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路特价
有人说明朝皇帝都是比较奇葩的,但有一点值得说明的是,皇帝都是有实权的。
自从明朝开国皇帝废除丞相制度后,六部直接归皇帝统辖,权力虽然绝对保持高度化,但这样做的结果就有一个字,就是“累”。
朱元璋能做到精力充沛,一天批阅几百篇奏章,可是他不能保证他的后代们都有足够的精力去干这么多的活。
内阁制度
所以到了后来,明朝的新部门出现了——“内阁”,内阁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丞相这个位置,难道内阁不会分散皇权吗?这就要说说明朝内阁的具体工作了,内阁成员刚开始就只有五品官阶,他们与六部没有任何关系,就相当于皇帝的秘书。
与丞相不同的是,内阁成员只有拟票权,说白了,就是一个建议,没有皇帝的批红,下面部门是没有权力执行的。
明朝太监权力
越到后面,皇帝把帝王之术玩的越高级,眼看着文官集团势力越来越大,这时候太监势力进入皇帝的眼中,明朝宣德皇帝设立“内书堂”专门教太监识字,而这些宦官最高的职务有两个,司礼监秉笔太监和司礼监掌印太监,皇帝不想干活的时候,前者是代替皇帝批红,后者是加盖印章的,两者缺一不可,所以文官集团和宦官集团两股力量相对抗,那么皇帝就能稳稳的控制朝堂。
对于宦官,皇帝是完全不用怕的,唐朝末期,宦官干政,甚至任意废立皇帝,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宦官手里掌握兵权。但是明朝宦官是没有兵权的,(明朝的军政大权牢牢的掌控在皇帝手中)他的权力完全来源于皇帝,皇帝让他死,就是一句话的事,所以说明朝大太监刘瑾、汪直,就连九千岁魏忠贤这个罪大恶极的人,皇帝看你不顺眼,分分钟秒杀。
总结
明朝皇帝有的爱玩,有的几十年不上朝,有的修炼仙丹,更有甚者玩的一手好木匠,但是实权都是在自己手中,如果没有实权,别说几十年不上朝,估计一个星期就要被人从皇位上拉下来。
景观历史
明朝皇帝都是有实权的吗?
明朝的皇帝当然有实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哪一朝真正的皇帝没有实权?除非是那些被人操纵的傀儡皇帝。并且在明朝的政治体系下,皇权更加集中,皇帝拥有更大的实权。
之所有明朝有些皇帝看起来没有实权,一是因为有的皇帝“偷懒”,二是有的皇帝用的权益之计,并不是皇帝没有实权。
明朝设有“秘书处”也就是所谓的内阁,由于没有宰相,所有奏章批答,全都是皇帝的事,皇帝有不清楚的事,才问内阁。由于全国每天的事情太多,所有的事全都集中到皇帝那儿,有的皇帝实在是管不过来,所以才先叫内阁批签然后报皇帝,皇帝批准了才能正式下发。所以明朝皇帝是无论大小事,全都一把抓,权力空前的大。
说明朝皇帝无实权的人全都是在臆想!
大奸大恶的大太监严崇
有的皇帝太“偷懒”连批阅的事也不想做,都交由太监去办,进间久了才造成了太监弄权,如那个叫严崇的大太监,专权弄国,破坏朝纲,全是因为明世宗朱厚熜太“懒”所致!
皇帝想拿下严崇,就象踩死一只蚂蚁,毫无悬念!
一代权臣张居正
有的皇帝是不得以的权益之计才由权臣专权,比如一代权臣张居正,他只是内阁首辅,也就是个“秘书处”处长,他就做到了一下之下,万人之上的地步。这是因为万历皇帝年龄还小,皇族无人支撑局面,一旦万历长大,张居正很快就被清算。
你张居正做的再好也没有用,皇权威严不可侵犯!
听雪者说
无论是严崇,还是张居正,他们的权力都是皇帝赋予的,离开了皇帝,他们啥也不是。皇帝要想收回那些权力,也只是动动小拇指,分分钟的事儿。
所以,明朝的皇帝肯定有实权,大家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以上是我对您提出问题的解答,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如果您喜欢请对我点赞和关注。祝您身心安康,生活愉快!
