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從孔子的撫琴授學到與青樓牽連,它是歷史上戲劇性最誇張的花

從孔子的撫琴授學到與青樓牽連,它是歷史上戲劇性最誇張的花


01


農曆二月雅稱杏月,忽而想起「杏花疏影裡,吹笛到天明」的詩意。


這句詩最愛疏影二字,記得林和靖有寫梅花「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句子,同樣用到疏影這兩個字。它們美在哪裡呢?美在意境。


影這個詞營造出一種朦朧、浪漫的情感基調,像揪著心的愛情,見著他,幾分羞澀,幾分含蓄。疏影要在夜裡更妙,所以,無論寫杏花、吹笛,還是梅花的橫斜、暗香,有了夜色的襯托,就更添深情。


白天,花都美的都太過於真實,到了晚上就大不同。月明皎潔,落在花瓣、花枝上,清風微微徐來,月下花瓣隨花枝在清風的拂動下,輕輕嫋嫋地搖曳,那姿態,簡直能讓人醉心於此。


這時若有佳人在側,豈不是良辰美景。就算沒有佳人也有相思,一個人的情深意長,心間的思念藉著月色爬上眉間,笛聲在影影綽綽間更加清麗婉約。


從孔子的撫琴授學到與青樓牽連,它是歷史上戲劇性最誇張的花


02


二月是「滿園春色關不住」的時節。天上的春雷驚醒地上的草木,雨水潤澤,萬物盈潤。衣著漢衣的女子借花朝與君約會,巧笑明眸,亂了樹上的杏花紛紛落。


杏花美在二月枝頭春意鬧。淡淡的粉白色,一點點地舒展開,直至變為純白,零落成泥碾作塵。最愛的是它落花時的模樣,宛若片片雪花,素白一片鋪在梨樹下,有種天真純粹的美麗。


王安石也把飄落的杏花比作雪花,他寫「一波春水繞花身,花影妖嬈各佔春。縱被春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作塵」。那清水岸邊,植著杏,花落時,花瓣的影落入水中,花自飄零水自流,水映杏花倩影,水與花花與水更添浪漫。


從孔子的撫琴授學到與青樓牽連,它是歷史上戲劇性最誇張的花


03


寫杏花的詩,流傳最為廣泛的恐怕就是葉紹翁的「一枝紅杏出牆來」之句。這首詩本來描寫的是作者春日遊園訪友不遇的經歷,不過,演變到後來,杏花變了意,成了風流花,杏樹則成了風流樹,而「紅杏出牆」亦多指愛情裡的不忠。


法國作家左拉的小說《紅杏出牆》就描寫了一段不忠的故事。故事裡女主角叫泰蕾絲·拉甘,她嫁的丈夫身體虛弱,後來她遇見一個叫洛朗的男子,兩人碰撞出火花,於是就和洛朗一起謀殺了自己的丈夫。兩個人又因內心的自我譴責選擇了雙雙自殺。


中國晚唐有個詩人叫薛能,他寫杏花「活色生香第一流,手中移得近青樓」,把杏花和青樓放在一起。李漁在《閒情偶記》中寫杏花「樹性淫者,莫過於杏」。我覺得這真的委屈了杏花,對於愛花的人來說,花花皆有情,花花皆為美。


從孔子的撫琴授學到與青樓牽連,它是歷史上戲劇性最誇張的花


04


杏樹耐寒,壽命長,這都是極好的品質,怎麼沒人來詩詞歌賦?杏花雖然開的柔媚,但她也不能就此定義為風流花。難不成一個姑娘長的眉目含情就說人不是良家女?


杏花的美,孔子可作證。在《莊子·漁父》中有「孔子游乎緇帷之林,休坐乎杏壇之上。弟子讀書,孔子絃歌鼓琴」之句,此句描寫了孔子和弟子在杏壇撫琴讀書的故事。想一想那杏花紛紛,書聲琅琅,琴聲幽幽,得多有名士風範呀。這才是杏花情懷。


從孔子的撫琴授學到與青樓牽連,它是歷史上戲劇性最誇張的花


05


記憶裡的杏花,是在鄉下人家的院兒內。我還是個女童,不懂落花的浪漫,亦不知花開時的喜悅。不過是尋常的人家,為了吃上一口杏,便植了這麼一顆。花開花落,隨其自在,無人為它驚歎,只任它年年歲歲孤寂地落在小院兒裡。


唐·杜牧寫清明的詩中,尤愛「牧童遙指杏花村」這句。杏花村,是村口開滿杏花的村子嗎?那山村必定背倚青山。雨紛紛,如織如錦,雨中一牧童遙指著遠方,那是一座開在杏花裡的小村莊,村莊裡寥寥幾戶人家,村口必定有一酒家。


你走近,小二,上好的酒拿來。藉著茅屋外的雨,喝個暢快淋漓。還談什麼江湖天下,美人如花,不如就此歇腳,遁隱此生罷了。


花的意義,只是人的一廂情願。二月春風吹,杏花只管熱情地開,管你說它風流還是浪漫,管你念它懷舊還是驚豔,它都不為所動。所以,人生一世又是什麼?倒是每一朵花,不問來由,不究歸去,四季輪迴地綿綿無期。

作者簡介: 小隱。河南姑娘,棲居江南。江蘇省作協會員。出版散文集《夏天的風吹來草的葉子》、《走著走著就遇見一樹花開》。新書《所有的遇見都恰到好處》已簽約。擅長古箏,習古琴,愛攝影,被讀者稱為“戴望舒筆下的丁香姑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