好方法。

第一種:煮,就是提前把臘肉洗淨,最好洗掉上面的灰塵,在涼水下鍋,煮一煮,如果煮熟的臘肉想炒著吃,最好把臘肉煮到8成熟,撈起來起切薄片,加蔬菜或者辣椒什麼的一起炒,這樣就不會鹹,煮臘肉的湯汁,還可以煮白菜、青菜、豆腐、粉條之類,這樣味道特別好。


第二種,鹽水浸泡,提前把臘肉切塊或者片,加進溫水裡,在溫水裡加一勺鹽,在鹽水中浸泡10分鐘-15分鐘左右,這樣就可以讓臘肉中的鹹味全部去掉。為什麼會這樣呢?當加入勺鹽後,在同分子結構的溶液中,當細胞中鈉離子溶度大於外界鹽水溶度時,高濃度的鈉鹽就會滲入低濃度的鹽水中,使臘肉變淡。

第三種,用涼水浸泡,我一般都是提前把臘肉洗去灰塵,把臘肉加涼水裡,加幾滴白醋,記住要有足夠的涼水,一般要泡6小時以上,中間可以換幾次水,臘肉泡的軟了,鹽味也變淡了,無論是煮,蒸、搭配蔬菜炒,鹽味就特別淡了。

第四種,用淘米水,因為臘肉很乾易吸收水分,淘米水比較稠,同時滲透出鹽分,可以把臘肉中的鹽味吸收,這樣臘肉的鹽味就變淡了。

第五種,加配菜煮和煮,臘肉得提前清洗乾淨,切薄片,加硬質蔬菜比喻蒜薹、辣椒、杏鮑菇、蘿蔔、香菇之類的一起搭配炒,可以去掉鹽味。煮,也是把臘肉提前加一勺白醋泡泡洗洗,切片或者塊炒出油,加蘿蔔、或者香菇、豆角、之類的硬質蔬菜,一起燉熟就可以去掉鹽味了。

我是頭條號天山可可,美食達人,擅長新疆菜,每天更新不同的新疆美食和風土人情,記得關注我喲!


天山可可


1.鹽水浸泡:如果臘肉太鹹,可以把臘肉切成片,水燒開之後加入一勺鹽,把臘肉放進去浸泡10分鐘左右就可以了!其原理是臘肉中的細胞已經死亡,失去了選擇通透性,鈉離子可以自由出入死亡的細胞,當加入小勺鹽後,在同分子結構的溶液中,當細胞中鈉離子溶度大於外界鹽水溶度時,高濃度的鈉鹽就會滲入低濃度的鹽水中,使臘肉變淡。

2.炒菜:炒菜的時候可以把臘肉跟一些口感比較淡的菜一起炒,比如芹菜,黃瓜等清淡的蔬菜,這樣炒出來的菜口味鹹淡適宜,也比較健康!


3.煮粥:弄好的臘肉放在粥里正好能調和粥本身極其清淡的口味,而且不用再費力把臘肉本身的鹹味去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