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從來不是高大上的,從《安家》看職場外殼下的溫暖內核

職場上受到的打擊和傷害,是每個成年人的生活中正在經歷或者曾經所經歷過的。小時候以為長大後的生活會和理想的一模一樣,然而從大學的象牙塔裡走出來後才真切明白和理想的一樣是童話,職場從來不是高大上的幸福殿堂。

在《安家》這部劇中講的是一群房屋中介的歡樂故事,如果拋開感情戲份、排除雷同巧合,從都市職場這條主線來看,我看到更多的是職場外殼包裹下的三大溫暖內核:一場自我質變的成就、鯰魚效應刺激下的生存共贏、堅守工作服務的本心。

職場從來不是高大上的,從《安家》看職場外殼下的溫暖內核

從量變到質變,讓努力成就自我

本是土生土長的上海姑娘閃閃,卻有著委屈的命運,一家人居住在小弄堂裡,自己從小也只能住在壁櫥大小的空間裡,同事開玩笑說她是“壁櫥公主”。自從她踏入中介行業後就一直沒有開單,他的店長告訴她只要發夠10萬張傳單,就可以開出人生的第一單。於是她大夏天穿著玩偶衣服就出去了。最終也開出了人生的第一單。

同樣名校畢業的“985”,由於自己和客戶客戶之間存在時差問題,於是不得不每天半夜起床服務國外客戶,還堅持著每天在宿舍裡給自己加油打氣重拾信心。

每個人身上都有自己獨特的特點,但是每個人又都有相同的共性。從量變到質量的自我成長過程,其實正是個人複利曲線的正向演變,和能力思維模型的培養。

職場從來不是高大上的,從《安家》看職場外殼下的溫暖內核

1.培養自己的複利曲線

複利思維,簡單說就是在一段時間內,堅持重複和反覆的做一件事情,事情的結果會反覆重複的再次累積,形成同方向的遞進,那麼在一段時間過後,重複反覆的效果將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巨大,

經濟學家用一個公式表達複利效應:(1+r)n

其中R代表你現在正在做的事情,N代表時間。如果我們把這個公式往更深層次的維度解讀,其實也可以講R看作是你的長期選擇,N就是你的不變的堅持。「長期+不變」就是自己長線發展的的兩個核心要素

2.保持平靜狀態的能力

縱觀《安家》裡說的幾個人,他們都只是普通的業務員,但是常年累月的沉澱,讓他們每個人都有了自己的獨特的能力。店長徐文昌,在中介行業內頗有影響力,能根據對方的認知系統進行準確溝通和需求定位;房似錦作為另一位店長,綜合的業務處理能力和堅持恪守的規則,讓自己的業績時刻保持第一;業務骨幹王子健,主動機靈,懂得及時變化適應市場需求;普通員工樓山關,雖然缺少靈性但是踏實聽話,還有閃閃的樂觀。

這些能力對於他們每個人來說,或許是不值得炫耀的能力,但是卻能讓自己在平靜狀態時表現的非常自信

3.多元思維模型的培養

有句諺語說:拿著鐵錘的人,每個問題都像釘子。但這是災難式的處世方式。

面對職場上突如其來的問題,我們很難通過一對一的方式完全解決,與其百思不得其解,不如平時就多掌握幾個思維模型,其實對我們個人的職業發展最重要的模型也不過那麼8/9,掌握其中的幾個就差不多可以讓我們輕鬆應對職場上變化。之所有要培養多元思維模型,是因為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事務之間都是相對聯繫的系統,我們工作時不要只盯著一個維度、一個視角,而是要要“多維度的思考。

總之,堅持是做成任何事情必須的品質,僅此而已。在職場上努力打拼的人有很多,然而真正最後走上金字塔尖成為精英的人還是絕少數。如果我們過於放大個人努力對於結果的左右能力實在不夠理智,也會給很多本身並不適合某種學習方法的人起到負面作用。決定結果的因素非常多,只有說掌握基本的能力、把握複利變化的趨勢才算掌握了職場的基本內核之一。

職場從來不是高大上的,從《安家》看職場外殼下的溫暖內核

鯰魚效應刺激下的生存共贏

本應該一個屬於老員工王子健的客戶,但是該客戶的買房需求以及想要全款買房的要求非常符合新店長房似錦自己的客戶宮蓓蓓的要求。所以房似錦就採取先下手為強的原則完成了業務單,讓兩人都完成自己的買房和賣房需求。

