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8 不會寫作的你,將喪失職場競爭力,我們該如何提升職場寫作能力?


不會寫作的你,將喪失職場競爭力,我們該如何提升職場寫作能力?

大家好,我是你的好朋友思維,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職場寫作心得。

眾所周知,移動互聯網時代,寫作變得越來越重要,而在職場中,許多溝通也在線上發生,職場寫作因此變得至關重要。

之前就有文章講到:不會寫作的你,將喪失職場競爭力。文章只講了寫作對職場的重要性,但是沒有詳細談到如何提升職場寫作能力。


不會寫作的你,將喪失職場競爭力,我們該如何提升職場寫作能力?

所以,今天,就結合企業培訓師戴愫老師的《有效提升你的職場寫作能力》來給大家詳細講解“如何提升職場寫作能力,讓寫作成為自己的職場加速器”。

我們先來談談作者,她是一位跨文化研究者,也是一名企業培訓師。她曾在2015~2017年和邏輯思維合作過職場寫作線下課,和上萬名學員進行深度交流。

許多學員反饋,學完她的課程,不僅會寫了,還寫得更快了,有些學員還通過寫作塑造了個人品牌,不少學員通過寫作打開工作思維,為自己贏得信任和尊重,還在公司擔任更重要的職務,職場道路開闊了不少。


不會寫作的你,將喪失職場競爭力,我們該如何提升職場寫作能力?

戴愫老師在教授課程的時候,常常會遇到三種職場人士:職場小兵、職場老兵、職場管理層。

對於職場小兵,也就是初入職場人士,需要做會議紀要、工作計劃、可行性報告;

對於職場老兵,則需要寫運營報告、列出工作過程和結果,把“成果”變成“功勞”,證明自己是管理人才;

而職場管理層,則需要寫管理類報告,弄清商業邏輯,以便幫助公司做出明智決策的。

以上這三類職場人,需要有很強的職場寫作能力,才可以做好本職工作,否則,在職場中會受到很大阻礙。

如果你也是這三類職場人之一,也想提升自己的職場競爭力,請跟我來一起探討戴老師這門寫作課的精髓。

下面,我將從三個方面來給大家進行分享:

  • 1.職場人如何鍛鍊寫作能力,讓寫作成為日常習慣
  • 2.職場人如何組織文章結構,讓你的文章價值最大化
  • 3.職場人如何給你的文章潤色,讓你的文章更有質感和溫度


不會寫作的你,將喪失職場競爭力,我們該如何提升職場寫作能力?

1.職場人如何打好寫作基礎,養成好習慣

大家有沒有以下這些困惑:

工作太忙碌,沒有快速成文的方法,需要寫作時候抓耳撓腮依然寫不出來;

沒受過專業的商務寫作訓練,不懂什麼是商務寫作、文學寫作、學術寫作;

不知道如何從工作中搜集素材,並從資料上構築觀點……

如果你有以上這些困惑,那麼,這篇文章特別適合你閱讀。

很多沒受過商業寫作訓練的人,都是打開電腦就寫,但是,卻憋半天都寫不出來!

我以前辦公室的一位女同事,就是如此,她到公司做文案策劃,需要寫一篇公眾號文章,打開電腦寫了2天,才憋出一篇2000字左右的文章,讀起來還很拗口。

其實,最佳的做法是先想後寫,先想好自己寫的是什麼文章,需要什麼內容,然後構思結構,完了之後再來寫,才更容易寫出一篇優質文章。

戴愫老師把這個步驟總結為TSC寫作法:T,是tone,基調、C,是content,內容、S,是structure,結構。

也就是說,先想好文章的基調,根據基調確定內容,再根據內容來構思結構,接著開始寫作,文章就會像秀髮一樣順滑流暢!

TSC寫作法,使我們寫作的基礎,每次進行寫作,進行TSC構思,我們就能夠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關於T,基調,我們職場有以下四種:

  • 1.總結類:寫成績為主,表現你的潛力
  • 2.調查報告類:寫調查結果為主,表現你的實事求是態度
  • 3.申請類:寫提問為主,表現你的主動思考方式
  • 4.計劃類:寫階段任務,表現你的責任感


不會寫作的你,將喪失職場競爭力,我們該如何提升職場寫作能力?

