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没有银行,古代官员怎样领到工资?

韩天恒


古代官员如何领工资,别的朝代不知道,清朝的倒是大致清楚,清朝的俸禄分为正俸和饷银,正俸就是正常的工资,根据级别不同发俸银和俸米,饷银就是养廉银了,从雍正开始给各级官员的额外补贴,数额是根据地区官员品级和职位繁简来发放的。

图为清朝铜钱,单位文,乾隆鼎盛时1两银子可换1000文铜钱,清中后期后,1两银子可涨到5000文铜钱。

正俸是每年发两次,春季,一般是正月二十号为限,秋季,一般是七月二十号为限,在京衙门到户部领取后,再行分发,地方的由省衙门到京户部总领后,由州府派人到督抚领取,县衙再派人到州府领取,每个地方衙门都有户房,所以领钱的差事一般由户房的人办理,这叫统一领取,逐级分发。

雍正画像。

饷银的发放与正俸不同,本来明朝的俸禄就很低了,谁料清朝的官员俸禄更低,老实的低级官员填饱肚子都是问题,鉴于这种情况,雍正皇帝发明了养廉银制度。清朝老百姓交税,必须把手里的铜钱换成银子,交上去碎银子,各级衙门再把碎银子熔化铸成统一规格的银锭,再上交国库,这样方便清点查验,这碎银子熔化成银锭,中间肯定有损耗,这个损耗称为“火耗”,而火耗也由百姓承担。

图为清朝官银,各地税收统一铸成,民间私用是杀头大罪,由朝廷根据需要熔化后铸成普通银两在市面流通。

假如一户百姓交税银一两,火耗可能是三钱,那这户百姓要交银一两三钱,这叫“火耗归公”,而雍正的养廉银制度,就是把火耗归公的钱,拿出一部分,发给各级官员,用以补贴之用,美其名曰“养廉”,养廉银的数额不是根据品级来定的,而是根据地区富庶、官员职位繁简、品级高低等多方面定的,所以养廉银每个地方都不同,不可能由全由户部统一发,于是养廉银由各地督抚逐级发放,比正俸发放要灵活。


图文绘历史


工资,是大多数人最关心的问题。尤其是最近,由于我国受到疫情的影响,使得许多企业都无法正常运转。即使是那些勉强复工的企业,其工资水平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也使得工资这个话题被多次提及。

而我国的工资历史其实历史悠久,最久甚至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当然,由于篇幅的关系,本文不可能将整个工资的历史都介绍一遍,所以我就着重介绍一下汉朝官员的工资体系。通过介绍汉朝官员的工资体系,让大家了解一下当时的工资体系和现如今有何不同。

一上任就是正式工?别想了,先过试用期再说

现如今,我们新入职一家公司,短期内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先过了试用期。这个试用期有长有短,正常的公司一般是三个月,比较坑的公司则有可能是六个月。然而无论是三个月还是六个月,在汉朝的试用期面前,都是小意思。因为汉朝的试用期乃是一个月。

汉代官员在刚刚走马上任之时,都需要“试守”,也就是所谓的试用期,其期限一般是一年。在这一年里,你拿不到全额的工资,只能拿到比你相应职位低上一级的试用期工资,俗称“比秩”。比如赵广汉任京兆尹之时,在这个位置上干了一年才获得正式任命,拿到正式工工资,在此之前,他拿的只是试用期工资。

什么?你问我试用期没过怎么办?干活不积极,当然是被辞退了,还想着混吃等死嘛。

不同职位的工资差距大吗?差距挺大的,高官厚禄,低官薄禄

现如今,在一个公司员工当中,最底层的员工其工资肯定是最低的。随着员工等级的不断,其工资增长幅度也是越来越大。而在汉代,这一规则同样适用。

汉代的官员工资差距如此之大,其实和周代的工资体系密不可分。我们都知道,周代是奴隶制度,是一种以贵族为主体的制度。同样的,其工资发放对象也是贵族。

周代的贵族工资分为四大类:君、卿、大夫、士。士又分为上、中、下三等。其中君是卿的十倍,卿是大夫的四倍,大夫是上士的二倍,上士是中士的二倍,中士是下士的二倍。

而汉代的工资体系与周代相比,有过之无不及。

比如汉武帝时期,公孙弘曾经出任宰相。而宰相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职位,其工资水平应该是最高的那一批人。可是公孙弘的日子却并不好过,他每餐只吃一种荤菜和粗米饭,盖的被子也只是粗布做的。于是,顺理成章的,他被人弹劾了。弹劾的理由无非就是公孙弘的工资这么高,吃穿却如此之差,是不可能的事情。唯一的解释就是公孙弘沽名钓誉,想要收买人心。连勤俭一点都能成为别人弹劾的理由,足可见汉代高级官员的工资有多高了。

