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白居易晚年成了一個好色的老頭,姬妾上百,是真的嗎?

木劍溫不勝


誠邀,平民之宴繼續為你解說白居易那些經典往事。

晚年的白居易因政壇的失意,“達濟天下”的壯志逐漸消沉起來,也被當時唐朝官員狎妓之風同化,蓄妓眾多,何止過百,甚至達千。


01

時間還得從822年白居易出任杭州刺史(三年後,轉任蘇州刺史)說起,當時白居易50歲了,屢次遭貶的他,雖說官聲政績還好,但受打擊太重了,也就開始放任起來。

但是,他嫖的基本是官妓。官妓是官方設置的,一般來源於罪臣女眷,官妓只為官員服務。官妓古來有之,《中國娼妓史》載:

唐代吏狎妓,上自宰相、節度使,下至幕僚、牧守,幾無人不從事於此。並且任意而行,奇怪現象百出。


白居易身為杭州、蘇州地方長官,本地官妓自然是任他“享用”。他自雲:兩地江山遊得遍,五年風月詠將殘。 可謂極宦遊之樂。 他曾經夜泛太湖,詩有: 十隻畫船何處宿,洞庭山腳古湖心。

宋朝學者龔明之《中吳紀聞》中曰:

樂天為郡時,嘗攜容滿、張志等十妓,夜遊西湖虎丘寺,嘗賦紀遊詩。為見當時郡政多暇,而吏議甚寬,使在今日(指宋代),必以罪聞矣!

樂天,是白居易的字號。

北宋才子錢易《南部新書》亦載,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蓄養妓女很多,後攜妓還洛,復又遣回。

白居易杭州刺史任期滿時,寫下一首《西湖留別》,詩中寫道:

翠黛不須留五馬,皇恩只許住三年。

綠藤陰下鋪歌席,紅藕花中泊妓船。


顯然,他留戀的不是杭州這個地方,也不是杭州的百姓乃至同僚,他捨不得是那些“翠黛”、“歌席”、“妓船”,故而他“攜數妓還洛陽”。

02

晚年的白居易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往昔的政治抱負早已煙消雲散,他過起了紙醉金迷的生活。 白居易蓄養了很多家妓,據說有上千人。其中樊素善歌,小蠻善舞。

唐朝學者孟棨([qǐ])《本事詩·事感二》記載:

白尚書姬人樊素善歌,妓人小蠻善舞,嘗為詩曰: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

白居易自己也曾有詩《小庭亦有月》雲:

小庭亦有月,小院亦有花。 菱角執笙簧,谷兒抹琵琶。 紅綃信手舞,紫綃隨意歌。 左顧短紅袖,右命小青娥。


白居易自己解釋說:“菱、谷、紅、紫,皆小臧獲名。”臧獲,即家妓。詩中的菱角、谷兒、紫綃、紅綃等女子都是他的小妾或家妓。

其實蓄養家妓是盛唐的風俗,岐王李範(唐睿宗之四子)每到冬寒手冷,從來都懶得取火,把手伸到漂亮的家妓懷中摩挲取暖,稱之為暖手;申王李撝huī(唐睿宗之二子)每到冬天風雪苦寒,就讓家妓密密地圍坐在旁邊,以禦寒氣,稱之為妓圍;李升大司空有錢,吃飯不用桌子,就讓家妓每人託一個盤子團團地站在旁邊,稱之為肉檯盤。

828年,白居易任刑部侍郎,官正四品,按規定能蓄女妓三人,可他的家妓除了樊素、小蠻和春草以外,專管吹拉彈唱的家伎就有上百人。 最可恨的是白居易在《追歡偶作》中寫道:

十載春啼變鶯舌,三嫌老醜換峨眉。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他家的家妓十年中換了三次,每隔三年,他就嫌她們老了醜了。被換掉的家妓下場如何,不得而知。此時的白居易已年近七十,而樊素、小蠻等,年齡最大不過十七八歲!