  • 1.總結類,基調是:要有深度

第一種,就拿最近許多人煩惱的年終總結來說,我們很多人會把它寫成流水賬,如每個月完成了多少業績,成交了幾個客戶,每個客戶的客單價是多少……

這些結果,在你寫總結之前領導就知道了,沒有什麼價值。他需要的是看到你的分析能力,你通過這一年的工作,得到什麼認知,從感性認知提升到理性的規律性總結,進而知道未來工作,這樣的年終總結才有意義。年終總結並非工作回顧,而是未來的工作指南!


不會寫作的你,將喪失職場競爭力,我們該如何提升職場寫作能力?

  • 2.調查報告,基調是:實事求是

所謂的實事求是,就是不能“我覺得、我以為”,而是要收集充分的事實數據,科學論據,你的表達應該是“科學表明、權威數據表明”。這樣的報告,才能展現事情的真相,讓人對事情有充分的瞭解!


不會寫作的你,將喪失職場競爭力,我們該如何提升職場寫作能力?

  • 3.請示,基調是:有主見

我們不管找領導要人、要錢,或者其他東西,都需要有清晰的主見。

例如申請款項,我們不能說“我們需要舉辦一場線下活動,預算要1萬”,這樣模糊不清,無據可依,領導會“一臉懵逼”,不會批准,反而會把你臭罵一頓!

你最好說“我要舉行一場線下活動,需要1萬,租賃器材要1000,請兼職人員需要1000,場地費要3000,還有5000是嘉賓的出場費用”。

經過這樣的拆解,你講的話才顯得有主見,才會讓領導信任,審批通過率更高。


不會寫作的你,將喪失職場競爭力,我們該如何提升職場寫作能力?

到了TCS中的C:content,內容

在職場上寫作,跟我們在學校不一樣,職場上的讀者,大多是“甲方讀者”,如領導、客戶、重要合作伙伴等,如果你的文章不吸引他們,分分鐘終止閱讀。那麼該如何讓他們一直讀到底呢?

我們得從“作者邏輯”切換到“讀者邏輯”,重要的話先說,同時提供所有必需信息。

也就是說,你的文章要給讀者提供價值,你所說的每一句話,都要吸引他往下閱讀。

例如,你寫一份商業計劃書,怎麼做才能夠吸引別人來投資呢?

如果沒受過職場寫作訓練的朋友,可能一上來就會急著展示自己公司多厲害。但這是“作者邏輯”,我們應該要用“讀者邏輯”來組織文章。

應該怎麼做呢?我們得從整個行業來分析,先描述市場空缺,有機會再介紹自己。因為投資人會最大限度規避風險,所以會先選行業,再選個體。

按照這個邏輯,你可以這樣寫:

1.寫“項目願景”,你將要做一件什麼大事。可以用一句話高度概括。如馬雲做阿里巴巴,就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黃太極煎餅,就是“打造以煎餅果子為核心的中式時尚快餐連鎖品牌”,而摩拜單車,則是“解決最後一公里的交通痛點”。


2.寫“解決方案”,這部分要說明你做的事業,能否真正解決這個痛點,也就是你的鑰能否打開鎖。

接著,他會想,市場前景如何?這時,你就得展示市場調研結果,包括市場規模、用戶畫像、競品分析等。然後,他會問,為何要投你而不是別人?此刻,你要闡述自己的“核心優勢”,包括行業經驗、核心技術、牛人團隊…


3.發展規劃:當他有感覺,你就得拋出你們的發展規劃了,和投資人一塊“畫餅”,只要投資人感興趣,他就會幫你一起完善盈利模式,設計發展路徑,他們很有經驗。


4.財務分析:最後一步,才告訴他們你們需要多少錢。這跟我們平常做銷售一樣的,不會一上來就報價,而是先把商品的價值展示得淋漓盡致,最後才把價格拋出來。對方就會覺得這是個合理的價格。

