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來頭的“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說這事兒之前,咱先說一個字“偈”。

偈讀jì。

組詞:偈頌、偈子、偈語等。以上的詞語,都是指信奉佛教的人在誦唸佛經時,唱的頌歌。

大家都知道,中國的佛教來源於梵(古印度),是唐代高僧玄奘從古印度取回的(西天取經);這種佛教,極大地推進了盛唐的文化發展,這也令東瀛扶桑(今日本)羨慕不已。

所以,當時的日本就派大量的僧人來大唐朝拜,學習佛法,他們手拿佛串兒、捧讀佛經時唱誦的歌子就叫“偈子”或“偈頌”。

說,有一次,日本又選拔了一大撥“留學僧”準備來華。當時的王子叫長屋,他命人為咱大唐的老師們準備了厚重的見面禮——一千件袈裟。長屋王子還賦詩(也就是偈頌)一首,並命人將其繡於袈裟之上,這首詩就是《繡袈裟衣緣》: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寄諸佛子,共結來緣。

大有來頭的“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大唐高僧鑑真,也正是被日本王子長屋的誠摯所打動,毅然渡海,遠赴東瀛弘法去了。這就是中日交往歷史上最著名的“鑑真東渡”。

大有來頭的“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中日兩國,隔一衣帶水而相望。歷史上,有過友好,也有過打打殺殺。近代,甲午戰爭、侵華戰爭,則最使中華民族飽受摧殘與恥辱。

但在此次病疫來襲之時,日方在援華物資上的標語,卻打動了網友。這些標語中的一則,就是選自千多年前長屋王子的《繡袈裟衣緣》中的詩句: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大有來頭的“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有趣的是,在長屋王子的這次賦詩送衣之後一百三十多年,有一位日本詩人敬龍法師學成後準備歸國。這時,他的好友、大唐詩人韋莊為其賦詩一首《送日本國僧敬龍歸》,這首詩中的尾句“一船明月一帆風”,正是巧妙化用了當年日方長屋王子的詩句“風月同天”:

扶桑已在渺茫中,

家在扶桑東更東。

此去與師誰共到,

一船明月一帆風。

大有來頭的“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