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搞笑卻真實存在的事情?

不才講史


歷史上五花八門的事情層出不窮,最有趣的當屬鄭和下西洋帶回的“麒麟獸”,麒麟是我國神話故事裡的上古神獸,世人對它非常向往,希望能一暏其真容,但沒有人見過麒麟到底長什麼樣子。

當初朱元璋一心想讓自己的孫子朱允炆登上皇位,為了朱允炆未來的皇帝之路走的平坦,不惜大開殺戒。可這個孫子實在不是當皇帝的料,登基沒幾天就把朱元璋不可削藩的囑託忘到九宵雲外,把自己推上了不歸路。

朱允炆的一系列動作給了朱棣可趁之機,朱棣本就不是一般的人,他繼承了朱元璋的殺伐決斷,一舉攻進京都,火燒皇宮,把朱允炆趕下了臺。

朱允炆卻生不見人,死不見屍,侍衛們經過嚴密的檢查,始終沒有找到朱允炆的屍首,只能一口咬定朱允炆已被燒死,這讓疑心重的朱棣很不踏實。

國內找不到,就去國外找,朱棣派出了自己的三寶太監鄭和開始了浩浩蕩蕩的西洋之行。明朝的船隊是歷史上最具規模的,這是朱元璋借鑑了陳友諒造船的方法,打造了一支前無古人的“遠洋艦隊”。

當初朱元璋和陳友諒進行水戰,陳友諒的船隊氣魂雄偉,朱元璋差點被陳友諒打得落花流水。但天意不可違,朱元璋雖處劣勢卻最終還是打敗了陳友諒,建立了大明朝。

自此之後,明朝的船隻造的又大又有氣勢,有幾層樓那麼高,使我國造船技術有了極大的提高。

鄭和就是帶領著這樣的船隊四下西洋,大海撈針般尋找著朱允炆的下落。

前三次都沒有什麼進展,但鄭和下西洋卻在另一方面促進了明朝與西洋國家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使更多的國家知道在大洋彼岸還有這樣一個了不起的國家。

鄭和第四次下西洋帶回神獸

永樂七年,鄭和帶領船隊開始了第四次下西洋,這一次他們來到了遙遠的東非,這也許是當時國人走的最遠的地方。

在這個一眼望去黑黢黢一片的國家,鄭和斬釘截鐵地相信朱允炆絕不會生活在這裡,他失望地以為自己這次又是一無所獲。

正當他心情極度沮喪之時,眼前突然一亮,他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不相信眼前發生的一切,這一定不是真的,他把眼睛揉了又揉。

他沒有看錯,眼前出現的這個脖子長長,身上帶有花紋,短角、牛尾、鹿身的傢伙妥妥的就是古書上記載的麒麟神獸啊。

鄭和的心裡樂開了花,這真是皇天不負苦心人,想我鄭和不辭辛勞四下南洋,歷盡千辛萬苦,死裡逃生,雖沒有找到朱允炆,可找到了麒麟神獸,不枉這麼多年的辛苦啊。

於是鄭和一不做二不休,把這辛苦得來的“神獸”用明朝的大船運回了京都。

此時的京都早已經是人聲鼎沸,消息早已傳遍大街小巷,“三寶太監找到了神獸”。

皇上朱棣更是喜笑顏開,神獸降臨明朝,這是國運鼎盛的標誌,同時也藉此堵住了悠悠之口,誰說朱棣的皇位是搶來的,這明明就是大勢所趨,是上天的安排。

歷史一定要記錄下這神聖的時刻,永樂帝命宮廷畫師們畫了一幅《瑞應麒麟圖》,他要讓後人知道明朝曾是多麼的了不起,歷史上也只有他永樂帝真正見過“麒麟”的樣子。

幸好朱棣讓人畫了畫像,不然我們還真無法得知鄭和帶回的到底是什麼。

現在把如果把這畫像給小孩子看,他們都知道上面畫的是什麼,那明明就是東非的長頸鹿啊。永樂帝若知道他們當時鬧了這麼一出笑話,不知道是否會羞愧的從土裡蹦出來去驗驗“神獸”的真身。

其實這也怨不得朱棣和鄭和,當時的資訊不發達,世界之大,他們沒見過的東西太多了,對外界又充滿了好奇和猜想。皇帝認為自己是天之子,渴望所做的一切能得到上天的肯定,若能有神獸降臨,便可預示著國運昌盛,更是上天對自己的認可。如此種種,鬧出這樣的笑話也是情有可原了。(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