听雪者
明朝皇帝是有实权的,不过明朝也比较特殊,特别是在明朝中期是很有趣的。有一个名臣时代。在开国时为了加强皇帝集权,废中书,废丞相,设内阁,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这样加强了皇帝集权,但是,这只是在明朝前期。太祖,成祖那都是数一数二的皇帝。后来宣宗,仁宗那也是不错的皇帝,然后到了中期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内阁成为了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那个时候,提倡皇帝修养生体,轻心寡欲。国家大事大多决于内阁。内阁的权力有多大呢。我解释下。比如下面给皇帝上折子。先得经过内阁。不过内阁是不会封起来的,会老实交给皇帝。所有的奏折皇帝要批改,这叫“批红”就是写了皇帝的决定怎么处理。批了后的奏折下发给内阁。内阁得核实。然后就是,首辅代着几个次辅一看这折子。不同意。直接就给你皇帝退回去。这叫“封还”这个权力就不得了。也就是说皇帝的圣旨,内阁不同意。能不执行。封还给你,还能写点意见。皇帝陛下,这事你该怎么的怎么的。不能怎么的怎么的。举个例子。万历朝的时候有个事叫争国本,就是皇帝想把2儿子,封为太子。大臣门不同意。非要立大儿子。这是事,在平常家里是个小事,毕竟都是你家的孩子。但是放在皇家就是的很大的事。万历想了各种办法。搞了10多年,最后还是让步了。有一次他饶过内阁直接给礼部尚书说,要立2儿子为太子,大儿子封王,你准备搞的册封礼吧。尚书大人说,没有内阁下的文件呀。这不行。万历说,不用内阁,我说了就算。尚书说没有内阁的文件。臣万死不敢俸昭。你看看。内阁有多强大。后来吧,什么督察院,六课给事中,六部官员天天吗皇帝。你吗了我吗。万历气疯了。说要办那个,圣旨到内阁,内阁给你还回来。最后妥协了。这就是明朝。很有意思的。内阁的首辅也很有名。他们是夏言,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审时行。哪个都是有大能耐的人。所以明朝皇帝有实权。但是得看哪个时候。在中期皇权是被大大限制了的。
木洞桃花岛容儿
个人认为,明朝的皇帝亲政后可以说是历朝最有实权的帝王。
您的问题很有深度,简单的说吧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组建了一套完备的皇权统治体系:比如废丞相,罢黜中书省,太监不可干政,设五军都督府以分军权,娶庶民女为妃以绝外戚之患,分封诸子为王可清君侧,设六科给事中制约六部,组建锦衣卫以监察百官,中后期组建东西厂凌驾于内阁之上,京城设兵马司以护安全,还专门建有诏狱打击异己。
明代帝王大部分全是独治天下,个别皇帝能用贤臣做到君臣共治(内阁首辅分权),中后期无皇帝许可,司礼监披红,内阁基本就是摆设。臣子的任用罢黜,政策的执行废除皇帝有最终的决定权。
来看几个“名声不太好”的明朝皇帝:
武宗朱厚照宠幸八虎,任用钱宁,江彬等佞臣,听信刘瑾谗言。沉溺于豹房,游乐于边关,自封为大将军带兵出征,任性胡为,气的内阁大臣谢迁威胁罢官告老,武宗连理都不理,直接批准。百官谁也拿皇帝没辙。
世宗朱厚熜藩王入继,政治上无依无靠,一个即位才十五岁的皇帝居然廷杖百官于午门,下诏狱百人,打死十六人,罢黜首辅杨廷和,取得了大礼仪之争的胜利。壬寅宫变后二十多年不上朝,重用严嵩,又轻易废之。一意玄修,仍手握大权,牢牢的控制大明帝国。
神宗朱翊钧因继位年龄太小,早期受制于李后,冯保,张居正的三人统治联盟,张居正死后对其抄家鞭尸,其子居然被活活饿死。乾纲独断发动万历三大争,准备废太子而立福王(因李后强烈反对作罢),因腿疾几十年不朝,时局内忧外患,但依然主宰帝国。
思宗朱由检,继位之后,弹指就可废杀魏忠贤,国库空虚,又加之刚愎自用再加上天灾不断,导致国家崩溃,最后自缢于煤山,到死也没有大权旁落。
个人认为,明朝帝王在太祖朱元璋一整套保证帝王统治的体系制度下,做到皇权不旁落,基本都是有实实在在的权利的。
个人拙见,不对见谅。
來去是夢成敗皆空
