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1 他從一無所有到身家超200億,捐贈超80億做慈善事業!

創業者想要有所突破,不只是吃苦耐勞的低頭工作,不只是要有徵服困難的決心的和勇氣。

更需要一雙看穿市場的慧眼,發現別人發現不了的商機,先人一步。

現在提起他,南派人個個都讚不絕口。

這個中年人有著多重身份,最讓人稱奇的是他的低調,更有成為說,他是因低調而傳奇。

他從一無所有到身家超200億,捐贈超80億做慈善事業!

陳發樹,1961年10月25日生,福建泉州市安溪縣人,中國著名企業家,新華都實業集團創辦人及董事長、武夷山旅遊股份副董事長、紫金礦業董事、北京大學名譽校董。

從木材生意到百貨零售

1982年,陳發樹從安溪坐上一輛滿載木料的貨車來到廈門。返回後,他坐公交車去了一趟廈門,很快就和一家公司簽訂了一份運送木材的合同書,兩車木頭賺了1000多元。先是汽車運,再是火車託運,到1986年,他已成為泉州較大的木頭貿易商,在廈門購置了第一套房產。

1987年,陳發樹開始事業"轉型",將其房產作擔保,添置一部三輪摩托車,和兩個弟弟一起開始幫一家8平方米的小店拉貨,後盤下該店。

1995年1月8日,陳發樹來到福州,在福州東街口開了新華都百貨,與當時福建商業老大的東街口百貨集團隔街相對。1997年,新華都將屬下部分優質資產進行改制重組,誕生了新華都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註冊資本1.06億元,陳發樹持股71%。新華都集團以百貨、超市為主,並投資工程機械、房地產等行業,並積極參股旅遊發展公司和礦業,集團的事業構架初具規模。

憑藉自己獨到的經營眼光,當十多年來福州零售業城頭頻換大王旗時,從2001年10月福州五一路的華都開始,華榕、華聯商廈相繼倒閉,深圳兩家民企入主了東街口百貨。同時期新華都百貨則屹立不倒。這是陳發樹真正的事業轉折點。

此後,福州火車站新華都商城、廈門湖里區商場、五四路新華都購物廣場等相繼成立。1997年,原福建省體改委引導新華都將屬下的部分優質資產進行改制重組,催生了新華都集團。集團以百貨業為主,同時投資酒店、工程機械等行業。

他從一無所有到身家超200億,捐贈超80億做慈善事業!

眼光獨到,投資紫金礦業

而陳發樹更讓人關注的,是其介入紫金礦業項目。

2003年12月23日,福建紫金礦業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這是國內首家在香港H股上市的黃金企業,而上市後,陳發樹成了最大的自然人股東,當日其持股身價高達14億港元。

而近期金價的飆升,更是讓陳發樹的超前眼光得到體現。2002年,紫金礦業的利潤已經從1996年的1000萬元上升為2億元。僅在去年,陳發樹就從紫金礦業獲取數千萬元的利潤。

多元化發展,投資地產旅遊業

經過數年的穩健發展,陳發樹創辦的企業開始進入高速擴張期,並進軍房地產業福建商界名人陳發樹的創業故事投資創業。

2003年5月新華都集團選擇其福州五四路購物廣場所在的友匯廣場作為起點,該項目曾一度擱淺,新華都集團聯手外資企業春城(新加坡)投資有限公司收購友匯廣場原開發商華福大酒店有限公司,一舉控股51%。

這也是新華都集團旗下唯一的房地產項目。

此外,陳發樹參股的福建武夷山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也頗值得關注。如今,武夷旅遊股份正在謀劃上市,一旦上市,陳發樹又將獲取可觀的利潤。

他從一無所有到身家超200億,捐贈超80億做慈善事業!

回報家鄉,參與慈善活動

新華都慈善基金會捐資5億元,成立閩江學院組建商學院時,受贈方閩江學院黨委書記陳永正將"兩個之最"的美譽給予了這次捐贈--這是迄今國內民企單筆最大的捐資辦學項目,也是大陸高校接受單筆捐資金額最大的辦學項目。

在新華都基金會成立之前,中國的非公募基金會已經有643家,其中三分之二是企業設立--從2004年之後,南都、萬科、蒙牛、萬通等遍佈地產、乳業、礦山等行業的重量級企業開始設立基金會,捐獻數額從數億一路飆升至數十億,甚至出現了股權全部捐贈的"裸捐"案例。

不同的是,新華都基金會還承諾將捐贈83億有價證券,這個數字超過了以往任何一家非公募基金會。

關於陳發樹,時任民政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司長王振耀曾這樣公開表示:我非常歡迎股權捐贈,慈善要大發展,非要走到捐股票那步不可。

從全世界慈善事業發展中也可看出,必須有大數額股票捐贈,才能真正把慈善事業發展的聲勢做大,而且捐股票是慈善事業發達程度的標誌。

企業家不一定都要捐現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