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精华:孔子身教礼仪细节,从吃饭到祭神处处有讲究

孔子在各种场合很重视言谈举止的礼仪细节,总是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为弟子们做出表率和榜样,用以达到言传身教的效果。

《论语》精华:孔子身教礼仪细节,从吃饭到祭神处处有讲究

论语中的礼仪细节

01、吃饭前应该做什么?

原文: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乡党》

译注:虽然是粗米饭青菜汤,吃前分出一些祭祀祖先,一定像斋戒时那样(严肃、恭敬)。

解析:古人饭前都要祭祖,就是把饭桌上各样食品都分出少许,放在食具之间祭祀一番。而且表情一定要严肃、恭敬,就像斋戒一样虔诚。

《论语》精华:孔子身教礼仪细节,从吃饭到祭神处处有讲究

就算是粗茶淡饭也不能忘了供奉祖先

02、什么样的席不能坐?

译注:地上的座席放的不端正,就不能去坐。

解析:就座的时候,席子摆放不端正,就不能去坐。一定要调整端正了,才能去坐。这样,给人感觉正统规正。

《论语》精华:孔子身教礼仪细节,从吃饭到祭神处处有讲究

端坐于席上

03、饮酒时应该让谁先就座?

原文: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乡党》

译注:乡里人聚在一起喝酒,(先让)老年人出来,(然后)这才自己出来。

解析:尊敬老年人历来是中华民族传统,古时就是这样。孔子任何时候都表现谦恭、恪守礼仪,喝酒的时候让老年人先就座,自己才能落座。

《论语》精华:孔子身教礼仪细节,从吃饭到祭神处处有讲究

饮酒时应该让长者优先

04、如何参加祭神仪式?

原文: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乡党》

译注:乡里人举行迎神驱鬼的仪式,(孔子)穿上朝服站在东边的台阶上。

解析:在乡里举行傩祭仪式上,孔子一定身穿正装朝服,恭恭敬敬地站立在东边的台阶上,表现庄重、敬畏。虽说“敬鬼神而远之”,但在乡里人驱傩仪式上还是神态严肃,迎候乡里人驱傩队伍,体现推崇礼制的精神。

《论语》精华:孔子身教礼仪细节,从吃饭到祭神处处有讲究

祭祀时要穿正式的服装

05、如何待客?

原文: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乡党》

译注:托人问候在其他国家的朋友,向托付的人拜谢两次为其送行。

解析:孔子在与外邦人士交往时,更是十分重视礼仪细节,请托求人都要拱手相拜两次才行。与陌生人交往,只能以真诚谦恭打动对方,礼仪上的尊重才能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论语》精华:孔子身教礼仪细节,从吃饭到祭神处处有讲究

待客之道也应注意细节

孔子在各种不同场合地点处处以仁德君子的标准要求自己,言谈举止、迎来送往表现出来的礼节、习惯都要符合礼的规定,一举手、一投足都让人觉得谦恭正派,具有谦谦君子的风度。也正是通过这些身教,向弟子们诠释了“礼”的真正内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