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如果不是有人暗中相助,武松休想活著走出飛雲浦

"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更哪堪黥面戴枷,刺配千里之外。身冤名辱,怨恨難訴。潛伏爪牙,踟躕前路。正是:望黃塵而長嘆,聞悲風而心傷。睹孤鴻而腸斷,聽猿啼而沾裳。

水滸寫了林沖發配,又寫武松發配,盧俊義發配。一樣的題目犯了數次,卻各有其妙,金聖嘆老師把這叫"正犯法",對施耐庵之才,佩服得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


如果不是有人暗中相助,武松休想活著走出飛雲浦

為啥要哥幾個遭這份罪呢?大概是施耐庵偏愛這哥兒仨,才"勞其筋骨,苦其心志,動心忍性",目的就是要"增益其所不能",激發他們的潛能。


如果不是有人暗中相助,武松休想活著走出飛雲浦

林沖遭此磨難,性格大變,山神廟前,一杆花槍,如瘋似魔,兩個迴轉,三賊已斃。斷金亭上,手刃王倫,提刀四顧,滿山嘍羅,戰慄膝行,莫敢仰視。活生生把一個老實人,逼成了毒人。


如果不是有人暗中相助,武松休想活著走出飛雲浦

盧俊義本是大富豪,一變而為"賊配軍",巨大的落差,讓他看透了人心險惡,閱盡了世道炎涼,原先的剛強不忍之性,一改而云淡風輕,遇​事​再不強出頭。他告別了錦衣玉食的生活,也上梁山打了光棍,和光同塵,成了一個純粹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


如果不是有人暗中相助,武松休想活著走出飛雲浦

武松一貫是吃硬飯,拉硬屎,遇強則強,如同淬了火,百鍊成鋼。問題來了:同樣身遭刺配,武松扭斷木枷,殺出飛雲浦,再長途奔襲,血濺鴛鴦樓。而林沖卻垂頭受死,盧俊義則束手待斃。武松這般英雄,林盧竟如此狗熊,梁山一等的高手,還是同門師兄弟,做人的差距咋就這麼大呢?列位有所不知,武松要是沒人暗中幫他,插翅也逃不出飛雲浦。


如果不是有人暗中相助,武松休想活著走出飛雲浦

話說水滸中犯人刺配前,要先打"脊杖"。脊杖打的部位,正是脊椎和內臟所在,唐太宗曾論及脊杖刑罰,說數十杖​以上,常有被打死的。三國周瑜打黃蓋,五十脊杖,打得黃蓋"皮開肉綻,鮮血迸流,扶歸本寨,昏死幾次。"沒有幾個月休養,根本下不了床。


如果不是有人暗中相助,武松休想活著走出飛雲浦

林沖受了二十脊杖,正值六月,天氣炎熱,棒瘡發作,疼得走一步挨一步。在客店又被董超薛霸燙傷雙腳,鮮血淋漓,不能點地,硬是被董超攙著挪到野豬林。進了林子,林沖叫聲"阿也!"靠著一株大樹便倒了。以林沖的傷情,即使董超薛霸不綁他,也已無力反抗。魯智深相救後,給林沖僱了一輛車子,十七八天後,才漸漸恢復。


如果不是有人暗中相助,武松休想活著走出飛雲浦

盧俊義更慘,書中交代,他在公堂被捆翻在地,"打得皮開肉綻,鮮血迸流,昏暈去了三四次",再用一百斤的死囚枷釘了,送進牢門,又結結實實捱了三十殺威棒。發配上路前,又打二十送二十,捱了四十脊杖,簡直就是中了頭彩。


如果不是有人暗中相助,武松休想活著走出飛雲浦

到了路上,杖瘡發作,董超薛霸故計​重施,用百煎滾湯,燙爛了他雙腳。正是秋雨紛紛,盧俊義一步一滑,一路殘湯剩飯,餓得頭昏眼花,捱到一個林子,站立不住,撲翻身便倒,只剩了半條命,後來是被燕青揹著離開的。


如果不是有人暗中相助,武松休想活著走出飛雲浦

再看武松,他經歷過兩番刺配,屬於二進宮,全都安然無恙。第一次發配孟州,斷了四十脊杖。公差因他是縣裡的都頭,一個系統的,打他時只有五七下著肉。第二次遭張都監陷害,刺配恩州,斷了二十脊杖。知府和葉孔目都同情武松,施恩父子又上上下下把錢使透了,所以這一頓脊杖,就跟沒打一樣。


如果不是有人暗中相助,武松休想活著走出飛雲浦

臨行時施恩又端來兩碗熱酒,獻上兩隻熟鵝。武松一路上連吃帶喝,儲備了足夠的卡路里,生龍活虎的,正有勁沒處使呢,就算刺客不來,他也要沒事找事,活動活動筋骨。大鬧飛雲浦只是熱了個身,返回孟州城,血濺鴛鴦樓,玩完了鐵人三項,這才上下通氣,渾身舒坦。

如果沒有施恩在暗中相助,武松也被脊杖所傷,他想殺出飛雲浦。勢比登天。


如果不是有人暗中相助,武松休想活著走出飛雲浦

林沖和盧俊義空有一身武藝,無法施展,非不為也,實不能也。在施耐庵筆下,武松是理想化的英雄,林沖盧俊義才是現實的寫照。如果把武松比作天人,林沖就是凡人,盧俊義只能算是俗人。


如果不是有人暗中相助,武松休想活著走出飛雲浦

這正是:少年讀水滸,都想做武松,長大才發覺,活得像林沖。待後來混成盧俊義,無言獨上西樓,空覓封侯,只好漂在江湖,隨波逐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