与之相对的,则是汉代低级官员的薄禄。汉宣帝时期,各地推举廉吏。汉宣帝就直接下旨,让各地不要再把高级官员的名单拿上来了,要拿也只能那些低级官员的名单。因为高级官员的工资本来就有很高了,如果再不廉洁,那就是大罪了。

这句话其实透露出一个信息,这个信息不是针对高级官员的,而是针对低级官员的。那就是高级官员因为工资高,所以是不允许贪污的;而低级官员由于工资低,所以允许适当的贪污,至于那些不贪污的,就可以成为全国模范官员了。

这个信息本身也说明了这些低级官员工资有多低,就连皇帝都忍不住同情他们了。

遇到天灾人祸怎么办?还能咋办,全体降薪呗

古代的经济结构比较单一,基本上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因此,一旦遇到天灾人祸,国家粮食产量下降,税收不足,那么官员工资下降就成为了必然的事情。

比如此前巴基斯坦的蝗灾,现在还在持续的肺炎疫情,这在古代都属于天灾。蝗灾会造成粮食受损,疫情则会造成人口的减少。这两种情况,都会造成粮食的减产。

至于人祸,这在古代,莫过于战争了。战争,是十分消耗粮食的一件事情。每十份的粮食,可能大部分都会被运粮部队所消耗,能够成功运送到目的地的粮食,十不存一。

因此,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都会极具的消耗国内的粮食储存。而古代粮食是一个国家立国之本,多少次朝代更替,农民起义,都是因为粮食不足引起的。

是以,对全体员工进行降薪操作就成为了必然。

结束语

汉朝官员的工资体系和现在有什么不一样吗?大体上将,是差不多的。同样有试用期,同样有工资差异,公司(国家)遇到困难同样会降薪。


小云轩谈史


这是我根据自己的所学的历史书上所总结的一部分

若有不能理解的地方大家可以评论下来,在次谢谢大家能支持我

从古代到现在人们工作都是为了挣钱,而工资是一个人辛苦劳动的价值体现,也是我们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现在的人们都是通过工资卡来领取工资的,但古代的官员领取工资有的是按年发放工资的,一年只领取一次。还有些时候通常都是以银两或者粮食的方式发放的。

在古代的官员领工资不一定是通过支付方式领取,而是有自己的方式。在古代时候国家有自己的国库相当于我们现代的银行,在古代有些时期是按年发放工资的,一年只领取一次。而在有些时期通常都是以银两或者粮食的方式发放的。但古代后期就不再有发放粮食和金银这种方式了,而是给他们划分土地,每年地里收成的多少就是他们官员的工资,而朝廷会让他们雇一些普通的百姓进行种植每年的粮食收成就是他们当时的工资。

再到后来,就改革成半年发一次工资了,当国家经济还不错的时候,除了金银和粮食还会给官员发放一些绢帛。而绢帛是和金银是一样的价格,也可以用来购买粮食和物品。到了后期,经济高度发展,出现了交子,后来人们就把这些交子演变成了银票,官员领取工资就非常方便了。他们不仅可以领到粮食还有赏赐的稀奇物件,同时这些官员也会有相对应的生活补贴,所以古代官员工资待遇是非常不错的。

古代官员的工资是由俸禄和食禄组成,品阶高的直接去户部领,品阶低的去对应的财政衙门领取。所以古代的官员对于领取工资是有很多方法的。





历史文学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达,现在我们领取工资的方式越来越方便了。除了银行卡之外,很多地方也流行电子支付转账。但是在古代的时候,那些政府官员他们应该如何领取自己的工资呢?