我們進入構思的第三步,也就是TCS的S,structure,結構。

在文章中,可以用向下想三層的邏輯來搭建金字塔結構。塔尖是觀點,下面兩層是論據。

例如找投資,塔尖就是“投錢給我們吧”,為什麼?第二層,包括兩方面:因為有市場,因為我們強。市場有多大,你們有多強?到了第三層論述……

像金字塔一樣,一層層解決讀者的疑慮,但是塔尖的觀點始終佔據他的閱讀記憶,接下來的閱讀,他會有意無意把論據跟觀點連接,自己說服自己!

這就是我們職場寫作的TCS構思法。如果按照這個結構來安排文章順序,客戶讀者就會特別舒服,對你的項目會更加青睞。

再補充一點。我們寫完,還有一個步驟:給文章做減法。

在商務寫作中,文章一定要簡潔,該刪除的一定要刪除,要遵守KISS原則:keep it short and simple.句中不能有多餘的詞,段落不能有多餘的句子,文字表達要簡潔,內容提供要詳實。力求用最少的字表達最多的意思!


不會寫作的你,將喪失職場競爭力,我們該如何提升職場寫作能力?

2.職場人如何組織文章結構,讓你的文章價值最大化

我們構思好內容,接下來,我們該如何讓文章價值最大化呢?這就得組織好文章的結構了。

我們可以用SCQA故事邏輯來寫序言:

芭芭拉·明託在《金字塔原理》這本書中提到,文章的序言怎麼寫。寫得好不好,決定讀者接下來會不會看你的文章。

芭芭拉·明託要求我們:用“講故事的邏輯”來寫:

所謂的講故事的邏輯,基本要素是什麼?時間、地點、人物?不,而是起伏,有起伏,才是故事。

所以,你可以根據SCQA模板來構思。

  • S:situation,情境
  • C:conflict,衝突
  • Q:question,問題
  • A:answer,回答

你的那個回答,正好就是你金字塔的塔尖,這樣,讀者就可以順著塔尖往下讀了。

舉個例子,你寫一段論證在公司形成學習氛圍很重要的內容:

(S:situation,情境,讀者都認同)

在公司營造學習氛圍非常重要,員工把學到的內容應用到工作中解決工作問題,對於提高工作效率非常重要,甚至還會涉及到公司的增長。

(C:conflict,衝突,指出了大家認知上的盲區)

然而,學習氛圍的營造關鍵不在於學習什麼內容,而在於學習後的應用。在對比了本公司的A公司和B公司兩個公司後,我發現,個人單獨學習並沒有團隊一起學習效果那麼好,團隊一起學習,然後互相討論,並把它應用到工作中,才是預測公司能否成功最重要的指標。

(Q:question,該怎麼辦?)

當你提出衝突後,客戶心裡就會想知道該如何解決這個衝突,這時候,你就得給他答案了。

(A:answer,回答)

我建議在本公司設置每週下午一次團隊學習,來提高員工的工作技能,提高他們的工作效率。接下來,我分三方面來詳細闡述。

這樣寫,你的文章就清晰明瞭,讀者讀起來,也很容易接受你的觀點。寫文章,就是銷售你的觀點,銷售你覺得很棒的觀點沒用,你必須銷售讀者非常渴望的觀點才有用!

在SCQA中,C衝突是最重要的!


不會寫作的你,將喪失職場競爭力,我們該如何提升職場寫作能力?

如何製造衝突?

