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明朝灭掉元朝后,蒙古人为什么又很快变回游牧民族,而不是继续务农?

大美人小智慧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蒙古入侵中原以后,贵族当然是不需要种田的。

然而,底层蒙古人,比如著名的探马赤军,本来是蒙古人驻扎在各地的卫戍部队,都是普通蒙古人。

结果时间久了,这些探马赤军的蒙古人逐步开始耕种,和周围汉人农民没有太大区别。

其实,此时这些蒙古人也明白了农耕民族的好处,就是稳定、和平。

种地虽辛苦一些,总体以往在草原上你死我活,到头上讨生活要好。

所以,探马赤军很快失去战斗力,变为和汉人差不多的农夫。其实种地有什么难学的,照着汉人农夫一样做,愿意吃苦就行了。

然而,为什么蒙古人逃回大漠以后,又继续游牧而不是务农呢?

这是因为,蒙古高原根本就无法务农。

这里存在几个严重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缺水。

农业生产第一就需要足够的水,蒙古高原却没有水。

它的河流多是季节性的,有时候有,有时候就没了,不能作为稳定的农耕水源。

靠天吃饭?那就得死。

一般认为,年降水400毫米是农耕的最低标准。然而,蒙古高原上年平均降水量约200毫米,最高的北部也达不到400毫米,南部甚至只有100毫米。

这点点降水量,还种什么地?种仙人球还差不多。

就一个水的问题解决不了,就没法种地,只能游牧。

其实,大家别以为蒙古人像游牧,游牧比种地要辛苦的多,不但靠天吃饭,还存在生命危险。

大家听过乌兰托娅的《套马杆》吗?

为什么她说套马的汉子威武雄壮,是真男人?因为套马是有生命危险的。

套马以后,如果操作不当或者马匹过于暴戾,套马者很容易坠马。

而套马的时候,套马者骑得马匹也是高速奔跑的,坠马下来一般不死也残废了。

而套马是蒙古人整天要做的事情,大家随便想想看就知道。

另外多说一句,其实蒙古人逃走以后,很多已经改种田的蒙古人并没有逃,只是自称为汉人,随后也融入了汉人。

当时中原大地有很多这种蒙古人的后裔,一说他们的体味和汉人不同,可以识别出来。

直到新中国时期,有些地方还有风俗,女方如果发现男方某人有浓重的狐臭,就认为他是当年蒙古人或者色目的后裔,原则上就不能嫁过去。

萨沙说这个没什么其他意思,只是客观说说风俗而已。


萨沙


据说蒙古征服中原以后,大约有40余万的移民进入中原。到元朝灭亡后,只有6万多的蒙古人愿意回到蒙古草原,30余万的蒙古人留在了中原各地继续过着农耕生活。所以,留在中原的蒙古人只占少数,大多数蒙古人还是在蒙古草原生活。

其实,蒙古灭南宋以后,迁入中原的人都是一些贵族阶级,人口比例很少。普通蒙古老百姓还是留在了蒙古,继续过着游牧民族的生活。此外,蒙古人其政治地位都比汉人要高,他们当时把中国人分为四等:“一等蒙古人,二等色目人,三等汉人,四等南人。”这个和印度的种姓制度差不多,高等级的蒙古人,一般居住在都会城市享有很高的政治特权。且都是以家族形式的迁移,进入中原的都是富裕家庭。所以,元朝灭亡以后,很多人不愿意回去。

蒙古占领中原,在北方沿袭了金人制度,地方军阀的势力范围基本保持不变,不过元朝都有派蒙古人去督查。元朝时建立了行省制度,由于元朝置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也称“都省”。加上元朝地域辽阔,重要都会城市设立了十个行中书省,以分管各地区。按照元朝的说法就是“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在行省设立以后,元朝用中书省和司农司等一系列专属司机构,使用汉人的统治机构来统治人民,并在朝中任用了大批汉人。当年成吉思汗攻占中原时,本想把中原人驱赶,变成蒙古的“大牧场”,契丹人耶律楚材建议向汉人征收大量税收为由反对这个计划,成吉思汗才打消了这个念头。后来,忽必烈灭南宋,只是在地方重镇派遣蒙古人做州县的首长。由于蒙古人做官的少竟然不够分配,很多中亚人还贿赂蒙古官员到中亚当官,可见蒙古移民到中原的人,绝非普通的蒙古人。