明朝大部分皇帝没有实权,初期几个皇帝比如朱元璋和朱棣这两个皇帝还是很有实权的,但最有权利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也并不是可以为所欲为的。朱元璋在对抗丞相胡惟庸造反的斗争中可谓九死一生,他能够全胜完全是侥幸!皇帝名义上九五至尊,天下第一,实际上是最难做的岗位,算明朝好点,大部分皇帝还是可以善终,但短命鬼也不少。由于群臣间争斗十分厉害,相反懂得平衡却不贪图权柄的皇帝反而更受人仰视。
正平
明朝皇帝是有实权的,不过明朝也比较特殊,特别是在明朝中期是很有趣的。有一个名臣时代。在开国时为了加强皇帝集权,废中书,废丞相,设内阁,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这样加强了皇帝集权,但是,这只是在明朝前期。太祖,成祖那都是数一数二的皇帝。后来宣宗,仁宗那也是不错的皇帝,然后到了中期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内阁成为了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那个时候,提倡皇帝修养生体,轻心寡欲。国家大事大多决于内阁。内阁的权力有多大呢。我解释下。比如下面给皇帝上折子。先得经过内阁。不过内阁是不会封起来的,会老实交给皇帝。所有的奏折皇帝要批改,这叫“批红”就是写了皇帝的决定怎么处理。批了后的奏折下发给内阁。内阁得核实。然后就是,首辅代着几个次辅一看这折子。不同意。直接就给你皇帝退回去。这叫“封还”这个权力就不得了。也就是说皇帝的圣旨,内阁不同意。能不执行。封还给你,还能写点意见。皇帝陛下,这事你该怎么的怎么的。不能怎么的怎么的。举个例子。万历朝的时候有个事叫争国本,就是皇帝想把2儿子,封为太子。大臣门不同意。非要立大儿子。这是事,在平常家里是个小事,毕竟都是你家的孩子。但是放在皇家就是的很大的事。万历想了各种办法。搞了10多年,最后还是让步了。有一次他饶过内阁直接给礼部尚书说,要立2儿子为太子,大儿子封王,你准备搞的册封礼吧。尚书大人说,没有内阁下的文件呀。这不行。万历说,不用内阁,我说了就算。尚书说没有内阁的文件。臣万死不敢俸昭。你看看。内阁有多强大。后来吧,什么督察院,六课给事中,六部官员天天吗皇帝。你吗了我吗。万历气疯了。说要办那个,圣旨到内阁,内阁给你还回来。最后妥协了。这就是明朝。很有意思的。内阁的首辅也很有名。他们是夏言,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审时行。哪个都是有大能耐的人。所以明朝皇帝有实权。但是得看哪个时候。在中期皇权是被大大限制了的。
老铁匠铁件加工
明朝皇帝是有实权的,不过明朝也比较特殊,特别是在明朝中期是很有趣的。有一个名臣时代。在开国时为了加强皇帝集权,废中书,废丞相,设内阁,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这样加强了皇帝集权,但是,这只是在明朝前期。太祖,成祖那都是数一数二的皇帝。后来宣宗,仁宗那也是不错的皇帝,然后到了中期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内阁成为了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那个时候,提倡皇帝修养生体,轻心寡欲。国家大事大多决于内阁。内阁的权力有多大呢。我解释下。比如下面给皇帝上折子。先得经过内阁。不过内阁是不会封起来的,会老实交给皇帝。所有的奏折皇帝要批改,这叫“批红”就是写了皇帝的决定怎么处理。批了后的奏折下发给内阁。内阁得核实。然后就是,首辅代着几个次辅一看这折子。不同意。直接就给你皇帝退回去。这叫“封还”这个权力就不得了。也就是说皇帝的圣旨,内阁不同意。能不执行。封还给你,还能写点意见。皇帝陛下,这事你该怎么的怎么的。不能怎么的怎么的。举个例子。万历朝的时候有个事叫争国本,就是皇帝想把2儿子,封为太子。大臣门不同意。非要立大儿子。这是事,在平常家里是个小事,毕竟都是你家的孩子。但是放在皇家就是的很大的事。