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清朝歷代雲貴總督那些事兒,有多少你能熟知?(2)

雲貴總督,正式官銜為總督雲南,貴州兩地提督軍務、糧餉兼巡撫事

,是清朝八大之一,總管雲南、貴州兩省的軍民政務。有清一代,歷任歷經77位總督。

第十一任:王繼文(1694年-1698年)

清朝歷代雲貴總督那些事兒,有多少你能熟知?(2)

王繼文像】

王繼文,字在燕,漢軍鑲黃旗人。自官學生授弘文院編修,遷兵部督捕副理事官。順治十二年(1655)考選御史,巡按陝西,累遷浙江寧紹臺道。康熙十三年(1674)授雲南布政使,隨軍徵。康熙二十年(1681)雲南巡撫,捐資修復金汁河,引盤江水入昆明池,灌溉農田。康熙二十五年(1686)丁憂歸鄉。三年後復任巡撫,奏請減免稅賦。

康熙三十三年(1694)升任雲貴總督。在任時,平定魯魁山匪,派兵防汛。收回水西宣慰使地,改由大定、平遠、黔西三州流官管轄,康熙三十七年(1698)冬,以老病致仕,賜御“煙霞耆舊”。康熙四十年(1701)加兵部尚書銜;兩年後去世,賜祭葬。

第十二任:巴錫(1698年-1705年)

清朝歷代雲貴總督那些事兒,有多少你能熟知?(2)

巴錫,瓜爾佳氏,曾祖扎爾固齊泰錫,滿洲鑲黃旗。康熙初年,由贊禮郎授戶部員外郎,遷監察御史。康熙二十二年(1683),巡視兩浙鹽課,康熙三十年(1691),授山西按察使。六年後,擢陝西巡撫。康熙三十七年(1698)升任雲貴總督。

在任時,苗民屢屢起義叛亂,巴錫平亂不力多被斥責。康熙四十年(1701)因彈劾提督李芳述庇護高鑑不實,被降一級留任,罰俸一年。四年後,返京遷戶部右侍郎。次年,以不熟悉部務被解任,奉命督辦通州等處河工,因辦事不力遭革職。康熙五十二年(1713)遇萬壽慶典復原品。

第十三任:貝和諾(1705年-1710年)

清朝歷代雲貴總督那些事兒,有多少你能熟知?(2)

貝和諾,富察氏,滿洲正黃旗人,工部尚書、靖東將軍濟席哈之孫。自工部筆帖式授戶部主事,累遷戶部侍郎。康熙三十七年(1698)授陝西巡撫。兩年後調任四川。康熙四十二年(1703)返京任兵部侍郎。四十四年,擢升雲貴總督。

在任時,富民縣李天極謊稱桂王朱由榔後人,自稱文興三年,以此籠絡朱六非、王枝葉等人,散播印札,廣招黨羽,被貝和諾一舉剿平,因此在康熙四十九年(1710)入京升任禮部尚書。不久因失察罪,被降為盛京工部侍郎。康熙五十七年(1718)復召為禮部尚書,四年後去世,終年74歲。

第十四任:郭瑮(1710年-1716年)

清朝歷代雲貴總督那些事兒,有多少你能熟知?(2)

郭瑮碑文拓片

郭瑮(lì)費莫氏,字子燦,滿洲鑲黃旗,大學士溫達堂侄。康熙十一年(1672)由監生補授翰林院筆帖式,累遷太僕寺正卿。康熙四十五年(1706)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仍兼管太僕寺事,四月任雲南巡撫。郭瑮,在任把雲南治理的條條有序,多次受到康熙嘉獎。

康熙四十九年(1710)循例覲見,獲得康熙御書“進善詰奸”匾額,及“九天雨露隨符印,萬里煙嵐奉簡書”對聯,同年十月升雲貴總督。康熙五十年(1711)七月,賜戴花翎。康熙五十五年(1716)五月,於任上病逝,賜祭葬,諡恪勤。

第十五任:蔣陳錫(1716年-1722年)

清朝歷代雲貴總督那些事兒,有多少你能熟知?(2)

蔣陳錫畫像】

蔣陳錫,字文孫,號雨亭,江南常熟人。康熙二十四年(1685)乙丑科二甲第二名進士;同年,授陝西富平知縣,累擢山東巡撫。康熙五十五年(1716)五月,擢升雲貴總督。

