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书:中国传统书法的败坏和沦落?

书法是一种展现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汉字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等,其可用于字型设计、石刻题字、图案设计等诸多方面。



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以不同的风貌反映出时代的精神,艺术青春常在。浏览历代书法,"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追寻三千年书法发展的轨迹,我们清淅地看到书法与中国社会的发展同步,强烈的反映出每个时代的精神风貌。


而如今社会"丑书"流行, 有人说是因为大家的字写得都不错,无法一决高下,于是就比谁写的丑。


什么是丑书?顾名思义,就是写的很丑。还真不是一般的丑,是丑的一塌糊涂。然而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书法评论文章,对这些丑书大加赞扬。洋洋洒洒几千言,说在作品中看到了书法家对人生的理解与思考。这真的是一个在瞎写,一个在瞎说。


写出丑书的这些人,很多都是书法名家。例如孙平,1982加入中美协。他以作品"天下第一性书"横空出世,令书法界为之一震!(书法界的小黄书)


王镛,山水画和书法篆刻专业。一九八一年留校执教。先后任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顾问、教授、博士生导师、书法研究室主任等等,他的"现代书风"颇具争议性,其书法作品也曾一度被网友列为"十大丑书"之一。(排行第一)


沃兴华,复旦大学教授。他在七十年代就当了上海《书法》杂志的编辑,1986年即获二届中青展优秀作品奖,现在是博士生导师。(排行第二)


刘彦湖 ,现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教授,鲁迅美术学院国画系特聘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副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院副研究员。


是什么导致了如今这种现象的发生呢?有些人是被吹捧起来的,他们知道自己的字不好看,但是为了利益还是乐于写丑书。有些人也是被吹捧起来的,但是他真的以为自己的字很好。所有这一切,其实这就是炒作,是无底线的炒作,是利益驱动的结果。书法从最初的实用性技能逐步演变成一个艺术种类,渐渐地也成为了商品。正因为书法具有了商品的特性,于是成为了牟利的工具,所以有些人就不择手段的追求商品的价值最大化。


书法承载了中华文明的积淀,早已不是单纯的文字,更寄托了中国的人文精神。书法艺术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的灿烂之花。

书法艺术最典型的体现了东方艺术之美和东方文化的优秀,是我们民族永远值得自豪的艺术瑰宝。

当今书法界需要清理门户,溯本正源,传递出书法的真正之美。书法需要创新,但前提是必须坚守传统的基础,而不应该让丑书当道,随心所欲的乱写。

你是如何看待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