一、首先,工资不一定是钱

郡县制推行后,皇帝会向各地派出办事机构,作为对地方行政的监督,这些监督机构在旅行监察职责的同时,也充当着办事处的作用。官员在领取俸禄时,就需要到这些办事处领取折实,相当于粮票等凭证。

在《唐六典》等书中有记载:京朝官的禄米、布帛等,由司农寺属下的太仓署负责发放,地方官员的禄米、布帛,由各州郡仓曹负责发放。发放时间是半年一给,一年两次。

宋朝,官俸的领取凭证称"券历",内含各种以实物形式发给的补贴,通称"给券",具体名目有馆券、驿券、仓券等区分,均由持券者到指定地点领取。

明代官俸折实的花样特别多,总是受禄者吃亏,明朝郑和下西洋后,国库中堆积着大量西洋带回的香料胡椒等物品,一度作为官员的俸禄进行发放。

每个朝代用不同的方法去代替俸禄,而俸禄都是当地政府的财政发,不需要中央来调配。

二、用专门的机构

古代也同现在一样,有专门的机构去发放政府官员的工资。这样的机构,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每个月根据官员的工资条和业绩等等来给官员分发粮食。至于分发粮食的规则,则是根据当时你领取工资时的官位高低来给你发。

宋朝的时候,随着交子、会子的出现。逐渐朝廷就不再是开始像以前一样发俸禄了,而是直接给当地的官员分发银票。让他们自己去当地的钱庄里面兑化成真金白银。这样子一来,有些朝廷官员就无法凭借着自己的身份来抬高自己卖粮食价钱,避免了一些小地方的物价被抬高的现象。








青峰酒史


虽然古代没有银行,但是依然不耽误官员工资的发放。古代除了国家有国库外,地方上也有国库,自然官员就不用千里迢迢跑到中央领工资了。

其实古人很聪明,给官员们发放工资的方式也有很多,并且发放的方式也是随着朝代变更、时间发展而不断改变的。但不论怎么变化,古代官员的工资主要有这几种来源:土地收入、实物收入,钱财收入。

土地收入

古代官员是什么时候开始有工资了呢?据史书记载,我国最早的工资诞生于西周时期,当然,那时也不叫工资,应该是叫俸禄。

西周时期,为了维护统治秩序,周天子开始大规模实行分封制,把土地和人民分给宗族子弟、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成为诸侯王。

诸侯王在自己的封国内权势很大,可以征收赋税,也可以组建军队,还可以王位世袭,俨然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小国家。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些诸侯王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要承担一定的义务:他们要听从周天子的命令,要定期朝觐,还要为周天子提供军赋和力疫。

诸侯王又把土地和人民进行分封,于是就产生了卿大夫。就这样,周朝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的等级格局,而诸侯、卿大夫、士就是周朝的官员了。

这些官员的工资,也就是俸禄怎么来呢?原来啊,

这些官员有广阔的土地,又有许多奴隶帮他们干活,田地里的收成就是他们的俸禄。可以说,他们的俸禄主要来自各自领地的收入,这些领地通常被称为食邑。这便是中国最早的工资啦。

此后,有许多朝代也采取类似的制度,比如西晋时,皇帝也是给官员们一块土地,官员们让家丁帮忙耕种,所得的收成,就是自己的工资。唐朝也有“职分田”,官员把田地租给佃户耕种,到时只管收租就行。

实物收入

古代发放工资的另一种方式便是发放实物了。汉朝官员的俸禄一年一发,所以叫做“年俸”。他们的工资通常以粮食来结算。

唐朝发放的实物里,主要有绢帛。

钱财收入

到了汉朝,又增加了一种官员工资的发放方式,那就是发放金银。这属于钱财收入。

宋朝产生了一种纸币叫做交子。这在中国古代可是了不起的发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当时的生活方式。这又是极其大变化的一个朝代,学过历史的都知道当时发明了一种纸币叫做交子,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当时的生活方式。

明清延续了宋朝的方式,所有俸禄形式都是发放纸币,但是当时的物价特别高,纸币贬值特别快,因此在当时官员特别清贫,还不到商人的生活水平,于是到了明朝和清朝就很多贪官污吏的出现了。


小江侃文史


古代官府究竟是怎么发自己的官员工资的,这个嘛可能出乎他的意料,其实对于古代官员来讲,最头疼的就是收着工资。

我们现在简单了,比如说企业往工资卡里面打上工资,然后生成工资条,大家一查手机基本上就知道这个月领了多少工资?这工资的组成有极影是什么样子的。

但是在古代其实领工资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可能中央的官员没有这方面担心,毕竟国库就在自家边儿上,作为你的老板,也就是当今的皇帝,发这个工资的时候不会说欠你的钱。

所以在古代的京城里面,发工资的时候通常来讲就是粮食加钱,一般来讲各占其半,因为古代把粮食也是一种硬通货,有粮食吃,那你的日子才过得好,所以古代的时候他就会发现,说到官职通常都会按照粮食联系在一起,比如说2000石的官制!

