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你有什麼總也吃不夠的食物嗎?

暗夜裡的孤仙


作為一個正宗的江西老表,不得不安利一下我們江西的米粉。

米粉我是從小吃到大。

小的時候,爸爸在外地從軍,媽媽一個人帶我,沒有時間給我做早餐。記憶中除了SARS流行的那段時間之外,基本上都是在外面早餐店裡吃早飯。

小時候的我嘴巴特別挑剔,基本不吃麵食。機器壓製的麵條我是不吃的;手工面嚼起來很筋道可以考慮;饅頭沒味道不想吃;肉包在我的味覺裡就等於暈車時的嘔吐物;餃子勉強湊合……

米粉和米餃是成了我的最愛。

那個時候的物價很低,一碗湯粉只要1塊錢,加上一個煮雞蛋,一共1塊5。粉店就離我家十米遠,一來二去和老闆成了熟人。

他家的粉很筋道,據說是每天晚上從廠裡進新鮮的粉,放在涼水裡過一夜。第二天一大早撈出來,粉燙一下就熟了。

每天早上4:30,老闆都會起來,往每個碗裡擱配料。

粉熟了,放進碗裡,加上一勺大骨湯,再往上面加一些小菜——豆乾、蘿蔔乾、芹菜碎……粉店老闆記得我的口味,會給我放很多蘿蔔乾。

我喜歡用兩根筷子夾起一些粉,然後開始卷卷卷,把它捲成一個雞腿的樣子,再一口吃掉。

我從小學到高中,見證了他家的粉從1塊漲到3塊。

後來離家去南昌讀了大學,又去了九江就業,很少再去吃那家的湯粉了。

南昌有一點好,拌粉和瓦罐湯的店到處都是,南昌的炒粉也很好吃。

一份炒粉或拌粉,加上一份雞蛋肉餅湯,吃多少遍都不會膩。

那時,大學邊上有個小攤,一份拌粉2塊5,再去邊上的老婆婆那裡買點滷藕片和豆皮,晚餐就這麼對付過去了。

現在真是懷念啊。

工作之後,住在了不毛之地,基本天天都是稀飯饅頭,很少吃粉了,越是吃不到越是想念吧。








黃粱和白悅


民以食為天。我最喜歡吃的就是發麵饅頭。配上醬豆。還有死麵饃配上熬小魚。到現在一直也吃不夠。可能是小時候帶來的美味記憶。


發麵饅頭。是以酵母和麵夏天醒發兩小時。冬天醒發的時間更長一點。要做保溫。把醒好的面。做成一個個小饅頭。放鍋裡蒸20分鐘。就成熟了。


醬豆。是把秋天收穫的黃豆,洗過泡兩小時。鍋裡對上水。把點豆子倒在鍋裡。,大火燒開。改小火悶兩小時。豆子煮麵就行了。把豆子撈出來。涼涼。放在布袋子裡。或罈子裡。用棉被包上。捂到出白菌黴,取出。倒入罈子。再倒入燒開又涼涼的水。放上薑末,辣椒末。鹽蓋上蓋子。密封一到兩個月。就可吃了。吃時把它放在饅頭上。吃一口饅頭,吃一點醬豆。感覺又鮮又美味。


死麵饃。就是不放酵母的一種饃,把碗裡兌上適量的水。放適量的面。和好。擀成薄片。切成小方塊。小魚煎好。放上佐料兌上水。把餅貼在小魚的上邊。魚的周圍。蓋上鍋蓋。燒十分鐘。就熟啦。死麵餅又焦又香。小魚又鮮又香。真是好吃極了。



雲T1an948


民以食為天,而媽媽做的手擀麵我總是吃不膩,而現在背井離鄉更是懷念。

我的家鄉呢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大山裡,冬暖夏涼四季分明。以種小麥和玉米為主所以我們那有句話叫一天不吃一頓面都沒勁幹活。

有名的陝西臊子面,顏色鮮豔,氣味濃香,味道好吃。麵條是 薄、筋、光。湯味是 煎、稀、汪,味道是 酸、辣。而媽媽做的臊子面更是讓人回味無窮。

還有陝西最最懷念漿水面原是陝西甘肅一帶漢族特色小吃。 它主要是以漿水做湯汁的一種麵條。 做漿水和漿水面都是她教我的!每個人的做法不同,而我卻非常喜歡媽媽教的這種! 夏日常吃漿水面有利健康!它含有多種有益的酶,能清暑解熱,增進食慾。三伏天吃漿水面,不僅能解除疲勞,恢復體力,而且對高血壓、腸胃病和泌尿病有一定的療效! 媽媽盛夏基本天天晚上會吃一碗漿水面,配上新蒜,那叫一個美味!

還有好多好多的特色小吃,一時半會說不完。想想都流口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