03

841年,69歲的白居易患了風疾,也有點力不從心了,只好將家妓全部放出。後來他思念家妓們,又作詩道:

兩枝楊柳小樓中,嫋娜多年伴醉翁。 明日放歸歸去後,世間應不要春風。 五年三月今朝盡,客散筵空掩獨扉。 病與樂天相共住,春同樊素一時歸。


可以說,一個人如果沒有了工作鬥志,隨波逐流,精神滑坡,腐化墮落是多麼的不堪一擊!白居易的詩歌貢獻雖光芒燦爛,但晚節不保,賺個“好色老頭”之名,也是很可惜的。環境是客觀存在的,而人的主觀意志才是決定一切的。

平民之宴解讀古典文學為己任,多謝關注!


平民之宴


白居易的確在晚年有姬妾上百,沉迷於聲色,甚至還喜新厭舊,十年內曾換過三批家姬。

年少得名縱輕狂

白居易,唐著名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山西太原人,官至太子少傅,世人稱之為白文公。他自幼聰慧過人,又勤學上進,所以在16歲便寫出了“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詩句。

在唐朝,社會地位的高低有的時候不僅僅看出身,更多的唐人接受的一個現實就是看文采。幸而,白居易就是當時在文學上頗有建樹的一位大詩人。當時他寫的詩在市井之間流傳,甚至歌女唱他的詩以抬高身價,隨著他的詩名日隆,逐漸被當時政要所看重,遂任進士考官,授翰林學士。


雄心勃發但幾度失意

對於白居易而言,詩文上的成就固然值得驕傲,但這並不是他的目標。作為一個男子大丈夫,作為一個有風骨的文人雅士,勇於建功立業,匡扶唐室才是真正追求的目標。

於是在任左拾遺後,面對藩鎮割據、政局混亂的情況頻繁上書言事,並寫出大量針砭時弊的詩歌希望以此補察時政,甚至直言憲宗皇帝后宮之事,終於有一次因為宰相武元衡被刺,白居易上書力主緝拿兇手,被認為是越權言事,被貶為江州司馬,就在這個時間段,他與長安歌妓同病相憐,寫下了千古名篇《琵琶行》。

元和十五年,憲宗暴亡,穆宗愛其才華又一次把他召回長安任職,因朝局混亂不堪,大臣爭權奪利,於是請求外放。白居易從憂慮到失望再到逃離,顯示了白居易心境的轉變。


從“兼濟天下”到“獨善其身”

當一個人面對著無可奈何的現實時,多數會隨波逐流,會消沉,也會逃避。

對混亂的政局失望透頂後,白居易已經老了,他再也沒有精力再去管理朝政大事了,他只能寄情於詩篇,沉迷於美色,以此來忘卻隱忍在心中最深處的痛。

他開始大量蓄養家姬,親自指點她們的樂舞,讓她們唱自己的詩歌,在他親自指點下的家姬在當時很出名,劉禹錫曾寫詩讚過。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小蠻”和“樊素”,素口蠻腰指的就是她們二人。後來,在一場大病之後,他覺得自己時日無多,就遣散了這些女孩子,讓她們各奔前程了。


到底什麼原因使白居易晚年沉迷聲色呢?

  • 與河東獅的妻子是大有關係的,白妻善妒,年輕時曾多次反對他納妾。
  • 唐朝養家姬之風盛行,最後以太子少傅的高管退休的白老,是有能力也有必要養的。
  • 政治上的失意,對王朝政局的無奈,表現在精神上就成了危機,其實就是他內心逃避的一種表現。

雖然晚年白居易沉迷聲色的確有失厚重,但我們不能用現在的道德標準來評判大唐時期的古人,人無完人,白居易也是一樣的,我相信再過千年人們依然會記得他,崇拜他,不是因為他的雄心壯志,也不是因為他貪戀聲色,而是因為他所寫的壯美詩篇。

望風瑟瑟


白居易並不是晚年才變成好色之徒的。

他一直都很色!

白居易與元稹齊名。元稹就是西廂記故事最早的作者,也是故事的男主人公,始亂終棄的典型。寫過“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這樣感人肺腑的詩句,沒幾天就納了新的小妾。就這麼個大渣男,白居易和他齊名!大家想一想,白居易是個什麼人物?


我說他一直很色,並不是胡說八道。有詩為證。就是他那首著名的《琵琶行》。當時白居易被貶官,做了江州司馬。仕途遭遇重大打擊。這落魄的情況下,他遇到了琵琶行中的賣唱歌女。迫不及待的駕著船上前搭訕。還寫了一首詩展現才華。

什麼“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什麼“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把賣唱女感動的無可無不可!

