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空调病”——这个杀手有点冷

患者吴某,女,31岁,2017年6月1日就诊。症状表现为鼻塞、流清涕、项背强痛、恶寒无汗、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最近正值炎炎夏日,怎么会有风寒之气呢?询问患者发病过程,原来是近几日办公室闷热,吹空调降温,这正是当下常见的“空调病”。

“空调病”——这个杀手有点冷

通过四诊合参,我断定为风寒束表证,为患者开了葛根汤原方加苍耳子10克三剂,用艾灸疗法在大椎、双风池及颈百劳各进行10分钟,每日1次。3日后患者病愈。

炎炎夏日,制冷降温,人之常情。冷风机、空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便利,无论是办公室、汽车等空间里,都被各种制冷设备变成了“凉凉的清秋”。然而。制冷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够降温避暑,也能人为制造疾病——“空调病”,什么是“空调病”?

“空调病”——这个杀手有点冷

“空调病”是长时间在空调环境下工作学习的人,因空间相对密闭,空气不流通,室内外温差较大,机体适应不良,而出现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头昏、耳鸣、乏力、四肢肌肉关节酸痛等症状,或者伴有一些过敏现象。现代医学上称之为“空调综合征”或“空调病”。

中医认为,空间降温,可直接产生风、寒、燥邪。根据中医病因学的特点,这些邪气作用于不同的人,可产生不同的症状或者疾病。易见鼻塞流涕、打喷嚏、咽痒咳嗽、眼干痒、头晕头痛、恶风寒、发热、头项强痛、面肌麻痹、口眼歪斜、颈肩腰痛、肌肉疼痛等症状。从而发生感冒、咳嗽、口癖等多种疾病。

如何应对“空调病”?

1、尽量避免使用空调或者减少空调环境滞留时间;

2、使用空调前需清理空调内蓄积的尘埃,避免细菌产生;

3、降温不宜太低,与室外温差不宜过大,出风口不宜直对人体,定时开门窗换气;

4、炎热环境下出汗时,待汗止时再进入空调空间;

5、适当运动,增加饮水量;

6、中医调护避风寒,适时加衣保暖,饮用姜糖酸梅汤;

7、出现鼻塞、流清涕等外感症状时,可艾灸大椎、风池、神阙、关元、足三里等温经散寒,每穴10分钟,日1~2次,10天1疗程。

如果能做到以上几点,可以很大程度避免“空调病”发生。

本文仅供科普使用,具体使用在执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