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懷孕期間出現泌尿系感染該怎麼辦?

泌尿系感染是妊娠婦女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妊娠期泌尿系感染的發生率為4%~7%,其發生率與處於性生活活動期的非妊娠婦女無差別。在懷孕婦女中,約有 1%~4% 患有下尿路感染,約 0.5%~2% 患有上尿路感染(腎盂腎炎)。

妊娠期泌尿系感染是懷孕婦女非產科相關性入院的最常見原因。未經治療的泌尿系感染可能導致早產、膿毒血癥、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徵、甚至死亡。

懷孕期間出現泌尿系感染該怎麼辦?

妊娠婦女易發生泌尿系感染的原因主要包括:

①雌激素、孕激素增多,以及增大的子宮的壓迫,使腎盂、腎盞和輸尿管擴張,導致尿瀦留,利於細菌的滋生;

②妊娠期腎臟處於高灌注和高濾過狀態,葡萄糖的過濾也相應增多,當葡萄糖的重吸收不能相應增加時,即出現糖尿,約有15%的妊娠期婦女有糖尿,尿中葡萄糖為細菌生長提供了有利生存條件;

③妊娠期平滑肌鬆弛導致膀胱輸尿管尿液反流增加。

妊娠期泌尿系感染主要包括無症狀菌尿,急性膀胱炎和急性腎盂腎炎。妊娠期急性腎盂腎炎有的會很嚴重,約有15%的腎盂腎炎會併發菌血症,而且孕婦較未孕婦女易遭受細菌內毒素的損害發生敗血症、中毒性休克,以及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徵,危及母胎安全;急性腎盂腎炎在非妊娠期一般不影響腎功能,而妊娠期急性腎盂腎炎可引起一過性腎小球濾過率下降。遇到難治的泌尿系感染,還要警惕腎皮質壞死和腎周圍囊腫的可能。

懷孕期間出現泌尿系感染該怎麼辦?

由於無症狀菌尿的妊娠婦女有25%-40%會發生膀胱炎或腎盂腎炎,以及25%~30%分娩後可能發生症狀性尿路感染,故建議妊娠婦女常規進行尿培養,發現菌尿者及時進行治療。推薦選用敏感抗生素治療2周,然後要繼續監測菌尿是否復發。妊娠期急性膀胱炎可用敏感抗生素治療2周;妊娠期急性腎盂腎炎治療應積極,建議住院治療,根據尿培養及藥敏結果選用對胎兒無影響的抗生素治療,大多數患者在48-72小時內退熱,通常治療3-6周,停藥後3-7日建議再次行尿培養,如復發及時給予治療。

抗菌藥物的選擇要慎重,既要保證療效,又要同時考慮對母體及胎兒的安全性。可應用的藥物包括:青黴素類和頭孢菌素類,紅黴素和林可黴素類等,其中首選氨苄西林。禁止使用的藥物包括:四環素類和氯黴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