但是这些官员是幸运的,他们领工资的时候不需要担心工资到底领不领得到,可对于那些偏远地方的地方官来讲,他们领工资才是一件特别麻烦的事情。

对于古代的这些官员来讲,领到的工资不仅质量低,而且还五花八门,有的时候缺斤少两车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这些地方地理位置比较偏远,中央很难顾全这些地区的官员的工资,所以为了方便给他们发工资,一般来讲都会设立一个临时的据点,这个据点呢,其实离当时关到了驿站比较近,这个地方一般来讲囤积着大量的货物,而这些货物,成分比较复杂,有的的是中央下放下来的,也有一些就是地方上面直接收上来的货物,按照比例,(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以及这些东西的使用的条件将那么分成多批次的,其中有一部分就是用来抵消官员工资的。

没错,官员的工资必须要跑到这些地方,拿着朝廷发给他们的通文,也是作为一种工资条从这地方换取相应的工资,当然由于这些地方比较偏远,所以工资的也是五花八门,有的呢是粮食,有的时候是钱能够领到这两样的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真正比较尴尬的是领到那些稀奇古怪从地方上面克扣上面的税款,这些税款呢,其实是按照商品的货物总量,比如说十份里面抽取一份或者12份里面抽取一份,这把概率抽上来的税收这些东西呢也是可以作为一种物品,官府在拿到这些物品以后,会进行低价贱卖来获取钱粮,而如果,政府官员恰巧要发工资,而这些东西都还没换成钱粮的时候,就会按照价值折算给这些官员。

也就是说这些地方官能够拿到东西,不仅局限于粮食和钱,有的时候还有可能是布匹,有的时候有可能是茶叶,更多的时候可能就是五花八门,各种各样的,比如说肉,蚕丝,各种各样的农作物?总是能够有什么,就发什么,如果说这个地方真的很穷,什么东西都拿不出手,那就只能打欠条了。

这也就造成了一定时间里面很多封建政府都极力的推崇,就是地方上面收藏的税款,你自己留下来一部分就不要上报给中央了,这些税款就当做是你们工资了。

但是到了清朝以后,这个事情就立刻被终止了,为什么雍正提出火耗归公,也就是原先我地方上面预留给你们,作为地方官员一种奖励的钱我全部回收了,现在所有的钱全部归中央调配,这也就造成了清朝的官员其实领到的工资全都是钱,当然这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进步的象征吗?起码不需要像以前那样拿到一大堆乱七八糟没有用的东西,最后都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而且不仅可以从中央拿到钱,还可以从地方官员下级官员获得一定的钱,也就是所谓的冰晶和碳敬。

总体而言,古代官员领工资呢,对于某些地方官员来讲确实是一个比较苦的差事,即便如此,也有人削尖了脑袋想往里面钻。


漩涡鸣人yy


现在的人们都是通过工资卡来领取工资的,但古代的官员领取工资有的是按年发放工资的,一年只领取一次。还有些时候通常都是以银两或者粮食的方式发放的。在古代的官员领工资不一定是通过支付方式领取,而是有自己的方式。在古代时候国家有自己的国库相当于我们现代的银行,在古代有些时期是按年发放工资的,一年只领取一次。而在有些时期通常都是以银两或者粮食的方式发放的。但古代后期就不再有发放粮食和金银这种方式了,而是给他们划分土地,每年地里收成的多少就是他们官员的工资,而朝廷会让他们雇一些普通的百姓进行种植每年的粮食收成就是他们当时的工资。再到后来,就改革成半年发一次工资了,当国家经济还不错的时候,除了金银和粮食还会给官员发放一些绢帛。而绢帛是和金银是一样的价格,也可以用来购买粮食和物品。到了后期,经济高度发展,出现了交子,后来人们就把这些交子演变成了银票,官员领取工资就非常方便了。他们不仅可以领到粮食还有赏赐的稀奇物件,同时这些官员也会有相对应的生活补贴,所以古代官员工资待遇是非常不错的。


