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做職場“濫好人”?記住這3個方法,讓你擺脫“可愛的詛咒”


還在做職場“濫好人”?記住這3個方法,讓你擺脫“可愛的詛咒”

一、職場小白不好意思拒絕別人,你是中了“可愛的詛咒”

朋友莉莉剛上班就遇到了一件煩心事:

“莉莉,幫我倒杯咖啡!”

“莉莉,幫我複印一下文件!”

“莉莉,幫我拿一下快遞!”

莉莉說:“每天幫別人幹這些瑣事,導致我自己根本就沒法好好工作,每天都要加班才能完成自己的任務。”

我跟莉莉說:“工作範疇以外的要求,你可以拒絕啊!”

莉莉說:“我剛上班,還指望和大家搞好關係,以後能夠多多指點我呢!都是同事,我也不好意思拒絕,萬一哪天我也要求人家幫忙呢。”

職場中,很多人,尤其是像莉莉這一的職場小白,很容易遇到這樣的情況:

別人讓你幫忙,為了不破壞同事情誼,或者為了給別人留下好的印象,縱使自己內心不願意,我們也總是答應別人的請求。

這就是中了“可愛的詛咒”的典型表現。

還在做職場“濫好人”?記住這3個方法,讓你擺脫“可愛的詛咒”

可愛的詛咒

什麼是可愛的詛咒呢?

可愛的詛咒就是把友善待人當做自己唯一的行為準則,處處為他人著想,不懂拒絕,無視自己的工作和需求,不敢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和意願,把自己搞得身心疲憊。

這一觀點來源於英國心理治療師雅基·馬森編寫的《可愛的詛咒:聖母型人格心理自助手冊》。

簡單來說,中了可愛的詛咒的人,就是職場中的濫好人、具有討好型人格,不敢表達自己想法的人。

著名作家蔣方舟就是一位中咒的人,她曾在《奇葩大會》上公開承認,自己就是討好型人格,活得小心翼翼,總是為別人著想,而不敢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

還在做職場“濫好人”?記住這3個方法,讓你擺脫“可愛的詛咒”

二、被詛咒可能是因為這3個原因

還在做職場“濫好人”?記住這3個方法,讓你擺脫“可愛的詛咒”

中咒的原因

(一)思維上:賞罰教育、附加條件的愛,容易形成討好型思維

  • 賞罰教育是家庭、學校教育的主要模式,即做正確的事情就受到表揚,反之,則受到批評。

正確的事情是指父母、老師認可的事情。為了避免挨罰,得到表揚,我們就會竭盡全力去做大家認可的、正確的事情,而不敢表達自己的真實意願。

  • 大多數人在成長過程中,總會面臨父母附加條件的愛。

淘氣的時候,父母會說:“你再鬧,爸爸媽媽就不愛你了!”孩子的內心就會認為,我不鬧,爸爸媽媽就會愛我。

時間久了,我們就會進入一個誤區:只要按照別人的要求,按別人的想法,我們就能得到別人的喜歡、表揚、讚賞,從而形成討好型思維。

以至於進入職場後,我們會認為只要有求必應,不表達自己內心的意願,我們就能得到同事的喜歡。

日本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女主人公松子因為童年時一次看演出,自己扮鬼臉讓父親笑了。從這以後,她認為,只要自己扮鬼臉,就能得到父親的關注。

長大之後,松子不惜付出自己的金錢、肉體,只為了得到男友的愛,這就是典型的早年經歷影響形成的討好型思維。

還在做職場“濫好人”?記住這3個方法,讓你擺脫“可愛的詛咒”

(二)心理上:得寸進尺效應使我們陷入可愛的詛咒

得寸進尺效應,又稱登門檻效應。意思是,人們一旦接受一個小請求,就容易接受接下來的其他請求。

這一效應源於美國心理學家弗裡德曼所做的一個試驗:

一開始,他請求一些美國家庭主婦在院子裡掛一個小招牌,很多人答應了。後來,他又請求她們掛一個又大又醜的大招牌,那些曾經答應掛小招牌的人有55%同意,而原先沒有答應的只有17%同意。

職場中也是如此,一旦你答應別人一個小請求,就有可能答應他接下來的一系列請求。

辦公室小劉下樓買咖啡,小張說:“幫我買一杯!”小劉答應了。

後來,辦公室的同事一個接一個都找小劉代買咖啡,十幾杯不同口味的咖啡,小劉要等半個小時才能拿回來。

儘管有時候自己不喝,也不想去買,面對同事的請求,他不得不去。

小劉就是受到了得寸進尺效應的影響,答應了別人一個請求,從而答應了別人一系列的請求,中了可愛的詛咒。

還在做職場“濫好人”?記住這3個方法,讓你擺脫“可愛的詛咒”

(三)生理上:大腦結構影響情感同理心

同理心,又稱共情能力,指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的能力。

目前的科學研究表明,島葉是位於腦組織深部的皮質結構,參與處理情緒表達。這個區域灰質密度較高的人,表現出的情感同理心較多。

合理範圍的同理心,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進行換位思考。而過於豐富的同理心,導致我們容易中咒。

鄰居老林就是同理心豐富的一類人。

很多時候,因為給別人幫忙耽擱了自己的事情,他特別想剋制自己這個“濫好人”的“優點”,可是,當別人請求他幫忙時,他卻剋制不住自己去答應。

事後,他說:“我一看到別人求助的樣子,彷彿那個人就是自己,不忍心去拒絕。”

老林有可能就是大腦島葉區域灰質密度高,同理心即共情能力豐富,從而陷入可愛的詛咒無法自拔。

還在做職場“濫好人”?記住這3個方法,讓你擺脫“可愛的詛咒”

三、職場中掌握3個方法,助你擺脫可愛的詛咒

還在做職場“濫好人”?記住這3個方法,讓你擺脫“可愛的詛咒”

3種方法幫你破解可愛的詛咒

(一)BEAR四步法,表達自己真實想法

《可愛的詛咒》一書中提到,中咒的人往往不敢表達自己真實的意見和想法,擔心自己表達出想法後影響雙方關係。

據此,作者提出了BEAR四步法,指的是呼吸(Breath)、讚揚(Eulogise)、接受(Accept)、尊重(Respect)。

舉個例子:

林月正在講解自己的策劃案,這時候,一位同事站起來說:“我覺得你說得不合適。”

面對這種措手不及的情況,林月不知道此刻要怎麼回答,如果不說話,氣氛一度尷尬;如果據理力爭,氣氛就會劍拔弩張,甚至會影響雙方私下的交流。

我們可以使用BEAR四步法,來幫助林月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

(1)呼吸(Breath)

深呼吸放鬆自己,調整呼吸,放鬆緊張的表情,避免一時衝動。

(2)讚揚(Eulogise)

真誠的讚揚對方,描述對方的優點。

林月可以說:“很感謝您聽我講述,並對我提出指導意見。“

(3)接受(Accept)

表示認知傾聽並接收到了對方的意見。

林月接著說:“您說的意見1、2、3,我都明白了,感謝您提出來。“

(4)尊重(Respect)

以尊重對方,而不是責備或者把對方駁斥到底的語氣,表達自己的觀點。

林月說:“接下來,我將根據您說的這3點,來講一下我的看法,如果有什麼不對的,還請您指出來。“

放鬆的表情、真誠的讚揚、認真的傾聽以及對對方的尊重,往往比據理力爭更讓人容易接受。

破解可愛的詛咒,並不是要我們據理力爭的表達自己的意見與想法,而是把握一個度,做到考慮別人的同時,也表達自己的觀點。

還在做職場“濫好人”?記住這3個方法,讓你擺脫“可愛的詛咒”