万历想了各种办法。搞了10多年,最后还是让步了。有一次他饶过内阁直接给礼部尚书说,要立2儿子为太子,大儿子封王,你准备搞的册封礼吧。尚书大人说,没有内阁下的文件呀。这不行。万历说,不用内阁,我说了就算。尚书说没有内阁的文件。臣万死不敢俸昭。你看看。内阁有多强大。后来吧,什么督察院,六课给事中,六部官员天天吗皇帝。你吗了我吗。万历气疯了。说要办那个,圣旨到内阁,内阁给你还回来。最后妥协了。这就是明朝。很有意思的。内阁的首辅也很有名。他们是夏言,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审时行。哪个都是有大能耐的人。所以明朝皇帝有实权。但是得看哪个时候。在中期皇权是被大大限制了的。
阿优同志
明朝内阁依附于皇权,没有相权。并不能削弱皇权。
明朝内阁是为减轻皇帝沉重的政务负担、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而不是中央一级的行政权构或决策机构。阁臣虽有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但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是取决于皇帝的批红。因此,内阁的出现有利于加强皇权。
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集中地方权力于中央。
具体表现为废除元朝行省制,在地方设“三司”,即
布政司:洪武九年(1376)分全国为十三承宣布政使司,每司设左、右布政使,为一省的行政长官。宣德后因军事需要,增设总督、巡抚等官,权位比布政使高。其后,布政使的职权渐小,至清代仅为督抚的僚属,专管一省的财赋和民政。康熙六年(1667)后,每省仅设布政使一员,不分左右,为从二品官。布政司俗称藩司,布政使俗称藩台;
都指挥司:五代宋元时期即有都指挥使,均为统兵将领。明朝设都指挥使司,掌一省的军政;
按察司:唐景龙二年(708)置十道按察使,分察各地。开元二十二年(734)改称采访处置使,后又改为观察处置使。宋以诸路转运使兼按察,专主巡察,别有提点刑狱官。元置提刑按察使,后该为肃政廉访司。明朝仍建提刑按察使司,以按察使为一省司法长官。清朝沿用。又名臬司。俗名臬台、廉访。清末改为提法使。三司分别掌管军政、行政和财政,并分别隶属于中央有关部门。
2、集中央权力于皇帝。
具体表现为废除丞相制,权分六部。宰相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内部可发挥双重作用:既可以辅佐皇帝,帮助皇帝处理政务,决策机要;
也可能因权力过重而威胁君权,造成深刻的君相矛盾。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后,固然可解决君相矛盾,但必然导致皇帝负担加重,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个人裁决,难免偏颇、草率。明太祖采取的补救措施即设立内阁。
(二)废除原因:
首先,明朝因为改革地方政治制度而加大了丞相的权力,导致皇权与相权矛盾进一步激化。
其次,胡惟庸擅权专恣成为明太祖加强皇权、废除丞相的借口。胡惟庸被杀是加强皇权的必然结果。
最后,宰相制度的废除,标志着君主专制统治进一步加强。
(三)结果:
①加强了皇权,君主专制达到新的高度;
②皇帝政务繁多,身心疲惫。
一棵扎了根的杨树
明朝皇帝的权力,不是太大,而是太小
明代的朝廷,尤其是明朝晚期的朝廷,很不成体统。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在朝廷占主流的东林党人,道德败坏,把朝廷和士大夫阶层搞得乌烟瘴气。身为首辅的叶向高胡作非为,甚至把社会混混汪文言安排进内阁做官,西方传教士入朝做官也主要归功于他;徐光启,身为主管国家意识形态的礼部首长,竟然是一个大肆鼓吹天主教的教徒;当孙承宗在前线组织对清军作战时,掌控兵部、工部的东林党人竟然联手停止钱粮、武器的供应。面对如此等等严重问题,明廷毫无办法,唯有坐等灭亡。