在任時,平定祿勸州土司常應運叛亂,並派兵駐守其地。並減收當地礦稅。適逢準噶爾策妄阿拉布坦叛亂入侵西藏,蔣陳錫奉命派兵入藏作戰,因路途崎嶇,曾奏請由四川接濟糧草,而時任四川總督年羹堯卻不予配合,康熙四十九年(1721)蔣陳錫因糧草運送延誤,被奪官,並令其自備車馬運米入藏。次年病逝途中。

第十六任:張文煥(1720年-1722年)

清朝歷代雲貴總督那些事兒,有多少你能熟知?(2)

張文煥山水畫作品】

張文煥,字燦如,寧夏銀川人,康熙三十年(1791)武狀元,授侍衛處一等侍衛、直隸張家口副將。康熙四十二年(1703)任大同鎮總兵。在隨康熙親征進剿噶爾丹時,三戰皆捷,以功累升於康熙五十一年(1712)任貴州提督,駐守安順。

康熙五十九年(1720)接替蔣陳錫署理雲貴總督。張文煥曾在貴州安順北大街提督署前建石柱牌坊,懸掛康熙皇帝賜予他的“建牙統眾”匾額,將牌坊取名“建牙統眾坊”,俗稱“御書枋”。康熙六十一年(1722)以目疾休致。張文煥以武狀元出任封疆大吏,在有清一代是獨一個,張文煥還擅長山水畫。

第十七任:高其倬(1722年-1725年)

清朝歷代雲貴總督那些事兒,有多少你能熟知?(2)

高其倬像】

高其倬,字章之,號美沼、種筠,遼寧鐵嶺人,隸漢軍鑲黃旗,指頭畫創始人高其佩堂弟。高其倬不僅為顯宦,又為名詩人,官詩齊名,其繼室蔡琬,字季玉,第八任雲貴總督蔡毓榮之女,著有《蘊真軒詩草》。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僅19歲的高其倬中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累遷內閣學士。康熙五十九年(1720),出任廣西巡撫。兩年後雍正即位,擢升雲貴總督。高其倬在雲貴總督任上,主要貢獻是推行“改土歸流”。雍正嘉其才能,進兵部尚書銜,加太子少傅。

雍正三年(1725)轉任閩浙總督,雍正八年調任兩江總督,因其精通輿術,曾與怡親王胤祥為雍正選定河北易縣太平峪萬年吉地,因此加封三等男爵,並命其署理雲貴廣西總督,雍正十一年(1733)平定普洱把總刁國興叛亂。乾隆三年(1738)於赴任戶部尚書途中去世,終年62歲,賜祭葬,諡文良。

第十八任:伊都立(1725年)

清朝歷代雲貴總督那些事兒,有多少你能熟知?(2)

年羹堯彈劾伊都立奏摺】

伊都立,字學庭,伊爾根覺羅氏,滿洲正黃旗。文華殿大學士伊桑阿第三子,索額圖外孫,母親富察烏雲珠。康熙三十八年(1699)已卯舉人,時年13歲。雍正元年(1723)由內務府員外郎遷詹事。雍正三年(1725)升任雲貴總督,不久因年羹堯彈劾被降職,任山西巡撫,後因罪奪職。

雍正七年(1729)奉命赴大將軍傅爾丹軍治糧餉,授額外侍郎。雍正十三年(1735)侵吞軍糧事發,被革職下獄。乾隆七年(1742)赦釋。兩年後去世,時年78歲。伊都立好風雅,有《嘉樂堂詩集》《 明善堂詩集序》等傳世。

第十九任:楊名時(1725年-1726年)

清朝歷代雲貴總督那些事兒,有多少你能熟知?(2)

雍正四年六月硃批雲貴總督楊名時備陳滇鹽積困急籌善後題本

楊名時,字賓實,號凝齋,江陰東門人。康熙三十年(1691)進士,累遷遷貴州布政使。康熙六十年(1721)升任雲南巡撫,雍正二年(1724),雍正親書“清操夙著”匾額送給楊名時,以表彰他幾十年清正廉潔、躬身勤政的卓著功績。次年九月,擢升為兵部尚書,十月升任雲南總督兼雲南巡撫。

楊名時在任時,趕上雲南水災,幾次八百里加急戶部催撥賑濟款,奈何戶部都予以回絕,令其自行籌款解決,無奈之下的楊名時只好向鹽商下手,雍正四年(1726)十月即被彈劾搜刮民脂民膏被革去總督回任巡撫。

次年二月,因題本誤載密諭獲罪,一年後又被人上彈劾貪贓、借欠虧空等被革職,在昆明居行館7年,專治理學,悉心著作。乾隆元年(1736),召回京城,授為禮部尚書兼國子監祭酒,並再次入值南書房。次年病故,時年77歲,諡文定,贈太子太傅,入賢良祠。