我們可以參照《麥肯錫不外流的簡報格式與說服技巧》,裡面講到三種類型:

  • 1.恢復現狀(不利情況已經凸顯,如銷量銳減)
  • 2.預防隱患(新客戶持續增加下去會導致系統癱瘓)
  • 3.追求理想(理想和現實有差距,實現理想就是彌補了差距)

後兩者最能夠打動讀者,有經驗的讀者,則能夠同時使用三個中的兩個,就是你按照我說的來做,既能夠預防隱患,還能追求理想。

  • 4.“反義詞”套路,製造衝突:

這個訣竅更驚豔,可以獲得讀者最大的注意力,怎麼做?推翻或補充讀者已有的認知。

不過,你得先判斷公司文化是challenge文化還是believe文化,如果是challenge,那麼可以用製造衝突的風格,也就是尋找反義詞的套路。

例如,一直以來,大夥都認為是“重要”的,你認為是“次要”的,因為還有比這個更重要的。

個人才華和思維能力比團隊貢獻更重要,你說不重要,更重要的是團隊成員間的溝通模式。

如果是believe文化,製造衝突的方式不是推翻,而是補充,給讀者補充新視角,提醒他一些被忽略的事情,補充新的理解。

例如,大家覺得A任務是當前最“緊急”的事情,你補充道,為了加速A任務,可以把B任務提上日程。

總的來說,讓你的文章更有價值,更能夠引起讀者興趣,就是要製造衝突,讓讀者讀完能夠眼前一亮,這樣,你就成功了!


不會寫作的你,將喪失職場競爭力,我們該如何提升職場寫作能力?

3.職場人如何給你的文章潤色,讓你的文章更有質感和溫度

作家孫頻說:我迷戀語言的質感,如果我寫出來的語言毫無質感沒有美感,我將無法把這個小說繼續寫下去,也就是說我在寫作中將沒有快感,將沒有寫下去的信心。

我們雖然不是作家,但是如果我們寫出來的內容粗糙,也會讓人有逃離的慾望。所以,當你掌握了怎麼定內容、做結構之後,還得學習如何打磨自己的語言質感,你才能用最合適的語言表達方式,把優質的內容傳達給讀者!


不會寫作的你,將喪失職場競爭力,我們該如何提升職場寫作能力?


下面,我給大家分析一下如何打造有質感的語言:

給大家四個方法:


不會寫作的你,將喪失職場競爭力,我們該如何提升職場寫作能力?

  • 1.用數字、事實和細節呈現信息化語言

在職場,我們溝通不能用模糊的形容,要有清晰的數據支撐。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聽懂你在說什麼。

你可以用形容詞,但是必須提供大量的數據支撐,否則,就會成為“假、大、空”的文章。

例如:

你的工作很好,得到同事們一致好評。

你下半年的工作很出色,業績突出,年終被評為15名優秀銷售員的第3名。

顯然,後面那句更具體,說服力更強,跟人聊起來也更有底氣。

我們要知道,好東西不怕具體,只有那些虛的,難以拿出手的東西,才會用抽象的概念來描述。

讀者可以通過描述來了解你的東西是否有競爭力。

如這杯咖啡很提神,

這杯咖啡早上喝了,晚上工作到12點都不困

上面兩句話,明顯後一句更具有說服力。

在職場中,描述清晰,比描述優美更重要!所以,多在文章添加數字、事實、細節來呈現信息化語言。


不會寫作的你,將喪失職場競爭力,我們該如何提升職場寫作能力?

  • 2.用類比法和詮釋法明確抽象概念

我們都不喜歡抽象的概念,因為很多讀者都不像我們那樣專業,他們不理解你所說的概念,那樣溝通就大打折扣了。那麼,該如何做呢?我們可以用“類比法”和“詮釋法”把話說透。

類比,可以讓架起從無知到有知的橋樑。

例如,你講教育,你可以把它比作一副眼鏡,在受到教育前,你的世界是模糊的,就像你沒戴眼鏡看到的景象,受到教育後,你的世界是清晰的,恰如你戴上眼鏡時。

所有聰明的作者都非常善用類比!

接下來是詮釋法,對於文章關鍵詞,你可以用你的理解把它展開寫。

我們需要情商高的候選人。

我們需要候選人具備與他人達成共贏局面的能力。

後面一句,就是對前面那句的詮釋,更具體,更深入。

在《風格的感覺》有一句話:

對於有文化的讀者,讀到清脆的句子、吸引人的隱喻、俏皮的旁白、優雅的轉折,可謂生活中的一大樂趣。

所以,多用類比和詮釋,你的文章質感會更好。


不會寫作的你,將喪失職場競爭力,我們該如何提升職場寫作能力?

