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科曼奇武裝直升機最後為什麼下馬了?

武器正能量


▲飛行中的“科曼奇”武裝直升機(圖片來源於:網絡)

“科曼奇”武裝直升機是美國人在冷戰期間研製的一款面向未來低空作戰的新型隱身武裝直升機,相比起“阿帕奇”等常規氣動佈局的武裝直升機來說,“科曼奇”無論是隱身能力.還是機動性等方面均有較大的提高和發展。

▲“科曼奇”武裝直升機的大致結構圖(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武裝直升機這種低空作戰利器出現後,各國對於打擊這種武器的手段就一直在研製,故而在各類低空探測雷達.低空面空導彈.新型高炮出現後,常規氣動佈局的武裝直升機的戰場生存空間就越受到挑戰,故而在這個背景下,美國人就提出了發展一型具備隱身能力的武裝直升機,從而能夠有效躲避雷達的探測,形成從低空出奇不意的偵察和打擊敵人的效果。而“科曼奇”武裝直升機正式這一思想下的產物,其採用了諸如隱身氣動佈局,內置彈艙,隱身塗料,隱身外掛機炮,發動機噴口紅外抑制裝置等設計,使其隱身能力相比一般的武裝直升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和發展,加之其採用兩臺1432馬力的LHTEC T800 渦輪軸發動機,故而在巡航速度等方面也比一般的武裝直升機來得優秀。

▲貴且效果並沒有太好,這才是“科曼奇”武裝直升機下馬,而繼續使用“阿帕奇”武裝直升機的主要原因(圖片來源於:網絡)

然而,就這樣一款武裝直升機在後期由於蘇聯的解體和冷戰後,美軍作戰思路的轉變,加之其昂貴的造價,以及後期美軍通過研究之後發現,其相比於像改進後的“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在作戰能力上並沒有啥太突出的進步,雖然具備隱身能力,但在低空這樣的飛行高度,其實是很難做到隱身,畢竟現在的光學探測手段也得到了長足發展,因此,後來的“科曼奇”武裝直升機也就下馬了。


軍武次位面



80年代世界還處於冷戰時期,在面對數量上據絕對優勢的前蘇聯裝甲部隊,美軍則採用全縱深火力打擊的戰術在歐洲平原上來對付蘇軍鐵甲洪流。而AH-64與RAH-66都是基本這種作戰思路而發展出來的有針對性的主戰裝備。而RAH-66科曼奇的特點就是具有很強大的隱身能力,並且將偵察與攻擊能力整合為一體,很適合獨立完成縱深的偵察和火力打擊任務。

然而這麼先進的偵察攻擊型直升機,在前蘇聯解體之後沒有了用武之地。而AH-64阿帕奇在美軍自2000年後的作戰中,表現確實不佳讓美軍也不太滿意。在實戰中經常被低端火力伏擊,不光無戰果,還讓自身受到損失。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中,阿帕奇多次被伊拉克軍民用輕武器伏擊,失去了戰鬥力。這一點對科曼奇來說影響相當不好,雖然它能躲避對方的雷達偵察搜索,但是對於能用肉眼發現它的武裝人員來說,依然只使用輕武器就能嚴重威脅科曼奇。而且當時美軍也在進行轉型,向網絡中心戰轉型。在新的戰略思想中,科曼奇的任務完全可以由無人機來代替,而且可能幹得要更好。

然後,是成本問題。科曼奇因為問題太多,其研發期間進度表不斷被推遲,導致成本一直在漲。最終達到每架採購成本升到56890萬美元,這價格讓美國大佬也受不了,最終被徹底放棄了而原本計劃繼續支持和採購121架科曼奇的146億美元經費,被挪到採購其他直升機和對現役直升機改進項目中來。結果就是我們自AH-64之後,直到現在也沒有再見到美軍新的隱身化設計的攻擊直升機。而美軍現在也在計劃為AH-64系列直升機進行大升級,將最終會用到80年。


陶德中士


RAH-66“科曼奇”武裝直升機是人類歷史上研製的第一種隱身直升機。從1991年波音西科-斯基團隊贏得研發合同,到2004年項目正式終止,前後歷時13年,在耗資80多億美元后僅製造了兩架原型機。