第二十任:鄂爾泰(1726年-1731年)1727年管理廣西,為雲貴廣西總督

清朝歷代雲貴總督那些事兒,有多少你能熟知?(2)

鄂爾泰畫像】

鄂爾泰,字毅庵,西林覺羅氏,字毅庵,滿洲鑲藍旗人,國子祭酒鄂拜之子,雍正帝心腹。康熙三十六年(1697)中舉,次年襲佐領世職,充任侍衛,累任內務府員外郎。雍正四年(1726年)十月升任雲貴總督,不久兼轄廣西,他在雲南實行設置州縣、改土歸流,加強中央對西南地區的統治,開通滇黔路800餘里,興修水利,疏浚滇池海口,捐贈書籍與五華書院並親自課士。

雍正帝駕崩後,與張廷玉等同受遺命輔政,擔任總理事務大臣,歷任軍機大臣、領侍衛內大臣、議政大臣、等職,賜襄勤伯。乾隆十年(1745年)病逝,享年六十六歲,諡號文端,配享太廟,入祀京師賢良祠。乾隆二十年(1755年),坐胡中藻獄,被撤出賢良祠。

第二十一任:高其倬(1731年-1733年)

(見第十七任:高其倬)

第二十二任:尹繼善(1733年-1737年)1735年復為雲貴總督,1736年為雲南總督


清朝歷代雲貴總督那些事兒,有多少你能熟知?(2)

尹繼善畫像】

尹繼善,章佳氏,字元長,號望山,滿洲鑲黃旗人,東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尹泰之子,乾隆五督臣之一。雍正元年(1823)進士,尹繼善人仕後六載成巡撫,八載至總督,這在清朝政界可謂一大奇蹟,連乾隆也稱“八年至總督,異數誰能遘?”其一生,一督雲貴,兩任總河,三督川陝,四督兩江。

雍正十一年(1733)五月,尹繼善調任雲貴廣西總督,到任後剿了思茅士司刁興國的餘黨,並妥善處理貴州新歸附苗民的善後事宜。疏通土黃河共計740餘里。雍正十三年(1735)專督雲貴,不久平定了貴州苗民起義。乾險元年(1736)專督雲南;次年奏請豁免雲南錢糧。乾隆三十六年(1771)去世,時年77歲,入賢良祠,諡文端。

第二十三任:慶復(1737年-1741年)

清朝歷代雲貴總督那些事兒,有多少你能熟知?(2)

慶復畫像】

慶復,佟佳氏,字瑞園,滿州鑲黃旗,佟國維第六子,隆科多之弟。雍正五年(1727)承襲其父一等公的爵位,累遷議政大臣。乾隆即位後,代替平郡王福彭為定邊大將軍征討準噶爾,回京後署理吏部尚書,併兼管戶部、刑部事務,

乾隆二年(1937)兩江總督,不久移督雲貴,在任時奏請開設姚州鹽井,平息土司爭奪地盤,並治理疏浚金沙江等。後來調往兩廣、川陝總督。乾隆十年(1745)六月拜文華殿大學士。乾隆十四年(1749年)九月,慶復因貽誤軍機罪被賜自盡。

第二十四任:張允隨(1741年-1750年)

清朝歷代雲貴總督那些事兒,有多少你能熟知?(2)

金沙江全圖】

張允隨,字覲臣,號時齋,漢軍鑲黃旗人。早年捐官為光祿寺典簿,遷江南寧國同知,歷任雲南楚雄、廣南、曲靖知府,雲南糧儲道、按察使,雲南、貴州布政使。雍正八年(1730)授雲南巡撫。

乾隆初期先後署理雲南、貴州總督。乾隆十二年(1747)授雲貴總督。張允隨一生經營雲貴近三十年,曾隨高其倬平定思茅土司叛亂,致力雲貴銅礦開採,興修水利建設,屯田墾荒,並賑濟災民,為雲貴地區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乾隆十五年(1750)官拜東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加太子太保。次年去世,時年59歲,賜祭葬,諡文和。

第二十五任:碩色(1750年-1755年)

清朝歷代雲貴總督那些事兒,有多少你能熟知?(2)

碩色舉發關於孫嘉淦偽奏稿案的奏摺】

碩色,字靜菴,烏雅氏,正黃旗滿洲人。雍正初由候補京官授主事,累遷陝西巡撫。乾隆二年(1737)調四川巡撫。六年後調任河南巡撫,乾隆十三年(1748)十月任兩廣總督。乾隆十五年(1750)正月,調雲貴總督。