上面我们也说到40多万的移民,只有6万多人回到蒙古,对于地域辽阔的蒙元来说其实几十万人在当时都是一个小数目。所以,移民中原的蒙古人很少。此外,朱元璋灭元朝以后,对归降的蒙古进行了赦免,没有出现大规模的镇压。结果几代人的繁衍生息,大多数蒙古人已经习惯了农耕生活,所以很多蒙古人在明朝灭亡以后不愿意回到蒙古草原继续做游牧民族。可能有人会问,元朝受中原文化影响,为什么不把农耕文化带到蒙古。由于蒙古的气候寒冷,根本不适合农作物生长,所以蒙古人继续过着他们的游牧生活。


谋士说


蒙古人就是游牧民族,蒙古人建立元朝以后,依然还是游牧民族,根本就没有因为占领了中原而成为农耕民族。

蒙古人建立元朝以后,曾经干了一个很荒唐的事,就是把中原的良田沃土,改造成草原放牧。因此,蒙古人的游牧本能,并没有因为建立了元朝而改变,反而是改变了中原,变本加厉了。

此外,蒙古人在建立元朝以后,迅速成为了统治阶层,大量的蒙古人是不用干农活的。当时由于蒙古人数量太少,基本被分散到各地,成为各地的权贵了。

元朝规定,无论是朝廷还是地方,第一职务都必须是蒙古人担任,无论有才无才,前提一定要蒙古人。所以,无论是王公大臣,还是普通的县令士绅,都必须是蒙古人担任。甚至在乡村,一些里甲长都是蒙古人担任的。而当时的蒙古人数量又不是很多,蒙古人被委以重任的数量可能都不够,有时候还不得不由色目人充任。由此可见,蒙古人要有务农的机会,是基本不存在的。

此外,元朝还拥有庞大的军队,而这些军队的主要主力也同样是蒙古人,这些蒙古军队自然也不可能务农。而留守蒙古草原的蒙古人,其接触到的其实还是游牧,也谈不上务农的情况。

所以,明朝推翻元朝的时候,蒙古人根本就没有务农,被赶回漠北以后,也没有务农的本领,因此也只有选择继续游牧了。

此外,蒙古人所处的北方,本来就只适合游牧,而不适合务农,这种情况到现在也没有变化。被赶回北方的蒙古人,不游牧,还能做什么呢?

不过,明朝建立以后,并不是所有的蒙古人都是不务农的。比如没有回到北方,而依然还在南方的蒙古人,也就慢慢适应农耕了。


苏绽


蒙古入主中原之后,向中原各地派驻了不少蒙古军队。在元朝时期,这些军队在驻地基本上不从事生产,完全靠财政供养,属于特权阶级,但战斗力退化也很快,并没有蒙古早期那么强。到中后期,元朝稍微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也基本上是依靠汉军的,只是将领多数仍然是蒙古贵族子弟充任,汉人官吏基本上是承担辅助功能,比如参谋军事、筹集粮草等等这种任务。

到明朝兴起,徐达率军北伐中原的时候,蒙古军队在北伐主要是三个集团,但军队主体同样已经是汉人为主了,只是将领是蒙古贵族。而元顺帝脱欢铁木儿北逃时所带的基本上都是蒙古贵族及其家属,军队数量并不算太庞大,因为当时北京能够用于作战的军队实际上已经没有多少了,尤其是蒙古人,这时候在北京附近并没有比较大的集团。

跟随元顺帝及其他将领分别退出中原的几个大的军事集团,因为其中汉人比较多,而这些人在逃到蒙古草原之后,并不适应当地的生活方式,所以后来逐步南下向明朝投降了,比如关中地区的一个军事集团,还有河西走廊的军事集团,都是如此。所以北元重返草原之后,能够依靠的主要军事力量,一开始也是汉人为主,汉人逐步逃回中原地区或者南下投降明军之后,北元才又依托原本留在草原的蒙古部落,重建了军事力量。

而且,因为明初的多次北伐,不断扫荡北元的残余势力,穷追不舍,很快就控制了长城线以北原本适合农耕的地区,让蒙古人被迫继续向北撤退,完全变成纯粹的游牧民族,也就是恢复到入主中原之前的状态。因此,北元并不控制长城线以北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能够进行农业种植的地区,只能退回草原,继续游牧生活。