RAH-66項目在付出如此代價後迎來的還是下馬命運,其主要原因並不是因為蘇聯的解體導致RAH-66失去主要對手。RAH-66是在1991年立項的,此時已經是冷戰末期,蘇聯日薄西山。RAH-66是作為OH-58D“奇奧瓦”偵察直升機後繼機研製的,主要任務是執行全天候武裝偵察任務,其主要作戰對手並不是蘇聯陸軍的滾滾裝甲洪流(這是AH-64“阿帕奇”的任務)。因此蘇聯的解體最多影響的是該機的採購數量。



導致RAH-66最終夭折的主要原因還是超支和管理不上。“科曼奇”項目可以說是管理失敗的武器研發項目的典範,在該機的研製過程中,美國陸軍先後多次修改技術指標,項目前後經歷了5次重大重組。由於軍方不斷加入額外要求,硬生生地把RAH-66的塊頭從原本相當於AH-1“眼鏡蛇”的輕型武裝直升機催肥成了接近AH-64的重型機,最大起飛重量從最初的4.5噸增長到7.7噸。

牽一髮而動全身,軍方的任何修改要求都會牽扯到大量設計修改,導致RAH-66出現嚴重拖延和超支。屋漏偏逢連夜雨,小布什上任後因911事件發動反恐戰爭,美軍的把大部分軍費投入到了這個無底洞中。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為此發起“軍事改革”,不再以同時打贏兩場局部戰爭為目標,RAH-66這個吞金獸自然就成了他首先開刀的目標,此外還有美國陸軍的“十字軍”自行火炮。


飛豬漲姿勢


戰略忽悠局局座張召忠曾經也分析過這個問題,主要意思一言以蔽之就是"美國不應該把所有雞蛋放到一個籃子裡!科曼奇就是將一大堆尖端技術進行堆砌做出來的四不像,因為兼容等各種問題最後不得不放棄"。



RAH-66科曼奇是波音公司為美軍研製的下一代攻擊偵察直升機,RAH-66最突出的優點是它採用了直升機中前所未有的全面隱身設計。如果最終服役,它將會是美軍直升機之中首架設計專為全天候武裝偵察的隱形直升機,執行武裝偵察、反坦克和空戰等任務。



“科曼奇”採用了直升機中前所未有的全面隱身設計,一度被視作美陸軍航空兵未來的主力作戰機群。它配備一門20毫米航炮、2.75英尺的航空火箭彈發射器和航空導彈。


RAH-66的武器艙內裝備有長2米的導彈6枚,短翼可以用不同的組合方式攜帶武器864千克。能掛32枚70毫米火箭,或者掛8枚“獄火”反坦克導彈。內外掛架共能攜帶14枚“獄火”導彈。也可攜帶“毒刺”空對空導彈“科曼奇”裝備了新一代夜視設備。與“阿帕奇”相比,“科曼奇”發現目標的距離可增加40%,反應時間縮短95%。在戰鬥中,它能迅速識別目標和確定攻擊的順序,還能把攻擊的結果立即顯示出來。



儘管如此科幻強大,但它也難逃脫胎死腹中厄運,究其原因,導致科曼奇流產的原因主要有三個:

1.技術因素

由於美軍對阿帕奇設計要求過高,一系列尖端科技術全部被整合進去,導致各種問題不斷。要知道,一款新的機型採用的新技術不能超過20%,而阿帕奇大大超出了這一比例,出問題就再所難免。

2.價格因素

由於研發計劃一直在修改,各種問題麻煩不斷導致成本不斷上升,到2003年單價為5900萬美元,大大超出了當年的預算。即是其研發成功,但其高昂的採購費用也會讓美軍頭疼。

3.作戰目標

除去以上兩個因素,作戰目標已經徹底發生改變,這款機型設計的歷史背景是為了抗衡蘇聯的鋼鐵洪流,但蘇聯的突然解體,這一威脅已完全不存在。

4.更強大更廉價的替代品已出現

近些年,由於無人機和各種高精尖定位武器的技術突破,大規模短兵相接的戰爭發生的可能性已不大,況且無人機強大的技術優勢和低廉的採購價格獲得軍方青睞。

時勢造英雄,戰機也一樣,每一款優秀的戰機都有其出身的特定的歷史背景,如果非要給科曼奇下馬找個原因,那就是生不逢時!