不久,因在兩廣任上庇護糧道貪墨,被降三級留任。次年,解散茂隆銀廠,在處理雲南布政使宮爾勸多收銅稅案處理不當,遭到乾隆嚴旨申飭,同年七月,碩色上書揭發民間流傳的工部尚書孫嘉淦偽奏稿案,此案歷時三年,牽扯十七個省,上千人遭受牽連。乾隆二十年(1755)六月調湖廣總督,四年後病逝任上,諡恭勤,時年73歲。

第二十六任:愛必達(1755年-1756年)

清朝歷代雲貴總督那些事兒,有多少你能熟知?(2)

愛必達之女-乾隆順妃】

愛必達,鈕祜祿氏,滿洲鑲黃旗人。遏必隆之孫,哥哥策楞,弟弟訥親都是乾隆名臣,姑母是康熙孝昭仁皇后,女兒是乾隆順貴人。雍正時,由生員考補筆帖式,累遷山東巡撫。乾隆二十年(1755)六月,由雲南巡撫署理雲貴總督,曾驅趕緬甸東籲王朝使者王子色抗瑞凍等一行人。

次年十月轉任江南河道總督,乾隆二十二年(1757)正月任江蘇巡撫,六月實授雲貴總督,乾隆二十六年(1761)四月,因其與雲南巡撫劉藻對屬員考語相同,讓乾隆震怒,下令吏部嚴議,兩個月後轉任湖廣總督。後袒護下屬,被革職發往伊犁軍臺效力,乾隆三十六年(1771)去世,著有《黔南識略》。

第二十七任:恆文(1756年-1757年)

清朝歷代雲貴總督那些事兒,有多少你能熟知?(2)

恆文,烏佳氏,滿洲正黃旗人。雍正初,以諸生授筆帖式,累遷貴州布政使。乾隆初,曾隨軍平定大小金川。歷任湖北巡撫、署理湖廣總督、山西巡撫,乾隆二十一年(1756)十月,擢升雲貴總督。

次年三月,彈劾貴州糧道沈遷勒索屬吏,查實後將其問斬,不久他與時任雲南巡撫郭一裕,商議製作金爐上貢,恆文卻乘機中飽私囊,剋扣屬吏市金,乾隆命刑部尚書劉統勳會貴州巡撫定長查實後,檻送京師,賜自盡。

第二十八任:愛必達(1757年-1761年)

(見二十六任:愛必達)

第二十九任:吳達善(1761年-1764年)

清朝歷代雲貴總督那些事兒,有多少你能熟知?(2)

吳達善題詠甲秀樓(位於貴陽)】

吳達善,瓜爾佳氏,字雨民,滿洲正紅旗人。乾隆元年進士,授戶部主事,累遷甘肅巡撫,曾為平準噶爾大家治理軍需,因功加太子少保。乾隆二十四年(1759)代黃廷桂為陝甘總督,不久由楊應琚接任,吳達善改由總督銜管巡撫事。乾隆二十六年(1761)六月,轉授雲貴總督,不久兼署雲南巡撫。

在任時,奏請雲南、貴州各鎮協營加大使用鳥槍比例,曾向緬甸逃亡雲南的土司宮裡雁索要南明朱由榔遺留下的七寶鞍,遭到拒絕後,以擾亂邊境罪將其殺死,宮裡雁的妻子後來嫁給了緬甸王子,為清緬戰爭埋下了隱患。之後吳達善兩任湖廣,兩任陝甘總督,乾隆三十六年(1771)在陝甘總督任上去世,贈太子太保,祀賢良祠,賜祭葬,諡勤毅。

第三十任:劉藻(1764年-1766年)

清朝歷代雲貴總督那些事兒,有多少你能熟知?(2)

劉藻畫像】

劉藻,初名麟玉,字麟兆,山東鉅野人。雍正四年(1925)的舉人。曾任觀城教諭。乾隆元年(1736),經山東巡撫嶽浚推薦,詔試博學鴻詞,授翰林檢討,累遷雲南巡撫。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6月,任貴州巡撫。10月,加太子太保。次年,劉藻升任雲南總督。

劉藻到任後,緬甸王朝不斷入侵雲南,他作為一介文人,不懂軍事,調度無方,被手下敗將矇蔽,向朝廷謊報軍情,一度受到朝廷表彰,調任湖廣總督。但戰敗之事旋即被乾隆識破,劉藻受到皇帝的嚴旨斥責,被降為湖北巡撫,不久自殺身亡,時年66歲。劉藻之死讓乾隆陷入不仁不義,隨即下旨嚴禁其家人為其刻碑立傳、記載做官經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