原本被元朝派驻内地各地的蒙古族军队,在明朝兴起时,也基本上分别投降了明军,之后逐步与当地汉人融合,变成了农耕生活方式。尤其是在南方,因为长期远离元朝中央政权,也远离草原,所以在元顺帝北逃的时候完全没有机会、也没有条件一起逃回蒙古草原,只能留在当地。这其中,除了蒙古人,还有一些被元朝从其它地方征调而来的其他民族的军队,也就是蒙古人说的色目人,比如畏吾尔人等,也基本上都在内地就地逐步融合了。

当然,也有一些地方仍然保持着聚居状态,而且保持了一些本民族的生活习惯和文化风俗,比如湖南就有一些畏吾尔人,还有云南的蒙古族,也是在元朝时期的梁王下属的蒙古军队。而这些民族即使保留了原来的民族文化习俗,在生产方式上也基本上就地变成农耕为主了。但总体来说,这样的情况不太多,大多数蒙古人都逐步与当地汉人相互融合,失去了自己原来的民族特征,变成汉人了。

这和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匈奴、鲜卑、羯族、氐族、羌族情况一样,也和辽国时期驻扎在汉地的契丹人一样,和金朝时期的女真人的情况也一样。原本跟随王朝进入中原地区的人是本民族中文化上发展程度比较高的那部分人,但也正因此,他们在王朝衰落和灭亡之后,基本上都没有返回原来的故地,而是留在当地,和汉人相互融合,变成了汉人的一部分。可以说,这是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普遍的现象。

稍微总结一下,回到题主的问题本身:

第一,蒙古人在元朝的时候,留在草原的本来就不会种地,进入中原地区的蒙古人是特权阶级,不用种地。

第二,元顺帝返回草原时并没有带走太多已经进入中原地区的蒙古人,能够依靠的本来就是留在草原上的游牧部落。

第三,明朝初期把适合农耕的地区基本上都占领了,包括河西走廊,留给蒙古人的基本上只剩下草原了,也就只能游牧。

第四,一部分蒙古人学会种地,是在元朝已经灭亡之后的事情,而且是被迫的,等到他们学会种地的时候,也没有必要返回草原了。如果不是想继续游牧,跑回到草原去干什么呢?

第五,蒙古人裹挟到草原地区的汉人绝大多数后来又都返回了中原地区,留下的很少,即便是有,他们也只能跟着蒙古人一起游牧,而不可能继续种地。

第六,这种情况是普遍状况,在农业时代,要种地就只能在400毫米降雨量线以南,进入这条线以北地区,无论汉人还是蒙古人,都只能游牧。


萧武


务农也要有条件才行!再说蒙古人的饮食习惯主要是吃肉,小米、小麦、高粱、稻谷等农作物他们也吃不惯。



气候条件恶劣

明朝把元朝灭掉后,就把以前的蒙古人赶回了大草原,虽然有大草原,但是很多地方还是荒漠,寸草不生,怎么务农,根本就没有务农的基础条件。总不能把大草原铲平了用来种菜,种小麦吧,即使如此,这些农作物也长不好,蒙古地区的降水量少,温带大陆性气候,大多河流还是季节性的,人的饮水都成问题,而且据说以前的蒙古人很少洗澡,一生也就出世、结婚、死亡这三个时期可以洗澡。用水来种农作物,更是想都不用想了。



饮食习惯

大家都知道蒙古人吃的是羊肉、牛肉等肉制品,喝的是牛奶、羊奶。对于米粉、面食这些粗粮,他们肯定不会吃的习惯。并且蒙古人经常放牧,干的都是体力活,需要高热量食品,吃小米、面食估计很快就饿了,还怎么好好干活。这也是他们选择肉制品作为主食的一个原因。



种植技术

对于整天放马放羊的游牧民族牧民,他们的种植技术几乎为零,他们的内行是养羊养马,虽然在元朝的统治时期,中原一些先进的文化技术对蒙古人有一定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也是有限的,因为迁入中原的多是达官贵族,他们并不需要劳作,自然也不会关心怎么种地。甚至还有将耕地改造成草原的案例。他们觉得草原牧马才是先进的,又怎么会来接受你的种植技术呢?