  • 3.向前挖原因,展示邏輯

在職場溝通,想要贏得信任,需要靠思想和邏輯,不需複雜的論證,只需簡單的因果,就可以贏得讀者的信任。

例如:

上架商品數量減少了10%,每款商品的線上被瀏覽時間總長增加了25%。

隨著上架商品數量減少10%,每款商品的線上被瀏覽時間總長增加了25%。

上架商品數量減少10%,而每款商品的線上被瀏覽時間總長增加了25%,這說明深度瀏覽的用戶數量呈現上升趨勢。

第二句話增加了時間關係,第三句話則讓他們建立邏輯關係,哪怕不是很對,但是總比簡單的羅列事實更讓讀者滿意!

既有超越讀者認知的因果關係,又有準確的數字,這就是有質感的文字!


不會寫作的你,將喪失職場競爭力,我們該如何提升職場寫作能力?

  • 4.後給指南,不寫雞湯

雞湯,就是空談戰略、方向和美好而願望。

馬雲和任正非對此,都深惡痛絕,

他們一個說:“誰過來和我談戰略,能滾多遠滾多遠。”一個表示:“來一個,開一個。”

雞湯語言,隨便可以寫一大堆,對讀者沒有多大幫助!

指南則不一樣,可以讓人深入思考,非常有指導意義!

例如:

我們要抓住客戶需求,提高客戶滿意度,以積累更多忠實用戶。(雞湯)

我們要通過客服聊天記錄、客戶評價分析客戶利益點。要擺脫依賴於簡單的文本挖掘軟件。建議組織5~7人來專業運營,記錄下客戶的評價和聊天記錄提到的問題,並針對性解決。(指南)

所以,總的來說,打造語言質感,讓文章可讀性更強,可以用以下四種方法:

  • 1.用數字、事實和細節呈現信息化語言
  • 2.用類比法和詮釋法明確抽象概念
  • 3.向前挖原因,展示邏輯
  • 4.後給指南,不寫雞湯


不會寫作的你,將喪失職場競爭力,我們該如何提升職場寫作能力?

還有,該如何打造語言的“溫度”呢?

我們文章寫出來,如果是冷冰冰的,跟規章制度一樣,別人看兩下就困了,我們還得增加溫度,才能夠讓文章更有穿透力。

亞里士多德在幾千年就提出溝通三要素:

  • Ethos:人格,你的人格魅力、信用指數
  • Logos:邏輯,曉之以理
  • Pathos:情感,動之以情,就是你的文章不僅要調動讀者認知,還要調動他的情緒

寫文章,其本質也是溝通,離不開著三要素。

如何調動?教你三個方法:


不會寫作的你,將喪失職場競爭力,我們該如何提升職場寫作能力?

  • 1.避免用負面詞彙,只寫“可以做,應該做”

例如,

尼克松辭任美國總統,他發表的所有言論中,“I am not a crook”(我不是騙子)

這一句流傳下來。還有這句“我沒有和那個女人發生性關係”,非常經典。

兩句話都是否定句,人們就認為他是個大騙子,負心漢,記憶猶新。

如果用正面的話,就更有效:

我一直捍衛美國的司法公正。

我始終如一地對家庭忠貞。

同樣,你想拒絕老闆的加班要求,

你可以說:

老闆,我最近太累了,這周不想加班。(否定句)

你也可以說:

老闆,我這周晚上有點事情,可以下週再加班嗎?(正面商量語氣,更能讓人接受)


不會寫作的你,將喪失職場競爭力,我們該如何提升職場寫作能力?