明朝的问题,我归纳为:四个“无”。
1、国家无主。由于皇帝失去自主选拔宰相的权力,因此,在朝臣面前,皇帝已经失去了应有的权威性。朝臣任意干预、批评皇帝的任何言行,任意拒绝执行皇帝的任何决定,动辄以辞职威胁,甚至直接撂挑子回家。大臣们党同伐异,朝堂上吵成一锅粥,成为了常态,毫无体统。皇帝成了聋子瞎子,不得不利用宦官来获取真实的信息,处理疑难问题。
2、皇帝无相。由于宰相由大臣们推选,因此,想当、能当宰相的,要么当老好人,要么拉帮结派。当上宰相的人,为了保持足够的“得票率”,一边在朝堂广植党羽,消除异己,一边组织党羽为自己歌功颂德,祸乱皇帝和朝廷的耳目。明朝的臭名昭著的党争,诸如东林党、浙党、楚党之类,就是这么来的。前面提到的叶向高,就是势倾朝野的东林党的党魁。
3、朝政无道。到了明朝晚期,朝廷已经不能对任何国家大事做出任何正常的决策。清军横行京畿、李自成兵临城下之时,朝臣们竟然围绕着一些乌七八糟的事情在吵架。极其恶劣的是,在明末,几乎所有的能做大事、能做实事、愿做苦事难事险事的能臣干吏,全部成了党争的牺牲品。
4、“舆论”无德。“东林党”毫无道德底线,肆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他们通过办书院、上奏章等等手段,控制了朝野舆论。在明朝晚期,从皇帝到百姓,已经无法获得真实的信息了。因为舆论的肆意造谣污蔑,防守辽东的优秀而敬业的指挥官,诸如李成梁父子、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要么含怨被杀,要么辞职避祸。
在中国历史上,皇帝的权力从来就不是无边际的,而是受到很多约束的。
人们往往以为,明朝自朱元璋“废相”后,皇帝权力变得很大,几乎不受约束。历史的真实并非如此。
明人沈德符《万历野获编》:
【“(唐朝)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本朝以大臣入阁预机务,此平章事之遗。而衔称殿阁大学士。”】
在明朝官宦看来,明朝的“大学士”,与唐朝的“平章事”是一样的,都是宰相,仅仅是称呼不同。
事实不仅如此。
历史的真实是,困扰明朝朝廷,毁灭明朝的,不是皇帝专制,而是朝廷太“民主”,太自由,皇帝的权力严重不足。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明朝皇帝的权力,最后谈点个人浅见。
一、圣旨的诞生
明朝“圣旨”即朝廷大事的决策的诞生过程,与唐朝几乎是一样的。
现在,我们从《明史》中,选取几则宰相传记,来分析一下。
叶向高在万历时期,就担任多年的宰相。《明史·叶向高传》:
【“天启元年十月还朝,(叶向高)复为首辅。言:‘臣事皇祖八年,章奏必发臣拟。即上意所欲行,亦遣中使传谕。事有不可,臣力争,皇祖多曲听,不欲中出一旨。陛下虚怀恭己,信任辅臣,然间有宣传滋疑议。宜慎重纶音,凡事令臣等拟上。’帝优旨报闻。”】
天启元年,叶向高复出,位居首辅,即第一宰相。一上任,便以先朝重臣的身份,指教小皇帝说:“我在你皇爷爷身边工作八年,诏书大多是由我起草的。当年,你皇爷爷想要做什么,都是先派太监告诉我;我若觉得有不妥之处,便提出不同意见;你皇爷爷一般会尊重我的意见,不会再说什么。我希望皇上您也这样,充分尊重各位宰相,不要轻易对其他人说什么,如果想要做什么,就告诉我们,由我们来草拟圣旨。”天启皇帝表示虚心接受建议。
叶向高说的这段话,其实就是明朝大政诞生的核心过程:国家大事,是由大学士们,即内阁充分商议后,报请皇帝批准的。
令人震惊的是,叶向高作为宰相,竟然以如此口气对皇帝说话,可谓放肆。叶向高的话,翻译过来就是:国家大事我们会考虑的,皇上你就少操心吧。在明朝,这样的事情不是个例。
在明朝以前,正常情况下,是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的。
在古代社会,皇帝就如同是董事长、老板,而宰相则是皇帝聘请的职业经理人。
如果你是老板,你公司的总经理这样对你说话,你会怎样?十之八九,你会毫不犹豫地,让他立即卷铺盖走人!