虽然在元朝时期,也有一些蒙古人融入并且接受了这种农耕的文化,这种农耕方式更稳定、更持久。但是毕竟是少数,并不能影响到大部分人,加上地理条件、饮食习惯等因素的制约,农耕女织这种模式就被他们淘汰了,继续过着游牧的生活。


疯狂电磁炉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元末蒙古人北迁是迁的哪些人。元顺帝迫于形势放弃中原,北迁蒙古故地,实际带走的只是蒙元皇族、贵族还有一部分官僚,剩下的基本都是有作战能力的军队,很多普通蒙古族百姓并没有被带回漠北。而恰恰这些长期和汉族百姓杂居的蒙古族百姓才具备从事农耕的可能性,皇族、贵族、官僚从事农耕,几乎是不可能的。至于军队,北元得以自保的最后救命稻草,怎么可能解甲归田?剩下的蒙古故地之人,除了游牧,似乎也不会干别的了吧?



其次,蒙古人入主中原近百年,但是实际上汉化程度并不高。皇族、贵族如此,普通蒙古族百姓亦然。他们虽然占据了广大的农耕区,但从事农耕作业的蒙古族百姓其实并不多,甚至可以说很少,从事农耕作业的大多还是汉族百姓。换句话说,就算元顺帝带走了所有的蒙古族百姓,这其中的大多数人也不懂得农耕作业。



再者,还有自然因素。农耕生产是靠天吃饭,需要充足的雨水,农作物才能正常生长。这就是为什么400毫米等降水线成为游牧、农耕地域分界的原因之一。蒙古高原属于高纬度地区,位于400毫米等降水线以北,降水稀少,其气候根本不适合从事农耕作业。即便勉强为之,也根本无法养活自身。因此,回归蒙古故地的蒙古人继续从事游牧活动也是不得已的选择,毕竟得先养活自己再说啊!


农民工歪说历史


中国历史有个误区:中国历来是农耕民族。其实在元代,人们不种地,而是大量放牧。因为无法种地的人太多,元朝人大规模屠杀汉人。在元朝,中国人自古种地为生的日子差点断代。

之所以是差点,而不是断代,因为不到百年。这期间有两个重要的人物,一个是朱元璋,一个是鲁明善。

朱元璋时代,人们是不种地的。一方面国家不支持。更重要的,中国农业技术极高,比如大型水利、种质优化等内容,需要人才补充,一但断代很难补充。朱元璋要恢复农业就出现了人才断代的问题。

鲁明善和朱元璋不是一个时代人,鲁明善是维吾尔族人,他写了一本书叫做,是元代三大农书之一。说白了就四个字:以农治国。朱元璋在世的时候,鲁明善已死。但是朱元璋看到,十分高兴,大量推广。朱元璋九字真言中的广积粮,就是靠这本书实现的。和朱元璋同时代的人实现不了的重要原因,就是别人不重视农业。

明白了这些,再回看蒙古人。蒙古人在元代本来就没种过地,干嘛回到草原种地?明白了朱元璋费劲的恢复种地,就明白了蒙古人不种地的原因——蒙古人在中国就没种过地。


梦香寒冰


一说起蒙古,不得不提的就是成吉思汗和他的帝国军队,他曾领导着一支战斗力极强的骑兵部队,横扫亚欧大陆。

而忽必烈即位后,把国号改为元,在灭亡南宋后,蒙古开进了中原地区,为了方便自己的统一管理,其在中原驻扎了很多军队。

由于蒙古族人数相比于汉族人来说太少了,想要统治着人数多与自己的外族人,就不得不招募数量庞大的汉军,但是高级的将领还是依旧由蒙古族人担任。

没有学耕作技术

其实这些蒙古人来到中原以后,几乎是完全依靠汉人的劳动来供养,并没有自己亲自去耕地,或者是学耕地。

在朱元璋带领部队北伐后,蒙古人逃回了草原,而元顺帝逃跑时所带的基本都是蒙古族的贵族和他们的家属,肯定不会带多少底层汉人,即便带的亲信汉人也是和他们一样养尊处优的,也不会耕地。