琵琶彈完了,難道就這樣了嗎?當然不是,據本人考證,那一晚白居易就與賣唱女共度良宵了!


當然了,他不會留戀太久,他這個人不僅好色,而且極端喜新厭舊。

白居易好色,也有好色的資本。他做過杭州刺史、蘇州刺史、同州刺史、刑部尚書。官做的很大的!

有錢有權有時間,那當然可以把好色的愛好發揚光大了。

白居易在杭州做刺史的時候,家裡修的跟公園一樣,有山有水有竹林,他經常帶著客人在自己家裡的池塘乘船遊玩,船上帶著酒和吃喝,想吃吃,想喝喝,就是這麼浪。

他還蓄養了一大群舞妓,供自己玩樂。他蓄妓與嗜酒無度,直到暮年。

從他的詩中知姓名之妓便有十幾個,最出名的是小蠻和樊素。唐孟棨《本事詩·事感》中記載:“白尚書(居易)姬人樊素善歌,妓人小蠻善舞,嘗為詩曰: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

小蠻腰、小蠻腰!就是從這裡來的。


更有甚者,說白居易十分薄情。他的舞妓侍妾,絕不要超過25歲的,而且每個人最多留一年就要遣散,因為他玩膩了!我們前面說了,白居易就是這麼喜新厭舊。

只有小蠻和樊素,他實在太喜歡了,破例在身邊留了兩年。

白居易後來還時時想念這兩位美女,寫詩道:

兩枝楊柳小樓中,嫋娜多年伴醉翁,明日放歸歸去後,世間應不要春風。五年三月今朝盡,客散筵空掩獨扉;病與樂天相共住,春同樊素一時歸。

但是他是江湖的浪子,不能壞了自己的規矩,終究沒有接她們回來。也許他享受的就是這種短暫易逝的美好和長久思念所帶來的心靈刺激吧。

不管怎樣,白居易的一生,是成功的一生,瀟灑的一生,縱情享樂的一生。人生如此,夫復何求?


上將噯福斯


白居易晚年確實是姬妾上百,但是這裡面有一個概念可能大家不是十分清楚,就是唐代文人雅士所擁有的姬妾跟很多人想像中的姬妾並不是一碼事,文人雅士所喜歡的叫藝伎,也就是沒事賠著唱唱歌,跳跳舞,下下棋的女子。

唐代的藝伎也不是什麼人都能當得成的,必須從小進行訓練,琴棋書畫要無一不精才行。白居易晚年就是這樣,他可一點也不好色,當然也沒有了好色的本錢,他只是喜歡在酒席宴上叫上藝伎來助興,僅此而已。

唐朝的藝伎實際上就相當於現在的演員,都是一些窮苦人家的女孩子,為了博人一笑才出來賣藝。但是工作雖然有些低賤,但並不是可恥的,而且也能賺到不少錢。但是她們中的大部分都是隻賣藝,不賣身的,她們通過出賣自己的勞動,陪客人呤詩作畫,談弄風月,獲取應得的報酬。

以現代人的眼光來看,這還是值得提倡的服務項目呢。白居易可能蓄養很多的藝伎,但是肯定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肉體慾望,而是為了滿足自己精神層面上的需求。

白居易年輕時也曾經豪情萬丈,希望能夠為國家建功立業,進入仕途之後,也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一個好官。可惜的是,他的官運實在是不順,特別是遇上了晚唐時著名的“牛李黨爭”,升升貶貶,也沒有做過什麼大官,盡都是一些司馬、郎中、舍人之類的小官。

終於在晚年時,他看開了,也想開了,不再願意為國家而活,而是更多的想為自己而活。於是,他放下了“兼濟天下”,開始自娛自樂起來。但是問題來了,自娛自樂是可以,但是需要花錢呀,白居易從來沒有做過大官,錢從何來呢?

