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憑“新基建”能支撐起穩增長嗎?

記者 樊旭

最近“新基建”成為市場熱議的話題。

“新基建”是相對傳統基建的一種說法,其重心不再是工業時代的鐵路,公路,港口碼頭、機場等,而是信息化經濟的基礎設施。2020年開年的首場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到“新基建”時指出,主要涉及七大領域: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和工業互聯網。

分析師認為,這七大領域是兼顧短期刺激有效需求和長期增加有效供給的最佳結合點,是中國經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大國重器。

國泰君安證券也認為,新基建的發展空間無疑是巨大的,但如果期待新基建能托起穩增長的一片天,那是給了它與實際體量不符的期許。

國泰君安指出,政府基建投資中尚未有關於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統計,但可以從PPP(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庫細分項目中窺見一斑。目前存量PPP項目總投資規模約在17.6萬億元,其中,鐵公基(鐵路、公路、港口、碼頭、機場、隧道等)合計約7.1萬億元,佔比接近41%。排在第二位的是房地產、土地儲備相關項目,包括廣場、公寓、棚改、危房改造、保障房、土地儲備等,約3.4萬億元,佔比約20%。

而“新基建項目”佔比僅有0.5%,規模不足1000億元;類“新基建”項目,如軌道交通、園區開發、垃圾發電等,在PPP項目庫中大約2.6萬億,佔比14.7%左右。兩者加總大概佔整個PPP庫的15%左右,與動輒上萬億的傳統基建項目相比,規模並不突出。

國泰君安以目前最火爆的5G投資舉例稱,根據工信部的數據,未來8年,國內5G投資總額將達1.5萬億,因此2020-2021年運營商5G投資額度總共為2000-3000億元。

“政府可以大幅加快這方面的進展,從而對數字、信息經濟相關行業產生很大的影響,但如果總規模依然保持1.5萬億的話,對於拉動中國已達百萬億體量的GDP來說實在‘杯水車薪’。”國泰君安表示。

國泰君安認為,今年政府將會以關係國計民生的重大工程等“老基建”託底復甦,以“新基建”為主要推手實現經濟發展目標。儘管“新基建”對拉動GDP增速可能能力有限,但相關板塊蘊含的投資機會巨大。

國泰君安表示,可以將這次的“新基建”看作為寬泛定義下的信息基建,主要包括新一輪的網絡建設、數據信息的相關服務以及信息和網絡的安全保障等。

從新一輪的網絡建設來看,滿足新經濟的配套網絡需要提供更多的入口,更快速的通信,和更智能化的連接,才能成為今後新興產業發展壯大的基礎,助推我國成為網絡大國。從政府公佈的產業規劃來看,網絡基礎建設主要包含了互聯網協議第六版(IPv6),第五代移動通信(5G),窄帶物聯網(NB-IoT)和北斗導航四大細分方向。

數據信息方面,新興產業的發展將大量依賴於數據資源,因此從國家政務到各大行業,建立數據中心將有助於促進行業轉型和實現企業上雲。根據《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中的目標,到2020年我國將建設10-15個大數據綜合試驗區。除了集中式的數據中心區域發展以外,國家層面也將在重點行業推進大數據平臺,如信用、政務、工業、農業等。

信息和網絡安全方面,網絡安全是新經濟的關鍵防線。在建立數字強國、網絡強國的路上,如何保障網絡信息數據的安全一直是關鍵。根據《中國互聯網站發展狀況及其安全報告(2018)》顯示,我國境內被篡改網站數量同比增長20%,且受境外安全風險影響的程度正在提升。網絡安全形勢嚴峻促使需求提升,國家也陸續出臺各項政策鼓勵產業發展。在頂層立法,政企協作的共同推進下,作為數字產業基礎的網絡安全將有望迎來爆發成長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