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乾隆帝為何替多爾袞平反?“醉公”擁立雍正的功勞,絕對不容忽視

清順治七年十二月,清初政權實際上的最高統治者——愛新覺羅·多爾袞病逝於狩獵途中,順治皇帝念其身後無子,

“以豫親王多鐸子多爾博為後,襲親王,俸視諸王三倍,詔留護衛八十員”。可僅在兩個月以後,順治皇帝便展開了對多爾袞的瘋狂清算,以“謀篡大位、獨斷專行、謀害豪格及子嗣、強納豪格福晉”等罪名,將多爾袞“削爵,撤廟享,並罷孝烈武皇后諡號廟享,黜宗室,籍財產入官”,甚至搗毀多爾袞墳墓,將其挫骨揚灰。

乾隆帝為何替多爾袞平反?“醉公”擁立雍正的功勞,絕對不容忽視

除此之外,順治皇帝還專門下達了一項令多爾袞“斷子絕孫”的命令:令多爾博歸宗

可等到順治十四年,順治皇帝感覺對多爾袞的所作所為,或許太過無情、冷血,逐漸生出後悔以後,將對多爾袞的愧疚彌補在了多爾博身上,加封多爾博為多羅貝勒,並自此開始了“降級世襲”的爵位傳承。

康熙十一年,多爾博病逝,二子蘇爾發降級承襲貝子爵位;康熙三十九年,蘇爾發獲罪被降為鎮國公。康熙四十年,蘇爾發病逝,長子塞勒降級承襲輔國公爵位。本文的主角就是這位被時人稱為“醉公”的囂張人物——塞勒。

乾隆帝為何替多爾袞平反?“醉公”擁立雍正的功勞,絕對不容忽視

塞勒,出生於康熙十九年,比他的堂弟皇四子胤禛年長兩歲,20歲獲封鎮國將軍爵位,相當於正一品武官。康熙年間,多爾博一脈的爵位雖然不高,但在朝中的影響已經遠超順治年間。《嘯亭雜錄》中,昭槤曾經對這位康熙朝存在感極強的人物有過相關描述:

睿忠親王嗣曾孫名塞勤,性爽伉。嗜糟醣,日夜不醒,雖朝會,酒氣猶燻然,人呼為醉公。

可就是這樣一位爽朗豁達,看似毫無政治智慧的“醉公”,卻在關鍵時刻因為一句話成功引起了皇四子胤禛的注意,並在雍正朝得到了雍正皇帝的極盡恩寵。

乾隆帝為何替多爾袞平反?“醉公”擁立雍正的功勞,絕對不容忽視

康熙四十七年,康熙皇帝以“不法祖德,不遵朕訓,肆惡虐眾,暴戾淫亂”為由,廢黜了身居太子之位長達3年的胤礽,並公開發布諭旨,“命於諸皇子中舉孰可繼立為太子者”。康熙四十七年十月,康熙皇帝召集諸王公大臣、諸皇子公開議舉新太子人選,就在朝野上下幾乎一致性推舉皇八子胤禩的時候,“醉公”憤而離座,大呼:“唯有立雍親王,天下蒼生始蒙其福也”

乾隆帝為何替多爾袞平反?“醉公”擁立雍正的功勞,絕對不容忽視

當時的皇四子胤禛雖然也暗裡參與皇位爭奪,但其表面上始終保持中立態度,未有奪嫡動作,一直以“天下第一閒人”的姿態示人。皇四子胤禛成功升級為雍正皇帝以後,對塞勒當日之言,做出過表面訓斥實則讚賞有加的評價:

當日汝言,幾有危於朕躬,然忠鯁可嘉,嗣後慎勿多言也。

也正是塞勒當日的“忠鯁之言”,讓其在皇室宗親惶惶不可終日的雍正朝,安穩、痛快地活了七年,50歲因病去世。雍正皇帝雖然未替其先祖多爾袞平反,但其當日特殊的擁立之功卻在其曾孫淳穎身上得到了回報。

乾隆帝為何替多爾袞平反?“醉公”擁立雍正的功勞,絕對不容忽視

乾隆四十三年,乾隆皇帝下發諭旨為多爾袞平反,稱“王之立心行事,實為篤忠藎,感厚恩,明君臣大義。乃由宵小奸謀,構成冤獄”,下令“復還睿親王封號,追諡曰忠,配享太廟。依親王園寢制,修其塋墓,令太常寺春秋致祭。其爵世襲罔替”,同時令多爾博一脈仍然承襲多爾袞之睿親王爵位。

此時的多爾博一脈已經承襲到了塞勒曾孫——愛新覺羅·淳穎的身上,乾隆皇帝的平反讓其“初襲輔國公”的爵位,直接上升了5個等級,成為親王,並世襲罔替。

乾隆帝為何替多爾袞平反?“醉公”擁立雍正的功勞,絕對不容忽視

當然,乾隆皇帝之所以選擇為多爾袞出頭,為其平反冤獄,有著鑑於當時朝局環境、統治根基穩固的政治需要,但也絕對不能忽視多爾博之孫,一代“醉公”塞勒在關鍵時刻為雍正皇帝堅定站位之積極影響。不管如何,乾隆皇帝此舉也足以告慰蒙冤百年之久的一代梟雄多爾袞。

​參考文獻:《清實錄》、《清史稿》、《愛新覺羅宗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