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何把握“老基建”和“新基建”的投資機會?


昨天的課程講了美聯儲開展了自2008年以來的最大幅度降息,同時許多國家也都已經宣佈了10幾年來規模最大的緊急財政方案,來應對金融危機以來最大的挑戰—新冠肺炎疫情。雖然中國已經率先走出疫情的威脅,但是對於國內經濟來說,本次疫情對經濟的影響遠遠超過了2003年的“非典”。

如何把握“老基建”和“新基建”的投資機會?

具體來看一季度經濟增速將明顯下滑,甚至可能出現負增長。餐飲、旅遊、住宿、交通運輸等相關領域受到嚴重衝擊,2月中旬以來六大發電集團日均耗煤量比去年同期減少了40%。2月份,官方製造業、非製造業及綜合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都創歷史最低值,特別是非製造業PMI跌破30%,而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該指數都沒有跌破過50%這條榮枯線。

三駕馬車中,消費,出口都受到極大影響,只有靠投資發力。最近有消息稱,有8個省已經推出合計達25萬億的投資計劃,引發了市場對於基建熱點的關注。也出現了“老基建”與“新基建”的討論。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講講這兩個概念,以及可能出現的投資機會。

“基建”是“基礎設施建設”的簡稱,之前所說的“老基建”都是指修橋鋪路蓋房子,相關的行業包括了基建工程、水泥、鋼鐵、公路運輸等等。而現在出現了“新基建”這個概念。

其實“新基建”這個詞並不是剛剛出現的。早在2018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提出了“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強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這就是“新基建”這個提法的由來。

而在3月4日剛剛結束的政治局常委會上,強調要加快推進國家規劃已明確的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要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

這就讓“新基建”板塊徹底站上了風口,相關的龍頭股表現優異。

具體來說,“新基建”主要包括七大領域:5G基站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和工業互聯網。

我在音頻下面的文稿中附了一張央視的“新基建”示意圖,同學們有興趣可以看一下。

如何把握“老基建”和“新基建”的投資機會?

與“老基建”相比,新基建可以提供的想象空間就要大得多。

如果把老基建比喻成我們的皮膚,那麼新基建就是血管。老基建鋪好了外在,新基建要為我們搭建內裡。老基建聯通了我們的現實生活,新基建則搭建了另外一個智能化的網絡新世界。

從日常生活中我們就能感受到新基建無處不在。比如在疫情期間工作形式變成了遠程辦公;學生上課變成了在線課堂,以至於很多本能在家休息的小朋友們還要爬起來上課,紛紛給阿里旗下的線上平臺釘釘打差評,搞得釘釘求放過;物流可以無人機掃碼,小毛病不用去醫院直接遠程醫療,還能報銷。連不能出門聚會的哥們們都搞雲喝酒。這些方便都需要靠5G,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等新基建來實現。

本次的疫情更是一個催化劑,使得新基建各項產業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如何把握“老基建”和“新基建”的投資機會?

政策也在持續加碼“新基建”。工信部近期多次表示要加快5G商用步伐,制定和優化5G網絡建設計劃,加快5G基站建設力度;目前有25個省份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新型基建,其中8個地區明確規劃了年內計劃新建5G基站的數量,合計超過30萬個。都會帶來巨大的投資機會。

搞清楚了基建的老與新,我們再看具體投資品種。先看老基建:目前老基建中有兩個重要指數,一個是基建工程指數,一個是中證全指建築材指數。從名字上可以看出兩者的區別,基建工程以工程建設為主,第一權重股是中國建築;建築材料指數偏重於建築所需材料,第一權重股是海螺水泥。從歷史表現上看,建築工程類公司屬於資產負債率較高行業,已經連續幾年下跌;建築材料指數現金流更為充沛,表現優於基建工程。但相對的,從估值上來看建築材料明顯偏高,而建築工程卻在低位區間。

新基建的具體指數目前沒有,因為要包含5G通信設備、雲計算、物聯網、車聯網,新能源車,還有醫療信息化等等的行業。如果從大方向上看,直接買5GETF是和新基建最為貼近的指數了。

但是對於25萬億的數字,我們也不要認為一下子會能夠全部落地。不可能會一下子把所有相關行業都帶到飛起,我們還是要從中尋找細分行業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