印象頻道


科曼奇隱身直升機為何下馬?

首先科曼奇是一款偵察打擊直升機,定位類似於中國的武直19。只是科曼奇把隱身做的更極致,而武直19兼職了毫米波頂球的偵察與指揮任務。

那麼這樣比起來,科曼奇比較極端,而武直19比較中道。可是直升機本來就是超低空,雷達受到地球曲率和地形植被遮擋,往往都不是雷達發現它,再追求雷達隱身的極致外形顯得必要性不大。科曼奇的察打一體任務被無人機取代,察打一體無人機風險更低,造價更低,導致科曼奇沒有了生存空間。而美國頂球毫米波雷達的任務又由阿帕奇承擔了,那麼科曼奇就只能下馬了。

另一個視角來說,武直19是基於直9 , H410A、H425以及H450民用直升機的軍用衍生型,有一系列軍民型號。這樣多方市場拉動,共用的很多生產、維護設備拉低了生產和使用成本,在各領域的進步都能互通有無,不斷升級進步。而科曼奇由於追求隱身的極致,外形不適合民用,沒有多項兼職,即便軍用採購也沒有多少訂單,必然是活不下去的。

可以說,科曼奇死於極端主義。


銀杏智庫


第一、美國戰略調整,“科曼奇”研發初衷就是為了應對一切以冷戰背景下的大規模戰爭為出發點,冷戰結束了,蘇聯誇掉了.美國的軍事作戰方向改變了,.而且科曼奇的先進技術對待目前的美國的作戰對手有點殺雞用牛刀的感覺,通過戰場評估報告顯示,在目前美國的戰爭模式下科曼奇的生存能力不會比阿帕奇高到哪裡去,現在使用阿帕奇已經足夠了

第二,資金問題,科曼奇的費用高到連美國也承受不起了.而且研製進度嚴重滯後,費用一漲再漲,不如利用起技術來改造現有的阿帕奇.按美國的說法最新的阿帕奇已經具有早期科曼奇的性能了.按照美軍以前的計劃是陸軍計劃2004~2011財年間,要花費大約146億美元來研製和採購121架 “科曼奇”直升機。現在,陸軍利用這筆錢可以對其現有的801架飛機進行升級,採購796架新飛機。

第三,美軍重視無人機的發展是迫使“科曼奇”下馬的另一個重要原因。現在的無人機研製成本低廉,而且能完成“科曼奇”擔負的所有作戰偵察任務,即使無人機被敵方擊落,也不存在搜救駕駛員的問題。


禮部蕭大人


最近,美國陸軍即將進行下一代武裝偵察直升機競標事件,引起了廣泛關注。很多軍工企業紛紛摩拳擦掌,勢要拿下這個大單。目前,S-97“英勇”與V-280“掠襲者”貌似已經一馬當先,率先進入了美國陸軍的備選方案。這兩款直升機異軍突起,皆因為性能優異,“英勇”能保持巡航時速在518.56千米的狀態下作戰,航程可達926到1481.4千米,“掠襲者”的定位是一款輕型武裝直升機,巡航時速370.4千米,作戰半徑600千米。從數據表現來看,這兩款直升機確實值得稱道。然而,美國陸軍選擇武器裝備,性能是關鍵,但也不是唯一因素。曾經就有個一路風光無限的前輩半途夭折就是最鮮明的前車之鑑。

早些年,美國有一個轟動一時的大項目,耗資金70億美元,約472億人民幣,項目中有款直升機被一度認為是當時的神話。然而,遺憾的是,在它風頭正盛時,只是匆匆造了13架,就被拋棄在了歷史的塵埃中,它就是“科曼奇”武裝直升機。

“科曼奇”的定位是一架隱身武裝直升機,前前後後花費了16年才問世。它的設計非常前衛,外形無比科幻,綜合性能加起來,使得其雷達反射面積縮小了100倍,紅外特徵降低了15倍,噪音降低了6倍。那麼,性能如此優異的直升機,為什麼會被美國陸軍無情的丟棄呢。