那有人估计会说?不是有汉人军队吗?军队也不要了吗?当然不是。但要知道以汉人为主的军队,大多心本来就不在蒙古那,一般早早就向朱元璋投降了。

所以剩下的逃回蒙古的一些人都是曾在中原养尊处优的,根本没有务农的经历,更别提种地了。

被明所迫,不易耕地

即便真有懂耕作技术的过去了,但这依旧很难实现,因为条件并不允许。

后来这些蒙古贵族逃回到自己原来生活的蒙古部落,靠着仅存的一点力量或许慢慢恢复了些许军事力量,但他们却一直无法安稳下来。

因为大明朝对他们进行了多次讨伐,蒙古大量人马要来组织军事力量,压根不能用来积蓄劳动力发展生产。而农作物生长也需要安定的环境,时不时的战火侵扰,显然是不适宜的。


草原环境不适合耕种

其实说了这么多,地理因素才是最为重要的原因。大家都知道,古代的耕作条件差,先不说种地用的工具没有,就是最基本的水源与土壤,就很不适合。

中原还好,降水比较充足,土壤肥力也更好些,但而蒙古人退守的漠北草原,可以不一样了,那边的年降水量不仅小于农耕需要的年降水量,土壤可利用率也是奇低的,毕竟是漠北,都是沙漠,哪来的土壤,有的只有草原。其实若降水充足的话,土壤有肥力的话,我想蒙古也不会早就形成了游牧文明,或许和我们一样一开始就会是农耕文明。

所以若蒙古人逃回漠北之后,也试过想在中原一样种地,强行种植的话,很有可能会颗粒无收,最终结果就是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夏目历史君


蒙古族人在历史上曾经在欧亚大陆建立过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在冷兵器时代具有强势,由于蒙古族的人数少,生活方式以牧业为主,文化落后,科学技术落后,尽管蒙古族占据了特别大的地盘,最后却被其它民族赶出去,当然,地理条件是其中的一个因素,但不是主要因素。在内蒙的地界自然有适合农耕的地方,关键是那些地方被看作是保障畜牧兴旺的根本。普通蒙古人在中原自然也不会从事农耕,更不会在短时间内被农耕同化,战后人烟稀少,更适合直接放牧而不是复耕。

一般来说,游牧民族是游手好闲的民族,因为他们只是放牧生存,而不是去靠亲自劳动获取果实,如果还需要什么就去掠夺,中国历史上进入中原的游牧民族也不少,最后都融合到了汉族之中,然而由于蒙古族是征服者,有傲慢自大的心理和剥削者的姿态,加上游牧民族好逸恶劳的性格,因此,在元朝时期,一百年间,蒙古人把儒家思想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因此当朱元璋把他们赶走的时候,蒙古人是来时候骑马,回去时候还是骑马,什么都没有学到,所以现在还在色楞格河放牧。不过也不完全是这样,迁移到南方的蒙古人就没回去而是定居下来了,如云南蒙自的蒙古族就已经是农耕的蒙古族,现在虽然保留了蒙古族的衣着和服饰,但生活习惯已经和汉族差不多了。

古代中华圈以儒家文化为主导,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被强大又先进的中原文化同化是中国历史的一大特点,比如鲜卑的北魏、契丹的辽、女真的金,但蒙古是一个例外,这和蒙古西征有关,在西征过程中,蒙古人吸收了中亚其他文明的文化,在文化选择上有了多元化趋势,因此对儒家文化依赖没有以前的少数民族强烈,这也是蒙古族没有被汉文化同化的原因。

元朝不是“甚至不如”宋朝,而是除了领土面积以外,其它任何方面都远不及宋朝,元朝实在是造成历史大倒退!。宋朝都快发展到资本主义了,元朝又返回奴隶社会。如果单论科技水平,不仅元朝,后来几朝也都远不及宋,而且宋代的数学水平当时遥遥领先于世界。苏联时期,也曾帮助蒙古发展制造业,后期已经可以生产电视机了,苏联解体几年后,专家故地重游,发现他们呕心沥血建立的工厂早已荒废,悉心栽培的弟子,也已回归原生态,除了放牧就是喝酒,满满的失落啊。

历史的发展,更多是生存压力的产物。历史上崛起于中国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一旦做大,条件实力具备,必然要南下夺取中原。原因无他,对比苦寒的漠北草原,富饶的内地对游牧民族的吸引力之巨大可想而知。仅以人口为对比:在21世纪的今天,即便是凭借高度工业化生产,内蒙古自治区,人口为2470万(2017年统计),而蒙古国就更惨了,只有三百万出头,而对比内地超过10亿的人口规模,不难看出在生存环境上两者孰优孰劣。而历代游牧民族表现彪悍,不说在历史上中原王朝只要恢复正常表现就能碾压游牧民族,比如汉唐,就说为何游牧民族会表现强悍:在古代社会,草原地区对各种天灾人祸的抵抗力比小农经济的内地更低;“风吹草地见牛羊”不过是后人的浪漫描绘。

