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英國戰列艦簡史(一)——帝國的榮耀: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

這是英國戰列艦系列的開篇之作,主講英國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 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

建造背景


英國戰列艦簡史(一)——帝國的榮耀: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

溫斯頓·丘吉爾,英國海軍大臣,在二戰時成為英國首相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英國和德國以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為重點展開了激烈的海軍軍備競賽,雙方不惜投入鉅額資金大規模建造大型戰艦。1911年,丘吉爾成為英國曆史上最年輕的海軍大臣,面對德國於1912年提出的《海軍補充法案》宣佈:“德國每開工建造一艘主力艦,英國就要建造兩艘!”

在1911年,德國開始建造最新的安裝了50倍口徑305毫米主炮的“國王”級戰列艦。儘管口徑小,但是德制的305毫米主炮與當時英國最新主力艦裝備的343毫米主炮在威力上已經不相上下。作為回應,英國國會在1912至1913年度的海軍預算中拿出了超過4000萬英鎊,準備建造一批“最強”戰列艦。

當時,英國費舍爾元帥鼓吹建造381毫米主炮,航速達到30節的戰列巡洋艦。1912年5月,英國海軍部根據費舍爾設計提出了一個新的方案,以當時最新的技術建造一級在速度上超過其他任何戰列艦的高速戰列艦。在這種要求下,丘吉爾決定在新戰列艦上全面安裝燃油鍋爐。同年7月,新戰列艦的設計方案敲定並被命名為“伊麗莎白女王”級。

英國戰列艦簡史(一)——帝國的榮耀: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

德國國王級戰列艦,德軍主力戰艦

設計特點

“伊麗莎白女王”級是在“鐵公爵”級的基礎上設計的,兩者都採用了長艏樓和撞角形艦艏。其副炮安裝在艦體前部的艏樓中。“伊麗莎白女王”級上層建築緊湊而雄偉,其艦橋和三角形前主桅合併在一起,後面是2座直立式煙囪,再後面是寬敞的救生艇甲板。

“伊麗莎白女王”級安裝有8門381毫米42倍口徑的Mark I艦炮,這8門火炮分別安裝在4座雙聯裝炮塔中,每座炮塔重770噸。“伊麗莎白女王”級上的4座炮塔全部位於艦體的中軸線上,其中艦艏和艦艉的4座炮塔採用了一上一下的揹負式佈局。

英國戰列艦簡史(一)——帝國的榮耀: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

1918年狀態的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

“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是英國海軍第一級安裝381毫米主炮的戰列艦,可以說該口徑主炮就是專門為其設計的。當德國的“國王”級戰列艦開工建造時,英國人得到情報稱其可能安裝了381毫米主炮,對於皇家海軍來說這是無法接受的,於是海軍軍械局立即開始了381毫米主炮的研製工作。

英國戰列艦簡史(一)——帝國的榮耀: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

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的主炮炮塔

儘管後來證明“國王”級安裝381毫米主炮的情報並不準確,但是英國人並沒有放慢大口徑火炮的研製進度。為了儘早完成,海軍軍械局直接在之前的343毫米主炮基礎上將口徑擴大,這樣就免去了複雜繁瑣的理論和技術驗證。381毫米主炮很快便研製成功,而且性能相當出色。

“伊麗莎白女王”級上原計劃安裝16門152毫米Mk Ⅶ火炮作為副炮,每側8門,其中前面6門,後面2門。“伊麗莎白女王”級的艦艏側舷艦體從防波板至主桅部分內凹並呈梯形截面,這是為了增加前3門152毫米火炮的射界。

在後面“X”炮塔下面的艦體兩側裝有4門152毫米火炮,但是在實際使用中由於這些火炮遇到海浪的干擾根本無法瞄準射擊,因此在“伊麗莎白女王”號建成之後這4門火炮就被拆掉了,在之後建造的另外4艘“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上,後面的152毫米火炮都被直接取消了。

英國戰列艦簡史(一)——帝國的榮耀: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

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主炮及副炮結構圖

“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採用了硬化裝甲鋼,全艦裝甲總重量達到了8250噸。“伊麗莎白女王”級側舷的主裝甲帶從艦艏的“A”炮塔基座直到艦艉的“Y”炮塔基座,其裝甲厚330毫米,主裝甲帶上面有152毫米裝甲帶與甲板相連。

“伊麗莎白女王”級主裝甲帶向前向後有17毫米裝甲延伸,直到艦艏和艦艉被102毫米的裝甲隔壁封閉。為了保護彈藥艙、機艙等在內的重要艙室,在這些艙室外側有一塊上接甲板,下連艦底厚51毫米的裝甲板,其在艦體中央形成一個巨大的“裝甲盒子”,這個“裝甲盒子”與主裝甲帶相連。