原來,直升機無法實現超視距攻擊,隱身效果用處不大,其次,因“科曼奇”研發時間太久,自它生產出來之後,武裝直升機已經不再適合當時的作戰環境。而最重要的則是,“科曼奇”的價格太過於昂貴,剛開始的定價不超過600萬美元,可隨著研發進程的推進,投入的資金越來越多,價格水漲船高至2004年的5960萬美元。而2005年入役的F-22造價才不到1.5億美元,“科曼奇”差不多相當於它的一半。綜合考慮之下,美國陸軍就放棄了當時繼續生產和服役“科曼奇”武裝直升機的想法。

如今,武裝直升機捲土重來,“英勇”和“掠襲者”是否會入選還當兩說,如果“科曼奇”可以做出一些恰當的調整,進行改進,那它絕地逆襲的機會也不是沒有。


迷彩虎軍事


這款直升機下馬的主要原因。一是,價格太高了,原本預算價格只有1000多萬美元,到下馬時已經漲到了6000萬美元,如果按照今天的價格,可能就是兩億美元以上。如此高昂的價格,美軍根本無法承受。

二是,美軍的戰略思想在當時已經發生了變化,由於911事件的影響,美軍開始打重點轉向治安戰。在這種背景下,針對於大規模地面作戰而研發的這款直升機也就不適用了。

三是,頭疼的技術問題,整個項目研發一直不順利,技術上存在不少問題,應用的新技術太多,造成技術開發難度一直很大,且許多技術問題沒有解決,表面上說的請非常先進,實際能不能做到這個很大的問題。比如:隱身設計,看上去機體表面的雷達反射面積大大縮小,但是巨大的旋翼造成的雷達反射問題卻解決不了。

綜合以上因素,這個項目只能取消了。


麥田軍事觀察


這個問題由吐槽君為您解答!說起科曼奇,我們驚歎於它那超時代科幻外形的同時又唏噓它坎坷波折的命運,作為世界上第一種隱身武裝直升機,其下馬雖然和金錢預算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但又不僅僅這麼簡單,它的下馬可以說是命中註定的,用生不逢時這四個字最能說明它的心聲。

悄無聲息的印第安獵鷹

科曼奇這個名字來自於北美的一個印第安部落名字,其正式名字為RAH-66。其中R表示偵察,A表示攻擊,H表示直升機,也就是說這是美軍研製的一款武裝偵查直升機,它的研發從1983年開始到2004年正式下馬一共歷經了20個年頭,五角大樓曾經為它制定過高達390億美元的研發費用,因此其設計指標和性能也是相當突出的。作為世界上第一款隱身直升機,其採用雙發雙坐單軸的總體佈局,機身不僅採用了多面體圓滑邊角設計而且全面覆蓋了先進隱身吸波塗料,發動機和出氣口也經過了複雜的掩蓋和降溫處理,有效的減少了紅外信號的散發,尤其令人誇張的是,科曼奇的武器艙居然採用了類似於四代固定翼戰鬥機的內置彈倉和隱藏起落架設計,這一系列的高科技也促使科曼奇成為了有史以來最冷和隱身性能最好的直升機!

科曼奇為何最終折戟沉沙

第一、科曼奇失去定位。科曼奇設計的初衷是當時在冷戰時期為了在歐洲平原對付蘇聯的鋼鐵洪流,由科曼奇擔任斥候,前出偵查,巡邏警戒,由於面對者蘇聯高強度的防空火力,因此其特別強調隱身設計,而隨著蘇聯的解體,鋼鐵洪流不復存在,科曼奇需求變的有如雞肋,被棄也成為了意料之中。

第二、科曼奇火力太弱,作用單一。作為一款武裝偵查直升機,雖然隱身性能特別突出,但是也正是因為全面的隱身設計,其帶彈量大大降低,總共能攜帶的武器只能達到800千克,這麼一點武器跟長弓阿帕奇將近五噸的掛載量相比簡直被秒成渣,這使得科曼奇的火力優勢也沒法凸顯,而隨著冷戰的技術,現代武裝直升機的火力支援作用愈發明顯,科曼奇的偵查作用完全可以由改裝的阿帕奇勝任,於是它就變成了一款可有可無的產品。

第三、科曼奇太嬌嫩。大量採用的高科技設計和精密零部件使其戰場適應性非常差,這在科曼奇試飛頻頻出現各種故障和問題中也能凸顯,美國國防部評估後認為科曼奇除了在自然條件良好的北美和歐洲平原外,幾乎無法找到適合它的戰場,一旦在氣候惡劣的雨林或者沙漠地帶使用,其各種金貴的部件就將通通患上“公主病”而無法使用。