现实是所有的牧民为了生存必须抱团,不然你冻死饿死被杀死的概率就远大于内地,在生死存亡的压力下,脱颖而出的部族统合度都很高,不高的都被灭了。《狼图腾》里把游牧民族说的是生来就彪悍,这种说法也不能说错,但不严谨,因为任何再这一地区经历优胜劣汰后,不可能不强悍,说到底还是生存压力的问题。明朝刚北伐建朝时,确有部分人来不及逃。朱元璋中期功臣包括蓝玉刘伯温等奏报元残余军民异族情况安置。从明太祖晚年很多移送回蒙古西域,留下的已没有部落地域愿意留下的归顺明朝都是少数,到明英宗时基本结束。游牧生活始终好过农种,当时科技农种辛苦,明著民间书会有记裁。


历史深度揭秘


元朝退出中原之后,蒙古人为什么又很快变回游牧民族,而不是继续务农?这个问题挺好的,其实在元朝时期是有相当数量的蒙古人迁居中原的。而元朝灭亡之后,有记载表明当时在中原的差不多40万蒙古人里,愿意回到草原的有大约6万人,而最后留存中原的则有30多万人,而从中原回去的那些蒙古人怎么没有继续在中原的农耕生活,又重回游牧生活方式了呢?

哪有地可种?

其实这个原因也是很简单的,因为从中原回去的蒙古人根本没地可种。说到这里可能一些朋友传说,怎么可能没地可种?草原那么多地,不能开垦荒田吗?但石头君要告诉大家,真不能!因为农耕的生活方式,真的不是你想去这样做就能这样做的,它有一个必备的条件,只有你生活的地区达到了这个条件,才有开展农耕的可能。

图中橙色区域和淡粉色区域就是400毫米年降水量分界线,也是中国古代无法逾越的游牧和农耕文明分界线


这个条件就是年降水量400毫米,只要一个地区的年降水量超过400毫米,这个地区就有开展农耕的条件,而如果一个地区的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这个地区就没有进行农耕,成为农耕文明的可能。

在全世界范围内,基本上400毫米的降水量的分界线,都是农耕与游牧文明的分界线,而在中国,这条线基本上就是长城-大兴安岭这条线。这条线以南是农耕文明,这条线以北就是游牧文明。

400毫米年降水量分界线在中国基本就是长城-大兴安岭线

所以在蒙古人退回漠北之后,虽然有一些曾经在中原农耕地区生活过的蒙古人会种地,甚至可能也想种地,但却完全没有种地的条件。他们所处的草原地区降水量过少,不具备将草原转变成耕地的最基本条件,如果强行种植农作物,结果也只能是干死,几乎没法获得收成。

400毫米降水线影响了中国古代文明进程

所以在中国历史的演变中,这条线才成了中原农耕王朝和北方游牧民族的天然分界线,而且在中国古代,没有任何一个民族能够将自己的文明跨越这条线带到对方的区域。也就是说,在中国古代,只要一个民族进入长城,它唯一的选择就是转变为农耕民族,在中国古代的社会环境中,这个转变就是汉化。

在古代,一旦哪个民族进入了中原农耕区,唯一的终点就是汉化,没有任何别的可能

而同样,即使中原王朝能够征服北方游牧民族生活的区域,也没法将农耕文明移植到草原地区,将游牧民族转化成农耕民族,进而和内地实现一体。而这种因为自然环境造成的天然差别,才是中国古代中原王朝和北方游牧民族几千年冲突融合的根本原因。

所以了解了这一点,也就很好了解网上许多人经常问的“为什么蒙古族没有汉化”这个问题了。因为在留存内地的蒙古族确实是汉化了,大多数已经融入了汉族,极少部分分布于河南、四川和云南等地还保留了蒙古族身份的蒙古族,也都从事农业几百年,完全和周围民族融为一体,根本不会蒙古语,自己不说别人也根本不知道他们是蒙古族了。

但退回草原之后,再继续汉化就完全不可能了,这是古代生产力水平制约决定的

而那些退回草原的蒙古族,因为完全脱离了农耕区,所以也只能重拾游牧生活方式,当然也就不可能汉化,因为汉化是社会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没有了中原农耕文化的环境,当时的人是不可能长期保持和生活环境不符的文化的。

但这里石头君还是要说明一点,这里说的农耕与草原的巨大差异是近代社会出现之前的情况。而进入现代社会之后,其实无论是农耕地区还是游牧地区都已经或多或少地进入了工业社会,无论是农还是牧都在不同程度地实现工业化,所以虽然差别还是存在,但已经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了,所以在现代长城内外形成统一文化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