當然不是貪汙的,白居易雖然當的都是一些不入流的小官,但是十分清廉,身無長物。他的錢來自於出賣自己的詩作,當時白居易是大唐著名的詩人,他的一首詩寫出來,往往會有搶著買下版權,據說他的詩最遠有朝鮮的客人買了去,一篇就是一百金,夠他很長時間的花銷了。

此外,白居易還經常給別人寫點墓誌銘什麼的,人家隨便給點潤筆費就不得了了。而且在他眼裡,這些豢養的藝伎都是窮苦人家的女孩子,自己也算是幫助她們,在做善事了。

但是姬妾上百,這也有點誇張了,可能是後人不知道出於什麼目的杜撰的。到了晚年,他好像看清楚了什麼,把所有的藝伎全部遣散,讓她們回家。天天跟這些藝伎在一起,白居易也找到了不少的靈感,像什麼“小蠻腰“、“櫻桃口”、“別樂天”這些金句千古流傳。

可能是跟年輕的女孩子天天在一起,白居易心情好,他去世時,壽75歲。這在戰亂的晚唐是極為罕見的高齡,看來,人還是要跟年輕人在一起,不只是圖個樂,更能從年輕人那裡感受到活力和朝氣。從這一點上來說,白居易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的財富。


小小嬴政


很多人都會說,白居易是個渣男,的確,他私生活算得上是一塌糊塗,妻妾數十人,有名的有樊素、阿蠻,跟名妓的風流故事更是數不勝數。甚至也曾拐騙過好友元稹的女人,倆人互相綠對方,而且引以為豪。


但深究原因,也可能也是自己感情不順,借這些歡淫放縱,安慰自己吧。他跟湘靈的故事也算是另一對陸游與唐婉。

為何說白居易是渣男?

他的私生活十分不堪。白居易生平狎女無數。

1.有詩為證"十載春啼變鶯舌,三嫌老醜換蛾眉"。

2、曾自述與官員集體嫖娼,"水引春心蕩,花牽醉眼迷......舞急紅腰軟,歌遲翠黛低"。

3、其晚年仍然豢養姬妾,"左顧短紅袖,右命小青娥。小奴捶我足,小婢捶我背""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人老心不老呀。


很多人都居於此說白居易是渣男,但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開放的朝代了,逛妓院沒什麼,畢竟他為了一個人差點終身未娶,這只是解決個人需求而已。晚年豢養姬妾也沒什麼,只是讓自己的晚年不那麼寂寞而已,人老了心未必要老,否則他又怎會是白樂天呢!

以前不太懂為什麼“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如此美好幸福的詩句,取名卻是《長恨歌》。 直到了解到了他跟湘靈的悽美愛情故事之後才明白,原來白居易是在借詩圓夢,寫得越美好,心裡的恨與遺憾便越深越長。



沒有跟愛的人在一起,所以對他來說跟誰好都一樣,之所以老了之後依舊喜歡豆蔻年華的女子,這或許是他為了找到當年與湘靈在一起的感覺。因為身邊的人不是湘靈,所以誰都一樣。


北風未歸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舉頭中酒後,引手索茶時”,在一個大雪飄飄的夜晚,爐火掩映著新醅的綠酒,白居易坐在門前的院子裡,打起二兩小白酒,悠哉悠哉的品嚐起來,不禁感嘆起夜晚的美景,慢慢的陷入了沉思。


白居易在後世人的眼中看來,無疑是一個偉大的詩人,據《中國古代文學》不完全統計,他一生共寫了3840首詩,他 寫的詩歌,題材廣泛、涉獵很多、形式多樣,語言又平易通俗,後人評價他為“詩魔”和“詩王”!

但要說白居易取得的成就,我們不能光只看他的“臺前風光”,更要看他的“幕後耕耘”!

白居易出生之後不久,家鄉便發生了戰亂!藩鎮李正己,割據了河南十餘州,戰火搞得民不聊生,百姓跑的跑、逃的逃,而他也為了躲避戰亂,逃到了宿州符離安居!

但我們詩人就是詩人,怎麼可能會因點“小插曲”而擾亂自己的生活了,在避難期間,他讀書也十分刻苦,連口都生出了瘡,手都磨出了繭,年紀輕輕的,頭髮就全白了(這是得有多認真啊,才能達到這種境界!)

這麼一個讀書如此認真的人,怎麼會成為一個好色的老頭了?你還別真不相信,這事兒還真有可能!

相信看過,由范冰冰主演的《武媚娘》這部電視劇的朋友,應該都知道,裡面女性露骨的程度之大、之廣,但這也最大限度的還原了當時唐王朝的開放程度!


因為唐朝以胖為美,全國大多數的女性全都是身穿低胸裝,為什麼稱低胸裝呢?

