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不能錯過了這種吃法,簡單上手,東北名菜,一上桌就被搶光

前兩天因為工作去了趟哈爾濱出差,雖然是陽春三月了,一下飛機還是感受到了高緯度帶來的寒冷氣息,疫情的原因各地的餐館都沒有開門,但是東北人好客的精神不得不讚揚,盛情邀請到家裡做客,小區管控的很嚴格,各種手續層層關卡,才得以吃上這頓印象最深刻的晚餐,一共兩個人但是,朋友的手藝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形容了,太絕了,一道硬菜鍋包肉(硬菜是東北人對解饞、實惠、能鎮得住檯面的大塊肉菜的叫法),我已經回來三天了,它的味道一直一直在我腦子裡回回蕩蕩。


豬肉不能錯過了這種吃法,簡單上手,東北名菜,一上桌就被搶光


鍋包肉原名"鍋爆肉",用豬身上最嫩的裡脊肉製成,成菜外酥裡嫩,顏色金黃,酸甜可口,老幼皆宜。一口咬下去,最先感受到的是舌尖接觸的酸甜味兒,之後是牙齒碰觸酥脆表面的"咔嚓"聲,最後才是香嫩的裡脊肉,每一口咀嚼起來都混合著酥、脆、嫩、酸、甜,還有一點點姜的焦甜味兒和橙汁的香味兒,非常開胃。它最早從哈爾濱開始流行,後來發展到全國各地都有不同的做法,在這裡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在東北比較傳統的做法。畢竟是我打電話一步一步求教來得,也能算是正宗吧,各位看客,希望東北的老鐵批評指正!

【準備食材】

豬裡脊:半條,姜2片,蔥10克,蒜1瓣,雞蛋1個,澱粉120克,雞精、鹽適量,米醋一大勺,白糖一大勺,濃縮橙汁少許。

豬肉不能錯過了這種吃法,簡單上手,東北名菜,一上桌就被搶光


步驟一:將豬裡脊表面的筋膜撕掉,頂刀切成3毫米厚的大片。蔥姜切絲,蒜切片備用。撕掉筋膜是為了保證肉的軟嫩,過油後筋膜會收縮發硬,影響口感。

豬肉不能錯過了這種吃法,簡單上手,東北名菜,一上桌就被搶光


步驟二:把玉米澱粉、少許水、鹽、雞精、雞蛋和裡脊肉倒入大碗中,用手抓勻,使肉的表面裹著薄薄一層漿,醃製一會兒再炸。這樣肉質不容易散失水分,更嫩也更入味。建議放在冰箱裡醃製至少20分鐘。這樣肉質不容易散失水分,更嫩也更入味。

豬肉不能錯過了這種吃法,簡單上手,東北名菜,一上桌就被搶光


步驟三:鐵鍋中倒入適量植物油,燒到五成熱,把肉片一片片攤平,放入油鍋中炸。把肉片炸到金黃色,撈出瀝淨多餘的油,再把鍋中的油繼續燒熱到七成,把肉片倒入鍋中復炸。把肉的表面炸硬,內裡炸透,撈出備用。

豬肉不能錯過了這種吃法,簡單上手,東北名菜,一上桌就被搶光


復炸一次很重要,必須把表面炸硬,這樣最後回鍋勾糖醋汁的時候,表面酥脆,不容易泡軟,口感更好。

豬肉不能錯過了這種吃法,簡單上手,東北名菜,一上桌就被搶光


步驟四:稱出適量的白糖用來調糖醋汁。糖和醋的比例一般是1: 1,糖也可以稍微比醋多一些,因為後面還要用微酸的橙汁提色提香。將白糖、食醋、少許濃縮橙汁和少許水調勻。

豬肉不能錯過了這種吃法,簡單上手,東北名菜,一上桌就被搶光


步驟五:將調好的醬汁倒入鍋中,小火加熱到白糖完全融化,湯汁粘稠起泡的狀態,加入蒜片、蔥薑絲炒勻。倒入炸好的肉片,快速翻勻,讓汁液均勻地包裹在肉片上,盛出即可。我用的是調糖醋汁的方法,也有的做法會用番茄醬來調糖醋汁,或者最後再勾一次芡,這就看個人口味不同了。但是為了出來最愛的東北味道,我更喜歡傳統方法做出來的口味。

豬肉不能錯過了這種吃法,簡單上手,東北名菜,一上桌就被搶光


溫馨提示:

1、炸肉片的時候,第一遍,油溫是關鍵,一定要小火控制在五成熱,炸至定型,然後轉大火將肉片復炸,炸透,炸脆,這樣做出的鍋包肉才好吃,外脆裡嫩。2、最後炒糖汁的時候,要多放點糖,醋的用量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酌情增減,下入炸好的裡脊肉片,要大火快速炒,能最大程度保持肉片的脆度。3、給裡脊肉片裹漿的時候,一定要用澱粉糊,不要用麵粉糊,澱粉分為很多種,土豆澱粉、玉米澱粉、綠豆澱粉、地瓜澱粉,當屬使用玉米澱粉效果更佳,掛糊效果更好。


豬肉不能錯過了這種吃法,簡單上手,東北名菜,一上桌就被搶光


希望你以後的路再艱辛也能熬過去,別把自己的難過講出來成為別人的笑話,以後越來越成熟,做自己想做的事,成為自己眼裡幸福的人,畢竟你吃了我的鍋包肉!

今天的

東北鍋包肉你學會了嗎?感謝大家閱讀悅食慧的文章,也希望大家提出寶貴意見,隨時在文章下面留言哦,我看到都會回覆大家,您的每一個留言,和每一個贊,都是我前進的動力!我是悅食慧,用心為家人下廚,也希望和大家成為朋友,歡迎大家在文章下方留言評論,記得給我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