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 孩子“十叫九不應”?看看培養了三位博士生的媽媽,是怎麼解決的

不少家長經常反映,他們經常為一件事而煩惱。那就是叫孩子的時候,他明明聽到了,但就是不理你,常常是“十喊九不應”。為什麼孩子總是這麼皮呢?其實孩子會這樣做,也是有原因的,而原因,通常都是出自家長本身。

孩子“十叫九不應”?看看培養了三位博士生的媽媽,是怎麼解決的

我的嫂子,總是因為叫小侄子沒有反應,向我吐槽。不管是催促寫作業還是讓幫忙做一點事情,小侄子總是愛答不理的,必須扯著嗓子喊幾遍才有用。

有一天飯後,嫂子切好了水果,叫正在看電視的表弟來吃,但是喊了幾遍,小侄子就是遲遲不見動靜,嫂子脾氣也上來了,氣得走上前直接拍了他一巴掌,把小侄子還嚇了一跳,隨後開始質問為什麼不理她。

侄子不願講原因,還委屈的哭了。後來嫂子跟我訴委屈,我跟侄子溝通後,侄子說,他的媽媽不管他有沒有反應,最終都會讓他去做自己不想不做又不得不做的事情,反正溝不溝通結果都一樣。

孩子“十叫九不應”?看看培養了三位博士生的媽媽,是怎麼解決的

後來,我就這一個問題對網上的一些家長做了試卷調查,最為常見的溝通模式就是這樣:

“女兒,女兒,看一下媽媽新買的衣服好看嗎?”

然後女兒不為所動,媽媽表示很無奈。

“兒子,你別看電視了,對眼睛不好,聽到沒,對眼睛不好,多出去運動一下。”

兒子繼續吃著零食、看著電視,卻不為所動。

類似這種場景,孩子明明也沒忙什麼事情,或者正在做的事情也不怎麼重要,但是叫孩子的時候,他總是不理你,聽到了裝作聽不見,讓家長們非常惱火,於是家長對孩子們是非打即罵。

孩子“十叫九不應”?看看培養了三位博士生的媽媽,是怎麼解決的

那孩子會出現這種“十喊九不應”的場景的原因是什麼呢?

今天就對這個問題,做一期比較詳細的回覆,希望能夠解決家長們的一個苦惱。大體原因如下:

1、家長一定都是喜歡指揮孩子做事情

“來把這個吃了”、“要遲到了,趕緊去上學”、“把地拖一下”等等,家長總是像個指揮官一樣,指揮著孩子去做事情,可是很多事情,在孩子的內心都是比較抗拒的,家長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到孩子身上,孩子當然也會用自己的方式反抗了。

2、家長比較懶,讓孩子幫忙做事情

這種場景也比較常見,當孩子稍微大一點了,能幫忙跑腿了,於是總是“拜託”孩子幫忙辦事。有句俗話說得好“大懶支小懶,小懶乾瞪眼”,大人想偷懶的時候,就會差遣孩子幫忙拿這個找那個,剛開始孩子可能還興致勃勃的,但是次數多了,就會不樂意了。

孩子“十叫九不應”?看看培養了三位博士生的媽媽,是怎麼解決的

3、家長太囉嗦了

有些寶媽總是在交代孩子做什麼事情的時候,囉嗦著要講很多,如果孩子有一點不情願,就徹底打開話嘮模式,扯出更多的陳年舊事,來批判孩子。這樣孩子不但抓不到家長說話的重點,也會慢慢變得越來越“皮實”。

有些時候,孩子不及時回應,可能是正在專注某件事,注意力比較集中,也就會“屏蔽”外界的聲音。當然也存在明明聽到了卻故意回應家長,這個時候,家長還是要先反思一下自己的原因。

你家的孩子出現後故意不回應的情況嗎?你都是怎樣解決的呢?歡迎分享你家寶寶的故事。

關注“老教授”,領取學習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