第四、科曼奇過於昂貴。高科技的代價就是貴,美國國防部在累積投入了數百億美元后,仍舊無法將這一款高科技武器有效定型,而隨著設計指標的不斷提高和陸軍部隊的不斷要求,其設計指標也是一改再改,這也使得國防部不得不一再加大投入,而這些投入卻像無底洞一樣,聽不到有效的回聲,最終在不堪重負的壓力,下馬了這一項目。

這一次好像說的太過於嚴肅了,缺乏吐槽樂趣,下次一定改進,歡迎大家點贊評論關注!


軍武吐槽君


在空軍全面追求隱身化的時代,直升機部隊也不例外。科曼奇武裝直升機,是美國軍隊耗資80億美金,並利用21年的漫長時間研製的新一代武裝直升機,然而這款直升機只造出了2架原型機就被迫下馬,外界甚至都沒見過實物只有幾張照片。既然花費了這麼多時間跟金錢潛心研製,為何又要放棄呢?

新研發的科曼奇直升機採用了直升機中前所未有的全面隱身設計,根據數據顯示,科曼奇直升機的雷達反射截面積比目前其他任何直升機的都要小,僅僅為傳統武裝直升機反射面積的1%。之所以能擁有這樣的隱身性能,是因為它採用了類似四代機的隱身外形,機身有很多稜角並且採用了連接的機身表面,並且使用了複合材料和雷達干擾設備。然而這樣的隱身技術有利也有弊。有利的一方面是:直升機貼地飛行的話,地面的雜亂回波將掩蔽直升機而使敵方的雷達失靈。不利的一面是:直升機飛行速度慢,雷達有足夠的時間報警。

科曼奇在機身的設計上,採用了類似於F-117的多面體圓滑邊角設計,這樣可以減少直角反射面,並採機身的覆蓋採用吸波材料,所以機身表面的雷達反射面積會大大的降低,同時材料大部分都是複合材料,能承受7.62毫米、12.7毫米和23毫米口徑的槍彈或炮彈的射擊。排氣管巧妙採用了複雜的降溫和遮掩設計,排氣輻射量非常的小可以有效躲避熱感應探測裝置的監測。它的駕駛艙內是雙過濾的超壓系統,具備防原子、生物、和化學武器的能力,能夠保證飛行員即使不穿防護外衣,也可正常參戰。

科曼奇直升機在針對紅外熱像方面很有獨具特色。一般的直升機熱成像主要是排氣的溫度,科曼奇直升機的排氣口設計在兩側,形狀是長條形的排氣口,在排氣的時候,冷卻空氣通過尾樑上方的第二個進氣口吸入,與發動機排出的熱氣混合,再經過尾梁兩側產生向下的氣流,把排氣吹散,使排氣溫度明顯降低。所以,無論是雷達還是紅外探測裝置,都極難探測到。

具備了強大的隱身能力之後還要有做狗的攻擊能力。攻擊行動中最怕的就是你還沒發現敵人的時候,敵人就已經發現並開始攻擊你,但是科曼奇藉助隱身優勢可以大幅削弱被敵方武器鎖定的幾率。藉助美國先進的武器集成技術,科曼奇擁有強大的攻擊能力。科曼奇兩側的短翼上可以安裝32枚70毫米“九頭蛇”火箭,或者8枚“海爾法”導彈等。再加上它前方的旋轉炮塔,能夠安裝20毫米口徑的雙管機炮,而武器艙內還能安裝6枚“海爾法”導彈,可以說,它摧毀地面目標的能力相比老式的阿帕奇有過之無不及。

發動機技術一直是美國的驕傲這次也不例外,科曼奇有兩臺獨立的發動機。當一臺發動機作戰損傷時,不會影響到另一臺的工作,而只要保證有1臺發動機工作,就可以返航。科曼奇最大起飛重量7896kg,最大飛行速度是324km/h,續航里程在485km,尤其是機內配置了比較豐富的光學系統跟現代化頭顯設備,所以它未來肯定是有大有作為的可能的,可惜的是,最後美軍卻因為經費問題和無人機的發展需要,將這個投了好幾十億,花了21年的項目下馬了,確實是非常的可惜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