(二) 三明治溝通法則,換種方式拒絕

三明治溝通法則源於批評心理學,是指把批評內容夾到兩個表揚之間,就像肉和生菜夾到麵包中間,從而使受批評的人愉快的接受批評。簡單來說,就是表揚-批評-表揚。

職場中,生硬的直接拒絕往往會使雙方都陷入尷尬的境地,我們可以使用三明治溝通法則,換種方式拒絕別人。

舉個例子:

菲菲和琳琳在同一所公司上班,琳琳總是找菲菲幫忙。

“菲菲,你幫我看一下這個PPT怎麼做?咱們倆時最好的朋友,你一定會幫我的吧!”琳琳說。

菲菲正在忙,她抬起頭,心裡想拒絕還是答應,要是拒絕,就會破壞自己和琳琳的友誼;要是答應,自己的一堆活肯定完不成了。

菲菲該怎麼辦呢?

(1) 給予肯定

菲菲應該對琳琳這樣說:“琳琳,你遇到困難來找我,我真的很高興,說明你把我當真朋友!你不會做這個PPT,我肯定要幫你的!”

(2)委婉拒絕

接著,菲菲說:“但是我這會特別忙,我正在弄的這份文案下班前要交給經理。不然,我真的願意手把手的教你。”

(3)再次給予肯定,並提供一個方案

菲菲可以看一下琳琳的PPT,繼續說:“你現在的思路就很棒,我這有一個模板,我發給你參考一下!”


還在做職場“濫好人”?記住這3個方法,讓你擺脫“可愛的詛咒”

通過肯定別人-委婉拒絕-肯定並提供另外一個方案,我們可以最大程度做到拒絕別人和保護同事情誼,達到兩全其美的狀態。

(三)為社交減負,避開可愛的詛咒

牛津大學人類學家羅賓指出:每個人的社交人數上限是150,精確交往、深入跟蹤的人數為20左右。

職場中,我們總是會認識不同的人,出於各種心理,我們與他們有了更深的接觸,花費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去維護這段關係,反而忽視了社交的真正價值所在。

為社交減負,也就是識別、清理無效社交,停止過度社交,提升社交質量,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高效能的人際關係中。這一觀點來源於資深公共關係培訓專家李維文所著的《社交減負》。

小海是一名部門主管,認識並結交了同行業的很多人,有的人他甚至都忘記了什麼時候認識的,每天來自不同人的訴求讓小海身心疲憊。

面對請求,小海心裡很糾結:

幫吧,雙方也不是很熟,佔用自己的時間和精力,關鍵幫了忙別人不一定記住這個情分;

不幫吧,萬一我哪天需要別人呢?

那麼此時,小海就需要遵循以下5個原則為自己的社交減負。

(1)按照自己地社交需求,有策略地清理朋友圈

可以根據3個維度評估自己的朋友類型,清理無效社交。

以利益和價值為導向:如同事、客戶、領導;

以親情為導向:如親戚、兄弟姐妹;

以興趣和交情為導向:好朋友,一起健身的朋友;

(2)從現在開始

不要考慮以前、未來會怎樣,拋棄小海萬一哪天需要別人的想法,保留現在符合要求的人。

(3)最少,但最好

即留下的雖然少,卻是最符合自己社交需求的人。

(4)有加法、也有減法

為社交減負並不是只做減法,刪掉無效的那部分社交,必然也會找到新的有效社交。

(5)聚焦和“深耕”原則

為社交減負就是減少社交廣度、增加社交深度的過程。做到領域垂直,找到最適合的那個人。

最終,小海通過社交“斷、舍、離”,刪掉了一半多無效社交。

還在做職場“濫好人”?記住這3個方法,讓你擺脫“可愛的詛咒”

職場中,我們因為各種原因,容易成為一個“濫好人”,陷入可愛的詛咒,不懂拒絕,不敢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這可能與討好型思維、得寸進尺效應、大腦結構有關。

如果我們能夠使用BEAR四步法表達自己真實想法、三明治溝通法則委婉拒絕、為社交減負避免詛咒,我們就可以擁有更多的選擇權,在職場上獲得真正的理解、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