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為什麼有八萬四千種法門?

一切經書及文字,小大二乘,十二部經,皆因人置

”,“置”就是設置、安排之義。所有的佛經可以分十二類,叫作十二部經。那麼所有的經書、文字,然後大乘、小乘,還有十二部經,這些都是根據人的情況設置的、安排的。因為人有各種各樣的根機,所以有大乘和小乘這樣的設計、安排。佛法為什麼有八萬四千種法門?為什麼有大乘、小乘?這麼多的佛經就是針對某一個群體、族群的人而設置的。


因智慧性,故能建立”,“故”就是所以。因為人跟動物、鬼神不一樣,人是有智慧的,有思考、思維的能力,所以人可以通過聞思修獲得智慧。雖然人的智慧有大智慧、小智慧,上等的、下等的區分,但是總的來說人都是有智慧的,所以佛可以建立大乘、小乘,十二部經等等。如果人跟動物一樣沒有智慧的話,那佛分這麼多也是沒有用的,大家都不懂什麼叫大乘、什麼叫小乘,佛法也不會出現,出現了也沒有用。


“若無世人”,宗寶本還有很多版本是“若無世人”。宗寶本是“

若無世人,一切萬法本自不有”。我現在用的是敦煌版,敦煌版分敦煌原本和敦博本。最早發現的叫作敦煌原本,後來的就叫作敦煌新本,也叫敦博本——敦煌博物館收藏的版本。敦煌新本和原本里面是“若無智人,一切萬法本無不有”。其實“若無世人”或“若無智人”這兩個都可以的,但是更接近的是“若無智人”,這是我個人的理解。


佛法為什麼有八萬四千種法門?


為什麼這麼說呢?如果沒有這樣有智慧的人,那麼佛講這麼多的法是沒有用的,佛也不會講,所以一切萬法是不會有的,就是這意思。再因為前面講“因智慧性,故能建立”,緊接著就說“若無智人”這樣的話,句子前後內容的連接很好理解,意思比較接近。


如果用其他版本來解釋的話,也可以。“若無世人”如果六道輪迴當中沒有人類,只有地獄、餓鬼等眾生,那就是“一切萬法本無不有”,這樣的話,佛法就不可能出現的,因為地獄、餓鬼眾生,動物它們聽不懂,那佛講這麼多有什麼用呢?


所以我們由此可見“故知萬法本從人興”。萬法,這裡指佛法。佛法就是根據人而興起的。因為我們平時講佛陀是人天之尊、人天之導師,佛陀是六道輪迴中所有眾生的導師,但是六道輪迴當中,人和天人才聽得懂佛法,所以佛經常講“人天導師”,不會說“六道導師”。那是不是佛陀就放棄了其他的眾生呢?也不是,是通過不同的方法去攝受其他的眾生,佛法直接攝受的眾生只有人和天人了。人和天人當中,主要的也就是人,所以《壇經》講“小大二乘,十二部經,皆因人置”。全部都是為了人,所有的佛法都是以人為本。


佛法為什麼有八萬四千種法門?


一切經書因人說有”,一切經書都是為了人類而說的。六道輪迴中其他的眾生以佛陀的慈悲都會攝受,但是直接講佛法讓他們開悟的只有人和天人,尤其是人,因為佛陀以人的身份出現,所以直接可以對話的、可以教育的這種弟子就是人。


緣在人中有愚有智”,人當中有稍微愚昧一點的、小智慧的以及大智慧的。“愚為小故,智為大人”,“愚”就是根機小的人,“智”就是大根機或者大乘根機的人。雖然智慧有大小之別,但是總的來說人都是有智慧的,所以佛經就是對人而講。“迷人問於智者”,“迷人”就是還沒有證悟的人,就像我們這樣的人;“智者”就是證悟的人。沒有證悟的人向證悟的人問什麼呢?問我們的心的本性是什麼樣子?或者是怎麼樣證悟?證悟的境界是什麼樣?修行的方法是什麼?


智人與愚人說法,令使愚者悟解心開。迷人若悟心開,與大智人無別”。證悟的人對沒有證悟的人說法,通過這樣的方式,讓沒有證悟的人也證悟了。如果迷人能夠證悟,那最後跟大智人沒有差別了。所以小根機的人,也就是暫時的、臨時的,最後他們也就會證悟的。證悟了以後,根機的大和小不存在了,大家都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