表面我們看這種做法於情於理怎麼都不合適,原本和諧的職場競爭被某種力量打破,但是實際上最終形成的卻是共贏的局面。共贏結局下的真實本質其實其鯰魚效應的的刺激,讓員工產生自我危機意識以及對團隊協作的渴望,從而加深對彼此的欣賞和信任,實現互助從而達到互惠共贏。

1.什麼是鯰魚效應

所謂鯰魚效應說簡單點就是管理學的一個管理理念。鯰魚在攪動小魚生存環境的同時,也激活了小魚的求生能力。映射到企業上就是就大互相制約的條件,讓其積極參與競爭,從而激活市場中的同行業企業,激發內部員工的內在動力。

職場從來不是高大上的,從《安家》看職場外殼下的溫暖內核

2.鯰魚效應的作用

a.競爭作用

員工放任不管,就會導致效率低下,久而久之還會在團隊中形成一種惰性氛圍惰性氛圍。然而在現代職場中,每個公司為了生存就會制定規則和規定,自然就造成了利益市場的爭奪。對於效益好的公司,可能店長搶了下屬的績效是不可取的,但是對於績效階梯式下滑的公司,如果每個人仍然還沒有危機感的話,那麼便會成為企業發展的負擔

我們熟知的管理學理念都有什麼呢?墨菲定律、羊群效應、狼性文化等等,這些管理學理念,在很多員工聽起來,這些確實令人頭大。無論是領導一個小組,還是管理一個公司,適當的管理手段加上合理的方法必然會產生鯰魚反應,讓每個人感到危機感,最後達到自我驅動,實現公司與員工的共贏生存局面。

b.員工之間的吸引作用

有了競爭必然會產生合作關係,這也是一種管理手段。《安家》房似錦的出現,直接加快了門店的各種節奏和步伐,員工為了自己的任務和工作單不被同行撬走,直接或者間接的選擇合作,加速提高個人效率。

工作的本心堅守,服務自我和服務客戶。

本是隔壁中介公司派來臥底的“爺叔”,本來時一個不善不惡的職場老油條,,但是在安家這個團隊的氛圍薰染下但最後還是被安家的服務理念服務和服務宗旨所折服。小王爺王子健,把生活當工作,把服務當成習慣,對待不同的客戶有不同的方法和預案,逐漸成長為金牌銷售。

我們每一個人的工作,拋開工作的內容不談,最終的始終就是我們在做服務——服務客戶和服務自己。不同人的眼裡,服務的概念不盡相同,而服務也是一個比較瑣碎、無聊的過程,我們要有正確的意識和宗旨。

職場從來不是高大上的,從《安家》看職場外殼下的溫暖內核

1、主動服務意識的培養

職場中,不管是領導還是客戶,他們每一個人都是我們服務的對象,面對這些服務對象,他們有著不同的需求,領導可能需要一份完整的數據表單,客戶可能需要的一份詳細的提案。而我們常常也因為這些準備的不夠完善而被責備。主要問題還是我們的潛意識裡沒有主動服務的意識,按照領導要不要服務?什麼時候需要服務?服務到什麼程度?這個思維模式去培養自己的意識,到任何時候我們都不需要任何人的提醒,依然能夠將服務做的更加貼心,工作做的更加細緻深得人心。

2、服務不是套路的利用,而是精準需求對接、服務意識的不斷優化

”同頻共振,同質相吸。“——《吸引力法則》

我們知道,每一個行業都有自己的規則,也都有自己的套路。但是當我們自己有了服務意識後,就會認為服務不是套路的利用,而是需要我們從本心出發,精準的判斷需求,優化自己的服務意識,真正做到為其解憂。

職場從來不是高大上的,從《安家》看職場外殼下的溫暖內核

總結:

"強硬"是外殼 "溫暖"是內核

職場上打拼的每一個人的不易和他們工作的辛酸,我們很難視而不見。正如劇中徐文昌所說:“在這樣的大城市裡,每個人都不易。每一份努力都會有回報,每一種拼搏都值得尊重。”我們在看到職場強硬的外殼時彆著急走開,撥開外殼看看和諧的同事關係和人情,看看自我價值的實現短暫時刻,看看工作的初心這些溫暖的內核。願忙忙碌碌的人們,都能實現自己的夢想,找到讓自己心安的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