也很簡單,他們這樣的穿著比較裸露,大胸型在唐朝人看來,除了美觀之外,而且還很性感,這樣一來,低胸裝的搭配,在唐朝的時候,全國都很流行。

而白居易就生活在這樣的一個時代。

晚年的白居易因官場失意,終於放下了一生“兼濟天下”的宏願,開啟了自己晚年“獨善其身”的安穩生活。

身為一個詩人或者是一個文人,詩詞、美酒、舞女、歌妓,那是不可能分的開的,對於白居易那也是如此!

俗話說,“寶劍配將軍,美女配才子”,晚年的白居易,雖說退居幕後,但還是有一筆很可觀的收入,除了退休費之外,還有就是他的潤筆費!

《隋書·鄭譯傳》有一則故事這樣記載到:鄭譯為皇上擬詔書,有人戲稱他“筆幹了”,鄭答:“不得一錢,何以潤筆?”以後把稿費、書畫酬金就稱為“潤筆”。

那麼白居易的潤筆錢到底有多驚人呢?根據《修香山寺記》記載,白居易給元稹寫的《河南元公墓誌銘》,1400個字,得銅錢70萬(妥妥的“一字千金”,大手筆”啊!)


有了錢的白居易,晚年也過得那是一個相當的滋潤,在家裡養了很多歌女名妓,陪他“飲酒作詩”,打發打發時光,這其中最有名的便是樊素和小蠻,她們二人之間素有:“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之稱!

但養了家妓,並不等於說白居易貪色愛美,說他是一個老色鬼,這種日子,只是他晚年為了排遣憂愁、自我娛樂的方式而已!所以說白居易晚年妻妾成群、姬妾上百,那純粹是子虛烏有的事兒!


文史議春秋


白居易當時作為當紅流量明星,只不過做了一個成功男人該做的事,豈能用色字來形容?

白老師這一生,也或許是由於先前的壓抑禁慾,接近而立之年才結婚,自然功成名就之後,也算是對自己此前青春不再的補償吧!

天才轉世的白居易,少年時期就相當光彩奪目,比起常人他的詩賦造化顯然更早,五六歲的他就已經能夠吟詩作賦,天資聰慧的他,也為他在年少時期積攢了一定的名氣。

在當時也為他捕獲了不少的小迷妹,但白居易作為有抱負有學識的青年,自然也不可能被輕易魅惑,大約在他20歲的時候,他的名氣已經達到一定的鼎盛時期,此前所做的詩詞歌賦,也被當時坊間的娛樂場所爭相傳唱。

白居易雖然天資聰慧,但也與他的刻苦密切相關。

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白居易對於自己要求也很嚴格,具有極強的自律能力,雖然白居易的父親也算是朝廷官員,但卻不怎麼受重視,家境不能算貧寒,但也絕對好不到哪兒去。

空有一腔報國熱情的白居易,自然也需要大量的知識來填充自己,就在白居易23歲的時候,更大的家門不幸發生了,他的父親客死他鄉,也讓白居易不得不提前揹負家庭的重任和壓力。

生活與經濟上的雙重壓迫,也讓白居易沒有更多的閒暇時間來撩妹,該奮鬥的年紀,他並沒有放縱自己,即使他當時有那個心思,也因為經濟實力不允許。而逐漸壓抑內心,只要是熟讀過白居易詩的人,對早年白居易生活的艱辛,可以從他詩中真實的情感流露知曉的。

李白的詩高於現實,具有極強的浪漫主義色彩,但白居易則恰恰相反,他則更接地氣,通俗易懂,是典型的紀實敘事派風格。

不僅不如他自己的心聲,也是當時底層百姓心中最真實的寫照,不然也不可能在坊間流傳千古,可以說白居易是一位懂人性的詩人!