行走滴水滴


京城官员的俸禄,是在户部进行领取,也是经由户部主事进行核对发放。高级官员一般都是由仆人赶着大车去户部领取,有时一辆车都不一定能装得下。而一些小官,尤其在明朝,六品以下官员一般都自己去户部领取。并不是他们的俸禄不多,主要是能领到的东西实在是不多,因为明朝官员不仅俸禄最低,而且长期被拖欠。

那么不在京城做官的官员在什么地方领取俸禄呢?主要是在地方仓库领取。中国古代所谓“皇权不下县”,其实是说领取俸禄的官员就到县一级。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只有县一级才有仓库,宋朝之前县一级设有司仓。宋朝时期一般有提举常平司的属官逐级进行发放。到了明朝,则由藩司(布政使)的属官进行逐级发放,最终汇总到藩库进行核算。

所以,一般边远地方在清朝之前都是设土官,土官的俸禄就是由自己当地税赋,上缴一部分给藩库,剩下就是自己的俸禄。清朝改土归流之后就直接归由藩司进行核对发放。


小安zzz


许多人都期待月初,在月初都会发工资,但是很多人有一个疑问,古代没有银行他们的官员是怎么发工资的呢。首先古代不是没有银行,古代的银行叫钱庄,而官员领取的工资也不叫工资,叫俸禄。

官员领俸禄的地点是固定的,对于比较大的京城的官来说就是户部,对于外地的和小点的官员,则是各个县级朝廷开办的财政,比如各级官府存放钱粮的仓库。每个地方都会有朝廷开办的财政口,官员开会的时候管理财政的的人员会给大家发领体禄的凭证,比如收据什么的,然后官员自己去取。古代的货币是金银,而且发的俸禄也不只是金银,还有粮食布匹之类的。每个朝代有每个朝代的发放俸禄的形式,发放的多少也不一定,发的俸禄最多的就是宋朝,以包拯举例,他一年的俸禄换算成人民币有一千多万,可见官员的工资有多高。

到了发俸禄的日子,官大的人带着几个家里的仆人,推着车去户部。官小的人就带着一个人,推着辆车。再小点的人,就带一个人,不用带车都。像陶渊明那种五斗米的人,连人都不用带,自己去就行了,因为有可能也就请不起人。历史上以富强出名的盛唐时期,官员们都会收到朝廷发放的金子银两,还有粮食布匹之类的。

再早一些,汉朝的时候,还会发放一些相当于早些年的粮票的,可以用来换相应的东西。这一招可是历史悠久,就算是放到现在,有些单位逢年过节也会发放代金券。


人文历史经典传奇


在秦朝的时候则是发放着粮食,那个年代里粮食的价值更高,所以官员们只要饮食有保证就行,在其他的需求上并不是很大。到了西晋的时候才有了分田的概念,官员们可以凭着自己的等级获得农田。

到了唐代的时候,官员享受到的福利就非常高了。如果是一品大官、二品外官的话可以获得12公顷的农田,8品小官、9品外官可以获得2公顷50亩的农田。到了后期官员们还能够获得一笔谷物奖励,如一品可获得700石、9九品可获得50石的谷物。再到贞观年间就可以领取到货币奖励,那时候还的一品大官可获得6800文、9品小官可获得1300文的奖励。到了后来奖励主要还是外官更多一些,这样有利于地方的稳定和官员的积极性,确保他们更卖力的开展地方建设。

当然到了宋代的时候薪水为历朝之最,大家都知道宋代本身的经济实力就非常的强,那时候的GDP可是遥遥领先世界各国,在经济上有着举足轻重的荣耀时刻。那时候的月薪最高已经达到了40万文,已经超越了其他朝代的2-10倍。那时候不仅有薪水供应,同时还会享受着其他的福利,生活上非常的奢侈。

一品大官可获得12万文的薪水,也可以领取150石的谷物,并且还能享受到布、罗、绵等等。9品的小官,可以领取8000文的薪水,以及5石的谷物和12两的绵。当然除了以上这些福利,官员们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可以尽数享受,就连家中佣人的衣食住行都会有国家进行补助。

那时候发放这些俸禄自然是有特定机构的,在各地都会有分支存在,确保粮食等能够一层层的分摊下去,这样就可以定期领取。而官员则可以定期在指点的地点领取这些福利,当然不同的地方名称不同,其实功能上还是和今天的银行相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