关于国家大政的前端即输入,我们再看这样一则故事。
刘一燝,是天启时期的宰相。《明史·刘一燝传》:
【“(宦官刘朝、田诏等盗内府秘藏被抓)诸奄乃厚贿忠贤为地,而上疏辨冤。帝果免(刘)朝、(田)诏死,下其疏法司。一燝执奏:诏等议诛久,无可雪;疏直下部,前无此制。帝不得已,下其疏于阁。一燝复言:‘此疏外不由通政司,内不由会极门,例不当拟旨,谨封还原疏。’”】
这则故事,大致是这样的:刘朝、田诏等宦官,因盗窃宫廷的宝贝,被关进了牢房,依法当杀头。如此重罪,只能通过皇帝予以特赦,才能救命。天启皇帝被宦官们缠的没法,便将宦官们准备的“上诉书”转给执法部门,这相当于皇帝写了条子。不久,“上诉书”按流程到了宰相那里。刘一燝便对皇帝说:“这案子司法机关早已有了定论,几个宦官所犯之罪当死,不可赦免。皇上您把他们的‘上诉书’送给司法机关,也是不符合制度的。”天启帝便改为将“上诉书”转给内阁。刘一燝又回复皇帝道:“这份‘上诉书’,既不是来自通政司,也不是来自会极门,按照制度,我们不能对此草拟圣旨,只能将它退回。”
这则故事中,说明了这样一个决策程序,《万历野获编》:
【“中外大小臣工上封事,外有通政司,内则会极门,俱有号簿。”】
全天下所有需要朝廷决策的事情,其文书通过通政司送达朝朝廷;中央机关的文书,通过会极门送到朝廷。相关文书,自此进入相应的决策程序。
《明史·百官志》对此有规范的描述:
【“通政使,掌受内外章疏敷奏封驳之事。凡四方陈情建言,申诉冤滞,或告不法等事,于底簿内誊写诉告缘由,赍状奏闻。凡天下臣民实封入递,即于公厅启视,节写副本,然后奏闻。”
“文书房……掌收通政司每日封进本章,并会极门京官及各藩所上封本,其在外之阁票,在内之搭票,一应圣谕旨意御批,俱由文书房落底簿发。”】
可见,“圣旨”产生,有着十分规范的程序。刘一燝拒绝天启帝的理由,便是因为天启帝没有遵守制度,超越了程序,坏了规矩。
二、太子的废立
皇帝往往有多个儿子。立哪一个儿子为太子,也不是皇帝一个人说了能算数的。
万历皇帝长期不立太子,大臣们普遍忧心忡忡。因为一旦皇帝有个三长两短,如果没有明确储君的话,皇帝的儿子,甚至兄弟们都会觊觎帝位,那必然会导致天下大乱。
因此,大臣们,包括宰相们,天天给皇帝上书,请求赶紧立太子。
万历帝不是不想立太子,他对首辅王锡爵说:朕在等皇后生儿子。
《明史·王锡爵传》:
【“锡爵密请帝决大计。帝遣内侍以手诏示锡爵,欲待嫡子,令元子与两弟且并封为王。”】
大臣等不及,他们声称,按照传统,可以立皇长子为太子。
《明史·沈一贯传》:
【“时国本未定,廷臣争十余年不决。皇长子年十八,诸请册立冠婚者益迫。”】
朝臣天天吵,宰相们一有机会就劝说。经过十年努力,万历终于同意册立皇长子为太子。
《明史·沈一贯传》:
【“九月十有八日漏下二鼓,诏下。既而帝复悔,令改期。一贯封还诏书,言:‘万死不敢奉诏’。帝乃止。”】
万历帝在深夜派太监通知宰相,说同意举办册封太子的仪式。不一会儿,万历又反悔,派太监通知改期。宰相沈一贯说:“万死不敢奉诏”。
其实,万历帝之所以一再推迟册封皇太子,是因为他看透了那些大臣,《明史·沈一贯传》:
万历帝很清楚,某些人整天上奏折,要求赶紧立太子,他们不过是打着关心朝廷安危的幌子,真实目的是为了在拥立新帝上捞取政治资本。
就这样,万历帝很不情愿地册封长子为太子。
万历帝驾崩后,太子朱常洛继位,是为明光宗。光宗一个月后驾崩,其长子朱由校登基,是为明熹宗,即天启皇帝。
三、宰相的任免
唐宋及以前,对于宰相的任免,皇帝基本拥有绝对的权力。当然,皇帝一般会充分征求相关高级官员的意见。
到了明朝,皇帝对宰相任免的权力,竟然也受到大臣们的质疑了。
《明史·孙如游传》:
【“孙如游……八月朔,光宗即位……十月,命以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言者诋其不由廷推,交章论列。如游亦屡乞去,帝辄勉留。……如游十四疏乞去,乃加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遣官护送。”】
天启帝登基后,任命顾命大臣孙如游为宰相。一批大臣轮番上书,声称孙如游没有经过朝廷推选,不能当宰相。孙如游感到十分尴尬,坚决拒绝了天启帝的挽留,辞职回家。
那么,“廷推”宰相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明史·何宗彦传》:
【“何宗彦……摄(礼部)尚书事六年,遇事侃侃敷奏,时望甚隆。其年(万历四十七年)十二月,会推阁臣,廷臣多首宗彦,独吏科给事中张延登不署名,遂不获与。”】
万历四十七年十二月,皇帝打算任命一位宰相,便要朝廷组织推选。当时,何宗彦已经代理礼部尚书六年,能力业绩突出,深受皇帝信赖,在大臣中也很有声望,许多朝臣都认为非他莫属。但是,吏部在形成上奏皇帝的推举书的时候,吏科给事中张延登拒绝署名。根据制度,吏科给事中不署名,这份报告就出不了吏部。因此,何宗彦没能担任宰相。
显然,这一制度存在明显的问题。
《万历野获编》卷九:
【“时陆庄简新入领铨,特疏諍之,谓:斜封墨敕乃季世乱政,况辅弼近臣无夜半传出之例,渐不可长。其词甚峻。上优容答之。比有旨再推阁臣,则铨臣为政,陆于会推疏中列堪任者数人,以己名居首。俱人望也。疏久不下。上忽批云:卿向有疏,欲复会推旧制,今果卿居首,足见请推之意。陆惶恐谢不敢,遂闭门请罢。”】
万历帝坚定不移地自主任命了几位宰相。陆光祖担任吏部尚书后,上书皇帝,称当时的选人用人混乱,选任宰相也很不规范,如此等等。皇帝很客气地回复了他。不久,皇帝下旨推选宰相。这当然是由吏部来负责组织。结果,上奏给皇帝的人选名单中,陆光祖名列第一。奏折上去后,很久没有消息。忽然有一天,皇帝的批示下来了:陆光祖你一直说要恢复廷推宰相的制度,如今你果然排名第一,足见请推之意。陆光祖惶恐不已,立即递交辞职报告。
选拔宰相时,在朝廷官员中进行民意测验,这是没有问题的。
如果官员队伍风气中正,那么,民意测验的结果才有正面价值;反之,则毫无意义。
事实是,明朝晚期,士大夫队伍结党营私,作风败坏,他们把廷推宰相作为谋取私利、排斥异己的工具。
木札
明朝皇帝都有实权。
可能很多人都会认为,明朝皇帝都很奇葩,像什么道士皇帝,木匠皇帝,不上朝皇帝等等。
很显然,这些所谓的历史记载并不靠谱,但是明朝皇帝身上有一点是历史无法抹黑的,这一点就是明朝皇帝的不软弱,自明朝建立初期到明朝灭亡后期,都没有出现过任何一位皇帝因为软弱而割地,赔款,和亲的,可见明朝的皇帝到底是有多么的硬起。
不过明朝也比较特殊,在明朝中期是很有趣的。有一个名臣时代。在开国时为了加强皇帝集权,废中书,废丞相,设内阁,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这样加强了皇帝集权,但是,这只是在明朝前期。
太祖,成祖那都是数一数二的皇帝。
后来宣宗,仁宗那也是不错的皇帝,然后到了中期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内阁成为了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那个时候,提倡皇帝修养生体,轻心寡欲。国家大事大多决于内阁。内阁的权力有多大呢。我解释下。比如下面给皇帝上折子。先得经过内阁。不过内阁是不会封起来的,会老实交给皇帝。所有的奏折皇帝要批改,这叫“批红”就是写了皇帝的决定怎么处理。批了后的奏折下发给内阁。内阁得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