英國戰列艦簡史(一)——帝國的榮耀: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

152mm副炮

“伊麗莎白女王”級的水平防禦由多層裝甲組成,其前主炮至艦艏部分有兩層厚25毫米和32毫米的水平裝甲,鍋爐艙上方有兩層厚25毫米和45毫米的水平裝甲,在輪機艙上方有一層厚38毫米的水平裝甲,在機艙至艦艉上方有一塊厚25毫米的裝甲。為了保護操舵艙和螺旋槳,艦艉上方還有一塊厚76毫米的裝甲。

“伊麗莎白女王”級的指揮塔裝甲厚280毫米,頂部裝甲厚76毫米。“伊麗莎白女王”級的主炮炮塔正面裝甲厚330毫米,側面和後面裝甲厚280毫米,頂部裝甲厚114毫米,炮座裝甲厚152至254毫米。從裝甲防護上看,“伊麗莎白女王”級是當時防禦力最強的英國戰列艦,不過主要區域的裝甲厚度仍然不及德國戰列艦。

英國戰列艦簡史(一)——帝國的榮耀: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

152mm副炮

“伊麗莎白女王”級的動力系統是英國戰列艦進入無畏艦時代後的一次重大革新。艦上有24座巴布考特-威爾考克斯公司生產的大型三脹式蒸汽鍋爐,這些鍋爐分為4組,每組6座,所有這些鍋爐都是油燃鍋爐。

“伊麗莎白女王”級安裝有4臺帕森斯直驅式汽輪機,以4軸推進,其中的高壓汽輪機驅動外側的兩個螺旋槳,低壓汽輪機驅動中間的兩個螺旋槳。“伊麗莎白女王”級共有兩根菸囪,它們緊挨在一起位於艦橋之後。

“伊麗莎白女王”級的最大功率能夠達到75000馬力,航速25節,當其以常規的56000馬力前進時,其航速達到23節。“伊麗莎白女王”級的載油量達3300噸,此外還載有100噸的煤,其續航能力強大,在10節航速下航程能夠達到8500海里。

英國戰列艦簡史(一)——帝國的榮耀: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

“伊麗莎白女王”級的螺旋槳及三脹式蒸汽鍋爐

“伊麗莎白女王”級的電力由兩臺450千瓦和兩臺200千瓦發電機提供,此外還有一臺200千瓦柴油發電機作為緊急供電設備備用。

1912年10月21日,“伊麗莎白女王”級的首艦“伊麗莎白女王”號戰列艦在樸次茅斯海軍造船廠開工建造,該級的“厭戰”號、“剛勇”號、“巴勒姆”號和“馬來亞”號分別在德文波特海軍造船廠、費爾菲爾德公司、約翰·布朗公司和阿姆斯特朗公司建造,所有的“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都在1914至1916年間下水服役,當它們服役時,第一次世界大戰已經爆發了。

參加一戰

伊麗莎白女王”級中最早竣工的“伊麗莎白女王”號服役不久就被派往地中海支援達達尼爾海峽戰役。1915年2至3月,“伊麗莎白女王”號與10多艘英法戰列艦一起對土耳其軍隊的陣地進行了大規模的炮擊,這是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艦炮對陸上目標進行轟擊。

英國戰列艦簡史(一)——帝國的榮耀: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

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

1916年2月底,所有的“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全部服役加入了皇家海軍的大艦隊,成為英國海軍中的新銳力量。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日德蘭海戰爆發,除了“伊麗莎白女王”號在船廠維修,其他4艘“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都參加了這次大海戰。

海戰中,4艘“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屬於第5戰列艦分艦隊,其中“巴勒姆”號和“剛勇”號屬於第13戰列艦中隊,“厭戰”號和“馬來亞”號屬於第14戰列艦中隊。

在激烈的海戰中,“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表現出了強大的火力和卓越的防禦力,特別是“厭戰”號,儘管遭到了對方火力集中性的打擊,但是卻重傷不沉,安全回航。日德蘭海戰之後的兩個月,受傷各艦都在船廠維修。1916年11月,“伊麗莎白女王”號接替了“鐵公爵”號成為大艦隊的旗艦。

英國戰列艦簡史(一)——帝國的榮耀: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

日德蘭海戰中受傷的厭戰號戰列艦

改造

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接受了兩次較大規模的現代化改造。1924至1933年,針對“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的第一次現代化改造開始。改造包括了在艦體兩舷增加防魚雷突出隔艙、將兩根菸囪合併成為一根、改造艦橋和桅樓、加裝高射炮、安裝水上飛機彈射器及起重機、增加搭載水上飛機。