白居易在結婚時,已經算是過剩的大齡青年了,古代結婚年齡普遍較早,而這位才華橫溢的大詩人白居易,直到37歲才結婚。

不出意外,也可能當時的白居易,已經對自己的婚姻生活不抱有太大希望,最終他和楊友人的妹妹喜結良連理,直到40歲,兩人才有了自己的孩子。也或許是因為年紀太大了,兩人也沒有了年輕時的浪漫與激情,婚後生活一直平淡無奇,甚至白居易還經常被妻子嫌棄。

恍然間,兩人結婚已經10年,白居易為了緩和夫妻關係,為常年陪伴的妻子作詩一首《贈內子》,但這時兩人的狀況也沒有多好的緩和,可能對於白夫人來說,那些含情脈脈的詩,早就已經聽膩歪了,對此很不感冒,而是對於生活的了無生趣,感到不滿罷了。

50歲,也是白居易人生中一個轉折點。

最終升任朝廷命官,算是了卻了一大心願,彷彿前半生的積攢,就是為了接下來人生歲月的華麗綻放,一掃往日的陰霾與心酸,隨著官職的提高,薪水俸祿也自然水漲船高,前半生窮困潦倒的白居易,這時候才感受到生活的甘甜,終於有了那般眾星捧月的感覺。

當時擔任太子賓客的白居易,地位高活兒輕鬆,工資待遇高,自然也得以將其以前的閒情雅緻發揮,徹底釋放天性,沒有生活壓力的他,自然也找了幾個能歌善舞的姬女來陪伴。

一方面也算是附庸風雅,但另一方面也是對婚姻生活不滿的排遣,雖然他當時要求舞姬的年齡不超過25歲,可能在現如今看來,與好色之徒你好你好無異,但在當時的大環境下,也是無可厚非。

古人納妾的習慣由來已久,倘若僅僅為了男女苟合之事,那確實有失風雅,但是白居易能有那麼高的文學造詣,思想覺悟自然不會差,他找歌姬舞姬的陪伴,並沒有像其他人那樣骯髒不堪。

試想一下,一心只讀聖賢書,天資聰慧的白大詩人,直至中年才結婚,差點就是老來得子了,但自己唯一的興趣愛好詩詞歌賦,向夫人訴說卻永無回應。

反而他的才華卻在歌姬舞姬當中,受到重視青睞,也算是志同道合之交,更多的應該是藝術上的交流,相信年邁時期的白居易,也萬萬不想為了那般淫亂之事,敗壞晚年名聲!

姬妾上百,確實有之,只不過是在那個時代,司空見慣的現象罷了!


大國布衣


我覺得很多人都有這種誤解,總是誤以為古代的大文豪都是好人。

譬如蘇軾吧,你讀他的詞和文,會不自覺地對其本人戴上粉絲濾鏡,容不得別人說他不好。但歷史上真實的蘇軾,確實是個很糟糕的官員。

至於白居易的人生情況也差不多。不要把對文學成就的推崇,擴大到文學家的人品上。

白居易的晚年確實是有些縱情聲色的。

  • 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

很多人可能都聽說過這句詩吧,這是白居易所寫。

樊素、小蠻,都是白居易養在身邊的侍妾或妓女。史稱,“姬人樊素善歌,妓人小蠻善舞”,專門給白居易表演歌舞的。

所以白居易才寫此豔詩,讚美善於唱歌的樊素的櫻桃小口,誇獎精於舞蹈的小蠻的纖細腰肢。


這就是白居易晚年生活的寫照,與人吟風弄月、宴會吟唱,身邊有歌妓舞女相伴。

不過,若說白居易的姬妾上百,這也是沒根據的。

晚年的白居易大多在洛陽的履道里第度過的,經常與劉禹錫唱和,也時常遊歷於龍門一帶。

例如,會昌五年(845)白居易去世的前一年,還在履道里第舉行“七老會”,與友人交往。不僅如此,他當時還對佛教有所信仰,自號香山居士。

如果說是姬妾上百,顯然也不可能是這個生活狀態。

總而言之,白居易也只是個凡人,沒必要神話而偶像破滅。


HuiNanHistory


答:大詩人白居易是個情痴、情種。

他生於官宦人家,父親白季庚先為徐州別駕。但他出生之後不久,自領平盧淄青節度使的李正己與田承嗣、薛嵩、李寶臣、梁崇義發起叛亂,戰火搞得民不聊生。

徐州陷於戰亂區,白季庚無奈將家屬送往宿州符離安居。

在符離,白居易認識一個叫湘靈的女孩。

兩人剛認識時,白居易11歲,湘靈7歲,可謂青梅竹馬。

白居易23歲那年,暫時離開了湘靈。

但我們有理由相信,他們之間應該訂有盟約的。

因為,白居易在分離期間,寫過許多首懷念湘靈的詩。

其中的《寄湘靈》、《寒閨夜》、《長相思》等詩非常著名。

《長相思》裡還寫:“願作深山木,枝枝連理生。”  

