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老年人洗澡要注意10件事,做好了才能保證安全

洗澡是為了保持皮膚清潔,減少壞死死皮附著和細菌滋生,同時還能避免身體出現異味。特別是老年人,如果長時間不洗澡,身上會出現“老人味”,所以說,不管什麼季節,多大年齡,只要身體條件允許,還是要堅持定期洗澡,以免身上的“老人味”太重,影響和別人的交流。

老年人洗澡要注意10件事,做好了才能保證安全

但是,老年人由於身體機能下降,有的還會有身體不靈便,為了安全起見,洗澡的時候要注意以下10件事情:1、溫度過低不洗澡

外界氣溫過冷(0℃以下)的時候沒有取暖設備不洗。人體的機能會隨著外界溫度的變化而發生自我調節,特別是溫度低的時候,淺表的血管會收縮、毛孔會閉合,這都有利於身體的保暖,也有利於保護身體不受寒邪的侵害,特別是老年人,由於免疫系統功能有所下降,如果在較低的溫度下強行洗澡,容易感冒,或者引起其他不必要的疾病。因而,要在保證室內溫度20℃以上,才能洗澡。

2、水溫不穩不洗澡

如果家中太陽能或其他熱水設備工作狀態不良,造成水溫不穩,忽冷忽熱,難以維持在適合的溫度的時候,老年人先不要洗澡,否則容易傷寒感冒。

3、不要去集體浴池洗澡

集體浴池人來人往,環境相對封閉,萬一有的人有傳染病,容易造成交叉感染,;相對密封的環境和密集的人群,導致室內空氣汙濁,也不利於身體健康。因此不建議老年人去集體浴池洗澡。

4、飯後不要立馬洗澡

剛吃完飯的一段時間內,人體內的血液會有很大一部分流到消化系統內,幫助消化和吸收食物。而洗澡的時候,由於熱水的刺激,皮膚血管會擴張,如果這時再去洗澡的話,容易發生腦部供血不足而發生暈厥,也不利於食物的消化。所以,老年人不要飯後立即洗澡。

老年人洗澡要注意10件事,做好了才能保證安全

5、淋浴水量、溫度要適宜

老年人洗澡的時候,要保證水溫適宜,不可過冷或過熱,過冷容易感冒,過熱會使血液流向皮膚,導致重要臟器供血不足,特別是腦部供血不足,會發生暈倒,容易受傷;水量也不可過大,防止摔倒或者嗆水。

6、洗澡頻率適度即可

老年人不需要天天洗,因為老人動得少,出汗少,哪怕是南方炎熱的夏天,也要減少洗澡次數,可以重點擦洗。

7、做好防滑

老年人活動不方便,加上浴室內地板上都是水,容易打滑,所以老年人洗澡的時候一定穿上防滑的拖鞋,預防跌倒。生活中因為滑倒而導致骨質甚至腦出血的老年人並不少見。因而,老年人洗澡時候一定要保護好自己,避免給自己造成傷害和拖累兒女。

8、感覺身體不適的時候不宜洗澡

一些老年人會有一些慢性病,如高血壓、冠心病、腦缺血等,如果出現胸悶、心慌、頭暈等症狀的時候,切不可執意洗澡,以免在洗澡的時候發生意外,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9、最好有他人在家

原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最好在有其他人在家的時候洗澡,以在洗澡誘發心腦血管事件的時候能夠得到及時的處理和救治。最好在洗澡前備好急救藥品和涼開水,出現異常情況能及時服藥。

10、時間不可過長

老年人的洗澡的時間是不能過長的,以10-20分鐘為宜,如果過長,則老年人的體力跟不上,對於老年人來講,也是極大的傷害的。還有就是老年人洗的時間過長,身體的許多器官也無法承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