1934至1941年,針對“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的第二次現代化改造開始。改造包括了安裝新發動機、加強要害部位的水平裝甲、增加防空火力、改進火控系統等。由於對每艘戰列艦的具體改造各不相同,因此各艦的最終外形也有不小的區別。

英國戰列艦簡史(一)——帝國的榮耀: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

改造後的煙囪

英國戰列艦簡史(一)——帝國的榮耀: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

第一次改造後的上層建築

英國戰列艦簡史(一)——帝國的榮耀: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

1942年改造後的艦橋,巨大的封閉箱型艦橋取代了原有的開放式艦橋。

英國戰列艦簡史(一)——帝國的榮耀: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

改造後的艦體截面,可以看出明顯的防雷帶

參加二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服役近20年的“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依然具有強大的戰鬥力,戰爭爆發後它們主要在地中海作戰。

1940年4月,在挪威戰役中,戰列艦“厭戰”號率領英國艦隊圍殲了德國的一支驅逐艦分艦隊。之後“厭戰”號轉戰地中海,其在卡拉布里亞海戰中擊中了24000米外的意大利戰列艦!在1941年3月的馬塔潘角海戰中,“厭戰”號、“剛勇”號和“巴勒姆”號一起在夜戰中擊沉了意大利的3艘重巡洋艦。

11月,德國海軍U-331號潛艇發射魚雷將“巴勒姆”號擊沉。12月,意大利海軍偷襲了亞歷山大港,炸沉了在港內的“伊麗莎白女王”號和“剛勇”號,後來英軍用了一年多的時間才將兩艘戰艦打撈修復。

大家也可以看我發佈的視頻,那裡有巴勒姆號戰列艦沉沒時殉爆的視頻。

英國戰列艦簡史(一)——帝國的榮耀: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

功勳卓著的厭戰號戰列艦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伊麗莎白女王”號加入英國遠東艦隊並參加對日作戰,而“厭戰”號和“剛勇”號參加了在西西里島和意大利本土的登陸作戰。當1944年諾曼底登陸開始後,“厭戰”號和“馬來亞”號又前往灘頭為登陸部隊提供強大的火力支援。

其中厭戰號最為功勳卓著,他在戰爭中多次受創,四處征戰,為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被人稱為“可敬的老女士”

英國戰列艦簡史(一)——帝國的榮耀: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

戰鬥中的厭戰號戰列艦,可以看出他的“X”主炮已經損壞無法轉動

除了被德國潛艇擊沉的“巴勒姆”號,其他4艘“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倖存到戰後,它們最終在1947至1948年相繼退役解體。

小結

作為高速戰列艦設計建造的“伊麗莎白女王”級在英國戰列艦史上有著獨一無二的位置。它們的出現標誌著英國海軍的燃料革命已經全面展開,其安裝的全燃油鍋爐提供的澎湃動力使其速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25節,已經能夠跟上高速航行的戰列巡洋艦作戰。

英國戰列艦簡史(一)——帝國的榮耀: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

正在開炮的伊麗莎白女王號戰列艦

得到大幅度提升的不僅僅只有動力和速度,“伊麗莎白女王”級的火力和防禦也得到了極大的強化,該級戰列艦可是世界上第一級安裝381毫米大口徑艦炮的戰列艦,其8門主炮的一輪齊射能夠將重達7噸的重型穿甲彈投送到30000米之外的地方,先進的火控系統則保證了較高的射擊精度。

當新服役的“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跟隨英國戰列巡洋艦隊出現在日德蘭海戰的戰場之上時,其出色的性能立即展現出來。無論是追擊德國戰列巡洋艦還是與德國戰列艦對轟都有出色的發揮。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的“伊麗莎白女王”級不僅平安度過了兩次大規模的海軍裁軍,而且還接受了現代化改造提升了戰鬥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儘管已是服役20多年的老艦,但是“伊麗莎白女王”級依然活躍在各大戰場上並且在戰鬥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它們為保衛大英帝國的海上生命線東奔西跑、浴血疆場。

英國戰列艦簡史(一)——帝國的榮耀: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

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各艦情況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儘管從民眾到海軍都強烈要求保留這些功勳卓著的戰艦,但是剩下的4艘“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還是無法逃脫退役拆解的命運。無論如何,“伊麗莎白女王”級永遠是皇家海軍歷史上的耀眼明星,它們是不應被遺忘的“女王重錘”。

英國戰列艦簡史(一)——帝國的榮耀: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

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性能數據

這是英國戰列艦系列的開篇之作,我會在接下來的日子裡為大家帶來更多作品。喜歡的朋友可以點點關注,支持一下!!!同時,我也有其他系列的作品正在持續更新中,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