  • 2.構建三明治,應對尷尬和負面

在傳遞壞消息時候,構建一個三明治。

壞消息就像辣豆腐,直接吃,很嗆人,如果夾兩塊香噴噴的麵包,就非常好吃了,也更容易讓人接受。

例如

很遺憾通知你,我們找到更好的合作上了,我們下次有機會再合作。


很榮幸通知你,之前與你合作很愉快,你們一直都按時供貨,但由於我們業務快速拓展,需要找一家全國都有網絡的供應商,所以,我們合作終止。如果情況有變,我們會第一時間告訴您。

後面那段,明顯就比前面那段更容易讓人接受,寫作跟口頭溝通相比,更需要同理心,你要寫出讀者想看的內容,才能讓他更容易接受。


不會寫作的你,將喪失職場競爭力,我們該如何提升職場寫作能力?

  • 3.用“潤滑劑”語句給文章上雙保險

所謂的“潤滑劑”語句,就是對讀者表示充分認可的句子。

舉個例子,假設你的領導兩年前推一條產品線,說一定會掙大錢,結果,這兩年來虧得一塌糊塗。作為下屬,你建議領導取消這條產品線。

這件事是不是很難辦,領導肯定很猶豫:

因為已經對它投入好幾百萬。

取消該產品會讓領導顯得意志薄弱、優柔寡斷。

領導支出,銷售額下降可能跟5月份的天氣潮溼有關。

領導還說了,銷售額已經比1月份提高了20%。

我們來分析領導內心想說的話:

他不想聽到別人告訴他做錯了。

他只會記住那些能夠支持他繼續開工的統計數據。

不想跟下級辯論對錯。

不想讓自己覺得浪費了時間和金錢。

透過這些心理活動,我們應該清楚人們為什麼會在面對確鑿證據後,依然堅持自己原有的關電腦,甚至對證據不合邏輯地扭曲了。

這是大腦在鼓勵我們:堅持自己的信念。在人類進化歷程中,“堅持”這個動作,與“放棄”相比,是美德。

我們可以利用這種堅持一致性的美德,充分獲得讀者的認可,在這個基礎上去說服他。

以上就是加潤滑劑的理論依據。按照這個依據,我們可以潤滑一下上面的語句:

管理層當初的判斷並沒有錯,只是現在情況有所改變。

過去兩年積累的經驗和客戶,可以直接用在新的產品開發上。

在事態改變之前,過去的選擇是最優的。

如果您現在果斷取消這條產品線的話,會節省……

讀著這些句子,哪怕最強硬的讀者,也會動容,對你的文章過目不忘,這時,你就成功了!

總的來說,想要打造語言“溫度”,你可以按照以下三點原則來執行:

  • 1.避免用負面詞彙,只寫“可以做,應該做”
  • 2.構建三明治,應對尷尬和負面
  • 3.用“潤滑劑”語句給文章上雙保險


不會寫作的你,將喪失職場競爭力,我們該如何提升職場寫作能力?

最後總結一下,我們談了3點:

1.職場人如何鍛鍊寫作能力,讓寫作成為日常習慣,可以用TCS思考法,先想再寫,然後再刪,我們就可以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了。

2.職場人如何組織文章結構,讓你的文章價值最大化。我們可以用SCQA故事邏輯來組織文章,如寫序言,你只有把故事寫好,讀者才會願意看下去,只有讀者接受你的內容,你的文章價值才能最大化,其中SCQA中的C,conflict(衝突),是最重要的。

3.職場人如何給你的文章潤色,讓你的文章更有質感和溫度。

要讓你的文章有質感,有四個方法:

  • 1.用數字、事實和細節呈現信息化語言
  • 2.用類比法和詮釋法明確抽象概念
  • 3.向前挖原因,展示邏輯
  • 4.後給指南,不寫雞湯。

讓文章有溫度,有3個方法:

  • 1.避免負面詞彙,只寫“可以做,應該做”。
  • 2.構建三明治,應對尷尬和負面
  • 3.用“潤滑劑”語句給文章上雙保險。

希望你看完這篇文章,能夠運用到自己的職場寫作中,寫出職場影響力,贏得更多職場升職加薪的機會!

  • 我是李思維,策劃天使弟子,棄醫從文作者,寫作愛好者。
  • 專注培養利他思維,分享個人成長和職場乾貨。
  • 關注,一起提升思維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