兩年之後,白居易如願考上了進士,向母親流露出了要與湘靈結婚的意思。

但白母有很深的門戶之見,認為進士與村姑並不般配,堅決反對。

白居易軟磨硬泡了好幾年,白母始終不鬆口。

白居易在長安做校書郎時,為了報復母親,下定決心,終生非湘靈不娶。

這期間,他又寫過多首懷念湘靈的詩,有《冬至夜懷湘靈》、《感秋寄遠》、《寄遠》等等。

白居易的決心很大,一直到了37歲還單著。

最終,卻還是抵不過母親的以死相脅,娶了一個楊姓女子。

白居易44歲被貶江州時,路遇湘靈父女。悲催的是,湘靈為了等他,已經40歲了,還未婚。

白居易傷心欲絕,作了《逢舊》詩二首。

這之後,為情所傷的白居易漸漸開始放縱起來。

晚年,他蓄養了許多歌妓。

其中最有名的是樊素和小蠻。

如今還在流行的詞語 “櫻桃口”和“小蠻腰”都和樊素和小蠻有關——白居易曾經寫過“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的詩句。

另外,白居易家裡,還有名為菱角、谷兒、紫綃、紅綃等才色兼具的歌妓,因為,他的詩作裡保留住了這些人的名字,白居易自己也在詩序中作了解釋。

白居易還在一首題為《追歡偶作》中提到:“三嫌老醜換蛾眉”。意思就是說,我家裡養的家歌太多了,每過三年,就老醜得不成樣,必須換。

由此可見,白居易晚年所蓄養的家妓,應該不少於三位數。


覃仕勇說史


文 / 攬秋實,不絕

這與他是不是好色老頭無關,主要是到了晚年他有資本好色了。

唐朝是比較開放的朝代,同時對於文藝歌舞又極推崇,成為上流社會,文人雅士鑑賞能力的一大展現方式。



白居易出生於中小型官僚家庭,初入京中時去拜見顧況,顧況見他名字戲言:米價方貴,居亦弗易。

後觀白居易詩作:咸陽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對的,就是我們小學時課本上的“離離原來草”,顧況當即改口:能作出這樣的詩來,住在京中也容易。自此“居大不易”名聲大振。



白居易初入仕途時立意要做個好官,但不幸的是,遇上了“牛李黨爭”,於是在“牛李”二黨得勢失勢的拉鋸戰中,他和好哥們元稹就進入了貶貶升升的循環中。

直到晚年,終於放下了“兼濟天下”的宏願,開啟了自己“獨善其身”的安穩生活。

文人的風雅許多時候與酒、色、才是相聯的,沒有才進不了文人行列,而酒在某種程度上能將才華最大限度激發,有酒無色又無趣。

因此唐朝官伎軍伎很多,這些伎人多是在官員文人的筵席之上充當陪酒勸酒侍酒的角色。另外吟詩作對,能歌善舞也是必備的生存技能。

在那個年代,伶人伎人的職業很平常,雖然低賤,但不可恥,只是生存所需而已。

有能力的高官在自己府中蓄養家伎也很正常,有部分因素是為了招待來府作客的同僚,這種養伎可能是因色藝,卻不一定是為了色慾。



白居易蓄家伎過百,但他自身並不是一個貪官,不僅不貪,在離任杭州時還將自己的一筆官俸留在州庫中作為基金,供後來治理杭州的官員公務上的週轉。

那麼,一個不貪汙的官員,是哪來的財力養那麼多的家伎呢?

人家有才華啊,聲名遠播,詩作遠賣到了朝鮮,一篇百金,最早的鑽級大V。

當好哥們元稹去世時,他為元稹撰寫墓誌銘,元家給白居易潤筆費六七十萬錢,他全數佈施於洛陽香山寺。


所以說,他蓄養家伎是事實,號稱過百隻是形容數目上的誇張詞法,不必太較真。

養家伎既讓貧民女孩子生計有了作落,也能借此娛己娛人,何樂而不為?更何況他是“樂天”。

晚年,他遣散家伎,也因此留下了蘇東坡的那句:不似楊枝別樂天。

也因為家伎引發的靈感,我們才有今天的“櫻桃口”“小蠻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